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2)
- 2023(4688)
- 2022(3672)
- 2021(3873)
- 2020(3070)
- 2019(7344)
- 2018(7734)
- 2017(13446)
- 2016(8449)
- 2015(9861)
- 2014(10250)
- 2013(9406)
- 2012(8595)
- 2011(7776)
- 2010(8391)
- 2009(7272)
- 2008(7433)
- 2007(6866)
- 2006(6409)
- 2005(6160)
- 学科
- 教育(19816)
- 济(18707)
- 经济(18671)
- 管理(17488)
- 业(15761)
- 中国(13703)
- 企(12484)
- 企业(12484)
- 理论(9516)
- 教学(8740)
- 农(8422)
- 学(7326)
- 财(6611)
- 制(6337)
- 发(5436)
- 业经(5382)
- 农业(5120)
- 技术(4828)
- 方法(4762)
- 发展(4697)
- 学法(4633)
- 教学法(4633)
- 银(4596)
- 银行(4593)
- 展(4575)
- 地方(4399)
- 行(4351)
- 研究(4311)
- 贸(4174)
- 贸易(4167)
- 机构
- 大学(107127)
- 学院(104885)
- 研究(40381)
- 管理(31583)
- 济(30915)
- 经济(29691)
- 教育(29550)
- 中国(26744)
- 京(25921)
- 范(25643)
- 师范(25520)
- 理学(25368)
- 理学院(24922)
- 管理学(24190)
- 管理学院(23982)
- 科学(23560)
- 师范大学(20860)
- 所(20855)
- 江(19300)
- 北京(18341)
- 研究所(18315)
- 中心(17981)
- 财(17560)
- 技术(17543)
- 职业(17167)
- 州(15462)
- 院(14555)
- 农(14121)
- 财经(12473)
- 业大(12130)
- 基金
- 项目(58196)
- 研究(52524)
- 科学(45863)
- 基金(35527)
- 教育(33215)
- 家(29795)
- 国家(29331)
- 社会(27494)
- 编号(26112)
- 社会科(25492)
- 社会科学(25482)
- 成果(25356)
- 省(25003)
- 科学基金(23705)
- 划(23197)
- 课题(22145)
- 年(19277)
- 基金项目(17472)
- 规划(15460)
- 项目编号(15311)
- 重点(14975)
- 资助(14865)
- 性(14740)
- 发(14092)
- 部(14074)
- 研究成果(13761)
- 度(13597)
- 自然(13535)
- 自然科(13187)
- 自然科学(13186)
共检索到185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北生 李中亮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是一种赋予特定教育内容和蕴涵深刻内在机理与意义的教育方式。在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性和区域个性等问题。在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中,在实施理念上,要注意普及性,抓好系统性,做到实效性;在实施内容上,要着重抓好成人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在实施模式上,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形成区域特色与个性,等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玲 吕嘉祺 周志民
相比于无仪式的行为,仪式化的行为会增强消费体验,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会更高,并且具有更高的感知价值。一、何谓品牌消费仪式?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仪式化的行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过程中。例如,百威啤酒推出的"谢谢两次,碰杯两次"的理念;在消费者品尝Guinness黑啤之前,要有一系列缓慢的倒酒行为,完成六个步骤才能达到所谓纯正的Guinness体验,这些都属于品牌消费仪式的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赵雅量
本文从文化的演示性路径出发,对教育活动中的仪式进行了探讨,重点报告了"柏林仪式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仪式对教育和社会化过程的推动作用、仪式的模仿学习过程、仪式的跨文化学习功能以及仪式研究的方法论。
关键词:
仪式 演示性 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荣 滕星
对"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的全面解读是维克多·特纳仪式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同时运用"阈限"、"交融"、"结构-反结构"等概念阐释仪式的演进过程。透过特纳的仪式理论反观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有助于建构良性的"文化认同"、维系民族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
仪式理论 仪式教育 民族教育 教育人类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娇 赵菊珊
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仪式能够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引导人们的行为实践,在主题教育中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在实践中,要处理好政治仪式的高度与温度,发挥参与者的主体性,推动政治仪式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关键词:
政治仪式 主题教育 情感共鸣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莉 杨昌勇
白裤瑶丧葬仪式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沉淀与关照、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凝聚、孝道观念的继承与发扬、社会化的发展与完善等教育价值。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本土化教育对民族教育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实施路径都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白裤瑶 丧葬仪式 民族教育 教育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平章起 王迎新
教育中文化不连续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社会通过成年仪式活动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代际文化冲突、克服文化中断引起的认知困难,这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很有启发。本文分析了成年仪式的阈限状态和仪式场域结构,论证了成年仪式活动对解决教育中文化不连续性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成年仪式 文化不连续性 阈限状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小香 李桂荣
