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0)
2023(4170)
2022(3437)
2021(2985)
2019(5364)
2018(5327)
2017(9861)
2016(5185)
2015(6058)
2014(6122)
2013(6126)
2012(6111)
2011(5969)
2010(6316)
2009(6077)
2008(5720)
2007(4996)
2006(4800)
2005(4583)
2004(4145)
作者
(16432)
(13993)
(13958)
(13380)
(8911)
(6464)
(6303)
(5386)
(5376)
(5056)
(5031)
(4672)
(4598)
(4403)
(4400)
(4289)
(4138)
(3982)
(3952)
(3679)
(3644)
(3344)
(3332)
(3235)
(3178)
(3113)
(3004)
(2913)
(2801)
(2729)
学科
(47962)
经济(47933)
地方(14284)
管理(11815)
地方经济(11407)
方法(11228)
数学(10071)
数学方法(10017)
中国(8754)
(8706)
(7649)
业经(7147)
经济学(6160)
(5681)
企业(5681)
(5503)
环境(5351)
(5095)
金融(5095)
(4949)
(4648)
产业(4578)
(4531)
(4494)
教育(4228)
(4162)
资源(4152)
农业(4052)
世界(4029)
总论(4001)
机构
大学(88640)
学院(86096)
(47438)
经济(46646)
研究(37336)
管理(27289)
中国(26513)
理学(22480)
理学院(22173)
管理学(21884)
管理学院(21697)
科学(19968)
(19925)
(19587)
(18916)
研究所(17587)
经济学(16519)
财经(15398)
中心(14826)
经济学院(14462)
(13875)
(13601)
(13267)
师范(13208)
(12799)
北京(12747)
科学院(11517)
(11453)
财经大学(11161)
师范大学(10967)
基金
项目(48783)
科学(38011)
研究(37039)
基金(35037)
(30025)
国家(29772)
社会(25922)
社会科(24601)
社会科学(24595)
科学基金(24434)
(18245)
基金项目(17411)
教育(16760)
(15315)
资助(14761)
编号(13741)
自然(13075)
自然科(12712)
自然科学(12706)
成果(12687)
自然科学基金(12469)
(12349)
(11873)
经济(11768)
(11245)
重点(11233)
国家社会(11122)
发展(10692)
课题(10612)
(10556)
期刊
(62787)
经济(62787)
研究(35716)
中国(18637)
(14452)
管理(12233)
学报(12151)
经济研究(11412)
科学(11165)
(11150)
教育(10337)
大学(9471)
财经(9066)
(8716)
金融(8716)
学学(8540)
(8070)
问题(7746)
农业(7612)
技术(7605)
世界(7024)
业经(6786)
国际(6107)
(6043)
技术经济(6031)
统计(5252)
经济问题(4939)
经济学(4853)
经济管理(4592)
改革(4495)
共检索到150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根良  束克东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崛起过程中,美国学派经济学家对美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成功赶超英法等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该学派的核心思想表现为:制造业立国;贸易保护主义;政府的重要作用;高工资战略;教育、智力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时,美国学派不仅作为技术创新经济学、李斯特经济学说和庞巴维克-费雪资本利息理论的先驱等在经济思想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且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特别是高工资战略对当代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斐  
19世纪美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得益于当时的美国经济理论,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史中,美国学派却离奇地"失踪"了。这与马克思的评价和非主流经济学史的记载形成了奇妙的对比。考其原因,这既是由于相关经济主体和经济学主体的既得利益,也是由于主流经济学那种总是试图排除矛盾的知性思维方式。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建构,可以从19世纪美国经济学派的"失踪"得到诸多的启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文奇   胡雄飞  
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学派,我们将其称之为“中国学派”。从新民主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致也就是中国学派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这一说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它确实具有中国的特色,既不完全相同于传统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不同于西方的经济理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顾梦佳  张开  
空间化学派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是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延伸学派。针对美国资本主义历史上出现过的三个长期波动,戈登、爱德华兹和里奇提出"最初的无产阶级化SSA""同质化SSA"和"分割化SSA"分别与之匹配,对应的劳动控制体系分别是"简单控制体系""技术控制体系"和"官僚控制体系"。以华莱士等人为代表的空间化学派继承并发展了戈登等人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传统,提出美国资本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起正在经历第四个长期波动,"空间化SSA"占据支配地位。其主要特点是:雇主通过劳动过程的空间重构,重新获得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控制权,"技术官僚控制体系"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控制体系。空间化学派致力于恢复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重视,强调"控制体系"概念,搭建了理解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宏观层面制度变迁和微观层面工作组织特征之间联系的桥梁。这些内容有别于SSA学派的其他后继者(如以科茨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SSA")的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程霖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彦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认为,创立经济学中国学派,系统、彻底地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经济学中国学派的研究起点是现实人,研究对象是由现实人组成的现实社会的经济运行;经济学中国学派具有三个特点,即它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解决全球问题的普适性,具有彻底解决社会问题、完善世界的系统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许纯祯  
简析以官厅学派为主的日本经济思想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许纯祯战后,日本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伟大的经济奇迹,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日本经济奇迹的寻根探源是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热门课题,著述颇多,观点纷陈。我认为,在日本高速经济增长中,以官厅学派为主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明  何晓贝  
