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5)
2023(6954)
2022(5895)
2021(5774)
2020(4741)
2019(11307)
2018(10830)
2017(20099)
2016(10561)
2015(12634)
2014(11979)
2013(12362)
2012(11972)
2011(11209)
2010(10875)
2009(10292)
2008(10357)
2007(8887)
2006(8203)
2005(7929)
作者
(32484)
(27050)
(26886)
(25878)
(17327)
(13123)
(12212)
(10753)
(10481)
(9652)
(9624)
(9229)
(9004)
(8973)
(8826)
(8662)
(8053)
(7991)
(7883)
(7402)
(6839)
(6823)
(6550)
(6297)
(6213)
(6195)
(6178)
(5766)
(5521)
(5497)
学科
(48237)
经济(48188)
管理(22975)
(21543)
方法(20978)
数学(18979)
数学方法(18867)
(18413)
银行(18267)
中国(17902)
(17080)
(16239)
(16120)
企业(16120)
(12484)
贸易(12473)
(12275)
(12032)
金融(12032)
(11014)
(10131)
(10109)
制度(10100)
(9438)
业务(9396)
银行制(8060)
业经(8048)
(7608)
关系(7003)
农业(6982)
机构
大学(158536)
学院(150575)
(75286)
经济(74127)
研究(68254)
中国(59805)
管理(52005)
理学(43131)
理学院(42534)
管理学(41964)
管理学院(41680)
科学(38367)
(36875)
(36112)
(33323)
研究所(32892)
(30590)
中心(30163)
财经(26242)
经济学(25514)
北京(24655)
农业(24566)
(24391)
(24198)
经济学院(22903)
(22064)
(21369)
业大(21206)
科学院(21069)
银行(20452)
基金
项目(97096)
科学(76433)
基金(74590)
(67897)
国家(67454)
研究(67399)
科学基金(55310)
社会(45237)
社会科(43008)
社会科学(43000)
基金项目(37615)
自然(35400)
自然科(34584)
自然科学(34570)
自然科学基金(34047)
资助(32511)
(31769)
教育(30114)
(30091)
(23980)
编号(23356)
重点(23139)
中国(22996)
(21146)
国家社会(20858)
成果(20413)
教育部(20372)
(19593)
科研(19088)
创新(18625)
期刊
(81040)
经济(81040)
研究(57211)
中国(36709)
(30925)
金融(30925)
学报(28239)
(27257)
科学(26231)
(23995)
管理(21423)
大学(21212)
学学(19623)
农业(17583)
经济研究(15003)
财经(14618)
教育(14381)
国际(13946)
(13276)
世界(12888)
(12768)
(11299)
问题(10716)
技术(10420)
业经(8441)
理论(8269)
技术经济(7320)
(7062)
论坛(7062)
实践(7046)
共检索到262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敬虞  
19世纪外国在华银行中,汇丰银行是一个后来者。但它却后来居上。外国在华第一家银行─—丽如银行早在1845年就在香港设立了分行、在广州设立了代理处,比汇丰在香港设立总行的时间,要早20年。但是当丽如在1884年遭受重大损失以至1892年彻底崩溃之时,汇率在同一时期内却营业鼎盛,一往无前。过去人们常把汇丰的成功,归因于80年代世界银价的下落,给汇丰利用银价下落以发展自己的良好机遇。这一解释,初看起来,似乎符合事实,实际上并未抓住要点。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以香港为总部所在地、以中国为其活动的定向,汇丰人一开始就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殊环境和特权地位。文章试图从这方面作出若干初步的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刁莉  梁松  刘捷  
本文主要研究总结了建国后1980—2009年期间世界银行对华援助战略及援助的特点及对华贷款数额、部门结构、地区、援助方式的变化,分析了世界银行贷款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贷款的一些弊端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继续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世行贷款、提高非政府部门利用贷款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降低交易成本、积极探索新阶段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新方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斌  张挽虹  
本文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步的经济景气周期及成因。主流观点认为,国际银价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异于世界的重要因素。国际银价主要通过货币供给和汇率传递两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即银价下降将中国与世界经济危机隔离,银价上涨又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经济衰退。实证分析表明,在货币供给渠道中,银行套利活动造成的白银库存变化,放大了国际银价波动对利率及物价的影响。与一战时期相比,货币供给渠道在20世纪30年代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上海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也使汇率渠道对上海的影响大于中国其他地区。总体而言,国际银价波动导致中国的金融条件产生变化,在中国原有经济周期基础上延缓或加速拐点的到来。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危机与货币因素间的联系,也提示央行在应对世界经济衰退时,应充分认识发挥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作用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漫步在上海外滩,可以看到一座带穹顶的教堂式大楼,门口两只狮子雕像,威严地守卫着。这就是1923年建成开业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这幢当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之间最华贵的建筑,不禁让人们追忆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扩张的历史。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晓春  崔淑卿  
