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1)
- 2023(9352)
- 2022(7249)
- 2021(6434)
- 2020(5352)
- 2019(11721)
- 2018(11724)
- 2017(22737)
- 2016(12724)
- 2015(13910)
- 2014(14269)
- 2013(13571)
- 2012(12177)
- 2011(10848)
- 2010(10868)
- 2009(10309)
- 2008(10363)
- 2007(9443)
- 2006(8335)
- 2005(8011)
- 学科
- 济(47843)
- 经济(47758)
- 管理(40906)
- 业(37815)
- 企(31814)
- 企业(31814)
- 方法(17396)
- 财(16324)
- 制(16111)
- 中国(15467)
- 数学(14642)
- 数学方法(14459)
- 农(14271)
- 业经(13072)
- 体(11651)
- 学(10409)
- 银(10161)
- 务(10149)
- 银行(10132)
- 财务(10116)
- 财务管理(10091)
- 企业财务(9689)
- 体制(9679)
- 行(9669)
- 融(9516)
- 金融(9514)
- 农业(9178)
- 地方(8505)
- 技术(8193)
- 划(7672)
- 机构
- 大学(180135)
- 学院(178885)
- 济(73618)
- 经济(72035)
- 管理(64425)
- 研究(62705)
- 理学(55107)
- 理学院(54482)
- 管理学(53477)
- 管理学院(53142)
- 中国(47155)
- 财(38716)
- 京(37634)
- 科学(37434)
- 所(31743)
- 农(31348)
- 财经(29922)
- 研究所(28545)
- 江(28319)
- 中心(28170)
- 经(27164)
- 业大(26313)
- 农业(24410)
- 经济学(23911)
- 北京(23140)
- 院(22693)
- 范(22643)
- 师范(22365)
- 财经大学(22324)
- 州(22043)
- 基金
- 项目(119284)
- 科学(94811)
- 基金(88187)
- 研究(86432)
- 家(77532)
- 国家(76927)
- 科学基金(65919)
- 社会(56977)
- 社会科(54076)
- 社会科学(54066)
- 省(46286)
- 基金项目(45984)
- 自然(41774)
- 自然科(40852)
- 自然科学(40837)
- 自然科学基金(40139)
- 教育(39981)
- 划(38866)
- 资助(35157)
- 编号(33502)
- 成果(28537)
- 制(27430)
- 重点(27384)
- 部(26870)
- 发(25198)
- 创(24888)
- 国家社会(24561)
- 性(24465)
- 课题(24192)
- 创新(23453)
共检索到274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永强 张为民 翁幼竹 刘丽丽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服用17 β雌二醇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年鲻脑各部和性腺进行芳香化酶的定位。结果发现,芳香化酶转录物和特异性蛋白在幼年鲻端脑(嗅球和大脑)、间脑、中脑和小脑是丰富的。在性别未分化时,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在幼鲻脑各部的分布密度有显著的差异。在嗅球,对照组芳香化酶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实验组,而在间脑、中脑和小脑实验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1~3倍,特别是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尤占优势,提示芳香化酶在幼年鲻性分化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另外,在性分化后,芳香化酶免疫活性还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和精巢间质细胞与足细胞。同时,免疫阳性物质也定位在卵巢和精巢的生...
