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9)
2023(10266)
2022(9291)
2021(8954)
2020(7432)
2019(17609)
2018(17362)
2017(32598)
2016(17971)
2015(20370)
2014(20284)
2013(20096)
2012(18414)
2011(16620)
2010(16345)
2009(14914)
2008(14442)
2007(11846)
2006(10197)
2005(8872)
作者
(51633)
(42893)
(42438)
(40585)
(27278)
(20613)
(19358)
(17028)
(16286)
(15121)
(14867)
(14232)
(13487)
(13436)
(13193)
(12992)
(12953)
(12738)
(12126)
(12084)
(10696)
(10446)
(10272)
(9695)
(9632)
(9577)
(9430)
(9399)
(8580)
(8362)
学科
(67900)
经济(67830)
管理(48770)
(45439)
(38127)
企业(38127)
方法(32493)
数学(28142)
数学方法(27828)
中国(17848)
(17566)
(17209)
(16453)
业经(14733)
地方(13993)
(12208)
贸易(12202)
(11823)
农业(11703)
(11647)
理论(11514)
(10953)
环境(10574)
技术(10498)
(10496)
财务(10436)
财务管理(10417)
企业财务(9829)
(9717)
金融(9716)
机构
大学(247844)
学院(244818)
管理(98996)
(92274)
经济(90148)
理学(86305)
理学院(85299)
研究(84229)
管理学(83773)
管理学院(83342)
中国(62129)
科学(55075)
(53255)
(42776)
(41231)
(40524)
研究所(39374)
业大(38685)
中心(38345)
北京(33895)
(33840)
(33497)
财经(33427)
师范(33196)
农业(31913)
(31187)
(30534)
(28109)
师范大学(27261)
经济学(26043)
基金
项目(175974)
科学(137466)
基金(127408)
研究(126815)
(112079)
国家(111173)
科学基金(94726)
社会(77269)
社会科(73023)
社会科学(73004)
基金项目(68913)
(67992)
自然(63867)
自然科(62302)
自然科学(62291)
自然科学基金(61155)
(58408)
教育(57411)
编号(52130)
资助(52108)
成果(41908)
重点(39645)
(38211)
(36882)
(36187)
课题(35475)
科研(34276)
创新(33739)
计划(32541)
大学(32458)
期刊
(97927)
经济(97927)
研究(72214)
中国(44910)
学报(42228)
科学(38891)
(36001)
管理(34894)
大学(31152)
(29613)
学学(29170)
教育(27795)
农业(25645)
技术(20352)
(18481)
金融(18481)
业经(15766)
经济研究(15463)
财经(15256)
图书(15026)
理论(13693)
(13469)
科技(12895)
实践(12883)
(12883)
(12763)
问题(12418)
资源(12403)
(11401)
技术经济(11227)
共检索到353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万忠  魏靖宇  孟佳颖  高英霞  
运用历史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及小波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1912—2016年内蒙古雪灾的等级、时空变化特征、周期规律及其与ENSO的关系。研究表明:1912—2016年内蒙古共发生雪灾179次,其中轻灾29次、中灾66次、重灾58次、特大灾26次;雪灾分为4个阶段,1912—1951年为第1阶段,1952—1986年为第2阶段,1987—2006年为第3阶段,2007—2016年为第4阶段,其中第2,4阶段为雪灾的多发期且灾害强度较大;雪灾的主要周期有4个,分别是53 a左右、36 a左右、9 a左右、22 a左右; La-Nina年发生雪灾的县(旗)数多于常年,内蒙古雪灾与La-Nina显著相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万忠  高英霞  孟佳颖  魏靖宇  
霜冻灾害对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影响巨大。运用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对1912—2016年内蒙古地区霜冻灾害的等级、时空变化特征和周期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霜冻灾害与人口、ENSO事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12—2016年内蒙古地区共发生霜冻灾害163次,轻度灾害占29.4%,中度灾害占36.2%,重度灾害占34.4%。可分为3个阶段,1912—1946年为第一阶段,1947—1986年为第二阶段,1987—2016年为第三阶段,其中一、三阶段以轻度和中度霜冻灾害为主,第二阶段以重度霜冻灾害为主。小波分析表明,霜冻灾害在低等级层次中存在3~4 a或者7~8 a的周期,在中等级层次中存在13~14 a的周期,在高等级层次中存在26~27 a的周期。内蒙古东北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发生霜冻灾害的频次较高,灾害发生的频次与所在地区的人口呈显著正相关,与ENSO冷事件关系显著,而与ENSO暖事件关系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雪红  闫慧敏  黄河清  胡云峰  匡文慧  
受气候、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转出还林还草与因农民外出务工弃耕并存。论文由遥感数据获取199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减少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了耕地减少区域的降水和耕地生产力的分布规律,为便于描述用"耕地转出"表示耕地减少,与传统耕地转出为林地概念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00年,4.91%的耕地转出,其中82.15%、7.34%、7.64%、1.63%和1.22%的耕地转变为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和建筑用地;而2001-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40%,其中62.62%、19.10%、5.40%、3.46%和9.41%的耕地转变为草地、林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李宁  吉中会  顾孝天  范碧航  
