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6)
- 2023(6602)
- 2022(5982)
- 2021(5496)
- 2020(5204)
- 2019(12292)
- 2018(12278)
- 2017(23532)
- 2016(13753)
- 2015(15822)
- 2014(16260)
- 2013(16113)
- 2012(15244)
- 2011(13976)
- 2010(14245)
- 2009(13530)
- 2008(13594)
- 2007(12554)
- 2006(10642)
- 2005(9515)
- 学科
- 济(59296)
- 经济(59253)
- 管理(35889)
- 业(35393)
- 方法(33409)
- 数学(30291)
- 数学方法(29843)
- 企(28452)
- 企业(28452)
- 农(15370)
- 学(13962)
- 财(13798)
- 中国(13248)
- 地方(10756)
- 贸(10599)
- 贸易(10597)
- 业经(10390)
- 易(10268)
- 农业(9964)
- 制(9731)
- 理论(9371)
- 和(8877)
- 务(8761)
- 财务(8732)
- 财务管理(8709)
- 企业财务(8200)
- 银(8092)
- 银行(8050)
- 融(7656)
- 金融(7653)
- 机构
- 大学(204950)
- 学院(204202)
- 济(79098)
- 经济(77286)
- 管理(75619)
- 研究(70505)
- 理学(65423)
- 理学院(64608)
- 管理学(63014)
- 管理学院(62636)
- 中国(51810)
- 科学(48360)
- 农(45743)
- 京(44014)
- 所(39061)
- 业大(37039)
- 农业(36832)
- 研究所(35840)
- 财(35064)
- 中心(32919)
- 江(31801)
- 财经(28097)
- 北京(27575)
- 范(26254)
- 师范(25877)
- 经(25297)
- 州(24965)
- 院(24273)
- 技术(24023)
- 经济学(23850)
- 基金
- 项目(136546)
- 科学(105066)
- 基金(97385)
- 研究(92847)
- 家(87097)
- 国家(86389)
- 科学基金(72017)
- 省(55592)
- 社会(55423)
- 社会科(52412)
- 社会科学(52390)
- 基金项目(51151)
- 自然(49747)
- 自然科(48624)
- 自然科学(48606)
- 自然科学基金(47697)
- 划(47131)
- 教育(44345)
- 资助(41974)
- 编号(37920)
- 重点(31326)
- 成果(31013)
- 部(29862)
- 发(29049)
- 计划(28296)
- 创(27945)
- 科研(27209)
- 课题(26916)
- 创新(26159)
- 科技(25373)
共检索到295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朝晖 李勇 曹珂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王新卫 吴金龙 王力荣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与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189份桃种质与肉质形成相关的F-M基因座、YUC11启动子区转座子插入、NAC72编码区9 bp插入的基因型及3个位点组合情况,为深入研究桃果实肉质形成机制及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HRM)技术,对F-M基因座倍型、YUC11转座子插入、NAC72 9 bp插入进行检测;同时结合重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验证,从而准确鉴定189份桃种质肉质性状形成相关位点基因型及组合情况。【结果】F-M基因座编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的PGM与PGF是调控桃果实肉质形成的两个重要基因。189份桃种质中,PGM与PGF分别有159份(84%)、99份(52%)。F-M基因座共发现H0、H1、H2、H3 4种单倍型,占比分别为33%、39%、4%、24%。在F-M基因座,不溶质粘核以H3H3、H2H3组合为主,溶质粘核以H0H0、H0H1组合为主,溶质离核以H1H1、H0H1组合为主。发现18份含有硬质基因型的种质,在YUC11启动子区含有转座子纯合插入。HRM结果表明,NAC72编码区9 bp插入纯合(早熟)有45份种质、插入杂合(中熟)有71份种质、无插入(晚熟)有73份种质,中熟与晚熟种质占比77%;其中6份种质基因型与表型差别较大。不溶质粘核、溶质粘核、溶质离核3种常见肉质类型,在3个位点最多的基因型组合分别是mmffHdHdI、MMffHdHdI、MMFFHdHdL。【结论】通过分子试验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进一步证实了F-M基因座存在4种单倍型;发现18份含有硬质基因型的种质;开发了一种用于鉴定桃成熟期的分子标记;鉴定出不同种质在肉质相关位点的基因型组合形式。
关键词:
桃 肉质 基因型鉴定 基因型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晴 曹珂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王新卫 刘扩展 游双红 王力荣
以大久保、08-9-106和08-9-107为试材,分析了果实成熟后期中果皮果肉硬度变化、粘离核性状的形成以及中果皮和近核处果肉的乙烯释放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中果皮中,大久保在成熟期果肉硬度下降快,乙烯释放明显,同期PpPG、PpACS1、PpYUC11相对表达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08-9-106果肉硬度下降较快,但没有明显的乙烯释放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PpACS1和PpYUC11)的表达;08-9-107在成熟后期硬度下降不明显,没有检测到明显的乙烯释放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近核处果肉中,大久保的果实表现为离核性状,同期检测到明显的乙烯释放和相关合成基因(主要为PpACS1)的表达;而08-9-106的果实也表现为离核,但乙烯释放和基因表达与中果皮类似,均无明显检出;08-9-107表现为粘核,虽然乙烯释放量和PpACS1表达较低,但PpACO1和PpYUC11却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综上,大久保属于响应乙烯的离核溶质类型,08-9-106属于不响应乙烯的离核溶质类型,08-9-107属于响应乙烯的粘核硬质类型。桃果肉硬度的变化及粘离核性状的形成与PpPG基因的表达相关,PpACS1而非PpACO1是3份桃种质中调控乙烯含量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桃 质地 粘离核 基因表达 乙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明刚 刘镒 王瑞华 韩敏 李媛媛