关键词:
鲻 17-β雌二醇 诱导 雌性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翁幼竹 张为民 方永强 刘丽丽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和鼠抗人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ER α和ER β)抗体、兔抗人雌激素(E2)抗体,对鲻鱼(Mugilcephalus)脑各部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和E2、芳香化酶和ER α、芳香化酶和ER β、ER α和E2的双染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鲻鱼嗅脑、大脑、间脑和小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及其突起或神经纤维上。值得指出的是,鲻鱼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上共存有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提示E2诱发鲻鱼雌性化的作用机制是,E2先与芳香化酶样神经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后激发与性分化相关的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庄平 丁建文 侯俊利 张涛 章龙珍 王斌 刘鉴毅 黄晓荣
以17β雌二醇(E2)诱导西伯利亚鲟幼鱼,取其血清样品后利用凝胶过滤层析进行分析,诱导组鱼血清中较对照组的多出一蛋白峰;收集浓缩该峰后经离子交换两步层析法进行分离,成功分离出西伯利亚鲟卵黄蛋白原(Vtg)。分离出的Vtg于7.5%的Native-PAGE凝胶电泳分析,得出其分子量为390 KDa;对Vtg氨基酸组成检测结果显示,谷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2.25%、10.15%、8.43%、8.37%和8.11%,但甲硫氨酸和组氨酸含量相比较低,分别为1.56%和2.4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杰 胡琼 管潇萌 李飞 王明坤 李胜忠
为研究和开发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方法,实验将750尾白斑狗鱼仔鱼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为实验组,分别从不同的发育时间(孵出后第10、20、30和40天)开始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另外1组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正常水蚯蚓。各实验组喂饲17β-雌二醇30 d,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鱼进行正常饲养。至206 d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鱼进行成活情况统计,然后分别进行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对白斑狗鱼仔鱼具有非常明显的致死效应,成活率由对照组的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海霞 翁幼竹 方永强
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7β-雌二醇(E2)影响鲻(Mugil cephalus)早期精巢的精子发生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饲喂含15mg/kg和50mg/kg17β-雌二醇的饲料60d,以不添加17β-雌二醇的饲喂组为对照。结果表明,幼鲻投喂含E2饲料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精巢均属早期精巢,胞囊中原始的精原细胞占优势,Sertoli细胞紧贴精原细胞。投喂含E2饲料后1个月,低剂量组(15mg/kg)的4尾幼鲻均出现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多于高剂量组(50mg/kg),对照组精巢未见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E2能够诱发精原细胞的分裂。实验结束后投喂E2组精巢发育处在小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海霞 翁幼竹 方永强
将雄性幼鲻(Mugil cephalus)分为4组,分别投喂含17β-雌二醇饲料组、含三苯氧胺(Tamoxifen)饲料组、含17β-雌二醇和三苯氧胺(Tamoxifen)混合饲料,以及对照组,旨在进一步研究17β-雌二醇对幼鲻精子发生的作用机制。同时,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7β-雌二醇影响鲻精巢精子发生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激素明显促进鲻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和精子发生;Tamoxifen组与混合组于实验后30d取材观察,两组精巢切片均显示,雄性鲻精巢发育停滞,精原细胞坏死、凋亡,Sertoli’s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数量下降。这进一步证实雌二醇激发精子发生必须经其受...
关键词:
鲻 精子发生 17β-雌二醇 三苯氧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邴欣 汝少国 Isoda Hiroko 姜明 王蔚 王诗红
采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的方法诱导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注射浓度为0.05mg·g-1BW,诱导2周后取尾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进行血浆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对卵黄原蛋白特性基团磷、脂和糖蛋白的染色,确定了卵黄原蛋白在电泳图谱上的位置,开发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定性卵黄原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电泳结果表明,在0.05mg·g-1BW的注射浓度下,2周后17β-雌二醇诱导了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并通过ELISA检测卵黄原蛋白的平均含量为690.2ng·mL-1,与对照组雄性金鱼平均含量为10.7ng·mL-1的差异极显著(P<0.01),比雌性对照组检出量285.5ng·mL-1高...
