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0)
2023(14147)
2022(11730)
2021(10993)
2020(9308)
2019(21224)
2018(20927)
2017(38681)
2016(21075)
2015(24032)
2014(23788)
2013(23664)
2012(22092)
2011(19880)
2010(20080)
2009(19270)
2008(19362)
2007(17260)
2006(15508)
2005(14867)
作者
(58125)
(48821)
(48505)
(46267)
(31398)
(23194)
(22026)
(18635)
(18568)
(17469)
(16714)
(16570)
(15989)
(15642)
(15295)
(14946)
(14379)
(14095)
(14087)
(13883)
(12348)
(11729)
(11715)
(11304)
(10989)
(10931)
(10820)
(10750)
(9671)
(9629)
学科
(94086)
经济(93938)
(88592)
(80273)
企业(80273)
管理(78969)
方法(36857)
(32933)
业经(30517)
(30497)
数学(28455)
数学方法(28243)
中国(27991)
(24714)
(22965)
财务(22937)
财务管理(22906)
企业财务(21717)
农业(21295)
技术(18371)
(17976)
(17643)
贸易(17628)
地方(17332)
(17161)
(17006)
(16975)
(16887)
(15839)
银行(15829)
机构
学院(302983)
大学(302268)
(136286)
经济(133738)
管理(119493)
研究(103749)
理学(100957)
理学院(99889)
管理学(98850)
管理学院(98228)
中国(86029)
(67812)
(64753)
科学(56222)
财经(52144)
(50724)
中心(48209)
(47485)
(47401)
(46136)
研究所(44832)
经济学(41925)
北京(41405)
财经大学(38435)
业大(38378)
经济学院(37591)
(37524)
师范(37253)
(37167)
(37136)
基金
项目(189470)
科学(152327)
研究(144564)
基金(141027)
(120235)
国家(119167)
科学基金(104372)
社会(95764)
社会科(90666)
社会科学(90648)
基金项目(73893)
(71108)
教育(65315)
自然(64369)
自然科(62853)
自然科学(62838)
自然科学基金(61813)
(59639)
编号(57271)
资助(57036)
成果(47390)
(43759)
(42185)
重点(42147)
(41240)
(40685)
国家社会(40580)
课题(39772)
创新(38732)
(38686)
期刊
(161812)
经济(161812)
研究(100873)
中国(67310)
(57833)
管理(50621)
(44104)
科学(40506)
学报(38273)
(34565)
金融(34565)
大学(31248)
教育(31225)
农业(29870)
学学(28893)
技术(27718)
财经(27502)
业经(25610)
经济研究(25577)
(23906)
问题(21160)
(18779)
(18619)
世界(17891)
国际(16952)
技术经济(16887)
现代(15545)
财会(15292)
会计(14695)
(13269)
共检索到489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婷  
在新中国国有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是建立国营企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没收官僚资本企业转化而来的新国营企业,在解决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后,还必须解决生产关系的变革问题,这类企业必须经历脱胎换骨的自身改造和建制,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生产关系。本文以"接收、清点与恢复生产";"组织系统的初步整改";"管理制度的废旧立新"三大重要步骤为主线,梳理、分析上海国营纺织企业从原封不动地接管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到彻底裁撤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从逐步展开企业组织系统的整编改组,到形成厂部、车间、生产产小组三级管理体制;从废除一系列封建压迫制度,到建立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据国务院经贸办公室六月底统计,国内1421个国营亏损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占全部国营亏损企业的3.7%。目前,国营亏损企业仍有12247个,占国营企业总数的32.5%。中央直属企业扭亏步伐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1949年10月以来,我国通过没收接管官僚资本、赎买和改造私人资本、以及大量新的投入等途径,迅速建立和壮大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国营企业和事业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额1991年已达17300多亿元。但是在较长时期,我国按照非商品经济体制管理国有企业。对投入企业的资本金,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和相应责任,影响了企业面向市场的自主经营和平等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多种利益主体已逐步形成,理顺产权关系已成为增强国营企业活力的基础环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秀君  
新加坡的国营企业在当地称为“和政府有联系的企业”(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本文中简称为“政联企业”或“政联公司”,指新加坡政府拥有对投资股份控制权的公司。政府投资一般占公司资本的1/4以上。政府通过某个控股公司,主要是淡马锡及新加坡科技集团公司等对政联企业实行有效的控股。在所有的控股公司中,淡马锡是最大的一个。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秀君  
成功的新加坡国营企业张秀君新加坡的国营企业在当地称为“和政府有联系的企业”(GovernmentLinkedCompanies),本文中简称为“政联企业”或“政联公司”,指新加坡政府拥有投资股份控制权的公司。政府投资一般占公司资本的1/4以上。政府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振鹏  柯小星  
国营企业作为一级投资主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投资权,这是投资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确定国营企业的投资权,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国营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因而如何合理地界定国营企业投资权限,事关我国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能否实现正常运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明  
编者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搞活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加坡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新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纲  
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股份制热”或“股票热”正在兴起,人人都在谈论股份制,各地部在研究股票市场,一些人认为只要实行了股份制,就可以实现对国营企业的改革,解决国营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国有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对于在目前各方面约束条件下股份制在提高国营企业经济效率方面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于我们在推进股份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佐  
为纪念1984年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20周年,本文详细回顾了1984年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的背景及过程,论述了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一步、第二步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的原则及内容,总结了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的作用及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力  
如何协调国营企业内部的党政关系,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回顾和研究50年代国营企业党政关系的变化,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许有些参考作用.一、苏联的“一长制”和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振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初,我们就已在理论上确立了把国营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目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的和经营者改革目标,但在实践中国营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当前,国营企业的不景气越来越使人感到担忧。担忧之余,则更多的是对国营企业命运的深层思考。本文试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进程的宏观角度对国营企业之命运作动态考察,分析国营企业在以往改革大进程中充当的历史角色,阐述国营企业在当前改革大进程中的现实地位,并提出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国营企业走出困境的若干设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维春  
搞活企业,需要从外部创造条件,从内部挖掘潜力。社会主义中国完全有能力去孕育,培养和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国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是佐证,一大批盈利的国营企业更是有说服力的证明。企业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的素质,而企业素质的核心是技术进步程度。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经法  吴敬阳  
近年来,理论界对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由于大中型国营企业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有必要从肘政角度,对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作些探讨。一、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的财政意义 (一)大中型国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大中型国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从量上看,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大中型国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立范  费衡  
中国国营企业境外上市的时机选择与市场效应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财务学系吴立范香港鹏利集团有限公司费衡自1993年7月中国国营企业(以下简称"国企")首次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筹资以来,一批国家大中型企业陆续在香港和美国上市。截至1995年6月,已经有1...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善根  
1991年9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搞好上海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总体设想,即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方针,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深化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目前,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途径: 一、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的配套改革试点。一是实行“转换机制、放开经营”的改革试点。试点的做法是企业在不改变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将政府给予“合资”企业的部分优惠政策同样赋予国营大中型企业,使他们在基本平等的条件下与其他类型企业进行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