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4)
- 2023(11355)
- 2022(10073)
- 2021(9493)
- 2020(7958)
- 2019(18347)
- 2018(18490)
- 2017(34753)
- 2016(19491)
- 2015(21893)
- 2014(22219)
- 2013(21594)
- 2012(19746)
- 2011(17813)
- 2010(17532)
- 2009(15864)
- 2008(15304)
- 2007(13240)
- 2006(11416)
- 2005(9816)
- 学科
- 济(68253)
- 经济(68164)
- 管理(52885)
- 业(48427)
- 企(40671)
- 企业(40671)
- 方法(32472)
- 数学(27713)
- 数学方法(27326)
- 学(20635)
- 农(18856)
- 中国(17956)
- 财(17328)
- 业经(15383)
- 地方(14201)
- 制(13737)
- 理论(13702)
- 农业(12396)
- 和(12176)
- 贸(11477)
- 贸易(11473)
- 技术(11265)
- 教育(11121)
- 易(11109)
- 环境(11103)
- 务(10977)
- 财务(10897)
- 财务管理(10876)
- 银(10577)
- 银行(10513)
- 机构
- 大学(271943)
- 学院(269889)
- 管理(104328)
- 济(95200)
- 研究(93223)
- 经济(92784)
- 理学(90816)
- 理学院(89683)
- 管理学(87829)
- 管理学院(87367)
- 中国(65999)
- 科学(64240)
- 京(58851)
- 农(53730)
- 所(48965)
- 业大(47711)
- 研究所(45285)
- 财(43429)
- 农业(42664)
- 中心(41417)
- 江(39633)
- 北京(36844)
- 范(36110)
- 师范(35590)
- 财经(35032)
- 院(34176)
- 技术(32782)
- 州(32257)
- 经(31824)
- 省(29651)
- 基金
- 项目(194036)
- 科学(149291)
- 基金(137931)
- 研究(136327)
- 家(122902)
- 国家(121881)
- 科学基金(102598)
- 社会(80866)
- 省(77880)
- 社会科(76322)
- 社会科学(76301)
- 基金项目(73788)
- 自然(70388)
- 自然科(68700)
- 自然科学(68675)
- 自然科学基金(67395)
- 划(65671)
- 教育(62721)
- 资助(57006)
- 编号(55747)
- 成果(45587)
- 重点(43710)
- 部(40981)
- 发(40650)
- 创(40204)
- 课题(39285)
- 计划(37975)
- 科研(37807)
- 创新(37514)
- 大学(35233)
- 期刊
- 济(103058)
- 经济(103058)
- 研究(74378)
- 学报(54631)
- 中国(52093)
- 农(48605)
- 科学(46434)
- 大学(39591)
- 管理(37709)
- 学学(37520)
- 农业(33998)
- 教育(33076)
- 财(31857)
- 技术(23091)
- 融(18699)
- 金融(18699)
- 业(17650)
- 业经(17383)
- 财经(16080)
- 业大(15742)
- 经济研究(15706)
- 图书(15646)
- 科技(14881)
- 版(14867)
- 经(13550)
- 理论(13389)
- 问题(13120)
- 林业(12891)
- 农业大学(12707)
- 实践(12565)
共检索到385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成科 王建 周燕 雷骆 邓星星 蒲德成 郑宗林 周朝伟 郑永华
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Galla chinensis)等150种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体外抑制作用,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54种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五倍子(G.chinensis)、石榴(Punica granatum)皮、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和乌梅(Prunnus mume)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在20 mm以上,其中,五倍子(G.chinensi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春涛 陈霞 张其中 杨莹莹 朱成科 李超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桓桥 商宝娣 张效平 周贤君 赵凤 李小义 孔杰 杨星 陶莎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新 张其中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永刚 栾林林 任海 葛慕湘 靳晓敏 叶仕根
为了解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哈维氏弧菌菌株对18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廷龙 刘惠茹 李春涛 王庆容
为探明遵义金鼎镇合江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致病原因,通过对患有腹水、鳍条充血和游动缓慢等症状的黄颡鱼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菌株MLT-1,经过回归感染证实其为黄颡鱼的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30种中草药醇提物,固体培养基打孔测试中药醇提物对MLT-1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对MLT-1的抑菌效果较好,诃子和大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49 mg/mL,烟叶的MIC和MBC均为0.98 mg/mL,樟叶和桑白皮抑杀温和气单胞菌效果相同,MIC和MBC分别为0.195 mg/mL和3.91 mg/mL。结果表明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可用于防治黄颡鱼温和气单胞菌细菌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曹海鹏 夏永涛 杨婷 赵蕾 胡鲲 杨先乐
采用平板打孔法在观察了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鲟源病原菌对41种中草药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中草药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对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等均高度敏感,对杜仲、柴胡、丹参、熟地黄等均中度敏感,对麦冬、当归、胖大海、玉竹均不敏感。此外,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和15.625 mg/mL、15.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凌空 王涵 丁诗华 吴兴镇
应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诃子、五倍子、石榴皮等16种中草药及其复方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应用棋盘法设计16种中草药组合的120种双联复方和10种中草药组合的120种三联复方,评估了复方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16种中草药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强弱依次为诃子、五倍子、石榴皮、大黄、槐角、覆盆子、黄芩、金樱子、肉苁蓉、丁香、川牛膝、赤芍、知母、防风、天葵子及罗汉果;在120个中草药双联复方中,5.8%为显著协同作用,82.6%为协同作用,11.6%为相加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鉏超 张其中 罗芬