关键词:
金鱼 17β-雌二醇 卵黄原蛋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德冬 张晓雁 罗静波 柴毅
通过对12尾雌性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背部肌肉注射不同浓度(0、0.1、0.2、0.4 mg/kg·BW)17-β雌二醇(estrAdiol),并在0、60、120和180 d尾部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钙(cA2+)、雌二醇(e2)、睾酮(t)、白蛋白(AlB)、卵黄蛋白原(Vtg)、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胆碱酯酶(cHe)的含量。结果显示,注射雌二醇后,cA2+和Vtg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e2和Alp含量不断上升,t和cHe则含量不断下降。Alt和AlB含量上下波动。此结果表明,雌二醇对养殖中华鲟卵巢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会对其肝脏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根林 陈杰 N.Parvizi
用不同浓度的大豆黄酮(Da,处理Ⅰ394nmol/L,处理Ⅱ7874nmol/L)和雌二醇(E2,处理Ⅲ100pmol/L,处理Ⅳ200pmol/L)体外灌流公猪垂体前叶组织,观察其对促黄体素(LH)分泌的影响。灌流24和48h后,Da和E2灌流组与对照组(处理Ⅴ)相比,垂体LH体外分泌水平都无明显差异。但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诱导下,各组LH分泌水平显著增加,诱导后20~30min出现分泌峰。GnRH诱导后1h,LH平均水平处理Ⅲ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诱导后2h,处理Ⅱ和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Ⅲ亦高于处理Ⅰ(P=0.05);诱导后3h,各组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利红 张为民 林浩然
采用间隔 15d多次埋植雄激素雄烯二酮 (4 androstene 3 ,17 dine ,ADSD)或甲基睾酮 (17α methyl testosterone ,MT)诱导雌性日本鳗鲡 (Anguillajaponica)性腺发育成熟 ;并着重研究埋植雄激素后 ,雌鳗血清中促性腺激素 (GtH)及脑和垂体中哺乳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mGnRH)含量的动态变化。一次或多次埋植ADSD后 ,1~ 5d的血清GtH含量上升 ,然后下降 ;并且 ,血清GtH含量上升的幅度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对于MT处理组 ,只在埋植 7次后第 15天测得血清G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仍显著低于ADS...
关键词:
日本鳗鲡 性腺发育 雄性激素 反馈调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永铨 张海明 陈远生
采用FH激素诱导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雌性化,结果显示:以鱼苗为起始材料,奥利亚罗非鱼雌鱼的转化率为76.5%~89.6%;以胚胎为起始材料,雌鱼的转化率可达到100%,ZZ型合子可完全变成生理雌鱼,卵巢发育正常,具有繁殖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立金 云兴福 王永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在黄瓜的种子期用4000 ̄9000mg/L的乙烯利处理能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雌花数、减少雄花数、增加雌雄花比值,提高早期产量。浸种处理12h者,浓度以8000mg/L促雌效果最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45个节位,1 ̄30节内对1 ̄15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明显,此节位段雌花数分别比ck增加了47.02%,48.13%,59.48%,且1 ̄30节单株总雌花数比ck增加了48.32%。浸种处理16h者,浓度以7000mg/L促雌效果为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38个节位,1 ̄30节内对1 ̄20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最...
关键词:
乙烯利 黄瓜 种子期 雌性化效应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汪桂玲 韦荣编 邱高峰
采用不同浓度的17β 雌二醇注射中华绒螯蟹雄性幼蟹,每隔7d注射1次,共注射5次,35d后取样。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常规石蜡切片显示,处理组的促雄腺细胞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电镜切片结果也表明在不同浓度的处理组,促雄腺在β 雌二醇的影响下,腺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腺细胞核变形,呈不规则的形状,核仁消失,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等,而8μg/g体重的处理组效果最明显,细胞质内出现溶酶体,其它细胞器很少见。随着浓度的增加,17β 雌二醇对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发育及分泌抑制作用愈明显。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17β-雌二醇 促雄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松 何治德 钟其渝 夏银琼 何星辰 王太新 王松 严太明 何智
采用短期连续投喂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0.25、0.50、0.75和1.00 mg/kg)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生长和性腺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对大鳞副泥鳅成活率无显著影响;短期内(60 d)17β-雌二醇能显著促进大鳞副泥鳅的生长,其中低浓度(0.25 mg/kg)作用效果最明显;投喂60 d后,各浓度组的雌性比例(66.11%、71.67%、72.78%和7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其中以0.75mg/kg组雌性比例最高。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能促进大鳞副泥鳅未分化性腺向卵巢发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蓓杰 杨筱珍 吴旭干 成永旭 唐本瑞
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2)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调控机理。给予性腺发育高峰期(Ⅲ~Ⅳ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注射不同浓度17β-E2(10-3mg/g、10-4mg/g和10-5mg/g),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Ⅲ期~Ⅳ期间,17β-E2有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性腺指数增大,卵母细胞发育快,卵母细胞直径增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发育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实验30d后有明显的下降,外源17β-E2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中华绒螯蟹卵巢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的发育而迅速降低的特点...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17β-雌二醇 血淋巴 卵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