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4)
- 2023(8182)
- 2022(6860)
- 2021(6139)
- 2020(4937)
- 2019(10928)
- 2018(10895)
- 2017(19389)
- 2016(11008)
- 2015(12613)
- 2014(12594)
- 2013(12422)
- 2012(12264)
- 2011(11309)
- 2010(11671)
- 2009(10652)
- 2008(10804)
- 2007(10024)
- 2006(9163)
- 2005(8556)
- 学科
- 济(48329)
- 经济(48273)
- 业(26194)
- 管理(26089)
- 企(19267)
- 企业(19267)
- 地方(17759)
- 中国(17619)
- 农(15098)
- 学(13507)
- 方法(12484)
- 业经(12178)
- 农业(10393)
- 地方经济(10009)
- 发(9816)
- 数学(9780)
- 数学方法(9566)
- 银(9460)
- 银行(9431)
- 融(9358)
- 金融(9358)
- 行(9212)
- 制(9038)
- 财(8879)
- 贸(8352)
- 贸易(8338)
- 环境(8227)
- 易(7944)
- 技术(7561)
- 和(7524)
- 机构
- 学院(162937)
- 大学(160480)
- 研究(67137)
- 济(59448)
- 经济(57891)
- 管理(51759)
- 中国(50863)
- 科学(45858)
- 理学(42468)
- 理学院(41747)
- 管理学(40663)
- 管理学院(40381)
- 所(37493)
- 农(37359)
- 京(37237)
- 研究所(33966)
- 中心(30071)
- 农业(29543)
- 财(28506)
- 江(28169)
- 业大(27368)
- 范(25158)
- 师范(24788)
- 省(24445)
- 北京(24160)
- 院(24133)
- 州(22864)
- 技术(21781)
- 科学院(21438)
- 财经(21060)
- 基金
- 项目(102466)
- 科学(79029)
- 研究(71602)
- 基金(70905)
- 家(64499)
- 国家(63895)
- 科学基金(52242)
- 省(42757)
- 社会(42079)
- 社会科(39648)
- 社会科学(39639)
- 基金项目(36930)
- 划(36363)
- 自然(34870)
- 自然科(34016)
- 自然科学(34009)
- 自然科学基金(33357)
- 教育(32171)
- 编号(28943)
- 发(28774)
- 资助(28767)
- 成果(24795)
- 重点(24502)
- 课题(22381)
- 发展(22247)
- 展(21854)
- 计划(21211)
- 创(20968)
- 部(20509)
- 科研(19695)
共检索到273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静 吴彪 刘志鸿 孙秀俊 周丽青 徐万栋
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4(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4,17β-HSD14)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魁蚶转录组中筛选并验证了17β-HSD14基因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魁蚶中的组织定位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7β-HSD1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原位杂交实验在魁蚶卵巢的成熟卵细胞、滤泡壁和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精子以及其他组织的细胞中都检测到了17β-HSD14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qRT-PCR结果表明,17β-HSD14基因的表达随其性腺发育而产生变化,在形成期(Ⅰ期)到增殖期(Ⅱ期)的过程中呈上升趋势,成熟期(Ⅲ期)至耗尽期(Ⅴ期)呈下降趋势,且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组织。综上,17β-HSD14基因与魁蚶的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对其性腺发育、功能维持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可蓥 张子平 廖佳倩 邹志华 王艺磊
为了解Sox14基因在拟穴青蟹胚胎发育和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实验从青蟹性腺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全长为2558 bp的Sp-Sox14 c DNA序列,该序列编码一个包含427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一个HMG-box。进化树分析表明,Sp-Sox14与其他节肢动物的Sox14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p-Sox14在成蟹雌雄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卵巢和雄蟹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SpSox14在复眼色素形成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在性腺不同发育阶段,S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燕彬 韩坤煌 颜素芬 邹志华 张子平 王艺磊
在实验室所构建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EST文库基础上筛选出泛素基因(Ubquitin,Sp-Ub)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雌蟹各组织及性腺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p-Ub基因全长55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其第1~76个氨基酸为高度保守的泛素结构域,第101~147的氨基酸残基为典型的核糖体蛋白S27a的保守区域;预测的泛素结构域二级结构由5个延伸链,1个α-螺旋及其连接的无规卷曲构成,Sp Ub三维结构由1个α-螺旋以及5个β片层。多重比对表明不同物种的泛素结构域和核...
