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4)
- 2023(6864)
- 2022(6183)
- 2021(5549)
- 2020(4961)
- 2019(11994)
- 2018(11746)
- 2017(22992)
- 2016(12942)
- 2015(14835)
- 2014(15293)
- 2013(15486)
- 2012(14634)
- 2011(13409)
- 2010(13741)
- 2009(12854)
- 2008(12905)
- 2007(11802)
- 2006(10222)
- 2005(9054)
- 学科
- 济(60207)
- 经济(60156)
- 管理(35242)
- 业(33636)
- 方法(29607)
- 企(26770)
- 企业(26770)
- 数学(26505)
- 数学方法(26238)
- 中国(16576)
- 农(15003)
- 地方(13694)
- 财(13374)
- 学(12737)
- 业经(10644)
- 农业(9960)
- 贸(9608)
- 贸易(9606)
- 制(9463)
- 易(9240)
- 和(9216)
- 环境(9052)
- 理论(8721)
- 务(7931)
- 财务(7905)
- 财务管理(7877)
- 技术(7806)
- 银(7426)
- 企业财务(7407)
- 银行(7396)
- 机构
- 大学(197873)
- 学院(195588)
- 济(79940)
- 经济(77942)
- 管理(75078)
- 研究(68314)
- 理学(64527)
- 理学院(63715)
- 管理学(62570)
- 管理学院(62209)
- 中国(49887)
- 科学(44309)
- 京(43217)
- 农(37310)
- 所(36016)
- 财(35033)
- 研究所(32934)
- 业大(32067)
- 中心(31478)
- 江(30278)
- 农业(29788)
- 财经(28192)
- 北京(27071)
- 范(26841)
- 师范(26573)
- 经(25441)
- 经济学(24430)
- 院(24401)
- 州(23798)
- 经济学院(22250)
- 基金
- 项目(130966)
- 科学(102017)
- 基金(93655)
- 研究(92427)
- 家(82463)
- 国家(81828)
- 科学基金(68964)
- 社会(57461)
- 社会科(54428)
- 社会科学(54401)
- 省(52037)
- 基金项目(50417)
- 自然(45607)
- 划(44527)
- 自然科(44525)
- 自然科学(44509)
- 自然科学基金(43637)
- 教育(42762)
- 资助(38498)
- 编号(37563)
- 成果(30092)
- 重点(29989)
- 部(29254)
- 发(28604)
- 创(26562)
- 课题(26383)
- 计划(25321)
- 科研(25313)
- 创新(24965)
- 教育部(24322)
共检索到284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荣 郑毅敏
文章在对城市利用外资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利用外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各个城市利用外资能力的约束变量和制约瓶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利用外资能力 副省级城市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孙玉涛
在产业结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15个副省级城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大连的产业结构情况。结果显示,大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全国效应,经济中第二产业的优势最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成效不大。
关键词:
城市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歆
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发展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从就业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测算。通过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区域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办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特色培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从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确定了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了2003-2013年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低。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14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暨2015年评价研究开题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教科院、中国教科院、成都教科院组成的课题组,发布了2014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据课题组首席专家之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研究员介绍,本次评价实测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教育发展指数、教育公平指数、教育条件保障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浩 李威巍 李满梅 刘磊磊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深入发展,城市经营日益重要,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地区营销成为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之一。遵循服务导向的原则,从网站目标顾客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服务、互动服务和实质性政务办理服务等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绩效评估,最后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毕红毅 刘斌
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或者中性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这些城市的国内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提供了我国企业的一些反挤出对策。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内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内投资 挤出效应 反挤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希男 褚德海 贾建锋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明,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综合排名已不再十分重要;竞优分析结果同时指出了各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城市化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单一的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文章强调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应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①为例,对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的反映各城市及所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及优劣势,提出了各城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评价 副省级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琼 郭俊华
文章构建“市民知识化—技术智能化—治理智慧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各城市的子系统障碍因子不同;市民知识化耦合协调效果较差,其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市民知识文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支付能力;技术智能化是影响整体耦合协调关系的重要因素,其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技术安全水平;根据指标层障碍因子分布,15个智慧城市可分为治理—技术阻力型、治理—市民阻力型与市民阻力型3种类型。最后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市民、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耦合协调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震 刘雪梦
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强国战略的实现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高代表性原则,通过构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主客观赋权法和聚类分析结合,对2016年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共享性水平亟待提升; 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归为4个梯队,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各梯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制定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城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旗 刘思婧
城市物流需求变化规律是城市物流网络规划及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基础。在成都、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青岛、长春7个副省级城市中物流需求的规模、质量、效率与效益指标选取基础上,将类比分析、工业化进程划分、比例换算与关联度分析结合,分析物流需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城市,物流需求变化存在共性规律;物流业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率关系紧密,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物流业对就业的支撑与带动作用有助于物流需求的规模、质量、效率与效益提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必勇 刘芮
[目的/意义]通过揭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基本状况,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成熟度。[方法/过程]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调研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政策类型、组织机构、政策目标三个视角对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从法律法规、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开放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开放许可协议及标准规范、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从政策集群理念、组织保障理念、法律法规理念、标准规范理念、数据共享与安全理念、人才培养机制6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韩帅帅
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和PSR模型分别测度城市经济承载水平和承载质量。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承载力发展趋势在波动中上升,整体水平不高。时间上,城市间差异在波动中先扩大后减小,空间分布上,呈现沿海城市优于内地城市,南方城市优于北方城市的格局;结构演进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且经济系统实现有效率的发展模式。总之,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承载力水平陆续从超载进入临界可载,且时空差异较大,但在结构分析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演进路径,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靖祥
文章以15个副省级城市群组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土地非农化引致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探讨人地匹配的关系模型,引入市长治理变量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依靠土地非农化来壮大的城市规模存在着扩张边界,通过配置高知化的市长更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运营土地做大城市规模的发展阶段之后,城市增长极限的决定变量是人口与经济规模。其政策含义是,为了消除土地非农化对于城市可持续增长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市长任期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所起的能动作用,以市民化为推进手段提升城市增长的内生动力,谋划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
副省级城市 土地非农化 建成区 规模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