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8)
- 2023(9158)
- 2022(8313)
- 2021(7898)
- 2020(6649)
- 2019(15564)
- 2018(15540)
- 2017(30430)
- 2016(16613)
- 2015(18676)
- 2014(18837)
- 2013(18722)
- 2012(17123)
- 2011(15399)
- 2010(15075)
- 2009(13645)
- 2008(13021)
- 2007(11107)
- 2006(9537)
- 2005(8088)
- 学科
- 济(65895)
- 经济(65826)
- 管理(45739)
- 业(43154)
- 企(36165)
- 企业(36165)
- 方法(33440)
- 数学(29220)
- 数学方法(28885)
- 学(16372)
- 农(16199)
- 中国(15697)
- 财(14951)
- 地方(14061)
- 业经(13723)
- 理论(11176)
- 贸(11004)
- 农业(10998)
- 贸易(10998)
- 和(10883)
- 易(10656)
- 环境(10234)
- 技术(10152)
- 制(9846)
- 务(9578)
- 财务(9519)
- 财务管理(9503)
- 企业财务(9002)
- 教育(8982)
- 划(8897)
- 机构
- 大学(235060)
- 学院(232186)
- 管理(95275)
- 济(88186)
- 经济(86171)
- 理学(83545)
- 理学院(82642)
- 管理学(81145)
- 管理学院(80748)
- 研究(77328)
- 中国(54411)
- 科学(51084)
- 京(50169)
- 所(39267)
- 农(39099)
- 财(38018)
- 业大(37979)
- 研究所(36355)
- 中心(34271)
- 江(32124)
- 北京(31640)
- 财经(31467)
- 农业(30844)
- 范(30482)
- 师范(30158)
- 经(28650)
- 院(28477)
- 州(26480)
- 经济学(25600)
- 技术(25026)
- 基金
- 项目(167820)
- 科学(130507)
- 基金(120945)
- 研究(120277)
- 家(106232)
- 国家(105358)
- 科学基金(89902)
- 社会(73403)
- 社会科(69459)
- 社会科学(69441)
- 省(65895)
- 基金项目(65184)
- 自然(60548)
- 自然科(59112)
- 自然科学(59098)
- 自然科学基金(58026)
- 划(55463)
- 教育(54692)
- 资助(50482)
- 编号(48920)
- 成果(39191)
- 重点(37273)
- 部(36446)
- 发(35215)
- 创(34665)
- 课题(33381)
- 科研(32574)
- 创新(32304)
- 计划(31030)
- 大学(30993)
共检索到322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占勇 霍秀文 尹春 杨明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0个品种的长山药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山药花粉形状为扁球形,两端平截,2沟,极轴长11.51μm(10.02~13.90μm),赤道轴长18.53μm(16.21~21.05μm),属于小型的花粉(10~25μm)。10种长山药品种花粉在极轴、赤道轴和P/E比值上均部分存在显著差异。外壁纹饰为网状、穴网状、孔穴状三类。利用SAS9.0软件,根据不同品种的长山药花粉外部形态特点,对其进行赋值,做Q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7.75时,可将10个长山药品种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毕克齐长山药和逃墙山药,其特点为极面观近圆形,花粉较小,外壁纹饰呈孔穴状;第二...
关键词:
长山药 扫描电镜 花粉形态 分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先锋 王莲英 袁涛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wild herbaceous peonies native in China according to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the pollen grains of four wild herbaceous peonies were examin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he data acquired were used in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resul...
关键词:
野生芍药 花粉形态 聚类分析 扫描电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牛忠磊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 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
关键词:
绢蒿属 花粉粒 花粉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兰英 王永清 张丽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四川西南山区的26种野生杜鹃花粉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其中21种为首次报道。26种杜鹃分属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杜鹃组(10种),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常绿杜鹃组(14种),糙叶杜鹃亚属(Subgen.Pseudorhodorastrum)(2种)。本属花粉均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具三孔沟,极少数为四孔沟,表面粘丝多少不等。花粉粒外壁呈现大小颗粒、裂纹等不同纹饰,沟界区和极区与其他部位的纹饰并无明显差异。外壁纹饰和萌发孔长宽不宜作为亚属划分的依据,四合体直径可作为划分亚属的参考指标。在同一...
关键词:
杜鹃属 电镜扫描 花粉形态 分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涛 王莲英
该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Sect.MoutanSubsectVaginataeStern.)5个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初步建立了牡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花粉外壁纹饰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演化途径是小穴状纹饰→穴状纹饰→网状纹饰→粗网状纹饰.同时探讨了这一途径与形态演化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聚类分析讨论了各个种的相互关系及延安牡丹(P.yananesis)的分类地位.
关键词:
牡丹,花粉形态,演化,分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民 李丽 邢艳秋 吕贵娥 陈雅君
以18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系统观察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8种绣线菊的花粉形态为首次研究报道,以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与分类学关系。结果表明:18种绣线菊花粉形状为长球形及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近圆形,赤道面观有长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花粉大小为(12.5~20.7)μm×(10.58~18.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P/E)在1.01~1.94之间,属于小类型花粉,具三孔沟,部分种的内孔外突;外壁纹饰类型为条纹和条网状纹饰,纹饰特征种间存在差异,具备分类意义。首次发现美丽绣线菊(Spiraea elegansPojark)萌发沟内具有特殊脑纹状结构。...