关键词:
拟穴青蟹 泛素基因 组织表达 性腺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 杨娇艳 高宇 郭威 李大鹏
采用RT-PCR法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性腺mRNA中克隆获得了WT1基因,根据其氨基酸序列有无KTS区将黄鳝WT1基因分为2种类型:WT1(-KTS)为1 236bp,WT1(+KTS)为1 245bp。与NCBI/GenBank上其他物种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它们与斜带石斑鱼的WT1a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3.2%和93.0%,并且它们均在羧基端具有相似性很高的锌指结构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黄鳝WT1基因与斜带石斑鱼WT1a聚类为一支。WT1基因在黄鳝性腺、肾、肠、脾和心脏组织中都有表达,且该基因在黄鳝雌性、间性和雄性性腺中的表达量在各时期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
关键词:
黄鳝 WT1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性逆转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少帅 于潇含 杨丹丹 秦贞奎
SOX9是SOX家族的SOXE亚族成员,在脊椎动物骨骼发育、胰腺发育、性别决定与分化以及肿瘤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sox9在不同种类脊椎动物性腺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在无脊椎动物性腺中的表达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sox9(Cf-sox9)全长的c DNA序列,其长度为2835 bp,开放阅读框为1413 bp,编码470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SOX家族的HMG-box和SOXE亚族的高保守区域,但没有脊椎动物羧基端的Pro-Gln-Ser
关键词:
栉孔扇贝 sox9 性腺 配子发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远学 袁怡君 鲍玉佳 李东栋
对油棕果实5个不同发育时期果皮中脂肪酸含量和类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5个不同发育时期中第4个时期P450的表达量最高,为第1个时期表达量的201.07倍。脂肪酸总含量分析表明第3、4个时期之间增加速率最高(15.79%)。在第3个时期脂肪酸的合成较少,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与同样组织中的P450基因表达趋势类似。由于细胞色素P450在植物脂肪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油棕果实发育中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极有可能对其脂肪酸的氧化、环氧化、烃基化等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对脂肪酸的组成、产量及一些保护性化合物等的合成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玲 刘建国 王丹 张子炎 张志峰
Foxl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是雌性相关基因,参与卵巢发育和功能维持。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foxl2(Cf-foxl2)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Cf-foxl2在受精卵中呈低水平表达,随着发育进行表达量增高,D形幼虫期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迅速下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f-foxl2表达量在担轮幼虫之前在体内均匀分布;强阳性信号在担轮幼虫口凹附近呈对称分布;至D形幼虫期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内脏团和外套膜边缘处;之后信号消失,直到性别分化后在卵巢中再次出现。本实验结果暗示Cf-foxl2与卵巢发育相关,鉴于该基因在发育早...
