- 年份
- 2024(4520)
- 2023(6838)
- 2022(5723)
- 2021(5851)
- 2020(4723)
- 2019(11255)
- 2018(10992)
- 2017(20028)
- 2016(11035)
- 2015(13140)
- 2014(13104)
- 2013(13180)
- 2012(12864)
- 2011(11955)
- 2010(12039)
- 2009(11580)
- 2008(12098)
- 2007(10595)
- 2006(9636)
- 2005(9415)
- 学科
- 济(52242)
- 经济(52175)
- 管理(29703)
- 业(27121)
- 企(21891)
- 企业(21891)
- 方法(21650)
- 中国(18712)
- 数学(18221)
- 数学方法(17922)
- 农(13235)
- 贸(13145)
- 贸易(13136)
- 易(12881)
- 财(12398)
- 制(12052)
- 学(11410)
- 业经(9946)
- 银(9843)
- 银行(9835)
- 行(9503)
- 融(9376)
- 金融(9376)
- 理论(8632)
- 农业(8188)
- 体(8184)
- 策(7823)
- 和(7813)
- 关系(7436)
- 发(7209)
- 机构
- 大学(172973)
- 学院(166625)
- 济(79284)
- 经济(77912)
- 研究(67231)
- 管理(58444)
- 中国(54896)
- 理学(48653)
- 理学院(48028)
- 管理学(47231)
- 管理学院(46916)
- 京(39277)
- 财(37506)
- 科学(36958)
- 所(34848)
- 研究所(31023)
- 中心(29538)
- 财经(28883)
- 北京(26477)
- 经(26450)
- 经济学(26403)
- 农(24798)
- 江(24374)
- 范(23716)
- 师范(23567)
- 经济学院(23502)
- 院(23335)
- 财经大学(21436)
- 科学院(20064)
- 州(19597)
- 基金
- 项目(98418)
- 科学(77872)
- 基金(73986)
- 研究(73924)
- 家(64567)
- 国家(64079)
- 科学基金(53546)
- 社会(48941)
- 社会科(46279)
- 社会科学(46267)
- 基金项目(37013)
- 教育(34274)
- 省(32884)
- 资助(32193)
- 自然(32060)
- 自然科(31341)
- 自然科学(31332)
- 自然科学基金(30811)
- 划(29796)
- 编号(28284)
- 成果(25974)
- 部(24373)
- 中国(23051)
- 重点(22812)
- 国家社会(21629)
- 教育部(21359)
- 发(21029)
- 课题(20325)
- 性(19811)
- 大学(19534)
共检索到282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尤双林
问题的提出 关于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生育率转变已被人口学者(邬沧萍1985)确认为比公认最快的日本更为迅猛。但对其独特性的理论探究则往往落在其后。 由于捕捉了过去一代人生育率与结婚率的历史巨变,1982年全国1‰生育率调查引出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多数作者着力于结婚率和生育率水平与趋势的测量和描述。有些作者泛泛地提到了生育率转变,但未将它作为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来处理。对生育率和结婚率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邓国胜
性别比失调会形成婚姻挤压的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但是在增长型人口条件下通过夫妇年龄差的调整,这一问题并不十分突出。随着生育水平大幅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性别比及婚姻挤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何光喜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关键词:
女博士 婚姻 生育 就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玫
在现实生活中 ,保险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婚姻关系中的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要。为此 ,保险公司应大力普及保险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立法机构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限制夫妻一方用共有财产购买保险时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保险单中的一定权利纳入夫妻共有财产范围进行处理。另外 ,保险公司还应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防范道德和法律风险 ,从而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全保 李晓敏 Marcus W.Feldman
目前,中国的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大部分研究把婚姻挤压归结于性别结构因素,而忽略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因素,还有些研究考察年龄结构贡献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构建了婚配性别比及其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分解方法,并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预测数据,研究了中国2010~2050年婚姻挤压中年龄结构因素和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2010~2020年婚姻挤压以年龄结构因素为主导,2020~2034年性别结构因素的作用增强,而年龄结构因素减弱。2034~2045年,男性过剩主要是性别结构因素作用的结果,年龄结构因素不起作用或者起到减缓男性过剩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立足于档案资料 ,通过大量个案 ,观察 1 8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中的婚姻论财现象。根据本项研究 ,不同的婚姻形式对财礼的要求标准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初婚过程中 ,由于礼节的讲究 ,财礼尚有一定的节制 (但总和婚姻费用并不低 )。而丧偶妇女再婚时 ,财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须的 ,实际变成一种硬性要求。至于丈夫嫁卖妻子则演变为赤裸裸的婚姻交易。个案显示 ,妇女在当时婚姻市场上是短缺的。没有经济条件的男性往往不能适时婚配 ,甚至失去婚姻机会 ,从而使贫困家庭的人口增长受到制约。这表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人口的消极抑制是存在的。
关键词:
刑科题本 财礼 婚姻买卖 婚姻抑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昂 李三希 孙文凯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来检验贝克尔(Becker)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行"一胎化"政策,但随后逐渐允许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即"双独二胎"政策。由于"双独二胎"实施前不同省份"一胎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所以放开"双独二胎"在不同省份间的政策效果也不同。笔者利用政策实施时间前后和省份间政策力度的差异,采用二重差分的实证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双独二胎"政策增加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匹配,减少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混合匹配"。笔者建立搜寻—匹配模型对"双独二胎"政
关键词:
婚姻匹配 家庭构成 生育率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昂 李三希 孙文凯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来检验贝克尔(Becker)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行"一胎化"政策,但随后逐渐允许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即"双独二胎"政策。由于"双独二胎"实施前不同省份"一胎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所以放开"双独二胎"在不同省份间的政策效果也不同。笔者利用政策实施时间前后和省份间政策力度的差异,采用二重差分的实证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双独二胎"政策增加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匹配,减少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混合匹配"。笔者建立搜寻—匹配模型对"双独二胎"政策如何影响婚姻市场均衡进行分析。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得到的证据与模型的推论相一致,实证结果在一系列检验中保持稳健。
关键词:
婚姻匹配 家庭构成 生育率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莫玮俏
本文对婚姻稳定性与生育率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构建生育模型,将婚姻稳定性分为与生育率相关的内生部分和不相关的外生部分,分析得到,当外生因素不变时,婚姻稳定性和生育率处于均衡水平;当不利于婚姻稳定性的外生因素增强时,生育率降低。同时,利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的影响效应,通过区分非流动和流动人口的影响差异来识别内生和外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总体正向效应,其中,农村非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人口流动对婚姻稳定性具有负的外部冲击,进而对生育率产生局部均衡影响,使得生育率降低。
关键词:
婚姻稳定性 生育率 均衡 变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楠 游庆龙 刘菊菊
基于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均一化风速月值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1979-2014年中国2268个台站地面风速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面风速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变化速率为-0.142 m/s/10 a;四个季节中春季平均风速下降趋势(-0.18m/s/10 a)明显大于其他三个季节,其次依次为冬季(-0.135 m/s/10 a)、夏季(-0.13 m/s/10 a)及秋季(-0.129 m/s/10 a);研究选取的台站中约82%的台站风速呈现下降趋势;划分的七个区域中,高原区和东北区风速下降趋势最明显,华北区下降趋势最小,但都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中国地面风速在1980s下降趋势最显著(-0.235 m/s/10 a),1990s下降趋势减缓(-0.112 m/s/10 a),2000-2014年下降趋势最小,为-0.099 m/s/10 a;研究期间地面风速与地面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近期中国气温变暖可能导致风速减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凌云
1979~199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转轨。从政治上看,中国开始告别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逐渐步入现代型民主政治体制;从社会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法治化、文明化的社会;从经济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闭的自...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文振
本文从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对当代中国婚姻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作者认为,日渐活跃的与婚姻脱离的性交换与该行为实施的总成本下降有关;我国婚姻生活低质化与婚姻边际效用递减和婚姻生活资源配置不合理有关;离婚率逐年上升与离婚成本约束解除和婚姻替代率提高有关;以及非志愿独身人口增加与婚姻梯度选择偏好有关。本文建议通过加强对个人婚姻行为的社会成本约束、鼓励已婚人口积极进行婚姻更新和适当调整未婚男女的婚姻选择偏好等途径,来解决当前在我国婚姻生活中出现的个人效用和社会成本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梦冰
自沙普利最早提出婚姻市场中存在稳定的匹配机制后,近些年来,关于婚姻匹配的研究从未间断。本文从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收入等多角度综述了关于婚姻匹配变迁及其原因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步,传统的先赋性特征对婚姻匹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职业、教育和收入等自致性因素逐渐成为婚姻市场中影响择偶观念的重要因素。此外,随着婚姻匹配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婚姻匹配对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关键词:
婚姻市场 匹配机制 教育匹配 收入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