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6)
- 2023(8977)
- 2022(7510)
- 2021(7348)
- 2020(6082)
- 2019(13824)
- 2018(13417)
- 2017(25873)
- 2016(13788)
- 2015(15215)
- 2014(14842)
- 2013(14878)
- 2012(14163)
- 2011(13032)
- 2010(12840)
- 2009(11805)
- 2008(11594)
- 2007(10252)
- 2006(9036)
- 2005(8154)
- 学科
- 济(61382)
- 经济(61212)
- 管理(37837)
- 业(32541)
- 方法(26970)
- 企(25178)
- 企业(25178)
- 数学(22909)
- 数学方法(22750)
- 中国(20350)
- 农(17257)
- 财(16376)
- 贸(12571)
- 贸易(12565)
- 易(12319)
- 业经(12190)
- 学(12096)
- 制(11978)
- 地方(11186)
- 农业(10787)
- 融(9365)
- 金融(9363)
- 和(9215)
- 银(9051)
- 银行(9042)
- 出(8994)
- 行(8813)
- 家(8702)
- 理论(8490)
- 体(8340)
- 机构
- 大学(200820)
- 学院(195331)
- 济(92405)
- 经济(90979)
- 研究(75939)
- 管理(73868)
- 理学(64186)
- 理学院(63358)
- 管理学(62523)
- 管理学院(62111)
- 中国(57746)
- 科学(43331)
- 财(43242)
- 京(42955)
- 所(38405)
- 研究所(34955)
- 财经(34287)
- 农(33968)
- 中心(33171)
- 经(31641)
- 经济学(30867)
- 经济学院(27833)
- 北京(27406)
- 业大(27104)
- 农业(26583)
- 院(26568)
- 江(26466)
- 财经大学(25967)
- 范(25525)
- 师范(25294)
- 基金
- 项目(133512)
- 科学(107382)
- 基金(103090)
- 研究(96469)
- 家(91526)
- 国家(90876)
- 科学基金(76964)
- 社会(68096)
- 社会科(63695)
- 社会科学(63676)
- 基金项目(53547)
- 自然(47570)
- 自然科(46584)
- 自然科学(46573)
- 省(45902)
- 自然科学基金(45843)
- 教育(42978)
- 资助(41863)
- 划(41022)
- 编号(35495)
- 部(32434)
- 国家社会(30550)
- 成果(30373)
- 重点(30331)
- 发(28436)
- 教育部(28231)
- 中国(27814)
- 创(27208)
- 性(26587)
- 人文(26291)
共检索到29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颜色 刘丛
本文使用1742年至1795年的府级面板数据,考察政府与地方士绅提供的公共品是否能缓解粮价波动引起的社会冲突。实证分析发现,虽然粮价上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社会冲突,但这一影响在华北和长江下游地区仅为全国的24%,表明两地可能存在某些社会稳定机制。进一步分析显示,政府在华北粮价平抑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士绅群体对缓解长江下游地区的粮价波动更为有效;这一差别可能源自两地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
政府仓储 社会组织 社会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颜色 刘丛
利用从第一历史档案馆获得的清代1742—1795年15省的府级主要粮食品种月度价格数据,本文通过回归和协整分析比较了清代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差异,发现18世纪时南方粮食市场的整合程度显著优于北方市场。在对区域面积、粮食品种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分析了天气冲击和政府干预等因素以后,本文发现南北方差异依然显著。而交通条件,特别是水路交通的差异是导致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方河流,特别是黄河,无法像南方河流那样促进交通条件改善和市场发育,是导致南北方市场整合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粮价 清代 市场整合 南北差异 交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连洪泉 陈叶烽 左聪颖 叶航
本文通过两阶段公共品博弈测度出个体社会偏好类型,研究个体社会偏好异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社会角色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验研究发现:个体社会偏好存在异质性;搭便车行为和条件性合作者的自我服务偏向是公共品自愿供给的两大特征事实,两者对于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社会偏好的异质类型会显著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而性别和学生干部等社会角色存在显著差异的个体异质类型分布,由此间接地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与此同时,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直接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实验分析结果证实并且揭示社会角色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渠道效应。
关键词:
公共品实验 异质性 身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娜
政府与农村集体、农民个人、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相比,应当承担农村生产性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责任,可财政约束却制约了政府供给主体地位及经济效率的实现。农村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时财政约束的存在是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是重要引致因素;分税制改革后财政体制内生性问题是直接引致因素;体制外配套改革推动迟缓是关键性引致因素。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并积极推动配套体制改革,以化解财政约束,夯实政府供给的主体地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蓝志勇 崔亚杰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各类冲突频现,政府在冲突治理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在罗森布鲁姆的多元行政理论和蓝志勇关于冲突解决中政府角色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冲突的性质、类型和适用情境等因素,构建了一个冲突治理中政府角色的动态模型,并用以分析几个典型的冲突事件。研究发现:在冲突事件中,政府时常不止扮演一个角色,是多个角色的矛盾综合体;政府的角色会随着问题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包括在结构型冲突情境中政府往往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在半结构型冲突情境中政府多为中立的观察者、在非结构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全 胡钦晓
中世纪巴黎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社会角色概念,分析中世纪巴黎大学可以看到:诞生之初,大学与教会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关系;大学满足了教会对宗教人才与信仰知识的期望;大学在行为模式方面具有极强的宗教性。在随后的发展中,世俗权力对大学控制不断增强;世俗希望大学培养世俗人才以抗衡教会;大学在行为模式上也趋于世俗化。巴黎大学处于宗教角色与世俗角色冲突之中,然而这种冲突却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组织结构等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世纪 巴黎大学 社会角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钦 许海波
本文通过一个不完备合约理论的框架证明,对于医疗和教育这类公共品的提供来说,由于其独特的产品(服务)特征,单纯的产业化或者私有化并不能够促进竞争;相反,如果公立组织和私立组织并存则会促进实质性的竞争。公立组织和私立组织之间的竞争是通过两种效应来进行的:当消费者是异质性的时候,多种所有制并存使得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从而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偏好,提高配置效率,这时梯布效应占优;当消费者是同质性的时候,多种所有制并存可以互为基准,促进标尺竞争,从而挤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息租金",降低道德风险,提高生产效率,这时基准效应占优。不论消费者是异质性的还是同质性的,两种效应均表明,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私立...
