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4)
- 2023(5217)
- 2022(4362)
- 2021(3873)
- 2020(3182)
- 2019(6844)
- 2018(6504)
- 2017(12144)
- 2016(6649)
- 2015(6883)
- 2014(6477)
- 2013(6261)
- 2012(5599)
- 2011(4867)
- 2010(4565)
- 2009(4147)
- 2008(4044)
- 2007(3344)
- 2006(2750)
- 2005(2194)
- 学科
- 济(23133)
- 经济(23104)
- 管理(19660)
- 业(19499)
- 企(15159)
- 企业(15159)
- 方法(11738)
- 数学(10720)
- 数学方法(10640)
- 财(7824)
- 农(7174)
- 贸(6581)
- 贸易(6581)
- 易(6445)
- 中国(5683)
- 学(5644)
- 业经(5453)
- 务(5406)
- 财务(5383)
- 财务管理(5379)
- 企业财务(5125)
- 农业(5059)
- 技术(4561)
- 环境(4414)
- 制(3923)
- 产业(3793)
- 划(3573)
- 银(3514)
- 银行(3479)
- 出(3438)
- 机构
- 大学(92197)
- 学院(92023)
- 济(36726)
- 经济(36186)
- 管理(35368)
- 理学(32034)
- 理学院(31673)
- 研究(31375)
- 管理学(31012)
- 管理学院(30875)
- 农(24653)
- 科学(22836)
- 中国(22446)
- 业大(20994)
- 农业(19912)
- 京(18830)
- 所(16872)
- 研究所(15839)
- 财(14725)
- 中心(14228)
- 农业大学(13883)
- 财经(12561)
- 江(12485)
- 院(11592)
- 经(11579)
- 经济学(11241)
- 北京(11179)
- 省(10650)
- 经济管理(10626)
- 室(10618)
- 基金
- 项目(71979)
- 科学(55728)
- 基金(53682)
- 家(50820)
- 国家(50403)
- 研究(43867)
- 科学基金(41964)
- 自然(29946)
- 社会(29458)
- 基金项目(29369)
- 自然科(29306)
- 自然科学(29293)
- 自然科学基金(28819)
- 省(28114)
- 社会科(28060)
- 社会科学(28052)
- 划(24422)
- 资助(20733)
- 教育(19525)
- 重点(16397)
- 计划(16179)
- 创(15488)
- 编号(15142)
- 部(15043)
- 科研(14920)
- 发(14899)
- 科技(14569)
- 创新(14534)
- 业(14269)
- 国家社会(12952)
共检索到119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涛 顾炼百
对经过185℃生产性高温热处理的水曲柳木材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素材一样,处理材弦径向弹性模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木材弦向弯曲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而弦向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等受此种工艺的影响很小。若将处理材与素材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处理材除了在弦向弯曲强度上仍比素材低,上述各项力学性能均高于素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帅帅 皇权飞 黄艳辉 李晓岳 花婷婷
【目的】当水曲柳应用于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等领域时,常通过表面涂饰来进行防护。但是使用环保的水性漆进行涂饰时,附着力有限。为了提高水性漆在水曲柳表面的附着力,本试验对水曲柳进行湿热预处理,并且研究了该预处理方法对水性漆的其他涂膜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水曲柳为基材进行湿热预处理,并对表面粗糙度、光泽度、色度进行测试。再用水性漆涂饰,待漆膜完全固化后,通过180°剥离测试,量化水性漆的附着力提升效果。还研究了湿热处理对漆膜耐冷热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和电镜等方法探索该处理方法对提升水性漆在基材表面附着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湿热处理后得到的漆膜厚度为110.8μm。与未处理试样相比,该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基材的表面粗糙度,涂饰后漆膜的剥离强度提高了120.0%,厚度提升了14.6%。处理前和处理后试样的漆膜耐水性等级相同,说明湿热处理不会降低漆膜质量。进一步分析表明:1 734和1 604 cm~(-1)处的峰强度降低,说明湿热处理使基材的木质素发生降解;1 728和1 050 cm~(-1)处的振动峰强度降低,也是由于该处理使半纤维素降解。这些变化导致基材的表面粗糙度提升,孔隙率增加,从而提高了水性漆的附着力。【结论】湿热处理是提升水性漆在木质基材表面附着力的高效、环保的预处理方法,可在较好地保持漆膜的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水性漆对基材表面的防护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涛 顾炼百 江宁
The color change of ash wood(Fraxinus mandshurica)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with WSC-S color difference meter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the darker the a...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水曲柳 地板坯料 材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夏雨 牛帅红 李延军 夏俐 马俊敏 王丽 余肖红
以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sci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压高温热处理温度(110,130,150,170℃)与处理时间(1,2,3 h)对红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红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优于未处理竹材,热处理温度是影响竹材性能的主要因素;在110,130,150,170℃热处理温度下,圆竹材顺纹抗压强度增长率为35.90%~52.01%,圆竹材顺纹抗剪强度增长率43.24%~90.99%,圆竹材抗弯强度增长率42.47%~122.58%,圆竹材径向环刚度增长率2.14%~52.55%;170℃热处理竹材的各项干缩性能较好;130℃和150℃热处理竹材的力学性能相近。综合各因素,适宜原竹家具用材红竹竹材的热处理工艺为温度130℃,时间2 h。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光 刘元 李贤军 孙润鹤 乔建政
在4个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新鲜毛竹竹束进行了高温干燥-热处理,利用冷压热固化方法压制重组竹,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干燥-热处理后,重组竹的耐水性能有所提高,24 h吸水率(RWA)和吸水厚度膨胀率(RTS)下降幅度分别达6.31%~30.09%和3.96%~40.26%;重组竹的内结合强度(SIB)和静曲强度(SMOR)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本研究范围内,分别降低14.34%~60.96%和21.54%~64.48%。但重组竹的弹性模量(EMOE)与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没有明显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新莉 向仕龙
以我国种植的栓皮栎软木和葡萄牙产栓皮槠软木为试材,在热处理目标温度分别为180、200、220℃,热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的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对软木经热处理后其材色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软木颜色变深。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软木试材的明度减小。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软木试材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明度减小,色差增大;热处理温度对试材明度和色差的影响远大于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软木 热处理 材色 色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立 涂登云 李重根 周桥芳 张少川 吴向阳
