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6)
- 2023(10562)
- 2022(9687)
- 2021(9447)
- 2020(7835)
- 2019(18953)
- 2018(18550)
- 2017(35474)
- 2016(19272)
- 2015(21934)
- 2014(21913)
- 2013(21839)
- 2012(20109)
- 2011(18113)
- 2010(18017)
- 2009(16615)
- 2008(16218)
- 2007(13708)
- 2006(12152)
- 2005(10969)
- 学科
- 济(77679)
- 经济(77593)
- 管理(53403)
- 业(50016)
- 企(41636)
- 企业(41636)
- 方法(34183)
- 数学(29324)
- 数学方法(28900)
- 中国(20974)
- 农(20832)
- 学(19007)
- 财(18992)
- 业经(16118)
- 地方(15714)
- 贸(14046)
- 贸易(14039)
- 制(13666)
- 易(13616)
- 农业(13576)
- 理论(13091)
- 和(12324)
- 务(11623)
- 财务(11550)
- 财务管理(11521)
- 环境(11180)
- 技术(11150)
- 银(10956)
- 银行(10922)
- 教育(10906)
- 机构
- 大学(268226)
- 学院(264512)
- 管理(107628)
- 济(103245)
- 经济(100874)
- 理学(92652)
- 理学院(91579)
- 研究(91514)
- 管理学(89906)
- 管理学院(89424)
- 中国(69467)
- 京(59026)
- 科学(57200)
- 财(47469)
- 所(46396)
- 农(42572)
- 中心(42010)
- 研究所(41957)
- 业大(39829)
- 江(38622)
- 北京(38009)
- 财经(37497)
- 范(36689)
- 师范(36417)
- 经(34068)
- 院(33440)
- 农业(33070)
- 州(31795)
- 师范大学(29677)
- 经济学(29329)
- 基金
- 项目(180876)
- 科学(141608)
- 研究(133526)
- 基金(130561)
- 家(113411)
- 国家(112456)
- 科学基金(96184)
- 社会(82070)
- 社会科(77568)
- 社会科学(77544)
- 基金项目(69863)
- 省(69754)
- 自然(63268)
- 自然科(61742)
- 自然科学(61729)
- 教育(60989)
- 自然科学基金(60560)
- 划(59420)
- 编号(55565)
- 资助(53947)
- 成果(45755)
- 重点(40310)
- 部(39867)
- 课题(38064)
- 发(37979)
- 创(37029)
- 科研(34546)
- 创新(34441)
- 教育部(34074)
- 项目编号(34032)
- 期刊
- 济(116076)
- 经济(116076)
- 研究(82474)
- 中国(55182)
- 学报(42010)
- 科学(39817)
- 管理(39447)
- 农(39013)
- 财(35647)
- 教育(32838)
- 大学(31626)
- 学学(29141)
- 农业(27216)
- 技术(23063)
- 融(22469)
- 金融(22469)
- 业经(18590)
- 经济研究(17975)
- 财经(17701)
- 图书(16945)
- 问题(15018)
- 经(14983)
- 理论(14966)
- 实践(13850)
- 践(13850)
- 业(13664)
- 科技(13012)
- 技术经济(12776)
- 资源(12647)
- 贸(12111)
共检索到402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本文全面考察和论述了1927-1937年的地价变动和土地买卖。1927年蒋介石国民党上台后,大大强化了对农民的政治统治和赋税搜刮,使农民经济状况明显恶化,因世界经济危机和洋米倾销于1931年爆发的全国性农业恐慌,更直接导致国内农产品“过剩”,价格惨跌,农民经营亏折,土地收益陡降。土地价格也随即由原来的长期上涨转为大幅下跌,土地买卖淡静,耕地由严重短缺变为“过剩”,甚至无人问津。近代中国本是一个耕地和农产品都严重供应不足的落后农业大国,耕地和农产品的虚假过剩与价格惨跌,从根本上说是农民购买力极端低下和贫困化的产物,而这又为地主富户的高利贷盘剥和贱价兼并土地创造良机,从而使农民的贫困化进一步加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启耀
近代后期,中国乡村普遍存在极高的赋税,山西的情况尤其如此。1927-1937年期间,正是阎锡山统治山西的重要时期。此间,山西农村社会一方面承受着阎锡山"村制"改革之重,一方面又遭受着军阀战争的骚扰,田赋负担十分沉重。同时,山西乡村也面临着同全国其它大多数乡村同样的情况,如赋税在行业和城乡间征收的极端不平等,财政上的中央集权对农村赋税的深刻影响,近代以来的自治运动所导致的地方财政支出的不断膨胀,田赋征收人员的舞弊及地方公务人员的贪腐等,造成这一时期山西农村社会严重的田赋负担问题。作为了解近代山西乡村社会的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20世纪 30年代 ,尤其是 1 932— 1 934年农业恐慌期间 ,农村土地买卖和地权流向出现了新的特点 :由以往地价持续上涨、买卖兴旺一变而为地价惨跌、买卖淡静 ,土地由供不应求一变而为虚假过剩。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是广大自耕农加速贫困化。土地买卖中原有的地权多向流动消失 ,变成由中小土地所有者向大地主、城市地主的单向流动。自耕农、半自耕农占地零细化和无地化的程度愈加严重 ,中小地主也普遍衰败 ,大地主、城市地主则急剧膨胀 ,全国地权恶性集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本文论述 1927-1937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发展状况。这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发展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一些变化;例如 1、航运力量增长较快,1936年中国轮船吨位数比1927年增长一倍以上。 2、中国航运公司有相当的发展, 1936年时拥有 5000吨以上的大中型轮船公司已达27家。3、出现了全国性的管理航运业的组织机构航政局。4、轮船和铁路的联运得到加强,新航线开辟,等等。本文对中外航运力量的对比、中国轮船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还对轮船招商局和民生轮船公司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轮船公司进行了重.点探讨。围绕轮船招商局收归国有的过程,显现出南京国民党政府产业政策的一个方面,但招商局的经营则...