关键词:
栉孔扇贝 foxl2 发育 表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辉 孟宪亮 高保全 刘萍 王竹青 张杰 蔡影
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Drosha和Exportin 5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Drosha基因长度为3443 bp,编码103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包含2个相邻的RNA酶Ⅲ结构域(RⅢDa和RⅢDb)和1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BD)。Exportin 5基因全长为5000 bp,编码120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包含1个Importin-βN-末端结构域(IBN-N)和1个核输出蛋白结构域(XPO-1)。同源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Drosha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高度相似,与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相似度最高,达94%。qRT-PCR分析结果显示,Drosha和Exportin 5基因在三疣梭子蟹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卵巢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影 孟宪亮 刘萍 李健 环朋朋 孙东方
本研究采用SMART RACE方法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Dnmt2(Pt Dnmt2)基因。该基因c DNA全长为1291 bp,开放阅读框为1203 bp,编码400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PtDnmt2基因有典型的C5-DNA甲基化酶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PtDnmt2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PtDnmt2氨基酸序列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Dnmt2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PtDnmt2基因在三疣梭子蟹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PtDnmt2基因在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随发育时期而变化,其在受精卵和多细胞时期无表达,从囊胚期开始出现,随着胚胎的发育表达量逐渐上升。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PtDnmt2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在卵巢II期表达量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在精巢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随着精巢的发育逐渐上升,在IV期达到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PtDnmt2基因参与了三疣梭子蟹胚胎、幼体和性腺发育调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磊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为评估不同激素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的效果并探究促性腺激素在花鳗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后花鳗鲡性体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雌鱼脑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基因Gt Hα(促性腺激素亚基),LHβ(促黄体生成素亚基)及FSHβ(卵泡刺激素亚基)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鲤脑垂体萃取液(CPE)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组合能够有效促使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GSI平均达2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单独注射雄烯二酮(ADSD)和注射ADSD、CPE、h CG混合制剂诱导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如意 李岩 唐中林 黄瑞华 李奎
【目的】探究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是否在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Ⅱ荧光法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TPM1基因在通城猪和长白猪中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出生前和出生后背最长肌发育中(28个发育点)的表达变化。【结果】TPM1基因在两种猪中背肌和心肌中都有丰富地表达,在背最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即TPM1基因的表达量先增加后减少,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通城猪中,TPM1基因在胚胎期75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结论】TPM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丹 周丽青 郑言鑫 孙秀俊 吴彪 刘志鸿 吴宙 吴磊
Foxl2是叉头状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卵巢发育和性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Foxl2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性腺发育中的表达调控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虾夷扇贝Foxl2的序列特征;采用半定量PCR(RT-PCR)检测了Foxl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ISH)揭示了Foxl2在性腺发育4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的时空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虾夷扇贝Foxl2序列包含Fox基因家族共有的FH结构域;多重序列比较分析显示,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欧洲大扇贝(Pecten maximus)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9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在不同物种以及进化的过程中,Foxl2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定量分析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在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在虾夷扇贝的鳃、肾、肝胰腺、精巢中,都可检测到少量Foxl2转录本的存在,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且在卵巢成熟期达到最高值。随着性腺发育和精细胞的逐级分化,Foxl2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原位杂交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Foxl2在虾夷扇贝卵巢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推测其是雌性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调控中的关键基因,可为今后阐明其在虾夷扇贝性别分化进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世钰 张国敏 尤佩华 孟繁星 刘建玲 张婷婷 杨花 樊懿萱 王锋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PPARGC1A/NRF1/TFAM通路核心基因在湖羊性成熟前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和系谱清楚的雄性湖羊18只(3和9月龄,各9只),颈静脉采血后进行阉割处理。ELISA检测血样中睾酮(T)、瘦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定位;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3月龄湖羊相比,9月龄湖羊外周血中T、瘦素、胰岛素及IGF-Ⅰ的浓度显著升高(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玲 施志仪 程琦 翟万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主要通过与其特异的膜受体(IGF-Ⅰ receptor,IGF-IR)结合而调节。因此,IGF-Ⅰ及其受体表达特征的分析对于阐述IGF系统调控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为材料,分析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两种受体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结果显示,牙鲆IGF-Ⅰ、IGF-IR-1和IGF-IR-2基因均有母源转录本,且各基因的表达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宗良 张明 付强
采用RT-PCR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小鼠GSE(gonad-specific expression gene)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特征。RT-PCR分析表明,GSEmRNA在出生后第14天的小鼠的睾丸中和刚出生小鼠的卵巢中可检测到,这时间正是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原位杂交分析的结果揭示,GSEmRNA分布于精母细胞Ⅰ(粗线期)、圆形精细胞和伸长的精细胞中,这一结果与RT-PCR分析的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提示,GSE与配子发生过程中的减数分裂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