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8744)
- 2022(7313)
- 2021(7078)
- 2020(5498)
- 2019(12762)
- 2018(12497)
- 2017(22015)
- 2016(12441)
- 2015(13837)
- 2014(13807)
- 2013(13343)
- 2012(12400)
- 2011(11309)
- 2010(11477)
- 2009(10845)
- 2008(10760)
- 2007(9357)
- 2006(8472)
- 2005(8307)
- 学科
- 济(44618)
- 经济(44537)
- 管理(38309)
- 业(34284)
- 企(29125)
- 企业(29125)
- 制(17001)
- 中国(15482)
- 财(15458)
- 方法(14931)
- 农(14005)
- 业经(12556)
- 数学(12339)
- 体(12209)
- 数学方法(12183)
- 体制(10370)
- 银(9676)
- 银行(9667)
- 融(9341)
- 金融(9339)
- 行(9283)
- 农业(8790)
- 理论(8698)
- 地方(8634)
- 贸(8601)
- 贸易(8589)
- 易(8409)
- 学(8194)
- 务(7932)
- 财务(7914)
- 机构
- 大学(165370)
- 学院(163966)
- 济(70952)
- 经济(69444)
- 研究(61798)
- 管理(59843)
- 理学(49955)
- 理学院(49363)
- 中国(49205)
- 管理学(48690)
- 管理学院(48359)
- 财(38161)
- 京(35932)
- 科学(33547)
- 所(30490)
- 中心(28063)
- 江(27439)
- 财经(27370)
- 研究所(26783)
- 农(26592)
- 经(24856)
- 北京(23074)
- 院(22657)
- 范(22592)
- 师范(22382)
- 经济学(21932)
- 业大(21383)
- 州(20990)
- 财经大学(20234)
- 农业(20188)
- 基金
- 项目(103950)
- 科学(82338)
- 研究(81319)
- 基金(74592)
- 家(64674)
- 国家(64085)
- 科学基金(54810)
- 社会(52118)
- 社会科(49265)
- 社会科学(49259)
- 省(40127)
- 教育(38891)
- 基金项目(38221)
- 划(33899)
- 编号(33182)
- 自然(32663)
- 自然科(31889)
- 自然科学(31883)
- 自然科学基金(31344)
- 资助(29379)
- 成果(29013)
- 制(26395)
- 课题(24477)
- 重点(24233)
- 部(24188)
- 发(22500)
- 创(22490)
- 国家社会(22257)
- 性(21877)
- 教育部(21318)
共检索到283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国家体改委理论宣传司司长宋廷明认为,承包制10年风风雨雨,由非法到合法,由否定到肯定,由地下到公开,恰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生”,这是10年城乡改革历史的产物,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趋势,它是我国10年改革在实践上的最大突破之一。可以这么说:今天如果取消了农村承包制,全国人民吃饭都成问题;如果取消了城市承包制,全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百甫 周叔莲 李京文 塞风 严瑞珍 魏杰
探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所作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改革
[作者]
一、首钢巨变来自职工主人翁积极性的发挥。改革以来,首钢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职工主人翁积极性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觉主动创造,多创了再多创。由于实行了承包制,从发展生产到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都不能再等、靠、要上级政府部门解决,而是一切靠自己创,这就从整体上激发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创造精神,不再满足于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也不满足于已经创出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凤武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我国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作了深刻论述,突出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历史任务。报告中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论述,既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突破了一些传统的看法与框框,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一、“公有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启先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国有经济传统模式杨启先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现阶段所面临的一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红
本文通过对改革30年我国经历的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历程的回顾,分析农业产业化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发展与完善、继承与统一的关系,揭示现阶段我国既存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这一新型经营方式的必要性,又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之路提供必要的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实践与改革是无止境的,家庭承包制理论的发展是无穷尽的。邓小平在总结农民群众创造性经验基础上,把家庭承包制界定为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江泽民在深化农村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家庭承包制理论。即家庭承包经营既适应于传统农业,也适应于现代农业;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
家庭承包制理论 深化改革 丰富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昭耀
土地使用制度历来是农村改革的焦点和亿万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一轮承包即将到期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再延长30年不变”、“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的政策规定,作为大包干发源地的安徽省,怎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贯彻落实这一大政方针,发挥其政策威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带着这个问题,我最近到全国第一大地区——安徽阜阳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的印象是:新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深得民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具有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决策的依据。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论不断创新的三十年。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解放和教育理论的突破,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的不断突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开辟了道路,同时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又为教育思想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新的动力。历史地看,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称得上重大突破的教育理论或思想观念主要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寿祺 陈佩群 曾正国 肖冬泉
1983年以前,我县围绕公费医疗超支问题,对管理制度曾进行了五次修改,实行过两种办法,一是享受单位管理门诊费用,县公费医疗办公室管理住院费用;二是门诊、住院费用全部由享受单位管理使用。可是,超支问题仍难以解决,加重了地方财政和事业单位的负担,影响了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干部职工治病的需要。1982年曾一度出现公费医疗经费断源,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景廉
承包制作为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项改革试验,目前正在卫生部门普遍推行。它对于增加卫生单位的活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满足于这一点还不够,对于实行承包制以后所出现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这对于深化卫生改革,完善卫生单位的运行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广厚 董生强
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7月1日《讲话》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由我国的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突破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国良正确理解党的十五大为搞好国有企业所指明的根本方向,大胆抓住十五大为搞好国有企业所创造的最佳历史机遇,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争取用三年或更多一点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有着重大现实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恩格斯早在1876年《反杜林论》中,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探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时就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①,这是马克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