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4)
- 2023(7420)
- 2022(6140)
- 2021(6197)
- 2020(5251)
- 2019(11937)
- 2018(11736)
- 2017(21553)
- 2016(12014)
- 2015(13991)
- 2014(13849)
- 2013(13898)
- 2012(13500)
- 2011(12249)
- 2010(12506)
- 2009(11960)
- 2008(12664)
- 2007(11296)
- 2006(10180)
- 2005(9367)
- 学科
- 济(52216)
- 经济(52149)
- 管理(38020)
- 业(32792)
- 企(27452)
- 企业(27452)
- 财(25880)
- 方法(22611)
- 数学(19155)
- 数学方法(18915)
- 中国(18876)
- 学(13406)
- 农(13243)
- 制(13223)
- 财政(12804)
- 贸(12183)
- 贸易(12176)
- 易(11938)
- 务(11524)
- 财务(11504)
- 财务管理(11457)
- 企业财务(10909)
- 政(10301)
- 业经(9959)
- 体(9657)
- 银(9617)
- 银行(9596)
- 行(9118)
- 理论(8994)
- 策(8978)
- 机构
- 大学(190298)
- 学院(182717)
- 济(80201)
- 经济(78819)
- 研究(70755)
- 管理(62342)
- 中国(55696)
- 理学(52729)
- 理学院(51987)
- 管理学(50970)
- 管理学院(50637)
- 财(46200)
- 科学(42427)
- 京(42019)
- 所(37667)
- 研究所(33810)
- 财经(33005)
- 经(30079)
- 中心(29764)
- 农(29680)
- 北京(27535)
- 江(27505)
- 经济学(26895)
- 范(26414)
- 师范(26200)
- 院(24311)
- 财经大学(24218)
- 经济学院(24085)
- 业大(23815)
- 农业(23320)
- 基金
- 项目(111243)
- 科学(87757)
- 基金(84017)
- 研究(80215)
- 家(74342)
- 国家(73765)
- 科学基金(61501)
- 社会(53159)
- 社会科(50328)
- 社会科学(50314)
- 基金项目(42901)
- 自然(38337)
- 省(38215)
- 自然科(37529)
- 自然科学(37514)
- 教育(37220)
- 自然科学基金(36881)
- 资助(35601)
- 划(34215)
- 编号(29733)
- 成果(27572)
- 部(27019)
- 重点(25863)
- 中国(24397)
- 国家社会(23601)
- 教育部(23305)
- 发(22924)
- 创(22035)
- 课题(21664)
- 性(21663)
共检索到297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立足于档案资料 ,通过大量个案 ,观察 1 8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中的婚姻论财现象。根据本项研究 ,不同的婚姻形式对财礼的要求标准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初婚过程中 ,由于礼节的讲究 ,财礼尚有一定的节制 (但总和婚姻费用并不低 )。而丧偶妇女再婚时 ,财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须的 ,实际变成一种硬性要求。至于丈夫嫁卖妻子则演变为赤裸裸的婚姻交易。个案显示 ,妇女在当时婚姻市场上是短缺的。没有经济条件的男性往往不能适时婚配 ,甚至失去婚姻机会 ,从而使贫困家庭的人口增长受到制约。这表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人口的消极抑制是存在的。
关键词:
刑科题本 财礼 婚姻买卖 婚姻抑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邓国胜
性别比失调会形成婚姻挤压的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但是在增长型人口条件下通过夫妇年龄差的调整,这一问题并不十分突出。随着生育水平大幅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性别比及婚姻挤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国芬
一择偶的年龄偏好与婚姻挤压择偶是在一个男女都互为对方扮演供给者与需求者双重角色的"市场"中进行的。对个人的配偶选择来说,"婚姻市场"既为择偶提供机会与可能
关键词:
配偶选择 择偶标准 双重角色 比例失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大鹏
婚姻,从本质上讲是男女两性的社会结合。在古代社会,缔结婚姻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我们的先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关于优生的科学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是感性的、不完整的,但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婚姻文化的宝贵遗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玫
在现实生活中 ,保险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婚姻关系中的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要。为此 ,保险公司应大力普及保险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立法机构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限制夫妻一方用共有财产购买保险时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保险单中的一定权利纳入夫妻共有财产范围进行处理。另外 ,保险公司还应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防范道德和法律风险 ,从而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清涟
