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0)
2023(3826)
2022(3423)
2021(3413)
2020(2923)
2019(6963)
2018(6460)
2017(10751)
2016(6515)
2015(7511)
2014(7532)
2013(7712)
2012(7565)
2011(7093)
2010(7303)
2009(6834)
2008(7118)
2007(5849)
2006(5257)
2005(4764)
作者
(22892)
(19648)
(19637)
(18443)
(12446)
(9530)
(8637)
(7654)
(7547)
(7191)
(6863)
(6646)
(6524)
(6456)
(6422)
(6023)
(5889)
(5706)
(5664)
(5620)
(5239)
(5166)
(5064)
(4539)
(4493)
(4461)
(4423)
(4311)
(4158)
(4153)
学科
(25637)
经济(25603)
管理(14542)
(13837)
方法(12204)
(11326)
企业(11326)
数学(10629)
数学方法(10480)
(8838)
中国(8073)
教育(6474)
(6250)
(5892)
(5849)
地方(5128)
研究(5092)
(4828)
贸易(4825)
业经(4673)
(4630)
理论(4478)
(4276)
(4216)
金融(4212)
农业(4093)
(4000)
(3723)
(3717)
制度(3703)
机构
大学(103042)
学院(97137)
研究(44706)
(34984)
经济(34032)
管理(31002)
科学(30562)
中国(29910)
理学(26786)
理学院(26260)
(26026)
管理学(25378)
管理学院(25221)
(25189)
(23770)
研究所(23378)
农业(20736)
业大(20086)
中心(17887)
(16431)
(16023)
(15766)
(15284)
北京(15201)
师范(15075)
(14612)
科学院(13543)
(13424)
农业大学(13411)
师范大学(12572)
基金
项目(68054)
科学(51638)
基金(48832)
(46261)
国家(45903)
研究(43253)
科学基金(36451)
(26646)
自然(26128)
基金项目(25659)
社会(25617)
自然科(25544)
自然科学(25529)
自然科学基金(25080)
社会科(24035)
社会科学(24027)
(23842)
教育(21310)
资助(20274)
重点(16709)
编号(15649)
计划(15363)
(14770)
科技(14359)
(14356)
成果(13914)
科研(13857)
(13731)
创新(12952)
课题(12915)
期刊
(40372)
经济(40372)
研究(32115)
学报(26749)
中国(25773)
(23092)
科学(22203)
大学(18901)
学学(17779)
农业(15650)
教育(15627)
(11770)
管理(11044)
(8832)
业大(8239)
(7162)
金融(7162)
林业(7089)
(7084)
(6968)
技术(6671)
农业大学(6563)
经济研究(6370)
财经(6235)
科技(5406)
(5399)
国际(5336)
(5252)
世界(5071)
业经(4935)
共检索到156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宇佳  冉亚丽  阎石  
[目的]开展不同品系的杨树亲本来源、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性关系研究,为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奠定一定基础。[方法]本研究连续2年研究了10个亲本51个不同杨树品系10 11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树皮硬度、树皮厚度、胸径等的关系。[结果]免疫品系、高抗虫品系、抗虫品系、感虫品系和高感虫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7.38±1.71)HD、(46.07±1.17)HD、(44.64±1.61)HD、(41.84±1.66)HD、(40.73±2.04)HD;树皮平均硬度分别为(40±3.53)HD、(39.99±0.96)HD、(37.63±0.46)HD、(32.35±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干部硬度等特性与抗性的关系,为杨树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2年研究11个亲本来源的67个不同杨树品系2~3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韧皮部硬度、韧皮部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亲本来源的关系。【结果】1)杨树木质部硬度达到(45.43±3.59)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44.17±2.76)HD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3.6±0.53)HD、(40.39±2.98)HD和(39.47±2.98)HD;杨树韧皮部硬度达到(33.96±4.72)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32.61±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天侦  陈聚恒  于凯  
新疆杨(Populus bollena)树干破腐现象十分严重,为林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调查中发现自然界存在一种皮孔较小、树皮光滑的小皮孔生理型新疆杨,其树干抗破腐性能远较另一种皮孔较大、树皮粗糙的大皮孔生理型新疆杨强。结合栽培试验,我们对两种生理型新疆杨的树皮含水量、细胞原生质膜透性、pH值、酚类化合物、糖、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含量及氧化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查明了小皮孔型新疆杨树干抗破腐性强的原因,为从树种本身解决新疆杨树干破腐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亚梅  刘盛全  
以60株1年生的欧美杨107杨幼苗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开展人工倾斜树干试验,将幼苗分成5组(每组12株)后倾斜成不同的角度(0°,15°,30°,45°和60°),苗木生长4个月后在次生木质部取样,观测横切面宏观和微观特征,分应拉区和对应区对其解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横截面轮廓由圆形向椭圆形转变,年轮偏宽及起毛区域比例也随着角度增加而增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年轮偏宽及起毛区域比例影响显著;2)应拉木横切面双染色后随倾斜角度的增加导管数目减少,直径增加,胶质层厚度和区域增大,细胞腔表面由平整变为袖套状起伏,其形状由规则变为不规则;3)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静  王力  韩雪  张林森  
