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4)
2023(6992)
2022(6215)
2021(5679)
2020(5104)
2019(11825)
2018(11623)
2017(22795)
2016(12801)
2015(14379)
2014(14727)
2013(14755)
2012(14045)
2011(12723)
2010(12837)
2009(11890)
2008(12111)
2007(11123)
2006(9282)
2005(8332)
作者
(40536)
(34146)
(33982)
(32559)
(21675)
(16684)
(15641)
(13439)
(12640)
(12237)
(11621)
(11390)
(11025)
(10987)
(10937)
(10875)
(10791)
(10157)
(9918)
(9711)
(8809)
(8360)
(8356)
(7826)
(7747)
(7712)
(7675)
(7650)
(7106)
(6953)
学科
(53536)
经济(53482)
(34331)
管理(33352)
方法(28196)
(27080)
企业(27080)
数学(25294)
数学方法(25037)
(14400)
(14364)
(13405)
中国(12537)
地方(10315)
(10067)
贸易(10067)
(10050)
(9772)
业经(9635)
农业(9482)
(9366)
财务(9348)
财务管理(9322)
企业财务(8871)
(8307)
银行(8268)
(7954)
金融(7952)
(7897)
(7814)
机构
大学(191771)
学院(190413)
(75856)
经济(74171)
管理(69340)
研究(67172)
理学(60175)
理学院(59389)
管理学(58201)
管理学院(57838)
中国(48660)
科学(45068)
(41674)
(40504)
(36547)
(34660)
业大(33784)
研究所(33682)
农业(33492)
中心(30804)
(28769)
财经(28083)
(25475)
北京(25161)
(24655)
师范(24314)
经济学(23863)
(23387)
(22846)
农业大学(21816)
基金
项目(129428)
科学(99821)
基金(93507)
研究(87730)
(84541)
国家(83901)
科学基金(69434)
社会(54376)
社会科(51549)
社会科学(51529)
(50986)
基金项目(49952)
自然(47293)
自然科(46207)
自然科学(46186)
自然科学基金(45387)
(43716)
教育(40653)
资助(38927)
编号(34481)
重点(30038)
(28701)
成果(28210)
(27691)
(26352)
计划(26223)
科研(25669)
创新(24787)
课题(24182)
教育部(23701)
期刊
(78727)
经济(78727)
研究(50894)
学报(38566)
(36980)
中国(33729)
科学(32367)
(28149)
大学(27266)
学学(26073)
农业(24541)
管理(22569)
教育(16556)
(15970)
金融(15970)
技术(15025)
财经(14253)
(13829)
经济研究(12829)
业经(12483)
(12191)
问题(11144)
(10956)
业大(9842)
技术经济(9601)
统计(9418)
科技(9027)
理论(8901)
(8797)
商业(8605)
共检索到270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张飞  陈发棣  郭慧敏  陈素梅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陈发棣  张飞  陈素梅  房伟民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1份不同地理居群野生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03条扩增带,其中有187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1.9%;29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446条扩增带,其中有43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5%;11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088 7~0.615 5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紫花野菊、野路菊及其变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但是野生菊资源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似乎并不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良  赵奋成  胡燕菲  蔡坚  吴惠姗  张应中  郭文冰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非洲的5个不同地理群体非洲桃花心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28对SRAP引物组合用于群体遗传分析,共扩增出条带7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水平为76.62%;5个群体遗传距离在0.036 1~0.131 7之间,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9 3,总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0 0,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70.04%),群体基因流(Nm)为1.185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梁洲瑞  马兴宇  
应用RAPD技术,对自然分布于山东半岛莱州湾、小石岛、俚岛、楮岛和汇泉湾的5个大叶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保护和移植修复提出了建议。实验用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42条条带,多态条带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86%。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5个种群99.68%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部,而0.32%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测试表明5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莱州湾种群,应该得到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是俚岛种群和汇泉湾种群,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海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纵丹  员涛  李佳蔓  周安佩  胡世俊  何承忠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技术对马缨杜鹃5个不同完整性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7条带,其中多态带382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2.49%;5个居群间的多态性百分率在52.23%~69.64%之间,居群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57.80%;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在0.113 9~0.173 8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6 8~0.277 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8 8,表明83.12%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为2.462 4,足以维持居群间现有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结果表明,18.34%的遗传变异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宛涛  蔡萍  张辰波  伊卫东  李方祯  张洪波  
