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1)
- 2023(8094)
- 2022(6473)
- 2021(6330)
- 2020(4840)
- 2019(11793)
- 2018(11676)
- 2017(19999)
- 2016(11114)
- 2015(13147)
- 2014(13211)
- 2013(12946)
- 2012(12210)
- 2011(11363)
- 2010(11317)
- 2009(10423)
- 2008(10623)
- 2007(9086)
- 2006(8031)
- 2005(7736)
- 学科
- 济(46974)
- 经济(46909)
- 管理(26829)
- 业(23347)
- 方法(18971)
- 企(18651)
- 企业(18651)
- 中国(18053)
- 数学(15852)
- 数学方法(15708)
- 农(12347)
- 贸(11630)
- 贸易(11617)
- 易(11399)
- 财(11121)
- 理论(10047)
- 学(9954)
- 业经(9917)
- 制(9641)
- 教育(9126)
- 银(8713)
- 银行(8709)
- 行(8434)
- 融(8291)
- 金融(8290)
- 农业(7891)
- 和(7662)
- 发(6927)
- 环境(6665)
- 体(6643)
- 机构
- 大学(159481)
- 学院(156530)
- 济(71164)
- 经济(69844)
- 研究(59801)
- 管理(53319)
- 中国(48883)
- 理学(44264)
- 理学院(43676)
- 管理学(43022)
- 管理学院(42710)
- 京(35738)
- 财(33668)
- 科学(32371)
- 所(29599)
- 中心(26835)
- 研究所(26422)
- 财经(26011)
- 经济学(24054)
- 经(23898)
- 北京(23772)
- 江(23669)
- 范(23454)
- 师范(23288)
- 院(21495)
- 经济学院(21467)
- 农(20442)
- 财经大学(19411)
- 州(19183)
- 师范大学(18976)
- 基金
- 项目(94585)
- 研究(75368)
- 科学(74113)
- 基金(68376)
- 家(58831)
- 国家(58298)
- 科学基金(49021)
- 社会(48185)
- 社会科(45470)
- 社会科学(45464)
- 教育(36628)
- 基金项目(34351)
- 省(33178)
- 编号(31136)
- 划(29050)
- 资助(28603)
- 自然(27852)
- 成果(27631)
- 自然科(27173)
- 自然科学(27165)
- 自然科学基金(26727)
- 部(22983)
- 课题(22670)
- 中国(22344)
- 重点(22090)
- 国家社会(21136)
- 教育部(20388)
- 性(20366)
- 发(20351)
- 大学(19746)
共检索到262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强民富"的奋斗历程中,广泛汲取了古今中外的治国富民思维,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中国特殊的国情,历经百年的探索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国强民富"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从革命、工业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实现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国强民富"的伟大成就,彰显了"国强民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理论创新、目标追求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国强民富"思想也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改革开放为必由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为坚强基石、坚持和平稳定为重要支撑等宝贵经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任保平 秦华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带领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推动了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建党百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为了更好地在开放中推动我国发展,党中央对开放发展理论展开新探索,提出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理念、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是党的领导下我国开放的观念、开放的体制、开放的格局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开放格局 开放理论 理论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唐堂 李楚翘
乡村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摒弃"乡村改良"的建设思路,经历"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振兴"四个阶段,聚焦"乡村现代化"这一"大历史""大叙事",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内在理论逻辑和理论谱系,即"革命—建设—发展—转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税收事业适应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需要,为特定目标任务提供保障。这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税收作用的认识和税收思想不断演进有关。不同的税收思想,表现为不同的税收政策主张。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税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进入新时代,税收要更好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税收思想 税收政策 国家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财政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就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先后形成了"供给型财政" "建设型财政" "公共财政" "现代财政"等财政思想理论与财政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起到了基础和支柱作用。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财政实践和财政理论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百年历程中一以贯之的若干逻辑脉络依然清晰可见,并对当前及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财政实践 财政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易恩文
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以“人民至上”为根本出发点,历史、辩证地分析世界市场的资本主义主导性及其对落后国家发展的作用,把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世界市场发展的落脚点,形成党的世界市场理论:世界市场是落后国家配置产品和要素的重要平台,是增进分工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中国在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要主动应对规则、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经济治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摆脱世界市场的失衡积累逻辑,有效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新时代要以党的理论为指导,促进世界市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互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到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历史征程,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社会矛盾变化灵活运用经济政策,开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和平赎买方式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经曲折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洪远 张益 江帆
依据《中国共产党简史》关于历史时期的划分,本文以1949年、1978年、1989年、2002年和2012年为节点,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三农"政策实践史划分为6个时期。根据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作出的相关重大决策部署,以"三农"重要事件为主线,以政策实践探索为主题,通过梳理相关重要会议和领导讲话、所出台的相关文件和决定、所实施的相关规划和法律等,客观陈述并评价历史事实。研究表明,一百年来的"三农"政策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改造传统农业到建设现代农业、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从增加农民经济利益到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为"三农"政策的学理分析和理论阐释提供了史实依据;一百年来的"三农"政策创新取得了历史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理论指引与"三农"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立足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发展阶段确定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注重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未来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培安
中国共产党的人口思想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行计划生育是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重要华章。随着中国人口发展形势的重大变化和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完善,特别是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应该高度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的中国人口国情,加强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生育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加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加强人口迁移流动和社会融合研究,加强科技进步对人口发展深刻影响的研究,加强新时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内涵及实现方式的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程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在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方针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迎爽 郑宜帆
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而教育目的的明晰则是党推动教育治理的前提条件。党关于教育目的的认识,经历了由"引进来"到"中国化"继而"体系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历程。党在这一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目的的根本指导、坚持教育法制建设与教育目的探索的统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着眼教育强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目的;坚持实践导向,不断提升教育目的理论的执行力;面向未来挑战,持续推进教育目的理论的守正创新,以教育目的的现代化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欣然
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历程及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为脉络进行梳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探索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开端,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中不断传播和发展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新中国的成立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推进,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工作在破旧立新中全面开展,改革开放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根据新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适时调整。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开创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局面。建党百年来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表明,只有坚信马克思主义之"基"、坚守党管意识形态之"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之"法"、恪守为民之"情"、遵循斗争之"道"、释放文化之"能",才能持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 意识形态工作 方法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友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目标、本体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系统的劳动教育经验。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追求美丽劳动、以劳育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劳动教育 美丽劳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包庚 芦敏敏
美好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提出并擘画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构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百年接续奋斗史,就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制度建设为导向,不断探索实现人类美好社会愿景的宏伟史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等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制度的成功实践,进一步确证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在理论与实践上坚持与发展了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全球治理与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原创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甄德云 王明世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治税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演进,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内在变化,体现了国家治理需要的"动能转换",更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深远动力。从国家治理需要、演进证据、演进特征三个维度,分阶段梳理建党百年治税思想变迁的逻辑和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一些普适经验,对于税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变局、大挑战、大机遇的背景下,治税思想要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在化解公共风险方面主动作为、在顺应人民期待方面精准发力,为税收法律体系形成贡献智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增砖添瓦。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税思想 税收法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