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7)
2023(2299)
2022(1973)
2021(1888)
2020(1693)
2019(3770)
2018(3830)
2017(6661)
2016(4170)
2015(4752)
2014(4681)
2013(4598)
2012(4532)
2011(4105)
2010(4169)
2009(3709)
2008(3572)
2007(3386)
2006(2951)
2005(2560)
作者
(13460)
(11456)
(11180)
(10704)
(6981)
(5480)
(5083)
(4567)
(4388)
(4164)
(4004)
(3886)
(3788)
(3762)
(3653)
(3428)
(3310)
(3199)
(3178)
(3149)
(2979)
(2973)
(2844)
(2591)
(2568)
(2483)
(2461)
(2441)
(2412)
(2411)
学科
(12903)
经济(12887)
管理(9554)
(7153)
(6170)
(5269)
企业(5269)
方法(5254)
数学(4440)
中国(4381)
数学方法(4380)
(4335)
环境(3052)
(2913)
(2761)
森林(2761)
(2760)
生态(2754)
地方(2730)
农业(2727)
(2721)
银行(2697)
(2687)
理论(2669)
(2636)
金融(2636)
(2609)
业经(2514)
(2476)
资源(2238)
机构
大学(54780)
学院(54591)
研究(25345)
(20373)
经济(19894)
中国(19479)
管理(18025)
科学(17787)
理学(14680)
(14553)
理学院(14439)
(14269)
(14143)
管理学(14090)
管理学院(13988)
研究所(13534)
业大(11996)
中心(10977)
农业(10620)
(10413)
北京(9800)
(9260)
(9236)
(9229)
研究院(7940)
科学院(7924)
(7804)
林业(7586)
(7580)
师范(7504)
基金
项目(39429)
科学(29188)
基金(26658)
研究(26531)
(26160)
国家(25965)
科学基金(19805)
(15554)
社会(14280)
基金项目(14107)
(14097)
自然(14046)
自然科(13631)
自然科学(13626)
社会科(13397)
社会科学(13393)
自然科学基金(13357)
教育(11719)
资助(11185)
编号(10466)
重点(9964)
计划(9059)
科技(8929)
(8858)
课题(8322)
成果(8132)
(8000)
科研(7991)
(7547)
专项(7192)
期刊
(23448)
经济(23448)
研究(15877)
学报(13980)
中国(13643)
科学(12334)
(11738)
大学(9951)
学学(9504)
林业(7733)
农业(7537)
教育(7351)
(7308)
管理(6375)
技术(5060)
(4831)
金融(4831)
(4823)
资源(4747)
业经(4358)
业大(4075)
科技(3901)
问题(3387)
经济研究(3366)
(3201)
财经(3182)
(2828)
职业(2619)
自然(2576)
统计(2568)
共检索到8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洪  胡建军  
测定了5个乔灌木柳树无性系和6个杨树无性系夏季、冬季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研究了1年生杨、柳无性系皮部和干部在夏季和冬季的干质量热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平茬次数的增加1年生柳树无性系全株热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杨、柳树无性系不同组分在不同季节干质量热值的变化不完全一样,但是在冬季皮部、干部和全株热值均比在夏季时高;5个柳树无性系不同季节年份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冬季热值为1年生根1年生干>2年生根1年生干>3年生根1年生干,柳树无性系间的1年生根1年生干冬季热值与2年生根1年生干冬季热值的差异极显著,与3年生根1年生干冬季热值的差异显著,灌木柳的热值比乔木柳的高;6个杨树无性系(1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英楠  芦静  张启昌  王国胜  邵殿坤  施莹  
采用直接收获法、快速灰化法和量热法对引进的4种7个能源柳无性系(钻石柳AS625、AS287,旱×白柳AAUSC、AAUSL,欧洲红皮柳AFC190、AFC189,毛枝柳ASV1)和2个对照本地柳(旱柳和杞柳)的生物量、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AAUSC的生物量最高,为92.9 t/hm2,其次是AAUSL,生物量为65.13 t/hm~2,AS287的生物量最小,仅为4.31 t/hm~2。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为:树叶8.28%~12.70%,树枝1.98%~4.17%,干2.51%~3.82%;去灰分热值为树叶15 636.29~18 840.77 J/g,树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马华明  
以柚木无性系苗为材料,研究了柚木光合作用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日季节变化,分析了柚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在广州,柚木6月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高峰值(9.826μmol·m~(-2)s~(-1))出现在上午11时;8月和10月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则为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第一高峰均出现在上午9时,分别为8.317和11.915μmol·m~(-2)s~(-1),8月第二小高峰出现在15:00~16:00之间,10月第二小高峰出现在13:00。不同月份(季节)的柚木净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10月>6月>8月。影响柚木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二者存在极显著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梅莉  韩有志  于水强  史建伟  王政权  
2002年5—10月,采用连续钻取土芯法对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直径<1mm)生物量、比根长(SRL)和根长密度(RLD)的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N的有效性、土壤10cm深处月均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细根生物量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具有1个明显的高峰,但比根长和根长密度只有1个高峰。在春季和夏季,比根长和根长密度较高,显示细根直径较小,而秋季,这2个参数显著下降,表明细根直径次生增厚或组织密度增加。细根的季节变化与土壤N的有效性、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有重要关系。其中细根生物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相关;硝态氮含量、10cm深处土壤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细根的生物量、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柯香  文仕知  何功秀  邵明晓  郭文平  颜家雄  
以闽楠人工林凋落物和死地被物为研究对象,对N、Ca、K、P、Mg、Mn、Fe、Zn、Pb、Cu、Cd、Ni等养分元素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大量元素总含量季节变化顺序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且各元素大小顺序为N>Ca>K>P>Mg。死地被物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大量元素含量高于半分解层枯落物,而未分解层枯落物中微量元素总含量低于半分解层枯落物;未分解枯落物和半分解枯落物中大量元素含量顺序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未分解层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半分解枯落物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利  刘金梁  谷加存  王政权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08年5月(春)、7月(夏)和10月(秋)分别对2个林分土壤线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提取土壤线虫,探讨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的土层变化与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曲柳林总线虫密度显著高于落叶松林,水曲柳林每100g干土中1079条,落叶松林每100g干土394条(2年平均值),其中植食线虫占比例最高,食细菌线虫次之,杂食-捕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最少;2)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且各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3)在2林分中,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力  郝玉琢  周磊  吴慧  
