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6)
2023(8986)
2022(8150)
2021(7805)
2020(6579)
2019(15286)
2018(15342)
2017(29803)
2016(16465)
2015(18551)
2014(18658)
2013(18529)
2012(16944)
2011(15155)
2010(14901)
2009(13444)
2008(12964)
2007(11103)
2006(9509)
2005(8144)
作者
(48453)
(40036)
(39638)
(37749)
(25684)
(19271)
(18001)
(15893)
(15211)
(14283)
(13853)
(13397)
(12707)
(12696)
(12344)
(12207)
(12166)
(11967)
(11403)
(11272)
(10045)
(9809)
(9671)
(9004)
(8953)
(8937)
(8912)
(8750)
(8132)
(8005)
学科
(61846)
经济(61773)
管理(45363)
(43107)
(36442)
企业(36442)
方法(31326)
数学(26968)
数学方法(26612)
(16089)
(15775)
(14851)
中国(14730)
业经(13556)
地方(12688)
理论(11307)
(10998)
贸易(10994)
(10978)
(10666)
农业(10614)
技术(10127)
环境(9925)
(9722)
(9689)
财务(9617)
财务管理(9601)
教育(9342)
企业财务(9095)
(8773)
机构
大学(232638)
学院(229318)
管理(94068)
(84706)
经济(82721)
理学(82485)
理学院(81576)
管理学(80063)
管理学院(79673)
研究(76167)
中国(53690)
科学(51131)
(50279)
(39047)
(38472)
业大(38393)
(37119)
研究所(36172)
中心(33845)
北京(31941)
(31851)
财经(30701)
(30533)
师范(30232)
农业(30170)
(28449)
(27919)
(26377)
技术(25103)
师范大学(24632)
基金
项目(166031)
科学(128639)
研究(119095)
基金(118997)
(104795)
国家(103941)
科学基金(88360)
社会(71720)
社会科(67786)
社会科学(67768)
(65235)
基金项目(64312)
自然(59844)
自然科(58408)
自然科学(58392)
自然科学基金(57315)
(55055)
教育(54248)
资助(49706)
编号(48824)
成果(39332)
重点(36737)
(35880)
(34582)
(34245)
课题(33352)
科研(32353)
创新(31876)
计划(30786)
大学(30637)
期刊
(88234)
经济(88234)
研究(64663)
学报(40955)
中国(37877)
科学(36844)
(33967)
管理(32908)
大学(30453)
学学(28687)
(26142)
教育(26131)
农业(24182)
技术(19463)
(15164)
金融(15164)
业经(14744)
图书(13798)
财经(13746)
经济研究(13475)
林业(12826)
科技(12710)
理论(12414)
(12071)
实践(11740)
(11740)
问题(11562)
(11485)
业大(11054)
(10782)
共检索到318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瑾  吴鸿  孙同兴  高振忠  李凯夫  李秉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振忠  孙瑾  吴鸿  涂登云  关丽涛  李秉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壁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孙庆丰  邓疆  
对印度黄檀木材的解剖和物理力学性质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属散孔材,纤维形态均匀,平均长度1.43 mm;微纤丝角为12.24°;气干密度和剖面密度分别为0.746 g.cm-3和0.634 g.cm-3,属中等;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5和1.55;印度黄檀的综合品质系数为2 309×105Pa,为高等级材。综合分析,人工培育的印度黄檀材质优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嘉言  王英  钟文翰  刘海冲  蒋火俊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鉴别樟科Lauraceae16个树种。用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CTAB-SDS)法提取樟科16个树种192株(12株·种-1)木质部基因组DNA,用RAPD与ISSR技术对它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共筛选出8条RAPD引物与6条ISSR引物,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5条大小为1002 000 bp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53条,多态率为92.7%;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6条大小为1002 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岚  温俊宝  马履一  谢琛  吴彤  田海燕  罗彦文  
该文通过对9 种树种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树种解剖特征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导管个数、射线宽度、木化细胞半径及韧皮部石细胞壁的厚度与树种的抗虫性密切相关;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其内部解剖结构有所不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黄坚钦  卢敏  钱领元  傅维南  
