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8)
2023(4598)
2022(3937)
2021(4079)
2020(3527)
2019(7499)
2018(7240)
2017(12423)
2016(6638)
2015(7997)
2014(7664)
2013(7876)
2012(7526)
2011(7181)
2010(6871)
2009(6567)
2008(6385)
2007(5105)
2006(4528)
2005(4368)
作者
(19023)
(15965)
(15929)
(15601)
(10344)
(7679)
(7237)
(6292)
(6233)
(5678)
(5555)
(5438)
(5271)
(5255)
(5161)
(5013)
(4751)
(4627)
(4602)
(4240)
(4183)
(3868)
(3821)
(3769)
(3645)
(3598)
(3474)
(3264)
(3241)
(3205)
学科
(33237)
经济(33212)
方法(15309)
管理(14525)
数学(14411)
数学方法(14339)
中国(13464)
(12923)
(9431)
贸易(9425)
(9324)
(8861)
企业(8861)
(7395)
(6298)
(6163)
(5740)
(5686)
关系(5579)
(5481)
金融(5480)
(5454)
银行(5451)
(5359)
环境(4834)
(4770)
业经(4652)
农业(4594)
(4555)
出口(4552)
机构
大学(101431)
学院(95881)
(52499)
经济(51923)
研究(44595)
中国(35827)
管理(33524)
理学(28669)
理学院(28242)
管理学(27817)
管理学院(27623)
科学(24071)
(23279)
(22670)
(21613)
研究所(20763)
中心(19023)
经济学(18267)
财经(17423)
经济学院(16447)
(16339)
(16097)
北京(15811)
(15183)
科学院(14052)
财经大学(13289)
(12914)
师范(12806)
研究中心(12467)
研究院(12253)
基金
项目(64709)
科学(51985)
基金(50960)
研究(46620)
(45751)
国家(45488)
科学基金(37802)
社会(32440)
社会科(30913)
社会科学(30910)
基金项目(25463)
自然(23033)
自然科(22536)
自然科学(22528)
自然科学基金(22168)
资助(22030)
教育(20780)
(19615)
(19083)
中国(17773)
(16688)
编号(15833)
国家社会(15626)
重点(15337)
教育部(14437)
(14183)
成果(13556)
重大(12894)
(12804)
人文(12678)
期刊
(53423)
经济(53423)
研究(35176)
中国(22390)
科学(15839)
学报(15392)
(15259)
(13032)
管理(12903)
大学(11966)
学学(10983)
经济研究(10588)
(9894)
金融(9894)
(9735)
农业(9590)
国际(9424)
财经(9310)
世界(9270)
教育(8729)
(8213)
问题(7242)
技术(6888)
(6663)
统计(5734)
资源(5254)
技术经济(5074)
业经(5064)
(4751)
贸易(4751)
共检索到157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蓉,杨林生,王五一,谭见安  
本文根据 1 840年以来我国鼠疫病情资料 ,选择 9种反映鼠疫病情的适宜指标 ,通过对 52 2个病区县的原始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确定了百分位的分级标准。利用 GIS技术 ,分县、省两级进行病情指标分级及病情空间分布分析 ,在此基础上 ,采用因子分析法确立了评价鼠疫病情的综合指标 ,并据此对全国进行了按省、区和县为单元的鼠疫病情区划。结果表明 ,我国鼠疫流行分为南、北两大区域 ,南方的广东、云南、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为中国历史上成片的鼠疫病情严重区 ,北方的吉林、内蒙古、陕西病情亦较严重 ,应密切注意这些地区的鼠疫变化状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如桂,杨林生,王五一  
应用医学地理与GIS方法建立中国鼠疫医学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病情分布时空结构及其与环境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在确立对病情定量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病情动态监测与预报模型, 为有效防治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以多种疾病为基础的中国环境——疾病信息系统做理论及实践探索。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胜生   肖永芝   李孜沫   张涛   谢海超   石国宁   陈发虎  
为探究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公元541-750年)中国的瘟疫流行状况,基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和最新获得资料,编制6-8世纪中国疫灾简略年表,对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腺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与中亚、欧洲鼠疫互传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 6-8世纪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疫灾高峰期的后期和唐代疫灾低谷期的前期,总体上属于疫灾偏少时期;该时期瘟疫总体上主要在春、夏季流行,大瘟疫则多发生于夏、秋、冬季;十年尺度上的疫灾频度总体趋于下降,十年疫灾频度指数和十年疫灾等级指数均存在280 a、100 a、50 a的波动周期.2)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就有了鼠疫记载,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恶核”“虏疮”“流肿”“暍病”“苦头痛”等称谓,都是对腺鼠疫某个方面症状的描述,其间中国境内肯定有腺鼠疫流行.3)世界范围内鼠疫的发生具有多源性,中亚地区是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中国的鼠疫主要由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通过战争输入,首当其冲的中国西北是6-8世纪鼠疫流行最频繁的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冠中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人民政府针对察北鼠疫袭京而制定的一套以目标定任务的应急资源整合机制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城市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伟  龚胜生  张涛  李孜沫  石国宁  梅佳琪  
