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4)
2023(2542)
2022(2281)
2021(2062)
2020(1943)
2019(4236)
2018(4330)
2017(7502)
2016(4692)
2015(5235)
2014(5437)
2013(5264)
2012(4800)
2011(4308)
2010(4323)
2009(3974)
2008(3839)
2007(3531)
2006(2952)
2005(2533)
作者
(15337)
(12796)
(12600)
(11888)
(7808)
(6438)
(5853)
(5410)
(4764)
(4608)
(4429)
(4386)
(4107)
(4077)
(4038)
(4023)
(3844)
(3683)
(3662)
(3555)
(3349)
(3278)
(3238)
(2996)
(2990)
(2903)
(2898)
(2892)
(2760)
(2697)
学科
(15914)
经济(15897)
管理(11085)
(9861)
(8100)
企业(8100)
方法(8056)
数学(7246)
数学方法(7111)
(4572)
(4470)
中国(4383)
地方(3951)
(3762)
业经(3061)
农业(2945)
(2941)
(2874)
理论(2837)
环境(2812)
(2624)
银行(2601)
(2465)
技术(2426)
(2353)
财务(2338)
财务管理(2330)
(2309)
金融(2309)
(2296)
机构
学院(63431)
大学(62677)
研究(24477)
管理(22391)
(20953)
经济(20340)
理学(19006)
理学院(18723)
科学(18302)
管理学(18228)
管理学院(18140)
(17485)
中国(17383)
(14261)
农业(14165)
(14072)
业大(13642)
研究所(13071)
中心(11108)
(10145)
(9583)
(9351)
技术(9237)
农业大学(9036)
(8955)
北京(8921)
(8559)
师范(8446)
科学院(8320)
(7994)
基金
项目(46311)
科学(34639)
基金(31000)
研究(30611)
(29001)
国家(28778)
科学基金(23059)
(20513)
社会(17551)
(17037)
社会科(16597)
社会科学(16588)
基金项目(16406)
自然(15966)
自然科(15566)
自然科学(15555)
自然科学基金(15213)
教育(14448)
资助(13074)
编号(12268)
重点(10969)
计划(10781)
科技(10639)
(9979)
课题(9858)
成果(9809)
(9504)
(9292)
科研(9048)
创新(8773)
期刊
(21938)
经济(21938)
研究(15793)
(15783)
学报(15235)
中国(15012)
科学(12198)
农业(11035)
大学(10033)
学学(9541)
教育(7914)
(7884)
管理(7419)
(6933)
技术(6763)
业大(4495)
统计(4491)
(4052)
金融(4052)
(4037)
(4022)
科技(3993)
资源(3968)
农业大学(3836)
决策(3786)
中国农业(3591)
业经(3577)
技术经济(3412)
林业(3263)
财经(3124)
共检索到9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谭义川  夏伟  李仁飞  余学杰  柯永培  
对新选的玉米EMS诱变系进行遗传评价是对其展开利用研究的前提。以19份玉米EMS诱变系为试材,利用表型分析和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的20个性状中,与基础试材相比,诱变系K305Y1403、K305Y1409、K305Y1411和K305Y1415有9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08Y1425、R08Y1423、R08Y1429分别有17,13,12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相应基础试材差异较大。40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在来源于K305与R08的诱变系中,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个数平均分别为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红英  卢存福  兰小中  杨凤娇  金德善  乔佩  卢骁  玉猛  陈玉珍  
为分析系列化学诱变对玉米自交系AS-9诱变后代的影响,以玉米自交系AS-9及其化学诱变自交第1代M1和第4代M4为材料,进行发芽试验,同时利用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的68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诱变M1和M4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数普遍高于对照;能在2代玉米试材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的引物有54对,占引物总数的79.41%;M1诱变系与基础材料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364 7,遗传相似系数中心化后的数据在-0.12处,可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基础材料(ⅠCK)为一类,诱变系为一类;M4诱变系与基础材料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434 6,遗传相似系数中心化后的数据在-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杨镇  李刚  
采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910,7019,齐319,丹340和联87的成熟花粉,研究了经EMS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与处理当代结实率的相关性及M1代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萌发率随EM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与处理当代的结实率呈正相关;EMS处理的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和生物学变异效应,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低、出苗率低、出苗持续时间长、出苗迟缓、成株率下降、M1代群体的抽雄期表现提前和延迟等特性;M1代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条纹叶变异最大,而成株期以雄穗变异为主,其中雄性败育变异率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宋同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世斌  荣廷昭  李晚忱  潘光堂  
以3个新近选育和16个生产上常用骨干系总计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比较它们在数量性状和AFLPs上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表型数量性状与AFLPs数据的两种聚类结果都与自交系系谱有较好的一致性,且AFLP的吻合程度较高,两种聚类结果都一致把19个自交系所组配的生产推广优势组合的双亲分在不同的组或亚组;其中新选系中的21-ES、A318与其他骨干系在数量性状与AFLPs上有较大差异,被单独聚为一类;各自交系间的数量性状和AFLPs的遗传距离与其F1的中亲优势值呈正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启霞  常玉梅  梁利群  高国强  池炳杰  曹顶臣  孙效文  
本研究采用乙酰基亚硝基脲(ENU)浸泡的方法诱变银鲫(Carassius autatus gibeblio Bloch)持续2周,后经清水反复漂洗,再进行人工催产得到诱变银鲫同源自交F1,利用AFLP技术对诱变银鲫F1(30尾)和对照银鲫(25尾)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了Ⅰ型(缺失型)特异位点和Ⅱ型(插入型)特异位点;同时对6尾诱变银鲫F1和2尾对照银鲫mtDNA进行全序列测序分析,发现诱变组突变位点几乎覆盖整个线粒体DNA,主要集中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2SrRNA基因、16SrRNA基因和D-Loop控制区;通过对诱变组(55尾)和对照组(17尾)mtDNA的NADH1与NAD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学宇  杨巍  任雪娇  慈佳宾  赵超  董莹  杨伟光  
