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2)
- 2023(4452)
- 2022(3778)
- 2021(3509)
- 2020(3170)
- 2019(6857)
- 2018(6750)
- 2017(12681)
- 2016(7194)
- 2015(7671)
- 2014(7916)
- 2013(7846)
- 2012(7400)
- 2011(6661)
- 2010(6495)
- 2009(6001)
- 2008(6067)
- 2007(5446)
- 2006(4643)
- 2005(4258)
- 学科
- 济(24839)
- 经济(24812)
- 管理(19197)
- 业(18242)
- 企(14889)
- 企业(14889)
- 方法(13314)
- 数学(11797)
- 数学方法(11574)
- 学(8903)
- 财(7183)
- 农(6546)
- 中国(5814)
- 制(5387)
- 务(4934)
- 财务(4920)
- 财务管理(4901)
- 业经(4892)
- 银(4833)
- 银行(4811)
- 企业财务(4712)
- 地方(4559)
- 行(4539)
- 农业(4464)
- 融(4431)
- 金融(4429)
- 技术(4410)
- 理论(4314)
- 和(4093)
- 环境(3808)
- 机构
- 大学(103625)
- 学院(102961)
- 研究(40072)
- 管理(36072)
- 济(35901)
- 经济(35000)
- 理学(31120)
- 理学院(30684)
- 管理学(29758)
- 科学(29754)
- 管理学院(29571)
- 中国(28787)
- 农(28252)
- 所(22860)
- 农业(22731)
- 京(22584)
- 业大(21914)
- 研究所(21315)
- 中心(17947)
- 财(16845)
- 江(16143)
- 省(14977)
- 院(14547)
- 农业大学(14336)
- 北京(13929)
- 财经(13528)
- 室(13020)
- 科学院(12979)
- 州(12917)
- 业(12865)
- 基金
- 项目(75541)
- 科学(56881)
- 基金(53374)
- 家(50318)
- 国家(49955)
- 研究(47401)
- 科学基金(40489)
- 省(30694)
- 自然(29102)
- 自然科(28437)
- 自然科学(28417)
- 社会(28098)
- 基金项目(27969)
- 自然科学基金(27882)
- 社会科(26659)
- 社会科学(26649)
- 划(26211)
- 资助(22978)
- 教育(21373)
- 重点(17912)
- 计划(17344)
- 编号(16901)
- 科技(16718)
- 部(15826)
- 发(15401)
- 科研(15382)
- 创(14979)
- 创新(14217)
- 业(13725)
- 成果(13631)
共检索到14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永林 覃建林 马跃峰 郭成林 王彦辉
为筛选出对蔗田香附子活性高且对甘蔗安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1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香附子综合防治效果试验及甘蔗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封顶"喷雾的情况下,75%氯吡嘧磺隆WDG是甘蔗田防除香附子最理想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其对香附子的鲜重防效为98.7%,杀根效果达88.3%,对甘蔗的抑制率为0.6%,75%三氟啶磺隆WDG、25%啶嘧磺隆WDG,对香附子鲜重和块茎均有较好的防效,分别达95%和85%以上,但对甘蔗安全性评价为差。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对香附子的鲜重和块茎防效均小于83%和71%,且对甘蔗的安全性评价为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柏连阳 吴秋明 罗宽 谭小平 姚文昌 周小毛
室内测定了丙草胺分别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醚磺隆和吡嘧磺隆混用后,一叶一心期稻苗抑制50%株高的使用浓度(IC50)和抑制10%株高的使用浓度(IC10),并用共害系数(CHC)对混用组合安全性的联合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混配处理的CHC10均小于12.0,表现出强烈的解毒效应;不同混用处理的CHC50值差异很大,丙草胺与甲磺隆混用的CHC50均小于25.0,解毒效应显著.丙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的CHC50为26.1~167.8,丙草胺与吡嘧磺隆混用的CHC50为52.2~115.5,丙草胺与醚磺隆混用的CHC50为80.0~110.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旺苍 杨慕菡 薛飞 孙兰兰 徐洪乐 吴仁海
为明确氯酯磺草胺与甲咪唑烟酸应用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可行性,在温室和田间测定了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复配对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的防效和紫花苜蓿的安全性。温室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复配对香附子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者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2~1:4配比对香附子株高和鲜重的共毒系数分别介于131.54~150.46和152.84~180.25,呈明显增效作用,其中1:3的比例配伍的增效最为明显,对紫花苜蓿和香附子之间的株高和鲜重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86和1.56。两地田间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17.50+52.50)~(25.00+75.00) g·hm~(-2)复配处理对郑州和兰考两地的香附子株防效分别为78.5%~88.5%和82.1%~90.8%、鲜重防效分别为83.4%~92.7%和84.7%~93.6%,增产率分别为28.8%~35.1%和30.5%~38.3%,显著高于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单用,且避免了单用氯酯磺草胺和甲咪唑烟酸的药害问题,提高了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表明甲咪唑烟酸和氯酯磺草胺复配可有效防控香附子,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较好,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青云 梁元耀 方峰 赖开平 叶一强
香附子为甘蔗田间恶性杂草,严重影响甘蔗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4种除草剂防除蔗田香附子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6%香莎一剑WP在杂草4~6叶期施用可有效防除香附子,药后45 d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超过92.0%,对甘蔗安全性好,田间推荐剂量在840~1680 a.i.g/hm2为宜。
关键词:
甘蔗 杂草 香附子 除草剂 防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天贽 谢九皋 李学垣
