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3)
2023(12708)
2022(10590)
2021(9494)
2020(7575)
2019(17081)
2018(16325)
2017(30551)
2016(16906)
2015(18231)
2014(17954)
2013(17646)
2012(16697)
2011(15203)
2010(15250)
2009(13669)
2008(13544)
2007(12031)
2006(10682)
2005(9737)
作者
(52961)
(44447)
(44201)
(41612)
(28335)
(21636)
(19612)
(17297)
(16834)
(15818)
(15357)
(14758)
(14638)
(14103)
(14085)
(13578)
(13553)
(13195)
(12839)
(12757)
(11478)
(10965)
(10776)
(10109)
(10106)
(9968)
(9873)
(9755)
(9025)
(8903)
学科
(72372)
经济(72297)
(45675)
管理(44846)
(34367)
企业(34367)
方法(26737)
数学(23441)
数学方法(23244)
中国(22654)
(21636)
地方(20669)
业经(17211)
(16715)
(16173)
农业(15220)
(13994)
贸易(13982)
(13521)
(12934)
(12851)
银行(12785)
(12640)
金融(12640)
(12371)
技术(12336)
环境(12078)
(11764)
地方经济(11508)
(9610)
机构
学院(242260)
大学(240144)
(98687)
经济(96766)
研究(91672)
管理(86519)
理学(74718)
理学院(73742)
管理学(72356)
管理学院(71920)
中国(67112)
科学(60259)
(55274)
(51188)
(49064)
研究所(45107)
农业(43953)
(43745)
业大(43067)
中心(40587)
(37312)
财经(34692)
(32875)
(32264)
北京(32065)
师范(31722)
(31677)
(30822)
经济学(30316)
(29785)
基金
项目(167497)
科学(130787)
基金(120942)
研究(114080)
(110099)
国家(109147)
科学基金(91164)
社会(73584)
社会科(69881)
社会科学(69863)
(67242)
基金项目(63980)
自然(60736)
自然科(59380)
自然科学(59361)
自然科学基金(58321)
(57352)
教育(51518)
资助(48639)
编号(43003)
(41799)
重点(38935)
(35696)
(35509)
计划(33861)
成果(33641)
创新(33317)
科研(32847)
发展(32090)
课题(31616)
期刊
(109783)
经济(109783)
研究(69202)
中国(52317)
(50308)
学报(49491)
科学(42736)
大学(35772)
农业(34457)
学学(34324)
(32149)
管理(31846)
教育(25608)
(23995)
金融(23995)
业经(19811)
(18843)
技术(18701)
经济研究(18610)
财经(17150)
(14788)
问题(14526)
业大(13717)
(13213)
科技(12875)
商业(11775)
农业大学(11657)
技术经济(11383)
(11225)
资源(11019)
共检索到364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汶励  姜鹏  白俊杰  
利用养殖草鱼雌性个体所表现出的生长优势,探讨通过性逆转培育全雌草鱼品种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实验采用拌料投喂诱导方式,在饲料中设置0、50、100和200 mg/kg 4个浓度梯度的17α-甲基睾酮(MT),连续投喂150 d,观测不同处理水平草鱼性腺结构和血液中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和11-酮基睾酮(11-KT)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草鱼性逆转过程中的特征变化。性腺的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从投喂30 d开始,各处理组卵巢中开始出现精原细胞。30~150 d,50 mg/kg MT处理组草鱼卵母细胞的生成及成熟受到抑制,发育迟缓;100 mg/kg MT处理组的生殖细胞受抑制程度要高于50 mg/kg MT处理组,实验结束时性腺已被大量精原细胞占据,有向精巢发育的趋势;200 mg/kg MT处理组精卵兼性状态较50 mg/kg MT处理组明显,但精原细胞的数量少于100 mg/kg MT处理组,对照组卵巢未出现精原细胞。血清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投喂不同剂量的MT,E_2浓度均显著升高,于45 d时达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稳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雄性草鱼,随着早期精巢的发育,其E_2水平也逐渐升高。随着MT投喂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T浓度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5 d时各处理组降幅最大,且与MT浓度呈正相关,11-KT则有不同程度升高。研究表明,100 mg/kg MT为其性逆转较适宜的浓度,MT可使早期雌性草鱼血清E_2升高,发挥雄激素效应,从而促进卵巢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腾飞  张鼎元  郭春阳  王亚军  徐善良  
为掌握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养殖条件下银鲳的精巢与卵巢发育特征和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并分析性腺成熟指数(GSI)、肝重指数(HSI)和肥满度(CF)与性腺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银鲳雌鱼1龄即可发育成熟,成熟卵巢呈一对">"形的囊状结构。11月份有近一半个体发育至III期,33.3%已发育至IV期,12月—翌年1月越冬期间约2/3退化至II期,3月又迅速发育至IV期,4月份达到V期并产卵,5月份产卵结束卵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王丙乾  马国军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养殖施氏鲟群体 5个年龄组及亲鱼 (8龄 )血液中睾酮 (Testosterone ,T)、雌二醇 (17β-estradi ol,E2 )的不同含量 ,并与其对应年龄的性腺组织学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龄性腺刚刚完成性分化发育初期 ,T( X±SD) =(1.8± 0 .72 4 )nmol/L ,α =0 .0 1;E2 ( X±SD) =(5 5 .8± 2 .879)pmol/L ,α =0 .0 5。 2龄精巢Ⅱ期 ,卵巢I期 ,T( X±SD)=(2 .2± 0 .934)nmol/L ,α =0 .0 1。E2 ( X±SD) =(38.9± 2 .34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邱弈树  丁小雨  李振通  段鹏飞  王心怡  黎琳琳  王林娜  刘阳  马文辉  庞尊方  李胜忠  田永胜  