生活在当代,再也没有任何社会的基本单元比家庭受到的挑战更严重。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各个民族国家的家庭行为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正在使家庭陷入分崩离析之中。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学家广泛的关注,对此作了不少解释。在众多著作中,号称"经济学帝国的最大殖民者"格雷·贝克的《家庭论》脱颖而出。1992年,贝克因其"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这一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贝克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婚姻家庭确实有许多新的突破。婚姻市场的基本定理婚姻市场所表现的结果,并不是任一特定婚姻从单身到结婚之间的利得最大化,而是所有婚姻的总利得最大化。当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何光喜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关键词:
女博士 婚姻 生育 就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园林
一位男同学,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大家都觉得,这辈子没有哪个女人能降服他。得知他结婚,大家又暗暗为新娘捏把汗,担心争吵会成为他们婚姻的主旋律。没想到,结婚数年,他们两人虽然称不上恩恩爱爱,但也算幸福和谐,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此女到底有何独特的"御夫术"?同学一语道破天机:"她心思缜密,样样想得比我周到,人际关系处理得也好,什么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是真佩服她呀!"原来,由衷的欣赏让他格外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庆石
根据人口生命表的原理,建立反映人口婚姻转移过程的表,在人口统计学中,叫婚姻表。一它是根据一个假定的同时出生的人口群体(通常为100000人),以及人口分年龄的初婚概率,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口婚姻转移模型,在人口婚姻分析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作用。婚姻表有两种:一种是婚姻粗表,一种是婚姻净表。粗表只考虑结婚一个因素,不考虑“死亡”因素,即假定这个人口总体无死亡。净表则既考虑“结婚”,也考虑“死亡”,即把结婚和死亡两个因素作为人口总体减少的仅有的两种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全保 李晓敏 Marcus W.Feldman
目前,中国的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大部分研究把婚姻挤压归结于性别结构因素,而忽略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因素,还有些研究考察年龄结构贡献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构建了婚配性别比及其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分解方法,并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预测数据,研究了中国2010~2050年婚姻挤压中年龄结构因素和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2010~2020年婚姻挤压以年龄结构因素为主导,2020~2034年性别结构因素的作用增强,而年龄结构因素减弱。2034~2045年,男性过剩主要是性别结构因素作用的结果,年龄结构因素不起作用或者起到减缓男性过剩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磊
婚姻壁垒是测量不同社会群体通婚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中国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婚姻壁垒究竟有多高?以往研究虽有涉及,但未重点讨论并进行定量测量。文章利用20122013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全国调查数据,测量不同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地位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婚姻壁垒状况。对数线性模型和序列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婚姻壁垒最高的是男大女小的传统婚配年龄组;阶层婚姻壁垒的强度随着阶层地位的提升而增加;收入水平越高的男女双方结婚的概率越高,相比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内部通婚概率更高。婚姻壁垒高高
关键词:
婚姻壁垒 婚姻匹配 同质婚 交换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生命表可分为“单减”生命表,“多减”生命表与“多增—减”生命表三大类。 “单减”生命表只有一个“存活”状态与一个“死亡”状态。这里的“存活”与“死亡”是广义的存活与死亡。例如喂奶生命表分析中的“存活”状态是指喂奶,“死亡”状态是断奶。“单减”生命表初始的队列人数只能以一种方式递减,不可能递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尤双林
问题的提出 关于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生育率转变已被人口学者(邬沧萍1985)确认为比公认最快的日本更为迅猛。但对其独特性的理论探究则往往落在其后。 由于捕捉了过去一代人生育率与结婚率的历史巨变,1982年全国1‰生育率调查引出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多数作者着力于结婚率和生育率水平与趋势的测量和描述。有些作者泛泛地提到了生育率转变,但未将它作为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来处理。对生育率和结婚率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