概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方式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影响其残留及降解的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吸附 降解 机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佳雨 焦越佳 邹博坤 王欣铭 褚章彬 钱永强
为有效防除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坪杂草、提高野牛草建坪质量,以野牛草初建草坪为研究对象,在对杂草谱构成与生物学特性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苗后茎叶除草剂的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野牛草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药后第15天,灭草松和乙羧氟草醚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较高,分别为88.76%和88.30%,苯唑草酮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最高,为90.02%;第30天,苯唑草酮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均最高,分别为97.89%和89.51%。二氯吡啶酸对野牛草株高生长影响最小,株高抑制率为7.11%,新生匍匐茎为1.6个;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对野牛草生长影响较大,株高抑制率均超过50%,其中精噁唑禾草灵严重抑制新生匍匐茎的形成。综合杂草防效及对野牛草的安全性,以苯唑草酮为野牛草最适除草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磊 黄晨艳 宋宏峰 沈志军 张斌斌 马瑞娟 孙朦 何鑫 俞明亮
【目的】杂草防治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论文旨在评价不同除草剂对桃的安全性并筛选适于桃苗圃和生产园利用的除草剂,为桃产业中化学除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毛桃苗以及黑麦草、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白三叶草和黄花苜蓿5种草为试材,对13种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各除草剂药害等级结果,选择10%精喹禾灵和60%二氯喹啉酸进行混配。按照精喹禾灵有效剂量25、50、75 m L·hm~(-2) 3个水平,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150、300、450 g·hm~(-2) 3个水平,共设置形成9个除草剂混配制剂。茎叶喷施处理后7、14、21 d,调查计算杂草抑制率,处理30 d后测定桃苗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的安全性和杂草抑制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茎叶喷施处理后,有11种除草剂对桃苗产生药害,桃苗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绿、萎蔫、枯死等症状,精喹禾灵和二氯喹啉酸对桃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利用精喹禾灵单剂喷施杂草后,处理21 d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率为100%,但对阔叶杂草无抑制作用。相反,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率为0,对黄花苜蓿、白三叶草、空心莲子草的抑制率范围为80%—100%。精喹禾灵与二氯喹啉酸混配后,9个混配制剂在处理21 d后的杂草总抑制率可达90%以上,同时各制剂对桃苗株高、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显示,精喹禾灵有效剂量对混配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有较大影响,当精喹禾灵有效剂量提升至75 m L·hm~(-2)时,混配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超过0.563,但D值未出现随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提升而增大的趋势。【结论】桃苗对多数除草剂敏感,混配是提高精喹禾灵和二氯喹啉酸杂草综合抑制率的有效措施。有效剂量75 m L·hm~(-2)精喹禾灵与300g·hm~(-2)二氯喹啉酸混配后,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最高,可在保证桃苗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除草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刚 韩烈保 刘荣堂
为研究除草剂对冷季型草坪草的安全性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 ,分别在种子萌发期、幼苗期和成坪期对佛浪高羊茅和康尼草地早熟禾进行施药处理 .结果表明 :除草剂对草坪草种子萌发有严重抑制作用 ,施用氟乐灵 1.13~ 2 .2 5kg/hm2 ,丁草胺 1~ 2kg/hm2 ,恶草灵 1.5kg/hm2 ,对苗期的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有轻度伤害 ,但随着药效消失其颜色和密度易恢复
关键词:
除草剂 冷季型草坪草 安全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锦程 戴魏真 万永乐 吴守鹏 吴向辉 毕亚玲
为筛选防除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的高效除草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明确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17种茎叶除草剂对阿拉伯婆婆纳的活性,同时对筛选出的10种活性较高的除草剂开展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吡氟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二甲四氯钠、啶磺草胺、异丙隆、酰嘧磺隆、辛酰溴苯腈、二氯异噁草酮10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达89.10%~95.18%,其中吡氟酰草胺、啶磺草胺、辛酰溴苯腈毒力较高,GR90 (抑制杂草生长90%时的除草剂剂量)分别为89.28、6.52、155.42 g·hm~(-2) [有效成分(下同)],低于其1/2推荐剂量;其次为唑草酮、双唑草酮、甲基二磺隆和噻吩磺隆,鲜重抑制率为76.60%~87.63%;氟唑磺隆、唑嘧磺草胺活性较差,双氟磺草胺无使用价值。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120 d,二氯异噁草酮216 g·hm-、啶磺草胺15 g·hm~(-2)对阿拉伯婆婆纳防效最高,鲜重防效分别为97.11%和95.59%;其次为吡氟酰草胺262.5 g·hm~(-2)、苯磺隆22.50 g·hm~(-2)、二甲四氯钠1 260 g·hm~(-2),鲜重防效84.06%~90.39%,此5种药剂在推荐剂量时对阿拉伯婆婆纳均有较好防效。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洋洋 王常清 朱倩丽 何翔 聂江山 陈秀蓉
