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3)
- 2023(4733)
- 2022(3974)
- 2021(4270)
- 2020(3193)
- 2019(7799)
- 2018(7701)
- 2017(11647)
- 2016(7828)
- 2015(9167)
- 2014(9423)
- 2013(8492)
- 2012(8390)
- 2011(7633)
- 2010(7929)
- 2009(7229)
- 2008(7339)
- 2007(6568)
- 2006(5966)
- 2005(5732)
- 学科
- 济(22191)
- 经济(22163)
- 教育(19138)
- 中国(15668)
- 管理(13255)
- 业(12064)
- 方法(9315)
- 企(8239)
- 企业(8239)
- 理论(8108)
- 学(8048)
- 数学(8033)
- 农(7856)
- 数学方法(7832)
- 教学(6806)
- 劳(5266)
- 财(5257)
- 劳动(5249)
- 农业(5148)
- 发(4928)
- 贸(4527)
- 贸易(4520)
- 发展(4418)
- 易(4408)
- 展(4295)
- 制(4209)
- 研究(4124)
- 地方(3754)
- 革(3673)
- 业经(3636)
- 机构
- 大学(105560)
- 学院(98498)
- 研究(42020)
- 济(32787)
- 经济(31789)
- 教育(28785)
- 管理(27513)
- 中国(26423)
- 范(25479)
- 师范(25348)
- 京(25142)
- 科学(24566)
- 理学(22915)
- 理学院(22453)
- 管理学(21663)
- 所(21528)
- 管理学院(21452)
- 师范大学(21234)
- 研究所(19375)
- 中心(18107)
- 北京(17096)
- 江(16775)
- 财(15981)
- 院(14812)
- 技术(14773)
- 农(14654)
- 职业(13230)
- 州(13161)
- 业大(12246)
- 财经(12070)
- 基金
- 项目(58079)
- 研究(48918)
- 科学(46667)
- 基金(38808)
- 家(33303)
- 国家(32845)
- 教育(31473)
- 社会(28121)
- 科学基金(26672)
- 社会科(26171)
- 社会科学(26166)
- 省(22716)
- 编号(22669)
- 成果(22332)
- 划(22044)
- 课题(19211)
- 基金项目(18993)
- 年(16506)
- 资助(16266)
- 自然(15570)
- 自然科(15241)
- 自然科学(15239)
- 重点(14959)
- 自然科学基金(14932)
- 部(14840)
- 规划(13990)
- 性(13570)
- 项目编号(13398)
- 教育部(13381)
- 发(13078)
共检索到177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珂 曲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的演变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个时期。五个时期劳动教育的理念导向与实践形态不尽相同,但均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点——以重要领导人讲话为推动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致使劳动教育缺乏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全面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以在劳动中体知真善美为根、以德智体美劳诸育有机融合为壤、以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为干,构建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是今天加强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教育方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程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在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方针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课程、内容、评价、途径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受此影响,"劳动教育"就成为了最近的一个热词,很多人都写文章为《意见》点赞。"五一"国际劳动节,不少媒体依例刊登了一些"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文章,尽管在措辞、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体力劳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友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目标、本体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系统的劳动教育经验。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追求美丽劳动、以劳育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劳动教育 美丽劳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通过对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历史的回顾总结,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对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回归,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探索的全面升华。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思想认识,完善理论体系和实施体系。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劳动教育 建党百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向兵 曲霞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的理想建构,表现为政治宣示、接班人培育、社会生产动员和意识形态建构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在党对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中均有明显体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必须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独特价值,辩证处理好劳动教育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劳动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党史百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新华
一 什么是劳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根据其过程、对象、产品等要素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至少涉及以下相互关联的四对范畴八个方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坤 张敏 王胜男
回顾中国劳动教育70年研究历程,旨在为未来的劳动教育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图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热点话题涉及劳动教育理论、劳动教育内涵、劳动教育价值、劳动教育的问题、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五个方面。70年探索进一步明晰了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核,强化了多元化和本土化研究,有效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发展,然而劳动教育研究也凸显"号召"富于"行动","守旧"多余"创新","分散"胜于"集中"等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要加强职普衔接研究、闲暇教育和消费教育研究、教育实践研究、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研究,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充分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国春
党的教育方针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颁布的党的教育方针,其内涵沿革反映了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继承性与发展性,对当下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儿童 自然 生活 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伟
习近平的劳动观、人才观和发展观是改革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问题,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光荣的,劳动素质为每一个国民所必备,劳动教育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向全体新生代;与普通教育一般的劳动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专业版,因此,职业教育的劳动教育要与生产实践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教育 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兴芳
劳动教育有着独特的意涵,在我国不同形态的历史发展中,彰显出不同的气质:从原始阶段将教育寓于劳动之中,到先秦时期"劳心者"的教养教育与"劳力者"的劳动教育并存,再到封建社会建立在"劳力者"之上的"教养"教育,最后到近代社会劳动补习学校、勤工俭学等的别样形态。从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教育在阶级社会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与职业技术教育息息相关,继承与发扬着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新时代我国的劳动教育,应在其历史演进逻辑的基础上,焕发出独具生命特质的价值与内涵。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意涵 历史逻辑 实践形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平凡
历史地看,劳动教育价值的政治逻辑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经济发展逻辑经历了从单一缓解就业压力到提供高质量劳动力资源的过程;个人价值逻辑经历了从提高综合素质到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内涵经历了从重视用劳动进行教育,到重视呈现劳动本身工具价值理性的过程:一方面,不断拓展劳动的经济内涵,发展技术劳动和创新劳动;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劳动伦理内涵和法治内涵,发展诚信劳动和合法劳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重在整合专业技术实习和劳动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化方法结构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社会本位原则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原则,并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教育内容上,坚持体力劳动的传统,同时也要重视创新、诚实和合法劳动教育等;教育方法上,应置入现有课程体系,体现系统性,融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现针对性,渗入日常生活教育管理,体现常态性。同时,应系统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社会也要承担劳动观念变革的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坚持和发展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包括:坚持和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教育方针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又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赋予教育方针新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不断趋于完善,体现了...
关键词:
教育方针 邓小平 历史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