在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大、收益低而逐步撤离时,以外汇业务、高端理财和金融服务手段创新而著名的外资汇丰银行,却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前景广阔,有效金融服务的普遍不足,已在我国设立5家村镇银行。汇丰村镇银行在设址选择、注册资本、贷款模式、营销策略、人才招聘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思考借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张兴胜  王祺  
在开放经济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更为广阔的观察视野和国际化的参考借鉴。本文梳理了汇丰银行发展沿革历程和1993~2002年共10年的经营及财务数据,分析了秉持“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经营方针的汇丰银行独特的全球化经营、资本运作、跨国并购的企业发展路径,研究了该行主动灵活的资产运作和结构调整策略,探讨了该行10年中资产、负债及收益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以及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财务结构安排,并进一步讨论了该行稳健、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的治理和内控体系,旨在为锐意改革、争取卓越的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琪琼  王璐玲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对世界各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对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性做出理性的判断 ,本文仅对 2 0世纪 80、90年代世界各国的总体收入差距进行比较。静态的比较研究发现 :世界各国之间的收入差距极大 ;居民收入差距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 ;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大于经济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大于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大于上中等收入国家 ;经济转轨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大于其他地区 ;人口规模越大、国土面积越大、城市化水平越低、土地分配越不平等、教育分配越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雷  
本文利用来自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中前10强的数据,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的演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分析表明,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从来就没有真正长时期稳定过。尽管都是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银行主导,但不同时期美、欧、日银行之间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差异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永伟  
本文应用《全国银行年鉴》数据构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之间的连锁董事网络,考察了网络结构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处于更为关键的位置或同中央银行之间有更近的距离,都会让银行持有更高比例的债券、有更高的贷款—存款比,并有更高的利润率。在1935年,原有的"自由银行"体系被国民政府控制后,网络位置的关键性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减弱了,而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距离的影响则增强了。这些发现为理解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的经营及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春天,消费经济理论研究开始兴起。本文回顾、总结了在这一历史阶段消费经济研究的主要成果,从消费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消费的作用与地位、消费模式、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劳务(服务)消费、消费方式等方面,对这场学术讨论进行了综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巫云仙  
在近代中国100多年金融制度的变革中,汇丰银行在客观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成立和发展壮大突破了原有金融体制的约束,成为近代中国多元化金融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洋行、钱庄和买办等中介组织和个人,建立了中外贸易间接融资体制;积极介入权益角逐,垄断近代中国的内外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的变革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看到汇丰银行唯利是图的本性,也要具体分析其在近代中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客观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严文华  
本文主要介绍 80年代以来国外组织沟通的研究概况。组织可以通过守卫者、促进者或边界管理者等对信息流进行控制。员工的组织沟通满意度受管理沟通风格、上下级关系、沟通开放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组织冲突中 ,沟通是解决冲突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萍萍  张为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同时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崛起的新现象,早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文章将对1980年代之后出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代表性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明  
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根基决定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实只具有公共领域的幻象,这时的公共领域仍是单一地表征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还是随后的"改革文学",其对形成苦难的昨日威权与极左路线进行的鞭挞和倒戈都是社会政治思潮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