[目的]挖掘与萝卜肉质根糖含量相关性状密切关联的SSR位点,为萝卜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134份萝卜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在成熟期对萝卜肉质根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甜度值进行连续3年(2015—2017年)的表型鉴定,利用SPSS 20.0软件对上述5个糖含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选用156对SSR引物进行群体扫描,利用PowerMarker V3.25软件分析134份萝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应用Structure2.3.4软件分析包含134份萝卜品种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Tassel 3.0软件对SSR标记与糖含量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34份萝卜品种的糖含量相关性状在群体中变异较广,甜度值的广义遗传力最高(60.10%),其次是葡萄糖(53.79%)、可溶性总糖(48.51%)和果糖(40.73%),蔗糖的广义遗传力最低(30.67%)。用156对SSR引物从134份萝卜品种中共检测到349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106~0.864,多样性指数为0.112~0.877。群体结构分析表明,134份萝卜品种可分为2个亚群,其中亚群1包含46个萝卜品种,对应表1中1~46号品种;亚群2包含88个萝卜品种,对应表1中47~134号品种;且亚群分类与地理来源无明显对应关系。在P≤0.01阈值条件下,检测到与5个糖含量相关性状关联的位点61个,其中与葡萄糖含量关联的位点16个,与甜度值关联的位点13个,与蔗糖含量关联的位点13个,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关联的位点10个,与果糖含量关联的位点9个,单个位点的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19%~16.29%。[结论]获得61个与萝卜肉质根糖含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SR位点,其中有14个标记位点具有“一因多效”现象,能同时被2个或2个以上性状检测到。
关键词:
萝卜 糖含量 关联分析 遗传力 SS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月圆 富国文 昝林森 李卫真 王绍卿
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和夏南牛)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PPARδ基因全部编码区及部分内含子区域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并分析了SNPs位点与秦川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检测样本中,未检测到编码区的突变,仅在PPARδ基因第2内含子上发现了1个61 C→T的突变。χ2检验显示,在该位点,南阳牛和夏南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余4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除夏南牛群体处于中度多态,其余5个群体均属于低度多态;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华 魏玉兵 童建伟 张明军 王建福 王欣荣 成述儒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甘肃境内典型养殖模式下甘肃高山细毛羊、小尾寒羊、藏羊、蒙古羊和滩羊5个绵羊品种的PRKAG3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相关性,探讨以PRKAG3为候选基因,提高绵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5个绵羊品种的PRKAG3基因外显子4,5和内含子4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就PRKAG3基因多态性与9月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PRKAG3基因2 689 bP处发生了A>G的突变,位于第4内含子第23 bP处,表现出3种基因型,AA、Ab和bb。纯合度(Ho)分别为0.67,0.69,0.76,0.69,0.59,杂合度(He)分别为0.3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彩霞 赵生国 李天科 雷赵民
旨在分析早胜牛及其杂交牛CALCA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供参考。利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南杂牛、秦杂牛和西杂牛共362个个体的CALCA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早胜牛(平凉类群)遗传变异与经济性状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LCA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突变位点T3237A和G3289A,并检测到AA和AB2种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表明,CALCA基因突变位点与剪切力、眼肌面积、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相关(P<0.05),AA基因型个体剪切力、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高于AB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静静 宋玉芹 李桢 朱艳菲 张廷荣
利用Illumina HD SNP技术对484头中国西门塔尔牛SC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部分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存在7个SCD1基因的SNP位点。SCD1基因第4内含子存在A8605G、A9229G与A10050C 3个SNP位点;第5内含子存在1个SNP位点A12304G;3’UTR区存在A13655G、C14790T与A15565G 3个位点。A8605G位点的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748,其他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0.4~0.6之间。χ2检验结果显示,SCD1基因的所有SNPs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SCD1基因的7个SNPs位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芳 汪超 张庆德 刘榜
采用PCR-RFLP方法对通城、大白和长白3个纯种及长大通和大长通2个三元杂种共5个群体MyoD1基因第1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态位点与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第1内含子第257位存在1个A/C颠换,引起DdeⅠ酶切位点的改变。PCR产物经DdeⅠ酶切后,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其中通城猪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占主要优势,大白、长白猪中2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近。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与肉色评分和失水率相关(P<0.05或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个体;而CC基因型个体的失水率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研究结果进一...