【目的】阐明内蒙古冷蒿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1个引物对14个冷蒿居群总DNA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77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标记所占的比例为82.8%,冷蒿居群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构建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关系聚类图显示,扎尼河冷蒿居群与扎兰屯冷蒿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其次为卓伦高勒冷蒿居群与蔡木山冷蒿居群,贺兰山和吉兰泰冷蒿居群与其他冷蒿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结论】RAPD技术适用于冷蒿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冷蒿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PO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瞿印权  杨德明  徐雯  杜溶讫  何天友  施成坤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目的]研究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48份种质(共3个居群)花吊丝竹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2个,种质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分别为82. 26%和50. 27%,Ne’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 220 4和0. 206 6,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 349 4和0. 300 5,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Nei’s遗传多样性计算出不同居群间分化水平(Gst)=0. 163 3,表明16. 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83. 67%。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 562 1,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较大基因流,很大程度减少居群间遗传差异。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48份种质可分为3组,3个居群可分为2组,居群间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花吊丝竹主要靠营养生殖来繁衍后代,其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此外,福建居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广西和广东地区居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宁宁  张颢  杨春梅  汪国鲜  李绅崇  单芹丽  唐开学  
以收集的8个绢毛蔷薇居群的8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80个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69.66%、0.1425、0.2296。比较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标,显示居群间遗传变异55.53%,居群内遗传变异44.47%。茂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0879,I=0.1331,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5.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个居群可聚类为2组。居群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5553和0.4005,表明绢毛蔷薇基因分化明显,基因交流受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嵬  张柱亭  类成平  董辉  钱海涛  丛斌  
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对10个地理种群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68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14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种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462,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25~0.625范围之内。总群体的Fst为0.0812,Gst为0.0991,Nm为4.55,表明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着较为充分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占方差比率的91.53%。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及系统树显示,各种群中的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阳  汤滔  张涛  侯俊利  宋超  王妤  张琴星  庄平  
为研究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应用AFLP技术分析了江苏东南部近海海域(QD)、广东湛江近海海域(ZJ)、上海崇明长江口附近水域(CM)和海南琼海近海海域(QH)4个地理群体的遗传特征和群体分化。120 ind个体样品、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246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28条,多态性比例为53.4%。群体ZJ扩增位点最多,多态性比例也最高,群体内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为CM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加坤  杨爱国  周丽青  吴彪  白临建  刘志鸿  
利用通用引物对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山东长岛、山东日照、山东文登、广东湛江和海南海口)28S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别得到983bp和623bp的片段,基于28SrRNA序列分析系统发生的结果表明,栉江珧与Atrina vexillumju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基于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文登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显示,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1323(P<0.001),说明栉江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由28SrRNA和COI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推测,由于地理隔离,我国栉江珧南北方群体可能早已分化为不同亚种。这些数据为我国栉江珧种质资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新培  穆淑梅  周楠  康现江  罗青  白俊杰  
为研究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控制区结构,实验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长序列为905~908 bp。104个序列中共发现了37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同时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关键序列。3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875、0.003 27和2.939。群体间的平均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 distance,K 2-P)、遗传分化指数(F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爱军  李晨  王新安  侯仕营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取自韩国沿海和俄罗斯沿海的星突江鲽养殖子一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效果稳定的引物,对每个群体40个个体进行扩增,各获得57个位点。韩国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3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7.89%;俄罗斯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2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6.14%。韩国群体和俄罗斯群体的Shannon遗传多样度分别为0.3384和0.2963,Nei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05和0.1947。星突江鲽两群体遗传多态度总量Hsp为0.4252。其中,群体内遗传多态度Hpop为0.3174,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的比例为0.7465,而源于群体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