依据内蒙古地区47个地面观测站1981—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年度和四季干旱发生的频率、干旱强度和站次比(发生干旱站数与总站数之比)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年度、秋季和冬季干旱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春、夏季干旱强度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近30 a来年尺度上干旱强度表现为轻度干旱,四季干旱强度以轻度干旱为主;年、季尺度上干旱发生的覆盖范围为局域性干旱和区域性干旱;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是年度干旱、中旱、重旱与特旱发生频率最高地区,而西部阿拉善盟地区干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从季节上来看,内蒙古全区春、冬季干旱(含中、重和特旱)发生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易沵泺  王季薇  王铸  梅杰  叶涛  史培军  
指数保险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农业风险转移手段。针对指数保险的基本特点,论文探讨了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与核心问题,提出了设计流程和指数选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内蒙古东部牧区雪灾成害机制,选取冬半年实际积雪深度超过临界积雪深度的累计天数作为雪灾指数,设计了羊群雪灾指数保险产品框架,并依据历史数据开展风险评估与费率厘定工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农业指数保险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并为牧区畜牧业雪灾风险转移提供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玉荣  范文斌  李长青  尹俊  张燕军  李金泉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绒山羊1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形态在一年中呈周期性变化,在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形态各不相同。从4月份开始,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向下分裂延伸,开始了毛囊的重建;8~9月份毛囊完成重建,毛囊结构完整;10月份毛球细胞停止分裂,毛乳头萎缩,大量细胞程序化死亡,毛根上移,毛囊进入退行期;12月份毛囊根部上升到皮脂腺附近不再变化;翌年1~3月毛囊的形态基本没有变化。【结论】了解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1年内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晗  周伟  黄露  
内蒙古草地遥感监测评价研究,对国家实施的生态工程效益评价及相关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内蒙古作为研究范围,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资料,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内蒙古草地覆盖度,分析2001–2016年内蒙古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的草地植被恢复和长势进行定量监测与动态评价,以期揭示草地植被的恢复状况和草原生态系统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6年内蒙古草地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草地覆盖度平均值为37.90%;草地覆盖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其中东北部草原区最大,中部典型草原区次之,西部荒漠草原区最低;时间格局上,草地覆盖度变化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35%到2016年的38.84%,增加了10.97%;草地覆盖度与年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058(P> 0.05),与年总降水量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269(P> 0.05),表明内蒙古草地覆盖度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玮  段利民  刘廷玺  格日勒吐  高瑞忠  Buren Scharaw  于长翔  
掌握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水文生态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1961—2015年0.5°×0.5°降水格点数据为基础,采用M-K法、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法,对6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极端降水事件对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5年内蒙古高原中部内陆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总体以下降为主,其中CDD(连续无雨日数)下降的区域占整个流域的91%,除CDD外其余指数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SDII(雨强)均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利敏  吴良欢  马国瑞  