关键词:
猪 MyoD1基因 多态性 肉质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江鹏 张春芬 邓舒 侯丽媛 肖蓉 李芙蓉 董艳辉 聂园军 王亦学 曹秋芬
【目的】苹果花药培养获得的纯合基因型株系来自不同的花粉粒,因此不同株系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诱导培养、生根的条件等都存在差异。本研究对不同个株系试管苗的倍性、表型特征、生根培养条件进行观察分析,选出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适宜的生根条件及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加强苹果种质资源创新。【方法】采用花药培养获得的‘嘎啦’‘富士’‘红星’纯合基因型株系,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每个株系倍性,探索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条件,观察每个株系的根系、叶片形态特征。【结果】经苹果花药培养获得32个纯合基因型株系,其中单倍体1株、三倍体1株、四倍体3株、二倍体27株,‘红星’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倍性分化率最大,为28.57%。IBA浓度影响再生株系的生根率、根长及根数,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最适宜生根浓度为IBA 2—3 mg·L-1。各个株系的叶数、根长、根数、株高、叶形指数(叶长度/叶宽度)、叶柄有一定差异。‘红星’纯合基因型DH0-1、DH0-3、DH0-4、DH0-7株系,‘富士’纯合基因型DH1-3株系,‘嘎啦’纯合基因型DH2-2、DH2-4、DH2-12、DH2-20株系综合性状较好(植株高、根系长、叶数和根数多)。‘红星’纯合基因型株系的移栽成活率最高,为28.57%。【结论】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主要倍性为二倍体。与二倍体株系相比,单倍体株系叶基窄、叶柄细、叶色和叶缘锯齿较浅,而多倍体株系表现为叶基更阔、叶柄较粗、叶色和叶缘锯齿变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轩 肖石军 郭长明 陈福珍 林金玉 陈晓燕 沈金清 杨锋 林长光
选择对仔猪腹泻有显著影响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ac的受体基因MUC13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NaPshot判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544头大白猪核心育种群进行基因判定及基因型与生长、肉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MUC13基因型分布大小为:腹泻易感杂合基因型GA>腹泻抗性纯合基因型GG>腹泻易感纯合基因型AA,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669,腹泻易感不利基因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331.3种基因型个体达100kg日龄及其估计育种值(EBV)、达100 kg背膘厚及其EBV的大小为:AA>GA>GG;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和估计瘦肉率的大小为:G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鹏 张稳 冯登侦 强浩 荣轩 孟科
旨在分析滩羊与杜泊羊和小尾寒羊肉品质变化和肌肉内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揭示它们肉质性状差异的分子机理,为其他绵羊品种选育与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8月龄杜泊羊、滩羊和小尾寒羊的肉品质分析比较,并采用Illumina HiSeq~(TM) 4000平台对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挖掘它们肉质性状差异的相关调控基因。结果显示:共筛选出8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杜泊羊与滩羊之间99个,杜泊羊与小尾寒羊之间436个,滩羊与小尾寒羊之间552个。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各比较组分别显著富集在224,517,657个GO条目中;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富集在cAMP、MAPK、AMPK、嘌呤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以及糖酵解/异生等信号通路,进一步筛选出FOS、PLA2G4E、LPIN1、AMPD1、AMPD3、NT5C1A、GPI、PFKM和PKM等与肉品质调控和风味物质代谢有关的候选基因。对随机挑选的几个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表达趋势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研究获得的这些差异基因可作为宁夏优质肉羊新品种(系)培育的基础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