【目的】探究水曲柳及其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红松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为水曲柳人工林的优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9年生水曲柳纯林、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为对象,利用野外取样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曲柳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结果】(1)生长季内水曲柳叶片C、N、P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变化范围为556.71~446.15 g/kg、32.61~18.74 g/kg、3.62~1.26 g/kg;C/N、C/P、N/P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变化范围为17.06~23.81、150.60~350.56、9.10~16.98。(2)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C含量及红皮云杉与红松叶片N、P含量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叶片N、P含量逐渐降低;长白落叶松叶片的C/N和C/P平稳升高,红皮云杉叶片的C/N和C/P连续下降,红松叶片的C/N和C/P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和红松叶片的N/P先升高后降低,红皮云杉叶片的N/P先下降后平稳。(3)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叶片的N、P含量显著高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N、P含量,C/N和C/P显著低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C/N和C/P。【结论】培育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纯林优于培育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在生长季初期保证林地氮肥的数量,中期注意补充林地的氮肥和磷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王光军  田大伦  闫文德  项文化  梁小翠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0.25~2.33μmol·m-2s-1,年均分别为1.56,1.03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降低12.2%~55.1%,根呼吸年均贡献率为28.3%。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和1.82,估算出根呼吸的Q10值为2.94。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强  李吉跃  刘娟娟  
为了解绿化树种的水分状况和水力结构特征的季节变化规律,该文应用改良的冲洗法,选取油松、侧柏等8个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枝条水势和水力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8个树种水势的日变化在不同月份皆呈现“单峰”趋势;导水率和比导率的逐月变化幅度反映了木质部栓塞脆弱性为国槐、女贞、旱柳、黄栌>油松、侧柏、沙地柏>小叶黄杨;叶比导率的变化幅度与比导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进入10月份国槐和黄栌表现出严重落叶现象时,它们的叶比导率值并没有明显降低,说明植物的落叶可能对保持存留叶片的水分状况有重要作用.作为CAM植物的小叶黄杨在水势上一直保持低值,并且在水力结构的各个参数分析上均有其特殊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与其不同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关德新  吴家兵  金昌杰  韩士杰  张弥  施婷婷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_2 flux above the Korean Pine and broad_leaved mix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were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s by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 during growing season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hotosynthe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徐德应  
在不同季节光合最适温度、适宜空气湿度 (70± 5 % )和正常大气CO2 条件下测定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 .)Hook .)中龄林不同部位和叶龄针叶光合特性及典型天气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当年生针叶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在生长中期 >盛期 >后期 ,1年生和 2年生针叶则从盛期经中期到后期呈下降趋势。从生长盛期至后期 ,光饱和点 (LSP)和暗呼吸速率 (Rd)降低而表观量子利用效率 (α)增加 ,其中尤以盛期与中后期的差别较明显。光补偿点 (LCP)除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明显高于生长中、后期以外 ,其它差异不明显。Pmax除生长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农  苏捷  刘海新  李庐峰  
为了解节织纹螺的毒性,利用生物法对节织纹螺毒素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节织纹螺毒素的毒力呈季节性变化,每年的4月至9月是毒力较高的时期,毒力最高达56 MU/g。进一步分析表明,节织纹螺肌肉和中肠腺部分毒力变化略有不同:肌肉部分毒力较高时期是5月至9月,最高达49 MU/g;中肠腺部分毒力较高时期是4月至8月,最高达78 MU/g。从节织纹螺毒素总体分布来看,除4月外,中肠腺所含毒素总量都低于肌肉毒素总量,节织纹螺中的毒素主要存在于肌肉中。由于节织纹螺属大型织纹螺,毒素主要存在可食部分中,一定量食用仍然会引起中毒,广大群众应尽量避免食用节织纹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国忠  
浙江省北部马尾松人工林春季鸟种丰富度最高(47种),秋季最少(31种),冬、夏季分别为35种和36种。留鸟种类秋季最多(67.7%),春季的迁徒鸟种类最多(57.4%)。冬、春、夏、秋,鸟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6.87、56.81、47.25及49.35只/10km2。春季留鸟的平均密度最高(43.10只/10hm2),依次是夏、秋、冬季,分别为41.47、39.05和36.76只/10hm2。冬季的迁徙鸟平均密度相对较高(20.11只/10hm2),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最低(5.49只/10hm2)。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春季的迁徙鸟种类明显多于其他各季节,秋季的迁徙鸟种类明显少于其他季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赵平  饶兴权  蔡锡安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森林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用光学仪器测定的LAI值偏低需要进行校正。该文使用数码植物冠层图像仪(CI-110 DPCI)测定鹤山丘陵3种人工林(马占相思林、针叶林和荷木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用直接测定法得出的LAI对LAIe进行校正,并分析冠层LAI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LAIe明显低于LAI,两者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P<0.01);拟合的经验方程适用于校正相应林分的LAIe。3种人工林冠层的LAI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荷木林的年平均LAI最高(6.56),其次为马占相思林(3.94),针叶林最低(3.76),荷木林的LAI明显高于另两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