关键词:
轮船 航运 招商局 民生轮船公司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中国地域辽阔 ,地区间差异悬殊 ,地权分配状况及其变化 ,十分复杂 ,由于受传统和不同因素的影响 ,从全国范围看 ,地权的集中与分散 ,往往同时并存或交替出现。但 2 0世纪 3 0年代 ,集中却是地权分配的一般形态。其基本趋势和特征是 ,自耕农加速破产和无地化 ,中小地主没落 ,大地主膨胀 ,地权恶性集中。本文在综合整理大量调查统计基础上所作的 2 0世纪 3 0年代地权阶级分配数量估计显示 :南北之间地权分配的差异缩小 ,地主富农占地比重上升 ,占全国人口 1 1 8%的地主富农垄断了 61 7%的土地 ,而占人口 66%的贫雇农只有 1 7 2 %的土地 ,仅相当应得土地的 1 4...
关键词:
土地阶级分配 地权分散 恶性集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周海燕
南京国民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亦是对二千多年中国"重农抑商"路径锁定的继续突破。政府通过制度与立法保障以及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建构现代金融体制和加强国家关键资源管控,推进自由契约、财产权和自由企业的保护,激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引导新兴工商产业发展和传统农业振兴;开放与自由使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土地市场表现活跃,乡村复兴使传统农业迈向现代转型之路,商会、农会、同业公会等民间经济组织及舆论自由构成经济发展的助力与保护,同时还促进政府及其决策之优化;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关系迎来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该时期南京国民政府重构政府权威与适时有效干预经济发展、政府与市场在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程霖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思远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旧中国的私营银行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文对于最繁荣时期(1927~1937年)的中国私营银行的发展作了初步探讨,重点研究了私营银行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过程,公债投机对私营银行发展的影响,以及私营银行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历史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昌忠泽
从 30年代开始 ,人们一直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研究。迄今 ,经济学家对美国如何陷入萧条 ,如何走出萧条的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论。本文将有关大萧条成因的不同观点分为两大类 :凯恩斯主义解释和货币主义解释 ,对两类解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 ,概括了美国如何走出大萧条的不同论点 ,最后对大萧条进行了若干反思和总结。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可大大增强人们预防大萧条发生的能力 ,对当前我们制定反通货紧缩的政策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大萧条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反思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云旗
论唐代的土地价格诸问题赵云旗关于唐代土地价格的一些问题,史学界很少有人来论述,然而,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土地价格不仅决定着唐代土地交易的成功与失败,而且左右着土地买卖发展的加快和延缓,还影响着土地制度的实行、崩溃和转变。所以,唐代土地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平
消费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对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 70年代末以来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状况 ,探讨了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消费政策 人均收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皓宇 马金华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又举行了影响深远的秋收起义,土地革命风起云涌,共产党先后在大江南北创立了东江、井冈山、赣西南、闽西、信江(赣东北)、湘鄂赣、湘鄂西、鄂豫皖、琼崖、左右江、川陕、陕北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色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和发展,税收工作深入开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本文是作者研究1958年河北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系列论文的第三篇。根据1930年、1936年和1946年3个年份对清苑县4个村农户家庭历史的追溯调查数据,笔者对这一时期华北平原农村土地以外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
生产资料 农具 水井 生产用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苏 胡浩 张利国
由分成租佃制导致土地产出减少的"马歇尔无效率"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许多实证研究尝试通过土地产出率、劳动—土地比率以及地租等对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但这些都无法体现经济学理论中资源利用遵循边际均等法则。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关于分成租佃制理论的系统梳理,基于佃农收入最大化的目标,对佃农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结合20世纪30年代卜凯农家调查资料,实证检验了分成租佃制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同质的条件下,分成佃农、定额佃农和自耕农的土地边际生产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成租佃制下土地资源利用是有效率的。(2)土地边际生产力的相对差异,一方面导致土地租佃比率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通过租佃制度进行灵活的规模调整,从而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