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1)
- 2023(4558)
- 2022(3955)
- 2021(4081)
- 2020(3361)
- 2019(8208)
- 2018(8207)
- 2017(14746)
- 2016(8479)
- 2015(10173)
- 2014(10255)
- 2013(10408)
- 2012(9927)
- 2011(8963)
- 2010(9329)
- 2009(9059)
- 2008(9353)
- 2007(8314)
- 2006(7747)
- 2005(7464)
- 学科
- 管理(31460)
- 济(28851)
- 经济(28818)
- 业(24917)
- 企(21313)
- 企业(21313)
- 中国(12865)
- 方法(12606)
- 财(12227)
- 数学(10587)
- 数学方法(10526)
- 制(10160)
- 银(8640)
- 银行(8637)
- 农(8597)
- 行(8167)
- 务(7624)
- 财务(7602)
- 财务管理(7575)
- 企业财务(7136)
- 贸(7017)
- 贸易(7008)
- 易(6900)
- 策(6684)
- 业经(6460)
- 融(6294)
- 金融(6294)
- 理论(5991)
- 度(5893)
- 制度(5890)
- 机构
- 大学(117448)
- 学院(116419)
- 济(47547)
- 经济(46205)
- 管理(44756)
- 研究(40100)
- 中国(37156)
- 理学(34983)
- 理学院(34556)
- 管理学(34240)
- 管理学院(33966)
- 财(28653)
- 京(26541)
- 科学(21495)
- 所(20287)
- 财经(20238)
- 江(19805)
- 中心(19515)
- 经(18219)
- 北京(18003)
- 研究所(17530)
- 州(16327)
- 范(15516)
- 师范(15393)
- 农(15078)
- 财经大学(14852)
- 院(14368)
- 经济学(13759)
- 技术(13129)
- 部(12683)
- 基金
- 项目(60540)
- 研究(49472)
- 科学(45519)
- 基金(40829)
- 家(34155)
- 国家(33810)
- 社会(28387)
- 科学基金(27648)
- 社会科(26713)
- 社会科学(26706)
- 教育(24333)
- 省(22967)
- 编号(22326)
- 基金项目(20965)
- 成果(20056)
- 划(19898)
- 资助(17455)
- 课题(16075)
- 自然(15978)
- 自然科(15439)
- 自然科学(15435)
- 自然科学基金(15146)
- 部(14410)
- 重点(13929)
- 年(13653)
- 项目编号(13559)
- 性(13398)
- 发(12839)
- 教育部(12375)
- 创(12253)
共检索到212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杰
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发展海洋渔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全球海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对全球海产品贸易、粮食安全和海洋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本文回顾了已有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其次,梳理了1949年以来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实践,并重点分析了2016年以后我国海洋渔业管理政策的特征,明确了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存在的挑战:小型渔船数量众多,近海捕捞强度较大;控制因素不全面,存在隐藏的捕捞能力;缺乏科学的渔业数据,科学决策举步维艰。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海洋渔业管理 政策 捕捞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杨
本文在回顾已有海洋渔业资源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不同阶段采取的投入控制、产出控制、技术控制与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治理成效及成效有限的深层次原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治理对策:第一,在产出控制上,完善捕捞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主要渔业资源捕捞配额权益制度;第二,在投入控制上,对以海为生的传统生计渔民与商业渔业资源开发主体实行差别化赋权;第三,在投入监管上,建立从北到南海洋渔业资源环境修复与监管综合协调机制;第四,在产出区划上,根据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程度、禀赋条件、生态特征,对不同海域实行差别化治理;第五,在配套政策上,加强资源评估调查和统计监测,为健全海洋渔业资源产权制度提供科学支撑,完善生态有偿使用制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福秀
日本的海洋渔业包括远洋渔业、近海渔业和沿岸渔业三部分。 1.远洋渔业 日本的远洋渔业是指在公海和在世界各沿海国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使用高效率渔船进行捕捞作业的渔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捕捞方式是底拖网、金枪鱼延绳钓、鱿鱼钓、鲣竿钓和流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覃巍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水产大国。日本水产业发达的原因很多,自然条件优越,绵延3000多公里的链状岛屿,大洋暖流和寒流在这些岛屿周围交汇,形成了良好的渔场,鱼类品种繁多,渔业历史悠久等等。但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日本独特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系比较完整、健全。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培迎 郑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迅猛。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塑料在渔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渔业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塑料在海洋渔业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就其发展势态提点粗浅看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建业 胡浩亮