对6属17种丛生竹竹材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种的内部解剖构造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维管束的形态及密度。供试竹种中竹杆维管束类型主要有紧腰型和断腰型两大类,其中断腰型又可细分为花竹亚型、信宜石竹亚型、黄麻竹亚型和大琴丝竹亚型。通过对竹材内部解剖特征的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用途竹种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竹子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吕建雄  
本文研究了40种中国重要木材流体渗透性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针叶材纵向空气渗透性为0.00957—1.87173 darcy,阔叶材为0.00195—13.49867darcy;针、阔叶材边材渗透性比心材高;种间或种内渗透性高低与密度无关;研究的全部针叶材、约70%的环孔材和约30%的散孔材与半散孔材渗透性(以心材为准)均在0.1 darcy以下,属较低等级以下。针叶材低渗透树种比阔叶材多,与纵向单位长度上阻碍流动细胞间隔数在前者比后者多有关;环孔材低渗透树种比散孔材和半散孔材多,由于前者含有或多或少侵填体或树胶堵塞导管和管间纹孔所致。同类树种之间渗透性差异,针叶材决定于有效纹孔膜微孔半径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王军  束云山  何贵平  王树凤  李云松  晁得旺  
从美国引进4种紫树属树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试种,重点对水紫树、沼地紫树与国产蓝果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适应性和耐涝性等进行比较研究。3~4 a引种结果表明:水紫树和沼地紫树生长良好,未出现冻害、病虫害和其它不适应表征。水紫树幼年高生长和耐涝性超过沼地紫树和蓝果树。水紫树和沼地紫树对水分需求高,适宜在平原水网地区防护林建设中推广应用。种子播种前须经层积沙藏,选择低湿地育苗造林,在培育管理过程中保持土壤的湿润环境,切忌干旱,是保障成活率和促进快速生长的关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积余  韦增健  丘小军  
长期以来,油杉属树种,只开发利用而未人工造林,资源濒于枯竭。国内仅少数植物园引种作观察或观赏,国外也仅英、美、意等国零星引种于公园庭院,尚无系统的作为用材树种造林的研究。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从1957年开始油杉人工引种驯化试验,在完成广西油杉属物种资源调查和采种育苗试验基础上,对油杉属中的4个主要树种进行造林试验,至1989年止,已推广造林700ha,并总结了一整套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试验内容自1978年以来,先后在全区设试验点8个,试验林80多公顷,进行了造林地选择、物种比较、密度、混交造林、抚育等试验,各试点的试验内容有所不同。1989年5月至9月对各点的试验林及推广林进行了全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家驹  卢鸿俊  
研究了国产(包括引种的)669个重要树种的木材特征及其出现的频率。涉及裸子植物木材(或针叶树材)169种、木材特征138个,被子植物木材(阔叶树材)500种、木材特征178个,并列出了具有特殊木材特征的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江泽慧  姜笑梅  陆熙娴  骆秀琴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出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小,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韧性低等15项,即46%的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在木材加工和用作结构材时应将幼龄材和成熟材视作两个性质不同的总体来考虑,在培育结构材时应研究如何缩短幼年期或改善幼年期材性。在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华正  吴之扬  陈霞  林康銮  卢国桓  邝炳朝  
以9个桉属树种,其中8个种源来自原产地,7个家系和7个杂种后代来自国内次生资源进行混合比较,5年生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种源、家系呈极显著差异;尾叶桉及其两个种源、尾巨桉杂交种和细叶桉的13544种源适合本试验区工业用材短轮伐期经营,可获得适应性和生长指标平均值超过平均水平35%的选择效应。其中最优为14534号尾叶桉种源,5年生单株材积0.05061m3/株(89.03m3/hm2)。种子采自雷州的大花序桉、刚果12号桉和2个尾叶桉家系,适应性极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生长性状远比种子来自东门的差。其主要原因是在雷州更缺乏对上述树种的花粉隔离和种子遗传品质的有效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海鹏  刘一星  刘镇波  
利用木材图像的颜色、灰度、纹理等内容实现树种的相似性匹配检索,提取色调、饱和度、亮度、对比度、二阶角矩、方差和、长行程加重因子、分形维数、小波水平能量比重共9个特征参数,依据最大相似性数学原理,基于最小差值参数判别法和综合特征阈值法来检索样本。结果显示:基于图像纹理特征能够实现木材树种的检索和识别,综合特征阈值法的检索正确率与唯一性通常要好于最小差值判别法;但当被检索样本图像的纹理较弱或不呈现纹理特征时,检索结果的唯一性并不理想。综合而言,基于图像纹理特征最大相似性的木材树种检索识别较易实现,是一种值得继续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木材树种识别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管宁  
根据11种针叶树材和15种阔叶树材切削阻力的研究结果,推出不同树种木材主切削力变动模型,描述不同树种木材切削阻力在不同切削条件下变动的规律,并可对此种变动进行估计。模型由三部分组成:不同条件下切削阻力的平均水平;不同树种中切削厚度、刀具前角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阻力的影响;不同条件下木材密度与切削阻力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