杂草是影响河西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展苜蓿苗期除草剂的筛选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对生产高产优质的苜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苜蓿2个叶龄喷施不同剂量的2, 4-滴丁酸钠盐、咪唑乙烟酸和咪唑乙烟酸+高效氟吡甲禾灵除草剂,探究除草剂对苜蓿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对苜蓿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叶龄二叶期较五叶期更为安全,2个叶龄施药后24 d苜蓿均恢复正常生长,建议于苜蓿二叶期施药更佳;喷施2,4-滴丁酸钠盐3000mL·hm~(-2)和咪唑乙烟酸2250mL·hm~(-2)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的鲜重防效均在91.02%以上,对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鲜重防效均在80.90%以上;喷施咪唑乙烟酸或咪唑乙烟酸+高效氟吡甲禾灵除草剂对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的鲜重防效和覆盖度抑制率均在92.65%和93.93%以上。因此河西地区苜蓿田中杂草有菟丝子时,苗期化学除草建议施用咪唑乙烟酸1 500~1 950 mL·hm~(-2)复配高效氟吡甲禾灵600 mL·hm~(-2);当田间以灰绿藜和反枝苋等阔叶类杂草为主时,建议选择咪唑乙烟酸2 250mL·hm~(-2)或2, 4-滴丁酸钠盐3 000 mL·hm~(-2)轮换交替施用,以防杂草产生抗药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惠林 贾芳 全宗华 崔海兰 李香菊
【目的】转GAT和EPSPS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材料,喷施草甘膦后,评价草甘膦对杂草防除、大豆安全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其将来商业化种植后的安全监测与杂草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除草效果: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2样点并标记,施药后28 d调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株数,并剪取地上部分称取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对大豆安全性: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4株大豆并标记,在喷药当天、药后7、14、21及28 d调查大豆株高和复叶数,观察药害,收获前每小区取50株大豆调查结荚数及产量。杂草发生情况: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2样点并标记(避开除草效果取样点),调查并记录每种杂草种类、株数,计算每种杂草相对多度。【结果】转基因大豆喷施900、1 800和3 600 g a.i./hm2草甘膦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2016年分别为84.30%、95.22%和83.62%,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49.80%、64.52%和61.93%,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在95.36%和82.05%以上,2017年对禾本科和阔叶草株防效分别达94.93%和85.09%以上,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8.00%和96.57%以上。转基因大豆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产量高于人工除草处理。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喷施草甘膦后杂草群落发生改变,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田不除草处理小区主要优势阔叶杂草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禾本科杂草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共6种,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2后转基因大豆田5种主要优势杂草为打碗花、夏至草(Lagopsis supina)、马齿苋、牛筋草和狗尾草。【结论】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2对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大豆安全。因此,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将在我国有很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喷施草甘膦影响杂草种群的发生,如今后商业化种植需长期密切监测种群变化。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草甘膦 杂草防除 作物安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瑾 尹绍静 李茹 董立尧 冯致科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对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筛选出对藜麦安全且能有效防除藜麦田杂草的除草剂,为藜麦田杂草防除提供参考依据和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藜麦的安全性,测定了‘苏藜一号’‘W77’两种藜麦对16种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并测定了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精喹禾灵对禾本科杂草的除草活性。[结果]两种藜麦均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敏感性较低;高效氟吡甲禾灵对藜麦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均小于2,表现为对藜麦不安全;精喹禾灵对‘苏藜一号’‘W77’与稗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9.28和9.63,精喹禾灵对‘苏藜一号’‘W77’和马唐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4.56和4.73,均表现为对藜麦安全,可以同时有效防除稗和马唐。[结论]本研究表明:精喹禾灵可以应用于藜麦田化学除草,可高效、安全地防除藜麦田部分禾本科杂草。
关键词:
藜麦田 杂草 除草剂 安全性 敏感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顺 陈素省 宋丽娜
为了筛选既对玉米生长无明显影响又能有效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新型除草剂,2005-2006年对宝玉、玉邦和金玉黄龙3种除草剂进行了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玉邦除草剂用于苗前和苗后玉米4~8叶期、杂草2~4叶期防除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3种除草剂对杂草防效的排序为:玉邦>宝玉>金玉黄龙。
关键词:
玉米 除草剂 杂草 防效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苟智强 赵桂琴 刘欢 柴继宽 曾亮 许兴泽 闫车太 黎蓉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