世界渔业资源状况持续得不到有效改善,养护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非政府组织通过对渔业认证,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鼓励渔业的养护与可持续利用。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海洋管理理事会自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认证体系。研究分析,近年来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的渔业数量大幅度增加,已达近120个,未来还将继续增加;从数量上看,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在发达国家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对已经衰退的渔业以及数据不充分的渔业、底拖网渔业等认证方面,海洋管理理事会仍需改善。对我国而言,国内渔业不可能申请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但其认证标准可为国内渔业管理提供参考。从事公海生产的远洋渔业企业,如我国金枪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杨 Rita.Curtis 李应仁 马卓君 王亚楠
为了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过度捕捞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台了包括《马格努森·史蒂文斯渔业养护和管理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海洋渔业管理法案,其中以总捕捞量控制为先决条件的捕捞份额制度最为核心。近年来,中国也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衰竭、过度捕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美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分析美国渔业捕捞制度的实施背景、目标、内容、份额分配方式及制度实施效果,就此进一步结合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中的"捕捞限额"管理探讨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杨 Rita.Curtis 李应仁 马卓君 王亚楠
为了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过度捕捞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台了包括《马格努森·史蒂文斯渔业养护和管理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海洋渔业管理法案,其中以总捕捞量控制为先决条件的捕捞份额制度最为核心。近年来,中国也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衰竭、过度捕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美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分析美国渔业捕捞制度的实施背景、目标、内容、份额分配方式及制度实施效果,就此进一步结合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中的"捕捞限额"管理探讨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祥康 厉茂平
海洋捕捞生产的丰歉,受到诸多因素的牵制,如海洋资源、渔具渔法、渔场渔期、天气、海况、通讯设备等,特别是海洋气象与渔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关系到捕捞生产的经济效益及渔船生产的安全。近几年来,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生产的海区逐渐由内向外推开。象山县由原来的150马力以下的渔船发展到250马力或270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守前
集权管制的失败 ,引导人们探讨自然资源管理的替代形式。文章在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政府集权管理的基础上 ,对分权管理方案的几种形式进行了阐述 ,并试图建立一种地方化的资源管理结构———社区资源管理公司 ,扩展对分权管理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国文 张相国
市场失灵表明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缺陷,带来了效益低下和资源的不经济利用,在我们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外部效应和市场失灵等问题。其实,在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领域同样存在市场失灵,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市场失灵理论,然后对海洋渔业资源领域的市场失灵进行一般性分析,最后把重点放在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分析。
关键词:
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桂兰 孔海峥 于谨凯 李晨
本文将我国海洋渔业人均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为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运用LMDI分解法对2003—2013年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海洋渔业人均碳排放的总增量共计0.157万吨,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的累积效应分别为0.262、-1.131、-0.274和1.3万吨;综合考虑逐年和累积效应,产业规模是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负向驱动因素,而产业结构和碳排放系数的驱动效应具有不稳定性;通过控制海洋捕捞业的比重以及碳排放系数的变化率,能够使产业结构和碳排放系数因素稳定为负向驱动因素;降低海洋捕捞业比重、促进海洋捕捞渔船改造及作业方式转型、提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邱盛尧 葛允聪 蔡文仙
海洋捕捞渔船机动化,网具、渔捞技术革新,助渔导航设备改善,以及改革开放后市场观念和水产品价格提高,极大地刺激着我国海洋捕捞力量迅猛发展。但是,投产渔船的日益增加,给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已远远超过资源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使我国大多数传统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单位捕捞努力产量下降,渔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