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5)
2023(2561)
2022(2297)
2021(2160)
2020(2033)
2019(4427)
2018(4451)
2017(8130)
2016(5124)
2015(5777)
2014(5769)
2013(5768)
2012(5557)
2011(5076)
2010(5190)
2009(4764)
2008(4839)
2007(4537)
2006(4141)
2005(3818)
作者
(17010)
(14297)
(14208)
(13642)
(9149)
(6911)
(6536)
(5702)
(5580)
(5280)
(5026)
(4846)
(4845)
(4789)
(4757)
(4376)
(4282)
(4187)
(4152)
(4074)
(3781)
(3708)
(3646)
(3372)
(3254)
(3240)
(3150)
(3130)
(3101)
(3063)
学科
(15423)
经济(15404)
管理(12102)
(11748)
(9011)
企业(9011)
(5920)
中国(5811)
方法(5547)
(5495)
(4434)
数学(4419)
(4384)
数学方法(4333)
(3980)
银行(3953)
(3837)
农业(3751)
业经(3667)
理论(3573)
地方(3483)
(3482)
金融(3481)
教育(3006)
(2935)
(2799)
(2745)
(2658)
贸易(2655)
技术(2572)
机构
大学(70881)
学院(70847)
研究(30243)
(25056)
经济(24320)
管理(22942)
中国(22243)
科学(20648)
(19029)
理学(18700)
理学院(18470)
管理学(18031)
管理学院(17913)
(17726)
(16823)
研究所(16343)
农业(15049)
业大(14671)
中心(13189)
(12756)
(12535)
(11831)
(11625)
北京(11034)
技术(10246)
(9791)
财经(9606)
(9401)
农业大学(9270)
研究院(9230)
基金
项目(47446)
科学(34354)
研究(33025)
基金(30830)
(29713)
国家(29390)
科学基金(22234)
(19959)
社会(17879)
(17295)
社会科(16739)
社会科学(16736)
基金项目(15765)
教育(15585)
自然(14967)
自然科(14565)
自然科学(14557)
自然科学基金(14300)
资助(13565)
编号(13389)
成果(12225)
重点(11672)
课题(11241)
计划(10658)
(10629)
科技(10622)
(10096)
(9720)
科研(9317)
创新(9059)
期刊
(29284)
经济(29284)
研究(21439)
学报(17633)
中国(17301)
(17012)
科学(14136)
大学(12291)
学学(11635)
农业(11121)
教育(10924)
(10190)
管理(8715)
(7276)
金融(7276)
技术(6352)
(6339)
林业(6118)
业大(5089)
财经(4784)
业经(4771)
科技(4255)
(4201)
经济研究(4199)
(4173)
问题(4032)
图书(3817)
职业(3754)
农业大学(3712)
(3317)
共检索到114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路平  王景源  张鹏  梁德洋  张秦徽  王碧莹  裴晓娜  赵曦阳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红松无性系营建坚果用材林。[方法]以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17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38年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单株出籽量、千粒质量、球果鲜质量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芽率外(P=0.280),无性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7%~66.09%;除发芽率外(0.07),各性状重复力均超过0.4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68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德洋  金允哲  赵光浩  董元海  冷伟伟  陈长林  王欢  赵曦阳  
为选育高产、优质红松资源,本研究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林场的5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性状(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棕纤维素含量、碳含量、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木质素含量外(P=0.114),无性系间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  张含国  周宇  刘灵  于宏影  王绪  冯万举  
选取红松4个种子园共60个无性系,对红松种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揭示红松种实性状在无性系来源群体间和无性系间的变异特征及规律。结果显示,红松种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9.82%,小于居群内变异(70.18%),居群内变异是红松种实性状的主要来源。除种长、种宽、长宽比外其余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显著(P<0.05),红松种实各性状在种子园内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广义遗传率为61.54%~94.81%,受遗传控制程度较强,通过优良无性系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4.70%~74.5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千粒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凌娟娟  肖遥  杨桂娟  马建伟  赵秋玲  贠慧玲  王军辉  麻文俊  
[目的]本研究考察了灰楸无性系生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形质(分枝度、分枝角、冠幅、树皮厚度、尖削度)性状,为灰楸优质用材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灰楸试验林33个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多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重复力估算。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灰楸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重复力为0.456~0.592。灰楸形质性状中,平均尖削度P1和P3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大小的重复力(0.479和0.415)。遗传相关分析中,单株材积与冠幅、树皮厚度、平均尖削度P1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较弱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8~0.263。针对不同育种目标,利用主成分评价和隶属函数法最终选择出特定的优良无性系。[结论]5年生灰楸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生长性状受到中等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灰楸无性系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具有独立性,可进行单独定向选择。灰楸无性系H3-1-9、H3-1-18、H3-1-10、H3-1-3、H3-2-16和H3-1-17可作为速生丰产良种;无性系H3-1-16、H3-1-19、H3-2-12和H3-2-9可作为优质用材的无性系;无性系H3-1-17、H3-1-10、H3-1-18和H3-2-16可考虑作为生长和形质综合改良的灰楸无性系在当地推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超群  许业洲  孙晓梅  柳运海  解平书  