采用185℃温度对尾赤桉木材进行了热处理研究,并对处理材和素材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提高了尾赤桉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在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45%~90%变化范围内,处理材含水率的变化比素材降低了30.6%,顺纹、径向、弦向尺寸变化率分别减少了25.4%、25.2%、33.8%;处理后顺纹抗压强度降低了14.8%;径切面、弦切面、端面的硬度分别升高了33.1%、12.8%、1.4%;抗弯强度降低了43.8%;弹性模量增加了37.2%。
关键词:
尾赤桉木材 热处理 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延军 唐荣强 鲍滨福 孙会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模量(MOE)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的影响比MOE的要大;顺纹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杉木热处理后,试材由绝干到气干和绝干到吸水尺寸稳定时2个阶段的径向线湿胀率、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均低于未处理材的,弦向线湿胀率大于径向线湿胀率;就整体而言,3个指标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抗胀率均为负值,...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杉木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泽君 王勇 马芳 范友华 邓腊云
以蒸汽为介质,采用高温热处理法对杨木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杨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综合考虑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及成本等因素,较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温度180℃,时间3.5 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目的】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人工林樟子松、杉木、美洲黑杨木材平衡含水率和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人工林木材高附加值利用和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蒸气为保护介质,设定180、200和220℃3个温度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在25℃环境中以8种不同类型饱和盐溶液精确控制水蒸气相对湿度进行等温吸附试验,运用Hailwood-Horrobin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曲线,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形、平衡含水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影响。【结果】180、200和220℃处理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均值相当于素材含水率均值的80%、70%和50%左右; 3个树种素材试样和高温热处理材试样均表现为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形态特征,Hailwood-Horrobin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不同树种素材和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不同热处理条件试样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0 0,处理温度越高,等温吸附曲线越接近直线;高温热处理后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木材质量参数(W)显著增加,不同相对湿度下高温热处理材的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也随之降低; 180、200和220℃处理后,木材试样单层分子吸附水含量相较于素材下降20%、30%和50%左右,高温热处理对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影响规律与之相近;高温热处理后单层分子吸附水、多层分子吸附水和吸附水总量的最大值相较于素材明显下降,且处理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且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高温热处理会一定程度影响木材等温吸附曲线线形,Hailwood-Horrobin模型可用于描述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且拟合度较高;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等温吸附过程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且处理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最大含量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吸附水总量最大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邵平 陈寒娴 林金春 卞丽萍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
关键词:
人工林杉木 热处理 材色 光泽度 涂饰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杨文斌 陈瑞英 林金春
以人工林杉木为试材,分别用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在温度为180,200和220℃对其分别热处理1,3和5h,研究试材的抗弯强度(MOR)、抗弯弹性模量(MOE)、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对高温热处理条件变化的响应,同时对处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处理材横切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林杉木试材的4种主要力学性质对不同条件热处理的响应程度不同。无论是空气热处理还是油热处理,试材的MOR,MOE,顺纹抗压强度与对照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下降幅度增大,相比于时间,温度的影响更显著;180℃热处理1,3和5h时,试材的MOR,MOE与对照比未发生明显变化(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孔 陈强 贾翀 程秀才 汤丽娟 刘伟庆 陆伟东
对速生杨木和兴安落叶松进行工业化高温改性处理,并对高温改性材及空白试件等560个试件在4种相对湿度(60%、70%、80%、90%)下的平衡含水率及各力学性能参数(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进行测试,建立了不同湿度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改性材和空白试件的平衡含水率均随着环境湿度的升高而提高;各力学性能指标均随着环境湿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基本呈线性下降;与未处理的空白试件相比,木材经高温改性后,其平衡含水率降低,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抗弯弹性模量等刚度指标提高,与木材剪应力无关的顺纹抗压强度提高,与木材剪应力关系密切的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剪强度等下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吕建雄 曹永建 赵秀 赵有科 周永东 吴玉章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关键词:
毛白杨 热处理 化学成分含量 回归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光 李贤军 刘元 廖瑞 徐康 胡嘉裕 王纯 王燕 程曦依 王成美
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和炭化罐专用设备,对杨木进行浸渍-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杨木素材、热处理材、浸渍材和浸渍-热处理材的顺纹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磨性影响。结果表明:1)热处理会使素材和浸渍材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但浸渍材的下降幅度较素材更小;2)浸渍后,杨木的耐磨性有提高,但幅度不大;热处理后,耐磨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0℃后,下降非常明显;浸渍材与素材的耐磨性在同条件下相差不大;
关键词:
脲醛树脂 浸渍 速生杨木 力学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