为了探究杂交种“金虎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pinephelus tukula ♂)和母本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的卵巢发育和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变化,对10、18、24、36月龄的金虎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进行了卵巢组织切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11-酮基睾酮(11-KT)、睾酮(T)、孕酮(P)含量。结果显示,杂交种金虎石斑鱼卵巢正常发育,没有出现卵母细胞萎缩、退化的现象,且36月龄时金虎石斑鱼卵巢发育至Ⅲ期早期,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体积明显增大,核仁多位于核膜外侧。棕点石斑鱼卵巢发育较快,36月龄时卵巢已发育至Ⅲ期末期,卵母细胞与核体积进一步增大。卵膜外又形成了一层滤泡膜,形成双层滤泡膜结构。金虎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血清中E2、11-KT、P的水平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4月龄时达到最大,但棕点石斑鱼高于金虎石斑鱼。金虎石斑鱼血清中T的水平与其他性类固醇激素变化一致:在24月龄时达到最大,在36月龄时显著下降,而棕点石斑鱼血清中T在36月龄时依然维持和24月龄相似的高水平。棕点石斑鱼血清中E2、T、P的水平在24月龄时显著高于金虎石斑鱼(P<0.05)。结果表明,杂交种金虎石斑鱼在36月龄前的卵巢可正常发育,但较同期母本棕点石斑鱼卵巢发育慢,金虎石斑鱼各发育时期血清中E2、11-KT、P、T水平略低于或显著低于棕点石斑鱼。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种金虎石斑鱼在细胞学上具有良好的育性基础,可为石斑鱼杂交种性腺发育及可育性研究提供细胞和血清学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圆琴  徐后国  曹林  卫育良  郑珂珂  梁萌青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对发育前期的大菱鲆亲鱼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量及合成过程的影响,配制3种等氮等脂(脂肪含量13%)的实验饲料,分别含有不同梯度水平的花生四烯酸:0.72%(不添加花生四烯酸精制油的对照组,C),5.63%(添加低水平ARA的处理组,ARA-L)及15.03%(添加高水平ARA的处理组,ARA-H)(各数值均为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每组饲料投喂3个实验桶,每桶放25尾3龄大菱鲆亲鱼(雌雄比例约为1:1)。养殖实验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每天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娣  田永胜  齐文山  温海深  陈松林  
为了探索温度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及性别的影响,本研究以半滑舌鳎家系为材料,在受精后32 d,将建立的家系鱼苗分别置于9、21、23、25和27℃水温下进行培育,在32~142 dpf测量各培育温度下半滑舌鳎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利用SPSS软件中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多重比较分析幼鱼生长规律、温度与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98 dpf时,25℃下幼鱼生长最快,但培养至129~142 dpf时,23℃温度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23和25℃下的半滑舌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42%和4.63%,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温度与半滑舌鳎家系体长、体质量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27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修云芳  邵良平  徐素慧  王德春  陈婷  翁妮娜  陈玉村  
在5只雌性成体小熊猫发情期和妊娠期内(2005年12月至2006年7月),连续23次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小熊猫繁殖周期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雌性小熊猫进入发情期,血清E2含量迅速升高,并多次出现峰值,仅有一个峰值与交配行为一致,发情周期14-48 d,平均(28.26±13.24)d(n=5);在怀孕小熊猫的妊娠期内和未孕小熊猫的黄体期内都出现血清E2峰值.(2)血清P含量的升高出现在怀孕小熊猫的妊娠期和未孕小熊猫的黄体期,P含量在配种后开始升高.可见:(1)小熊猫在发情季节出现多次发情;(2)在妊娠期和黄体期可能仍有卵泡发育;(3)根据血清P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玉兰  王树迎  
目的研究泰山螭霖鱼(Varicorhinusmacrolepis)卵巢和卵母细胞在年周期中的发育变化规律,以及性激素在卵母细胞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以及放射免疫的方法对泰山螭霖鱼卵巢和卵母细胞的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以及性激素水平在年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2~4月份,卵巢由Ⅳ期发育至第v期,4月份进入繁殖期;4~6月份,为第v期;6月下旬~7月份为第vi期,是排卵后退化阶段;8月份,为Ⅱ期卵巢(休整期);9月份~翌年的1月份为第Ⅲ期,以Ⅲ期卵巢过冬。泰山螭霖鱼血清17β-雌二醇(E2)自1月份开始升高,排卵前即3月份达到高峰(53.6pg.ml-1左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家辉  杜金星  姜鹏  邵嘉棋  白俊杰  李胜杰  