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17%~29.53%、5.13%~23.08%、17.30%~60.42%;不同年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6~11年生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重复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0~0.66、0.63~0.85、0.62~0.75;不同林龄胸径、树高与11年生材积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大于树高与材积的相关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明皋  陈建华  吴际友  程勇  
The fruiting quantity and nut and seed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Alnus cremastogyne clone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uiting quantity was high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clones and different years, however not different within a clone, which indicated tha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胜  卞学瑜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以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生长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6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木材密度、树高、胸径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长和材质性状受中等更强度的遗传控制.6个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81.9%,73.3%,70.52%。64.3%.68.8%,70.54%.胸径和树高之间、纤维长度与纤维长宽比、胸径之间、木材密度与胸径之间都呈现出较高的遗传正相关.宜接选择效果优于间接选择,指数选择优于直接选择。由4性状树高、胸径、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配合的选择指数对本实验群体比较合适。利用选择指数评选出4个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峰  高建亮  
【目的】对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34年生杉木速生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的林木特征因子进行多种比较分析,为杉木用材林良种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31个无性系34年生每木调查的数据计算蓄积排序,取前7位为速生无性系,124个无性系为普通无性系,取其蓄积平均值作为比较CK的蓄积近似值。每一速生无性系选择平均木3株进行伐倒、比较CK也选择有代表性的平均木3株伐倒。实测每一伐倒木的树高和伐根处、胸径处、1/2树高处的带皮和去皮直径,量测2根南北或东西方向最长生活枝。对这些实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结果】所研究的7个速生无性系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38%~11.96%。除树高外,其他8个性状(生长性状2个和形质性状6个)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这9个性状的重复力均在75%以上,其中胸径、材积、径高比、树皮率的重复力达到95%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041~0.390;胸径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241~0.980;材积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488~0.807。主成分分析得出:可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2.91%,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和径高比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所调查性状中的关键指标。利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后各速生无性系的Qi值排序:79172> 8219> 7962> 7922> 7911> 79173> 79182。【结论】7个速生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稳定的遗传变异,且生长性状(胸径、材积)和形质性状受到中等以上的遗传控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在这7个速生无性系中选择杉木用材林良种,79172是最佳选择,其次是8219;这2个无性系的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能兼顾生长和形质方面的定向选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金花  刘喜荣  卢孟柱  刘长敏  张绮纹  
【目的】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3年生人工林上、中、下3个冠层水平上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总厚度等解剖性状,气孔密度和长度等气孔性状以及生长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于对生长性状的间接选择研究,以提高选择效率和缩短育种周期。【方法】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营建试验林,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株×5行共计25株小区,3次重复区组,株行距3 m×5 m,每个区组选2株平均木,依照树冠自然分枝轮序,由上至下依次分上、中、下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叶片性状,并连年测定1~4年生长性状,对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生长性状(3年生和4年生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朱嘉瑶  王喜和  孙权  李玉磊  吴蕴洋  李德尧  李平扬  于海洋  赵曦阳  