关键词:
社会异质性 公共品提供 最优所有权安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前半期,为挽救行将崩溃的农村经济,国民政府推行了以乡村合作运动为中心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促使了合作社大量快速设立。但是合作社发展受到了来自于财政金融体制的制约,根源在于政府有效制度供给能力不足及制度建设协调性缺失。实际上,同时作用于乡村的各种制度共同组成了社会的"制度系统"(如与合作社相关的行政、财政金融、土地等制度),制度间耦合关系决定了任何一项制度都必须与其他制度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此外,制度供给还要与政府的"社会动员"相结合,以形成政府力量与乡村民众之间的"共振"。否则,社会经济变迁极有可能会陷入"头重脚轻"的困境。
关键词:
制度供给 乡村合作运动 制度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张子楠
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转移支付不仅可以弥补地方财政缺口,而且也是中央激励地方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机制。面对中国社会性公共品相对短缺的现实,转移支付制度能够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性公共品供给行为产生有效激励?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纵向的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筹资机制还是分配机制,不仅未能激励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性公共品供给,强化地区间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的约束力,而且超过门槛值的支出补助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激励,但又背离分权改革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应实现纵向转移支付向横向转移支付转变,减少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激励的不利影响,同时避免转移支付筹资和分配分离造成地方政府错误评估支出决策的成本与收益。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贡献率 收益率 门槛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梅
高层管理团队(TMT)的异质性是通过冲突的产生和发展这一机制来影响企业绩效的。文章试图从TMT的异质性对冲突和认知的一致性影响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冲突过程和冲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揭示了TMT异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通过TMT异质性的管理来合理控制冲突进而提高企业绩效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层管理团队 异质性 冲突 绩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与传统社会性管制研究路径不同,本文从社会性管制领域不同主体间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的视角入手,通过建立被管制者与代表性个人之间利益冲突时的讨价还价模型,研究了政府管制的效率对不同主体间利益分配以及冲突解决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有效的政府管制,将能提高个人与被管制者协商谈判时讨价还价的议价能力,进而促使谈判剩余收益的分割朝有利于个体的方向移动。本文的研究,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相当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讨价还价 冲突解决机制 社会性管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瑞龙
张仲礼对19世纪中国绅士阶层内部构成和人数变化的权威研究,奠定了清代各级科第功名人数的基础。然其对19世纪中国举人人数的研究,因史料来源问题,所采用的5个数据中有3个关键性数据错误,加之未详细统计晚清各省捐输乡试广额的数量,且忽略了清代乡试中特殊的恩诏广额和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各省乡试延展、补考对晚清举人人数的重大影响,导致对19世纪举人人数估算失误。实际上,太平天国后乡试中额和举人人数较战前分别增加30.5%和25%,远非书中所说的“略形增加”,且皆超过他认为有重大影响的生员人数增幅23%。《剑桥中国晚清史》援引张仲礼有误的史料和估算结果,做出更加错误的推论,皆低估了举人中额在中国科举时代的分量及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关键词:
19世纪 太平天国 乡试中额 举人人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丹 章元
本文首先基于地方财政支出理论提出假说:村民基于对村集体所能提供的公共品的需求而参与选举,会促使相应村级公共品供给增加;而选举产生的村领导会对选民差异化的公共品需求做出反应,做出迎合选民不同公共品需求的供给决策。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399个村的调查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选民对学校、诊所和水利设施的需求对于村集体对这三种公共品的供给都有正效应,从而验证了选举产生的村领导确实对选民差异化的公共品需求做出了反应。这一结果为理解中国农村选举制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我国社会各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收入差距包括两方面,一是市场机制按要素分配造成的收入差距,二是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前者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而后者的根源在于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越位”,而且这种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不能通过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来消除。要解决由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利益冲突,必须对现行政府资源配置职能进行改革:第一,消除政府在行使资源配置职能时的城市偏好,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平等化;第二,改革现行有关制度,允许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关键词:
政府管制 收入差距 利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