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9)
2023(11223)
2022(9528)
2021(8727)
2020(6879)
2019(15759)
2018(14988)
2017(26783)
2016(14432)
2015(15830)
2014(15456)
2013(15387)
2012(14601)
2011(13600)
2010(13621)
2009(12283)
2008(11973)
2007(10232)
2006(9245)
2005(8634)
作者
(44756)
(37376)
(37090)
(35022)
(23755)
(18216)
(16677)
(14644)
(14278)
(13060)
(12865)
(12432)
(12264)
(11770)
(11560)
(11449)
(11294)
(11098)
(10783)
(10542)
(9525)
(9243)
(9011)
(8593)
(8507)
(8291)
(8263)
(8208)
(7543)
(7383)
学科
(65434)
经济(65376)
(36312)
管理(35969)
(25988)
企业(25988)
中国(22511)
方法(21456)
地方(20523)
(19541)
数学(18933)
数学方法(18806)
业经(15602)
(14619)
贸易(14607)
(14112)
农业(13703)
(12814)
(12714)
(11986)
(11618)
金融(11618)
地方经济(11440)
(11323)
(11293)
银行(11283)
(10933)
环境(10905)
技术(10251)
教育(9064)
机构
大学(204945)
学院(204186)
(87457)
经济(85677)
研究(82191)
管理(74085)
理学(63151)
理学院(62289)
管理学(61263)
管理学院(60880)
中国(60529)
科学(50194)
(44903)
(43612)
(42443)
研究所(38653)
(37448)
中心(36522)
农业(34284)
业大(33982)
(31598)
(29789)
财经(29009)
北京(28791)
(28669)
师范(28226)
(26529)
经济学(26429)
(25902)
(25315)
基金
项目(139245)
科学(108706)
基金(99682)
研究(98283)
(89725)
国家(88923)
科学基金(74566)
社会(63333)
社会科(60081)
社会科学(60070)
(55534)
基金项目(52763)
自然(48247)
(47192)
自然科(47127)
自然科学(47111)
自然科学基金(46270)
教育(44380)
资助(39434)
编号(38125)
(36323)
重点(32367)
(29791)
(29753)
成果(29745)
发展(28397)
(27952)
创新(27881)
课题(27850)
科研(26827)
期刊
(102081)
经济(102081)
研究(65912)
中国(50502)
(40087)
学报(37566)
科学(33586)
管理(27818)
大学(27778)
农业(27586)
(26533)
学学(26150)
教育(26105)
(21771)
金融(21771)
业经(17846)
经济研究(17346)
技术(17024)
(15195)
财经(13825)
问题(12869)
(12018)
(11468)
国际(10922)
科技(10668)
世界(10490)
商业(10399)
(10218)
业大(9995)
资源(9956)
共检索到326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威  王美苏  满志敏  崔建新  
基于清代、民国期间多种历史文献中的风、雨、潮现象和"颶、颱"记载重建了1644~1911年影响今华东浙、沪、苏的台风频率序列F。清代史料中记载了该区受263次台风影响,年均0.98次。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显示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4a周期表现最为明显。F与Nino3指数基本对应,反映出入境华东的台风对极端ENSO事件并不敏感,强LaNina年和强ElNino年入境本区的台风频率基本相同。研究时段内,在多年代际尺度上,北半球及中国东部地区的增暖会增加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凯  廖顺宝  张赛  
考虑不同区域地震记录具有时间长度不等的特点,对"震中分布分震级网格点密集值"算法进行改进,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地震目录中的点数据空间化为能反映地震发生频率的栅格数据;依据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以及地震烈度在空间上的椭圆衰减模型,选择逼近和近似的计算手段,并结合空间插值方法得到中国地震烈度分布的栅格图。从地震频率分布结果上看,大致以宁夏、甘肃、四川和云南为界,中国西部地区3级以上的地震发生频率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地震烈度分布结果看,中国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四川、云南等位于地震带内的区域在发生地震时产生的烈度较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波  
在系统搜集、整理明清苏浙沿海潮灾记录基础上,建立风暴潮频率辨识方法,复原台风风暴潮灾害750次,据此建立逐年风暴潮频率序列。分析显示,1460~1480年、1570~1595年、1715~1745年、1785~1810年、1880~1890年为风暴潮活跃期。明清苏浙沿海风暴潮存在45 a、25 a、14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其中45 a周期最为显著。气候跃变分析表明,1402年、1457年、1566年、1624年、1652年、1711年、1846年、1880年风暴潮活动趋于活跃;1444年、1477年、1543年、1634年、1799年、1856年风暴潮趋于平静。与1470年以来温度距平曲线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伯宇  
本研究以曾发布台风警报和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不小于50 mm为标准,分别在台湾东部的宜兰、花莲、成功、台东、大武、兰屿等6处测候站1960-2009年的观测资料中,界定出117~151次不等的台风强降雨事件,并取最大24小时降雨量和年次数为强度与频率指标,采用非母数统计验证方法,检视各测候站研究年期内台风强降雨事件之强度和频率序列的趋势变化与阶段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研究区内台风强降雨事件的降雨强度无显著的变化,但发生频率在1980-1990年间出现跃升之现象。由于晚近台风强降雨事件的发生频率较以往为高,致灾风险相对提升,未来台湾东部地区防灾意识的强化和因应能力的固实有其必要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源源  黄肖  李维国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环境温度对橡胶树GT1的2n雌配子发生频率的影响,为高效率的收集橡胶树自然三倍体材料和人工施加温度处理诱导橡胶树三倍体,开展橡胶树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子代多倍体频率估算2n雌配子发生的方法,比较不同地点/年份橡胶树GT1的2n雌配子发生频率,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花发育期间的逐日温度对橡胶树GT1的2n配子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地点的橡胶树GT1的2n雌配子发生频率差异明显,分别在0.71%7.01%,同一地点不同年份间2n雌配子的发生频率具有稳定性。橡胶树GT1的2n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秀玉  肖莉  王明怀  张华新  
为了对沿海地区抗台风树种进行合理选择与科学评价,选取对林木抗台风性能有重要影响的生长形态、根系与材性等3大类因素16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沿海抗台风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对沿海地区10个主要造林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木材材性因子是影响树种抗台风性能的关键因素,权重为0.633 3;生长形态因子次之;根系因子对树种抗台风性能影响最小,权重为0.106 2。木材材性因子中纤维长宽比与木材密度对树种抗台风性能影响最大,生长形态因子中地上部与地下部鲜质量比对林木抗台风性贡献率最大,根系因子中根深所占权重最大,所构建的抗台风树种评价指标体系为生产实践中抗台风树种的选择利用与评价提供重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高露双  徐程扬  朱济友  袁景娟  