【目的】评价和选择优质红松种质资源,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材料。【方法】本研究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相同优树的30个37年生亲本无性系和35年生生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0.47,r> 0.5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的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68.50%和73.37%,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对主成分Ⅰ的贡献最大,因此可以作为红松种质资源评价的指标。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和家系进行筛选,以10%为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和3个优良家系,入选无性系和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3.03%~14.40%。对优良家系内单株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筛选出9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单株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6.98%~37.37%。【结论】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用于红松良种申报,并为红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采风  李悦  牛正田  李国锋  杜清平  王海友  
根据对油松种子园 86个无性系生长及开花性状调查和对 119个优树家系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它们间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配子贡献状况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主干径生长、针叶长度、密度和花量在无性系间有显著遗传差异 ,花量与其它性状无显著相关关系 ,针叶密度与主干径生长相关密切 ;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育种值有显著遗传差异 ;无性系间的开花同步性、无性系的配子贡献和遗传贡献均有较大变异 ,遗传贡献对种子园子代的遗传品质有直接影响 .并探讨了种子园相应的经营策略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新  沈熙环  
根据卢氏和黑里河油松种子园结实初期和盛期共6年的球果材料,分析了球果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变异及其空间变化规律.证实树冠垂直方向以轮层中部球果饱籽数最多,下部饱籽数较少,空籽数和败籽数较多,米籽数随机变异性较大.水平方向以开花期树冠迎风向球果的饱籽数较多,背风向则较少,空籽数和败籽数方向间的变化与饱籽数相反.水平方向的变化比垂直方向要小.卢氏种子园无性系间球果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黑里河差异不显著.无性系内分株间变异两个种子园均未达显著水平,多数性状在无性系内的方差分量小于1%.此外,对引起无性系球果性状变异和空间变化的原因作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嘉彤  陈思琪  芦贤博  张非凡  潘振海  柳妍如  葛丽丽  赵曦阳  
【目的】通过对红松种源评价选择,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红松种源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地径、通直度、分枝角、冠幅、材积)和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含碳量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2)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53%~33.47%;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617~0.97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木材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6%,结合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Ⅰ和主成分Ⅱ结果,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26个红松种源进行筛选,以8%的入选率,初步选择出2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种源,各生长指标遗传增益范围为12.52%~35.93%;初步选择出木材性状良好的2个优良种源,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7.21%~11.55%,其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为-7.21%。【结论】本研究基于红松的生长和木材性状,评价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可为红松的推广使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可为红松及其他树种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牛媛  敖妍  李云  田秀铭  杨长文  刘小天  李志虹  
【目的】探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优良无性系最佳授粉组合,提高其坐果率、种实产量,为科学配置授粉树及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化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文冠果5个优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花期物候观测、柱头可授性及花粉活力检测。进行控制授粉,分析各授粉组合受精率、坐果率、种实产量及种实性状。【结果】①5个无性系开花时间在4月27日至5月14日。②雌能花开花当天及花后1 d柱头可授性较强。③雄能花初开放和完全开放当天花粉活力较高。④综合考虑各授粉组合受精率、最终坐果率、产量及种实性状得出,10号无性系较佳授粉组合为10×16、 10×119, 14号、 15号、 16号最佳授粉组合分别为14×15、 15×16、 16×15, 10号、 14号、 15号、 16号均不适合做119号的授粉无性系。【结论】科学的授粉树配置可以提高文冠果坐果率及种实产量。图4表7参2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