【目的】研究玉米单倍体诱导率与遗传背景的关系及诱导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东北地区主要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下骨干自交系所组配的F1代为母本进行单倍体诱导,统计诱导率;利用SSR标记对诱导系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类群划分。【结果】母本不同的材料间单倍体诱导率变异幅度较大,相同杂交模式下的基础材料间诱导率变化也较大,杂交模式间诱导率无显著差异;同一亲本组配的诱导基础材料的诱导率变化范围较大,不同亲本的组合间差异不显著。SSR标记分析表明,35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5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7个等位基因,平均4.342 9个,每对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113 7~0.676 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堂  荣廷昭  刘礼超  涂升斌  
应用不完全双到杂交配合力分析、Hayman双列杂交遗传分析和因子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用化学诱导产生的14个玉米孤雌生殖系(P1组)作母本与5个我室自育优良自交系(P2组)作父本组配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各系各性状的GCA和SCA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单株穗粒重的GCA以孤雌生殖系405最高(25.19%);被测7个性状中,出籽率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单株穗粒重有加性、显性基因效应,百粒重和行粒数2个性状,除探测到了加性、显性基因效应外,还获得有上位性基因效应存在的证据;供试的P1组各系相对与P2组的各系,在各性状上都有较多的显性基因。对70个杂交种采用因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袁昊  李东波  余学杰  柯永培  
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2种方法对8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5个表型性状计算它们的欧式遗传距离,其平均遗传距离为50.57,变异范围为9.05~146.23,说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丰富,以遗传距离38.06为界,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差;利用筛选出来的63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SSR引物,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变异601个,每对引物检测到4~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5个,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54 6~0.916 9,平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永亮  宋同明  
简述了化学诱变的发展简史。系统介绍了玉米化学诱变的特点,处理方法和效果,详细分析了玉米化学诱发突变在解决某些基本生物学问题中的价值和育种领域里的可能应用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赵葵  郭继宇  倪嵋楠  隋丽  孔福全  路秀琴  周平  
为扩大玉米种质资源,用重离子7Li和12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胚,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7Li和12C对M1出苗率影响不明显;重离子辐照后,M1代产生了5株黄化苗,6株雄性不育,2株无雄穗,1株抽雄期提早等多种变异植株.M2代获得了多穗玉米突变类型.变异材料可供进一步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增  宋同明  
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 Stock6进行了单倍体诱导测验,并针对其存在缺点进行了杂交和回交改良。试验结果显示,用 Stock6对高油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均能诱导出一定频率的单倍体(平均为0.94%)。在杂交籽粒中,Navajo 斑纹标记的表达强度受母本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在甜玉米和高油玉米背景下表达较弱。通过对 Stock6的杂交或回交改良,已经获得了大批籽粒 Navajo 斑纹标记较深、胚面大、花粉量多和结实率高的后代穗行,其中个别穗行的诱导率较 Stock6有了明显提高。试验结果还初步证实了诱导性状的超亲分离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章清杞  张书标  黄荣华  林光  杨仁崔  
【目的】明确诱发产生巨胚突变的频率和巨胚基因的遗传规律。【方法】以11个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干种子,种植后收获自然成熟的M2代种子。将种子去壳后肉眼鉴别巨胚突变体(比原胚大至少1倍),计算水稻巨胚性状的突变频率;用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2个籼稻巨胚品系98-14geB和Mge86与其相应原亲本杂交配成一套F1、F2和BC1F1材料,调查种子胚的大小,研究巨胚性状的遗传。【结果】在M1代混收的M2种子中,水稻巨胚突变的出现频率平均为0.00125%,变幅为0.00029%~0.00285%。本研究以250Gy和350Gy2种剂量分别照射11个籼稻品系的干种子,在其中9个品系中获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二锁  逯晓萍  王树彦  薛春雷  韩平安  董婧  任锐  李美娜  
【目的】研究玉米经EMS处理后诱变系与原自交系的蛋白表达机制,为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揭示诱变后选育材料在株高发生变化及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等方面的分子理论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 mays L.)优良自交系AMD16和诱变后选育材料为试材,采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以及检索技术,比较选育材料与原自交系叶片蛋白质组的差异,并对其候选基因进行分离、克隆,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3300-ZmMDH6,最后进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与鉴定。【结果】EMS诱变后选育材料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1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5个蛋白质点在选育材料中特异表达,1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7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有2个差异蛋白质点在原自交系中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静  哈丽旦  张素梅  徐春花  刘保申  
Dt基因是玉米显性矮秆基因,被定位于玉米的第10条染色体长臂,目前报道的显性矮秆基因只有D8(Mpl1)和D9,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1的长臂和染色体5的短臂;Dt矮秆突变体属于赤霉素敏感型,含有D8,D9基因的材料对赤霉素不敏感;Dt基因与D8,D9基因的等位性分析表明,Dt与D8,D9为非等位基因,进一步证明了Dt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