【目的】掌握干旱发生频率梯度下油松茎干含碳率特征,有利于了解油松响应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的策略,并准确揭示该地区油松林碳储量和碳汇功能动态及分布格局。【方法】基于地理干旱划分区,选取克旗、黑里河、千山、松山、灵空山、米亚罗、贺兰山7个涵盖所有地理干旱划分区的典型研究区,根据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构建不同频率梯度(低频-中频-高频),分析不同干旱频率油松茎干含碳率差异性及其与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的相关关系。【结果】1)不同干旱划分区间油松茎干含碳率具有显著差异(P 0.05)。2)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对油松含碳率具有显著负影响(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启东  
一、前言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循环水大量排放入海,致使河口、港湾和沿岸水域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频率也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70年代以前我国有记载的赤潮仅有3次,70年代增到9次,而80年代则发生了29次。赤潮不仅破坏了局部海区的生物资源,给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俊芳  赵艳霞  郭建平  房世波  
【目的】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系统分析近50年来黄淮海冬小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与过程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结果】(1)1961—201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轻度、重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出现的平均日数和过程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60—1980年和2001—2010年均为缓慢减少时期,1981—2000年变化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开亮  
本文以东南沿海地区为考察区域,分别从气候变迁、自然灾害、农业收成和粮价变动四个方面对清代温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演变历史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对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在气候的冷暖变化方面,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是暖期,19世纪中后期为冷期。在气候的干湿变化方面,温州地区的旱涝灾害具有频繁多发、涝灾为主、冷期更多的特点,极端的旱涝灾害在冷期更为多发。粮食收成与气候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气候暖期的粮食收成高于冷期,旱灾对粮食收成的影响程度大于涝灾。粮价的变化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收成分数的短期影响,长期来看粮价更多地由货币、人口、商业化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决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陈明锐  丁睿智  王迪  周旺  李轶婷  
为掌握影响我国沿海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R_G)的因子及其程度,对中国沿海渔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利用调查数据,结合GAM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的因子及其程度。结果显示:(1)影响我国沿海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的因子(解释偏差)分别为单航次天数(86.8%)、年作业天数(4.2%)、单航次渔具携带重量(2.8%)、作业水深(2.4%)、渔船吨位(0.9%)和年均渔具采购数量(0.1%);(2)GAM模型能用于研究渔船网具遗失率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3)随着单航次天数和年作业天数的增加,R_G呈上升的趋势;(4)随着作业水深的增加、单航次渔具携带重量超过18 000 kg时,R_G呈下降趋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1)单航次天数不得超过30 d,减少年作业天数;(2)根据渔船的吨位,确保网具单航次携带重量在18 000 kg以上;(3)根据刺网渔具的高度规定作业水深和作业渔区;(4)渔船总吨位控制在200 t以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冬兰  王樱洁  
针对提高渔业碳生产率的问题,测算1978—2011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渔业碳生产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渔业碳生产率整体在逐年提高,但各省市间的渔业碳生产率水平差异较大。天津、江苏和山东的渔业碳生产率排名前3位,广西、海南和浙江排在最后;从海域视角看,呈现出由渤海、黄海和东海到南海渔业碳生产率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我国沿海渔业碳生产率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的因素主要有渔业发展水平(0.023)、产业结构(0.438)、对外开放度(0.044)和技术进步(0.760)。从低碳渔业经济模范市、渔业科技进步和渔业外贸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沿海渔业碳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吉栋  刘书宁  
研究发行频率对新股价格变动和股票博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股发行频率与新股开板前的收益率负相关,与新股开板后的收益率正相关。同时期新股发行越少,开板价格被高估的程度就越大,开板后的价格调整幅度也越大。以高特质波动率、高特质偏度、高换手率作为博彩型股票的特征,新股发行频率与新股的博彩型特征负相关。投机炒作导致新股价格的反应过度加剧了新股的价格波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荐平  管宏爽  
一、台州沿海开发的优势台州是海洋大市,大陆海岸线长630.87公里,占浙江省大陆海岸线总长的28%,海洋资源得天独厚。1.深水良港。台州港北临宁波、南连温州,是浙江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是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浙江省五大沿海港口之一,是浙中南、闽北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可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振亚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纬度达到生态实现,其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态伦理原则,这是沿海生态系统自然价值、自然权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基于现代生态人类中心论理论的纬度,沿海生态开发应该遵循如下伦理原则:遵循自然、尊重沿海生命的伦理原则;善待自然,反对沿海环境法西斯主义的伦理原则;以人为本,生态利用天然资源,确保沿海物种优先的伦理原则;节约、保护沿海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开发的伦理原则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