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
- 2023(865)
- 2022(784)
- 2021(724)
- 2020(632)
- 2019(1419)
- 2018(1458)
- 2017(2432)
- 2016(1570)
- 2015(1708)
- 2014(1700)
- 2013(1707)
- 2012(1716)
- 2011(1640)
- 2010(1641)
- 2009(1603)
- 2008(1519)
- 2007(1465)
- 2006(1204)
- 2005(1208)
- 学科
- 济(4054)
- 经济(4047)
- 学(3758)
- 业(2321)
- 管理(2212)
- 方法(2114)
- 企(1942)
- 企业(1942)
- 数学(1785)
- 数学方法(1728)
- 水产(1433)
- 动物(1294)
- 动物学(1085)
- 农(1061)
- 物(1024)
- 虫(1006)
- 和(1002)
- 理论(966)
- 财(963)
- 制(928)
- 及其(897)
- 中国(846)
- 植(809)
- 害(801)
- 植物(794)
- 农业(706)
- 策(706)
- 虫害(703)
- 银(701)
- 银行(674)
- 机构
- 大学(24870)
- 学院(23876)
- 研究(11646)
- 农(10624)
- 科学(10429)
- 农业(8624)
- 中国(7816)
- 所(7734)
- 业大(7418)
- 研究所(7349)
- 济(6036)
- 经济(5844)
- 室(5774)
- 京(5759)
- 实验(5540)
- 农业大学(5504)
- 省(5422)
- 实验室(5326)
- 重点(5054)
- 管理(4871)
- 业(4854)
- 中心(4658)
- 江(4435)
- 技术(4369)
- 院(4326)
- 理学(4142)
- 理学院(4047)
- 科学院(3995)
- 研究院(3814)
- 管理学(3724)
共检索到3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蕤 崔盛 陶宗娅
本实验以四川境内3种石斛属植物为材料,测定其总生物碱、石斛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个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与种质、采摘时间、干燥方法、生长年限有直接关系:其中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细茎石斛多糖含量最高;石斛也可春季采收;石斛干燥加工以高温杀青后60℃烘干为宜;细茎石斛采收以3~4年为宜。以此为依据可探索石斛野生种质资源筛选,为石斛药材人工规模化种植作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石斛 总生物碱 多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建军 刘西莉 慕康国 高仁君 吴学宏 李健强
本文报道了20%福·克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甲醇:水=55:45(V/V)为流动相,经 ODS-Hypersil 250×4.6mm C_(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280nm 检测,对样品中的克百威、福美双能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7%,0.34%,回收率分别为99.7%,100.2%。
关键词:
种衣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福美双 克百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喻卫武 黎章矩 曾燕如 戴文圣
为明确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审定品种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一步筛选最符合栽培目标的品种。采集了应用产量指标选育的9个山茱萸品种母株完熟果实,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良种的主要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行了品种质量比较。结果表明:八月红、琅红、永安、里高、先锋、太平、玉柱红、大金枣和淳86等9个良种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5.920~13.260,1.013~4.771,0.149~1.305 g.kg-1,综合3个主要有效成分评价品种质量以琅红和淳86为最佳。得出山茱萸品种药用有效成分具有不一致性,粗步选择出琅红和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黎章矩
对浙江省4种雀梅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分析表明:雀梅所含的生物碱以大麦碱为主;雀梅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以及大麦碱含量均以刺藤子为最高,以钩刺雀梅藤为最低。它们的含量次序都是刺藤子、雀梅藤、梗花雀梅藤和钩刺雀梅藤,而且种间差异极显著。4种雀梅所含大麦碱和其他生物碱都主要存在于地下部分,其中须根中含量最高,主根中次之,而地上部分所含的量很少。经检验,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两者间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雀梅藤属,化学成分 生物碱 大麦碱 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燕华 程康华 倪洁 顾晓利
Cu(Ⅱ)、Cr(Ⅵ)、As(Ⅴ)、季铵盐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物质可对光选择性吸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实现对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木材防腐剂CCA(加铬砷酸铜)和ACQ(氨/胺溶季铵铜)木材防腐剂中铜、铬、砷和季铵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法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之内,加标回收率为95%~105%,与化学分析法比较,相对偏差在-5%~5%之内,准确度高,简便易行,可用于大批试样的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佳丽 舒志明 孙群 魏良柱 傅亮亮 薛泉宏 于妍华
【目的】探讨施用生防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采用小区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用放线菌剂蘸根处理后,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产量、品质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结果】①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产量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区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稀释10倍、100倍处理丹参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29.7%,35.5%,丹参根鲜质量分别增加了44.0%,39.6%,根干质量分别增加了26.3%,33.3%。在大田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单株根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0.1%,8.2%,丹参产量提高了7.2%,增产2 022.0kg/hm2。②...