【目的】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通过环境因子估算19年生苹果树耗水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可行性,以期为黄土塬区有限水资源条件下苹果发展的科学布局、合理制定果园管理措施、增强其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土塬区长武县19年生苹果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热扩散式茎流计(TDP)于2014年5—9月对苹果林内8株标准果树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通过数据采集器CR1000(CamPbell SCienTifiC,Un)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用位于距样地50 m处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连续监测获取气象数据;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19年生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不同时间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奉觉  Edwards W.R.N.  郑世锴  巨关升  王广举  卢永农  
用热脉冲技术测定了2年生与6年生I-69杨树干液流时空动态的变化与蒸腾耗水量,结果表明:杨树干部液流仅发生在边材部位,同一年轮上各处的流速相近;径向不同位点夜间流速相近,趋于零,而白天变异较大,一般外层流速高于内层,由外向内流速逐渐减低,各处流速都随白天气象因子的变化而波动,整体变化呈现宽峰状曲线。凌晨与傍晚时流速分布出现暂时异常。树干断面流量与日蒸腾耗水量,2年生树分别为3~6L/h与13.6~22.8L,6年生树为20~35L/h与89.2~152.6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长明  翟明普  
Juglans regia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tree species.Observation of its stock sap flow was carried by SF100 heat pulse recorder in dry season(April-July) in area of conversion farmland for forest and surrounding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air relative humidity and radiation inten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访军  王兵  赵广东  
2009年9月—2010年7月,利用热平衡包裹式茎流计对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毛竹进行液流连续观测,并利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晴天和阴天毛竹日均液流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秋、冬季液流速率连日变化波动较小,而春、夏季受降雨的影响,液流速率波动较大;不同季节晴天毛竹液流速率呈单峰曲线,而春、夏两季有时出现双峰曲线,但"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毛竹夜间可能由于根压的原因而存在微弱的液流;不同季节毛竹由于水分吸收方式的差异,影响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也不一致,非生长季与空气温度的相关性最强,生长季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最强;毛竹液流速率表现显著的季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辛福梅  闫小莉  张长耀  贾黎明  
【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藏川杨和北京杨树干液流的干湿季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和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于2015年旱季和雨季在西藏拉萨半干旱河谷对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测定太阳辐射(Q)、空气温度(T_a)、土壤含水量(SWC)、饱和蒸气压亏缺(VPD)等环境因子。【结果】1)拉萨河谷区主要气象因子在旱季和雨季存在较大差异,雨季的Q、T_a、SWC、VPD等均高于旱季,主要气象因子的平均值为雨季的60%左右。2)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树干液流日变化表现出昼高夜低的规律,二者在雨季的日变化为多峰曲线,旱季为单峰曲线。旱季和雨季藏川杨液流速率均显著大于北京杨,北京杨液流密度在旱季和雨季相比藏川杨的液流密度分别下降71%和58%;相比雨季的液流密度,2种杨树的液流密度在旱季分别下降65%和76%。3)在旱季和雨季,主要环境因子Q和VPD与2种杨树树干液流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Q和VPD的日变化与2种杨树的液流速率日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Q和VPD对北京杨树干液流的影响小于对藏川杨树干液流的影响。【结论】在拉萨河谷区旱季和雨季较大气候差异的环境下,藏川杨和北京杨树干液流速率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节律。但2树种树干液流在峰值、日平均值、启动时间以及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尤为显著,藏川杨作为乡土树种显示出更强的适应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林  
一棵大树被横砍后,人们在断面上可以见到一圈圈深浅相间的同心纹路,这就是树木的年轮。由于年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就使树干内形成层细胞的活动,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春季气候转暖,养料充足,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顾海波  熊子月  温小荣  刘雪惠  佘光辉  林国忠  