对位于钱塘江北岸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号路两旁黄化和正常樟树土壤因子年周期变化规律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黄化樟树立地土壤pH、HCO3-和有效磷均比正常树高,而有效铁和有机质比正常树低,四个取样时期樟树黄化从轻到重顺序依次为8月、6月、3月和10月,路南比路北黄化程度要轻,表层土质差。并在此基础上对樟树施肥提出建议,为治理和预防樟树黄化提供新的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张荷亮  李红丽  崔艳  红鸽  姚一萍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资源环境绩效是生物修复的与保育的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内蒙古近12a来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11年综合绩效指数从2000年的63.9上升为2011年的183.6,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23位左右徘徊。②近12a中用水绩效及其指数提升明显,建设用地绩效指数呈现"N"型不稳定变动态势;COD排放绩效指数和工业固定废物排放绩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但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线性增加趋势,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与态势没有根本转变。③2010年内蒙古综合现代化水平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鄢章华  曹玥  刘亚娟  
阐明猪肉价格的变化规律,对于促进生猪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经验模态分解(EMD)优势的基础上,使用EMD方法分解猪肉价格、生猪供给(生猪存栏量/出栏量)等数据,从而对生猪行业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周期性波动,但长期呈现相对平稳的波动性上涨趋势;生猪供给对价格的影响显著,而价格对供给的影响较弱,这种规律在EMD分解后更为显著;猪肉价格在短期内与出栏量相关性较高,在长期趋势上主要受存栏量的影响;生猪出栏量与存栏量变动趋势一致,但出栏量月度波动幅度比存栏量大。基于此,要加强生猪规模化养殖,强化猪肉价格调控和预期引导,聚焦“稳定”生猪生产,以保障市场供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利用1998—2015年国内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集贸市场月度价格数据,运用基于EGARCH模型的信息冲击曲线和H-P滤波法分别研究了粮食价格波动规律及其周期性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价格波动具有最强的持续性和集聚性,稻谷、小麦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其中小麦市场中表示价格下降的"负向信息"对价格波动的冲击要大于表示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而稻谷和大豆市场中"正向信息"的冲击要大于"负向信息";样本期间,粮食价格波动可分为六个不具有重复性的非对称性周期,且以陡升缓降和深度扩张型为主,与稻谷和小麦相比,玉米和大豆在每个周期的波动程度均较大。因此,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提高粮食市场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春梅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和转换,国家对能源需求逐步下降,经济发展特征出现重大变化,以能源工业为单一增长动力的经济增长格局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由速度型经济向效益型经济转变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082014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制约企业经营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综合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对策建议,为国民经济最终形成以效益型经济为导向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夯实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建坤  黄国满  
本文以10天合成的SPOT VEGETATION(VGT)NDVI时序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NDVI的年均值、均值变化的标准方差以及年际间的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1998至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明显的区域占整个内蒙古地区的39%,主要集中在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地区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中五个变化等级的区域面积占各区面积的比例进行统计显示,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和包头市的变化较大,其中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两个盟中都有近一半的区域(47%)为动态变化很大或较大的地区;连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戈丽  陶健  董金玮  徐兴良  
内蒙古东部地区气候变化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剧烈,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作为典型的农林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选取0℃和10℃(牧草和喜温作物生长重要的临界温度)作为生长季指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自1960s以来稳定通过0℃和10℃生长季(简称0℃和10℃生长季)的初日、终日、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以及稳定通过0℃和10℃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①因气候变暖,研究区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逐年代初、终日等日线均向西北地区推移,以西地区向东北方向推移;其中初日等日线变化趋势较终日推移更为显著,且以1990s和2000s时期变化最为明显;0℃和10℃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