关键词:
放线菌剂 丹参 中药材栽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益民 刘邦杰 高宇人 顾春燕
棉籽硫酸脱绒和种衣剂包衣技术已在棉花生产中推广应用。至于种衣剂包衣棉种的贮藏及检验技术,国内则报道较少。本试验主要研究湿度条件对贮藏包衣棉种的含水量、发芽率和电导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棉种为盐棉48泡沫稀硫酸脱绒籽(CK)。供试种衣剂为10%灵福合剂,主要成分为拌种灵和福美双,其有效含量各为5%,由本所实验厂研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承南 王红娟 李平 林凌秋
对我国吴茱萸、吴茱萸变种石虎和变种疏毛吴茱萸的主要药用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3品种中,吴茱萸的药用有效成分最高;3个品种中,广西灌阳县种植的吴茱萸和石虎含碱量分别是2.846%和1.34%,明显高于其他产区;疏毛吴茱萸含碱量最高的是贵州余庆县,含碱量为0.33%,明显低于吴茱萸和石虎。建议在发展吴茱萸的种类时,应重点考虑发展吴茱萸,从产地的规划上应重点考虑广西的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及贵州的东南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智天 王元忠 张霁 赵艳丽 王家金
建立不同初加工方法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马钱苷酸、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4种有效成分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4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9种初加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样品间相似度高于0.960。经水洗净后室内通风干燥处理的滇龙胆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含量最高,分别为(5.89±0.23)、(15.62±0.84)和(3.79±0.1
关键词:
初加工 中药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滇龙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桂荣 杨秦 叶鹰
[目的]采用单篇专利h指数与专利迹评价单篇专利,寻求一种评价专利客体技术绩效或质量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作为数据源,选取补骨脂素(psoralen)、青蒿素(artemisinin/artemisinine)、甜叶菊甙元(steviol)、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人参皂苷(ginsenoside)和黄连素(berberine)这6种中药有效成分的h-core区专利为样本集,探讨各样本集中单篇专利的专利迹T_1、T_2与h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专利迹T_1、T_2与单篇h指数强相关,均可作为有效测度单篇专利技术绩效的指标。该方法既为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专利提供参考,也为筛选高影响力专利提供客观依据。[局限]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专利量规模较小,故只能进行小样本集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敏 梁晋军 周道顺
柿叶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为满足现代生物医药发展需求,对柿叶有效成分种类及其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柿叶的主要成分包含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脂肪酸、香豆素类、植物甾醇、多糖以及胡萝卜素等,其医疗保健作用主要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活血止血、抗菌、解热、抗老化、防晒等。综合上述内容,认为今后应加强不同种类柿资源叶片有效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时空变化等应用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叶用柿良种及原料林,从而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陈艳利
伴随着公用事业的结构改革,接入定价已经成为中国公用事业在引入竞争过程中价格规制政策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公用事业接入定价理论中的有效成分定价规则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公用事业的有效接入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用事业 有效成分定价规则 接入定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陆艳 吉高 王显国 宁亚明 荆照
本研究以黄腐酸、微肥及胺鲜酯为种衣剂活性成分,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与组合下包衣对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与苗期生长性状,研制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种衣剂配方。结果表明,0.2%黄腐酸、0.02%胺鲜酯和0.15%微肥包衣处理提高了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出苗率,并促进了苜蓿分枝。药种比试验结果表明,药种比1∶20的包衣处理下,苜蓿株高、根颈直径、干重相比未包衣对照提高效果最明显(P <0.05),分别提高25.2%、11.4%和30.6%。1∶20是此种衣剂的适宜药种比。
关键词:
苜蓿 种衣剂 黄腐酸 微肥 胺鲜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伟 马玲
针对药用植物黄芪栽培中遇到的根腐病等病害问题,初步开发研制了黄芪专用型种衣剂,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测定。该黄芪种衣剂由多菌灵、福美霜、吡虫啉、微量元素、助剂、次甲基蓝或酸性大红和水,按一定的质量比(质量分数分别为15%、12%、8%、3%、15%、2%和45%)混合后,经乳化、砂磨制成。试验结果表明:该黄芪种衣剂黏着性好、风干快且稳定性好,脱落率为0.17%,包衣均匀度达到95%,警戒色与种子的原有颜色区分明显,符合国家种衣剂质量标准GB/T 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之各项规定。
关键词:
黄芪种衣剂 理化指标 抑菌实验 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