选用20种不同中草药,研究其不同浓度的水提物对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成虫、包囊和幼虫的离体杀灭实验效果。结果显示:0.1 g/L槟榔和乌梅对各个阶段的虫体均有杀灭效果,0.1 g/L大黄和黄芩1 h内对幼虫有杀灭效果,1.0 g/L浓度能杀灭成虫和包囊,表明槟榔、乌梅、大黄、黄芩的杀虫效果相对较好;贯众、乌药、枳壳等13种中药浓度达到10 g/L、50 g/L或100 g/L才具有一定杀虫作用,但效果不很显著;熟地黄、茯苓和黄芪即使浓度达到100 g/L时,也不能杀灭虫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海鹏 周慧华 顾颖 陈百尧 安健
为研制抗中华绒螯蟹维氏气单胞菌中草药复方制剂,本实验以中华绒螯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HXH1为筛选指示菌,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筛选出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抗菌中草药的基础上,采用正交t值法对各抗菌中草药进行了配伍优化制备中草药复方制剂,并进一步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对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连、苏木、大黄、乌梅、鸡血藤、石榴皮、香薷等7种中草药提取液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对维氏气单胞菌HXH1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7.81~31.25 mg/mL,但因大黄、鸡血藤、乌梅存在负效应,优选黄连、香薷、苏木、石榴皮作为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其最佳配伍比例为5:4:1:2,在该配伍比例下对维氏气单胞菌HXH1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21 mg/mL。此外,中草药复方制剂对HXY1、HXY3、J1Y4、J1Y5、J2Y4、J2Y6、WAB1等其他中华绒螯蟹源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1~7.81 mg/mL,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本实验确定了抗中华绒螯蟹维氏气单胞菌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和配伍比例,为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华绒螯蟹病害的中草药控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草药 维氏气单胞菌 配伍 中华绒螯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茜 张懿瑾 华汝泉 胡晓玲 刘文斌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打孔法),选择蒲公英、大黄(熟)、板蓝根、连翘等23种中草药及5种复方制剂(H1-H5)对来源于鲫肠道的两种致病菌和一种益生菌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发现蒲公英、连翘、山楂、穿心莲能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tococcus aureus)的生长,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影响较小。5种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H1不影响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而其余四种复方制剂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复方制剂H3、H4和H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彬 黄婷 陈福艳 陈明 梁万文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研究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及4种组方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致病性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10种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黄芩、大黄和黄柏的抑菌作用较强,而以黄连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直径达(25.67±0.58)mm。黄柏与黄连、大黄与黄芩联用抗菌作用增强,大黄与黄连联用不变,而黄柏与黄芩、黄柏与大黄、黄芩与黄连联用抑菌能力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琪玛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畅旺东 阿日查 郭雪梅 陈玉洁
为研究中草药对5种血清型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_1、E.coli O_2、E.coli O_8、E.coli O_(78)和E.coli O_(86))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通过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金银花和黄连对E.coli O1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35和37.71mm,五味子对E.coli O8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8.97mm。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利国 邴旭文 张晓君 阎斌伦 杨家新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对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强;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为1.56~6.25 mg/mL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 mg/mL之间,其中五倍子的抑菌和杀菌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小。结果表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运敏 刘永涛 沈丹怡 余少梅 索纹纹 艾晓辉
为保证强力霉素(doxycyline)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合理应用,通过建立强力霉素体外药动-药效同步(PK-PD)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强力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和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药效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0μg/mL和8.0μg/mL。在消除半衰期为38.61 h的模型内,2M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仅能抑制3 h,模型运行3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4、8和16M 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与药物浓度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