为探索建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理雄鱼诱导技术,以出膜后15 d体长(15.1±0.09) mm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含有17α-甲基睾酮(MT)的日粮饲喂60d。饲料MT添加量分别为0mg/kg(MT0)、50 mg/kg (MT50)和100 mg/kg (MT100),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T50和MT100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MT0组(P<0.05),MT50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著高于MT100组(P<0.05),与MT0组雌鱼无显著差异(P<0.05),而Foxl2和Cyp19a1a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庄  朱怀森  吕英军  刘红林  鲍恩东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应激对母猪排卵后黄体组织的正常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方式模拟应激状态,利用RT-q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新生黄体的类固醇合成能力和组织发育状况。[结果]ACTH组母猪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母猪,新生黄体内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P450scc)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母猪明显下调;ACTH组母猪基质金属蛋白(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母猪;组织学检测结果也显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倪娜  柳学周  徐永江  赵明  曲建忠  
采用组织学方法、形态测量法、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雌性亲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母细胞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依据其形态特征可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GSI和HSI值与CF值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SI值的变化与水温调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6月份开始升高,9月份达到年周期中的第1个小高峰,翌年2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琥  刘晓春  林浩然  
研究了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不同处理方式对雄性赤点石斑鱼性类固醇激素分泌和精子生成及精子排放的影响。对照组在0、7d二次注射生理盐水(50μg·kg-1BW),注射组在0、7d二次注射LHRHA(50μg·kg-1BW),埋植组在0d埋植LHRHA缓释剂(100μg·kg-1BW)。结果表明,通过埋植LHRHA缓释剂,血清睾酮(T)和11-酮基睾酮(11-KT)水平快速增加,显示血清睾酮和11-酮基睾酮水平与赤点石斑鱼精子生成和精子排放有密切关系。组织学观察表明,在21d,对照组和注射组鱼精巢充满了精子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而在同一时间,LHRHA埋植组鱼精巢含有大量精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小东  林浩然  谢刚  
雄鳗注射 5~ 6次、雌鳗注射 9~ 10次鲤脑垂体匀浆液 (CPE)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能分别诱导精巢和卵巢发育成熟。在雌雄鳗鲡 ,注射CPE +HCG可显著增加端脑、间脑、中脑和下丘脑mGnRH的含量 ,而对后脑和延髓mGnRH的影响较小 ;注射CPE +HCG增加雄鳗后脑和延髓cGnRH -Ⅱ含量 ,对雌鳗脑区cGnRH -Ⅱ则无显著影响。雌雄鳗鲡每次注射CPE +HCG后 1天 ,血清促性腺激素 (GtH)急剧上升 ,10天后逐渐下降 ,但雌鳗在注射 7次后 10天血清GtH水平仍然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雄鳗注射CPE +HCG 1~ 4次后 ,血清睾酮浓度无显著变化 ;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颖  孙慧武  徐伟  孙大江  曲秋芝  刘晓勇  张永旺  
采用不同大豆卵磷脂添加量[0、1%、2%、4%(w/w饲料)]的4种人工配合饲料(分别简称SL0、SL1、SL2和SL4)投喂5+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后备亲鱼14个月,通过比较各饲料组实验鱼的血清卵黄蛋白原(Vg)、卵径和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探讨大豆卵磷脂对施氏鲟性腺发育的影响机理,并为今后深入研究鲟亲鱼磷脂营养代谢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饲料中大豆卵磷脂含量对施氏鲟的卵径发育无显著影响,对血清中Vg、睾酮(T)和雌二醇(E2)的浓度影响显著。投喂量为2%组的血清E2质量浓度(147.91pg·mL-1)显著高于0%(113.72pg·mL-1)和1%(129.6...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蓓杰  杨筱珍  吴旭干  成永旭  唐本瑞  
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2)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调控机理。给予性腺发育高峰期(Ⅲ~Ⅳ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注射不同浓度17β-E2(10-3mg/g、10-4mg/g和10-5mg/g),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Ⅲ期~Ⅳ期间,17β-E2有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性腺指数增大,卵母细胞发育快,卵母细胞直径增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发育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实验30d后有明显的下降,外源17β-E2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中华绒螯蟹卵巢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的发育而迅速降低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