疫灾与人类始终同在,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该文基于疫灾史料,运用空间分析模型,探讨江南地区过去近千年来疫灾流行的时空变迁特征。研究表明:1)在过去近千年中,江南地区疫灾流行之年多达300个,近乎三年一遇,且疫灾越来越频繁,清代更是集中了52%的疫灾之年。2)江南地区疫灾流行呈现“夏秋高发、春季多发、冬季少发”的特点,季夏、孟秋易于疫灾流行。3)江南地区过去近千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在周期上可分为两个400 a左右的波动周期。4)江南地区疫灾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聚集型,形成了以今杭州、苏州、上海为中心的疫灾频发区,疫灾频数的总体分布特征是北部多南部少;疫灾分布重心总体上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变化;但疫灾强度则由东向西北、西南递减;5)江南地区疫灾流行格局受人类活动格局影响,湖区、三角洲前缘疫灾重于山地丘陵区,滨海区疫灾重于腹地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祥银  
1894年香港鼠疫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口死亡和经济破坏,也令殖民政府陷入空前的管治危机。为解决此次危机,殖民政府以公共卫生的名义采取了强制医院隔离与收治、挨家挨户搜查、受感染屋宇清洁消毒以及鼠疫死者埋葬等一系列激进的防疫措施。不过,这些措施却与华人的生活传统与社会习俗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华人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反对和抵制政府的防疫措施。其中一种重要方式便是围绕外国医生和殖民政府邪恶意图的各种谣言的广泛散播,而为平息谣言与缓和华人社会的敌对情绪,殖民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州当局和华人组织等多种渠道予以压制和澄清。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莉  左停  唐丽霞  
本文基于150个村庄调查,对1978年到2008年间村庄环境变化的感知和评判,分析了村庄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变迁。文章认为,变化的环境影响了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村民自身的行为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惠瑛  
新世纪的十年里,发生了一连串对世界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欧元正式流通、欧盟成功东扩、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华尔街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衰退、欧洲债务危机,这一切正逐渐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静曦  郭辉军  张子翼  吴霞  黄甫则  
【目的】研究近年来我国松脂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分析论证松脂资源变化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松香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源数据。【方法】基于已经公布的2002和2012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径级株数法"对我国采脂松树资源和松脂贮量进行计算估测分析。【结果】目前我国成规模的采脂松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和湿地松4个树种,林分面积和蓄积分别为985.5万hm~2、5.821 2万m~3,447.8万hm~2、4.947 5亿m~3,55.8万hm~2、5 982万m~3,10.5万hm~2、515万m~3。全国可采脂松树总面积为1 499.6万hm~2,较2002年减少33.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姚华松  
在收集和整理1900—2009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基础上,对近100多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包括城市化、城市(区域)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技术地理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地理学有待加强的若干建议:①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②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举的研究;③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④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艳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铭  夏春光  张英佳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最密切最相关的地表空间,人居环境的脆弱性与人类对其需求提升的矛盾日渐凸显,人们在不断探索积极寻求对策过程中,拓展和丰富了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证研究。地理学因其独特的区域性、综合性视角及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而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地理学视角,选地理学权威期刊代表性文章为材料,系统归纳了近10年来中国的人居环境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①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及评价;②人居环境系统综合性研究;③人居环境景观研究;④人居环境模拟与预测;⑤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⑥地理信息科学对人居环境的技术支撑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建国50 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本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规划和理论总结,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地理学人才。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得了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强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变革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本文先概述理论研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西方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讨论评估主体多元化和公众参与,价值标准和指标体系设计问题,及数量工具的应用。最后,简要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其不足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