我国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后,美国的供给经济学派常常被用于与供给侧改革进行比较。供给学派兴起于保守主义思想盛行而经济陷入滞胀的70年代,并在80年代主导了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虽然里根时代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并未发挥其宣称的作用,该学派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本文梳理了上世纪美国经济学流派的演变,从美国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保守经济学尤其是供给经济学派兴起的背景及其政策效果和历史评价,并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美国的供给经济学进行了区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根良  
在19世纪的美国工业化中,由学术圈之外的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创立的一套自封为"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作为美国经济政策制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崛起为全球工业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这种经济意识形态是民族主义的,强调内需和保护国内市场,以技术创新和资本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立国之本,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和"内部改善"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因而造就了美国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但是,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这种经济意识形态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暧昧态度在美国的"镀金时代"却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美国工业化及其经济意识形态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如何启动内需和解决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险峰  
供给侧改革在最近被热议,并常与供给学派经济学相比,我们有必要回顾供给学派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并厘清相关概念宏观经济学的争议与发展宏观经济学研究周期与增长问题,关注的是产出、就业与通胀等经济总量。因为与政策及各方利益息息相关,宏观经济学始终充满争议。对此,增长模型的创立者索罗是这样总结的:宏观经济学很复杂;宏观经济学背后有很多筹码;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庆国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生产以至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在广度与深度上,引起技术经济学的巨大变革。对这些变革的思考结果,就形成了本文的“新技术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公布其主要论点,以促进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曦辉  刘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研究员及7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的"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于2018年12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宣告成立。国家民委专职委员(副部长级)、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同志,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洪银兴教授,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他们认为这一论坛的成立是发出中国声音、塑造中国话语体系的良好开端,是中国学术体系建设的一种创新,具有传播价值。会议围绕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丰田生产方式及精益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它的结果和方法论,而在于它的魂魄或基因——革新改善文化。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发展壮大,笔者所带领的团队帮助千余家企业成功导入了精益管理,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水平,而且还架构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益管理体系。这套体系不仅具有经营思维上的引领作用,更有指导企业经营实践的实用价值。从科学管理到精益生产100多年前诞生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其核心思想在于,假定有"标准人"存在,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对经济思想学派或流派的分析,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容。1845年对李斯特经济学的评论,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独立研究的开端。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对经济思想流派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原则以及当时"宿命论学派"、"人道学派"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家"等"各种学派"作了分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比较分析中,对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经济思想分野的四种倾向和作为"例外"的庸俗经济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对经济思想流派分野的"起源型"因素作了分析。《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按照剩余价值思想的历史发展,对经济思想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脉络和嬗变作了系统分析。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夏薇  朱信凯  杨晓婷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以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国民经济增长为目标,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平衡关系考察了宏观经济管理和农业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农业经营与改革角度重新梳理该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未来农业改革的启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保障可持续的有效供给规模和合理的粮食价格。保耕地总量不应为主要标准,应保障高肥力耕地数量和提高粮食单产,需坚持休耕制度。为稳定物价而压低粮价是对农业最大的损害。合理的粮食价格应由市场形成,应尽量减少对正常波动的干预。稳定农产品价格重在密切监控和防范短期大幅震荡而非抑制价格升高。应重点扶持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适度规模经营,不可一刀切。小农依然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主体,也应是制度和政策设计的重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小农持续的高农业资本投入和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