利用地基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泗洪陈圩林场36块样地1 927株杨树的点云数据,通过软件RiSCAN Pro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用K均值聚类对点云数据进行林木定位分割,并提取了树木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通过公式计算出4种干形参数(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和形高),用SPSS软件基于4种不同造林密度由高到低(株行距配置3 m×8 m、5 m×5 m、4.5 m×8 m、6 m×6 m)对4种干形参数进行差异分析,还对干形参数进行了模型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密度对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形高有显著影响。胸高形数、形率和高径比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形高则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即高密度林分的树干干形更为饱满,低密度树干干形尖削。2)指数方程是胸高形数与形率关系的最优模型,适用性检验精度高,达到99.12%,模型表达式为:f1.3=0.223*exp(1.025*q2),可应用于胸高形数的预测,为分析杨树干形参数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学民  刘建珍  翟江涛  肖啸  吕亚媚  李丹丹  裴士美  张立彬  
【目的】探讨桃叶片解剖结构与树干抗寒性的关系,为桃抗寒品种选育、引种栽培及栽培区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6个品种桃为试材,结合树干抗寒性的野外实地调查,采用印迹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测定13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应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进行筛选,采用隶属函数对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桃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毛无,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浪状,气孔为无规则形,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细胞2~3层,在品种之间13项解剖结构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鸣放  杨琳  殷炜达  雷庆国  谭希斌  张艳会  李志伟  
本文结合多学科研究提出了碳储量解析法,对北方人工造林主要树种碳储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从现有人工造林树种中筛选碳汇造林树种并确定森林经营周期。结果表明:1)油松、刺槐和杨树数量成熟龄分别为67、40和30年。2)油松和刺槐木材密度初期呈缓慢增加趋势,到35年时均达到最大。35年后,油松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刺槐一直下降;杨树木材密度在4年以前增速较快,4~18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18~28年处于下降趋势。3)油松碳含量最大值在20年,达60.52%,最小值在40年,为46.14%,波动较大;刺槐碳含量最大值在5年,为56.96%,最小值在25年,为42.58%,波动较大,但25年后趋于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李义良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田颖川  
Transgenic poplar(Populus alba?P.glandulosa cv`84k') plants with the coleopterous insect resistant genes (BtCry3A and OC-I)were obtained. The transgenic nature of these plants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dot hybridization. The transgenic poplar's toxicity towards the Anoplophora glabripe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茜茜  杨庆朋  刘亮  王清涛  李菲  郭丽丽  郝立华  曹旭  范晓懂  梁伟佳  郑云普  
【目的】探明光合产物供应状况对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方法】以10年生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环剥改变林木的光合产物供应状况,连续监测环剥点上部(AG)和下部(BG)的树干表面CO_2通量(E_s)和树干温度(T_(stem))并拟合其温度敏感性(Q_(10)),同时测定AG和BG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变化,比较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E_s及其Q_(10)对底物变化的不同响应。【结果】1)相比于对照树木(NG),环剥处理30天后,环剥导致生长季AG的E_s升高57%和BG的E_s降低43%,但在非生长季NG、AG和BG的E_s差异不明显。2)环剥降低生长季AG和BG的可溶性糖浓度29%和15%,而非生长季环剥导致AG和BG的可溶性糖浓度分别降低15%和增加10%。3)不同季节E_s和T_(stem)均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但环剥会降低AG和BG的T_(stem)对E_s变化解释率。4)环剥提高生长季和非生长季AG的温度敏感性(Q_(10))和树干基础呼吸速率(R_(15)),但却同时降低BG的Q_(10)和R_(15)。【结论】环剥阻断了光合产物的输入,从而改变树体环剥点上、下部的可溶性糖含量,最终导致环剥点上部的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上升,而环剥点下部的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下降。毛白杨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对环剥的响应在不同季节(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