关键词:
绣线菊 花粉特征 电镜扫描 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继文 麻文俊 王军辉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建国 赵鲲
梓属(Catalpa),紫葳科(Bignoniaceae),乔木,全世界约13种,分布于美洲及亚洲东部。我国包括引入种共5种及1变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2005),包括楸树(Catalpa bungei)、灰楸(Catalpa fargesii)、滇楸(Catalpa fargesii f.duclouxii)、藏楸(Catalpa tibetica)、黄金树(Catalpa speciosa)、梓树(Catalpa ovata),其中黄金树是引入种,滇楸是灰楸的变型。从形态构造、亲缘关系和开花结果规律分析,可将5个种分为楸树组和梓树组2个组,楸树、灰楸和滇楸属于楸树组,藏楸、梓树和黄金树属于...
关键词:
梓属 花粉形态 四合花粉 分类学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伟 贾庆飞 李海娟 宋文婵 吴杰 李天来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从花粉形态特征角度,探讨了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在分类学类上存在的种归并问题。结果表明:蒲公英花粉为近球形或近扁球形;花粉粒极轴(P)大小为19.6~31.7μm,赤道轴(E)长为24.5~36.4μm,P/E变化范围不明显;萌发孔孔型为圆形凹陷、扁圆形凹陷和近圆形凹陷;外壁纹饰均为刺状雕纹,条脊宽和条脊距因种各异,内部穿孔的有无也存在差异;脊上突起的小刺密度不同,最大的为斑叶蒲公英,最小的为蒙古蒲公英。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差异支持《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结果:将卷苞蒲公英(T.antungense Kitag)和丹东蒲公英(T.urban...
关键词:
蒲公英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分类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海霞 刘丽婷 廖柏勇 莫晓勇
以20个桉树树种和杂交子代的花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花粉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桉树花粉微观形态具有高度一致性,都属于小孢粉(10~25μm)。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属于三环孔沟类型。萌发沟细长,沟缘不整齐,直达两极汇合形成合沟或者副合沟,沟膜多为颗粒状纹饰。花粉外壁光滑或者具有纹饰。(2)桉树不同树种在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器官及外壁纹饰的细微特征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可作为桉树种间鉴别的重要手段。(3)花粉微观形态可作为分析亲本与杂交子代关系的指标之一,为杂交品种的鉴定与表现型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桉树 花粉 显微结构 分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卉敏 李永华 杨秋生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河南33个蜡梅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蜡梅花粉属等极、左右对称型花粉,大小中等,多为长球形,以单粒形式存在,具2孔沟;外壁纹饰分疣状、蠕虫状、孔穴状及穴状4种类型;花粉形态(特别是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形状及大小的差异)可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之一;但其花粉性状与外部形态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不支持单独以花粉形态特征来区分和鉴定蜡梅品种。
关键词:
蜡梅 花粉形态 品种分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兆兆 谢云 孟辉 关玉梅 吴窈窈
依据花瓣颜色筛选出3种类型的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白花型,浅红花型和深红花型),通过形态观察和测量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红山茶不同类型间的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其演化及品种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得出其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极面观为三裂正三角形或近圆形,花粉大小为(43.6~60.2)μm×(18.8~41.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在1.7以上,属于大类型花粉。萌发沟为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皱沟状或皱沟-颗粒状。结果表明:花粉的大小、外壁纹饰在类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作为浙江红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亚梅 钱超 范义荣 童再康
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和描述了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望春玉兰M.biondii,武当木兰M.sprengeri,青皮木兰M.viridula,白玉兰M.denudata,玉灯玉兰M.denudata‘Lamp’,星花木兰M.stellata,景新玉兰M.×soulangeana‘Jingxin’,美丽紫玉兰M.concinna,腋花玉兰M.axilliflora,长花玉兰M.×soulangeana‘Changhua’,紫玉兰M.liliflora,多瓣紫玉兰M.polytepala)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均为舟形,具远极单沟,左右对称...
关键词:
植物学 木兰属 花粉形态 聚类分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元元 杨蒙迪 曹红星 李新国
【目的】本文研究了花粉萌发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厚壳种、薄壳种和无壳种3种不同果壳类型油棕花粉的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花粉萌发前后的3个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3种类型油棕花粉粒形态相似,均以单粒形式存在,形状为边缘光滑的近正三角形,外壁均具网脊,网眼成浅穴状或兼具不规则小穿孔,其中厚壳种和无壳种中纹饰凸起,薄壳种中则较扁平,均具3条萌发孔沟。厚壳种、薄壳种和无壳种的花粉粒边长分别为32.86、32.51和33.87μm。GPI-anchored、MYB(x3)基因在3种类型的油棕花粉萌发前后均有表达,其中GPI-anchored萌发后较萌发前为下调表达;MYB(x3)在厚壳种中萌发前后相对表达量相同,无壳种中萌发后于萌发前为上调表达,薄壳种中萌发后于萌发前为下调表达;MYB在萌发前均有表达,萌发后仅在厚壳种中有表达,且为下调表达。【结论】可知GPI-anchored等3个基因参与油棕花粉萌发。
关键词:
油棕 花粉形态 基因表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润唐 魏文娜
为了给湖南葡萄的品种改良提供可以利用的本地野生品种资源 ,对湖南省境内广泛分布的 3种野生葡萄资源毛葡萄、刺葡萄和华东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毛葡萄、刺葡萄花粉形态和花粉表面特征相似 ,由此推断二者亲缘关系可能较近 ,华东葡萄的花粉形态和花粉粒表面特征与毛葡萄和刺葡萄差异较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素红 包满珠 黄燕文 陈龙清
品种是人们长期培育的成果,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对它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对品种资源的研究也多见报导.陈俊愉对品种的传统形态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褚孟嫄对一些果梅品种的同工酶及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满珠报导了野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