劝返是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控辍保学行动,需要从学理上进行总结和讨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控辍劝返行动主要包括劝返准备、现场劝返和劝返追踪三个阶段,每类行动都有着丰富的内容,且具有互动仪式链特征。其成功的关键是劝返者亲临现场,营造出没有局外人的劝返情境,与当事人围绕孩子返校问题调动并交互情感能量,最终达成共同理解并促成复学行为。基于劝返的经验启示,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控辍保学成果,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的结构功能、强化劝返人员的国家使命、重视劝返互动的仪式规范、加强学校场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控辍劝返 互动仪式链 政策执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正>2024年4月10日,北京物资学院“物流教育30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左敏部署相关工作并作动员讲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何黎明作专题讲座,活动由学校党委书记吴惠主持。左敏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流通行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仅能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而且能为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指明方向,提供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左敏呼吁物流流通领域专家学者广泛参与“物流教育30年”系列活动,为教育支撑物流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达勇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上撰文认为,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包括象征符号、规定动作、实物场所和庆典礼仪等在内的"仪式",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形式的演绎,实际上是特定共同体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的表达和构建。中国共产党在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建构和组织了大量的仪式活动,积累和沉淀了丰富的仪式资源。它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霞
文章考察了石棉县木雅藏族晒佛节仪式的的历史,客观地描述此次仪式的重要程序,并对仪式音乐做了一定的分析。他们的仪式音乐也作为藏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表现了木雅藏族人非常独特的原生态型地方藏文化。
关键词:
晒佛节 木雅藏族 仪式音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琴
企业文化是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员工的思想,用以调节员工行为,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仪式是一种最直接的、又是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企业仪式是企业管理的日常表现形式,它是通过规定企业家和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某些活动固定化、程式化。企业仪式分为正式仪式和非正式仪式。正式仪式包括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常规性的工作仪式,
关键词:
仪式 企业文化 塑造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彦谚
仪式舞蹈承载着一个族群的信仰理念、情感认知和情绪表达,梅山教《跄太公》仪式舞蹈,特别是其中的手诀舞、罡步舞、法器舞,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呈现出深厚的文化记忆,蕴含着民族信仰、民族风骨、民族融合的文化遗存。探究梅山教《跄太公》仪式舞蹈,以此解密梅山祭祖仪式舞蹈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内涵,可为现代舞蹈艺术创作提供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元素和丰厚的文化创作素材,进一步提升人类文化艺术的质量和品位。
关键词:
梅山文化 文化记忆 仪式舞蹈 跄太公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舒丽芳 卫海英 毛立静
正如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品牌福祉也是企业发展的至高目标。随着服务经济的升级,仪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消费者高涨的兴趣促使企业尝试运用仪式元素传递品牌福祉,然而效果不一,机制不明。本文对服务业中25名消费者与服务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方法,揭示了服务仪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对品牌福祉的作用机制。服务仪式是指在服务接触中由服务者发起的一系列正式的、可重复的、具有非直接功能的行为或活动,主要由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构成。服务仪式通过情感印刻和认知更新两条路径作用于品牌福祉,受到外部不可控因素(消费者因素和行业因素)和内部可控因素(服务者因素和品牌因素)的调节影响。本研究为深化互动仪式链理论、明晰企业服务仪式内涵和提升企业服务仪式水平提供了较好的启示。
关键词:
服务仪式 品牌福祉 扎根理论 仪式 品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教学·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与高等教育教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教育工作者,我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最近我写了《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9期上,作为此次论坛的书面发言,愿以此与同行们共勉。此次论坛,恰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系列论丛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计划”启动仪式及“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研讨会
广东流动图书馆清新分馆举行开馆仪式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长春隆重举行
“比较教育视野下的人类学研究——基于表演、模仿与仪式的视角”学术研讨会综述
因势而新 规范建设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感染性
教育部举行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工作启动会暨授牌仪式
“建党百年·高校寻根”高校红色教育影像巡礼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惠妍国际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传递与仪式: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论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兼评纳尔什·格雷本教授的“旅游仪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