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6)
2023(10505)
2022(9455)
2021(9046)
2020(7667)
2019(17745)
2018(17694)
2017(33900)
2016(18783)
2015(21198)
2014(21346)
2013(21124)
2012(19255)
2011(17477)
2010(17242)
2009(15818)
2008(15292)
2007(13180)
2006(11460)
2005(10051)
作者
(55966)
(46441)
(46168)
(43914)
(29478)
(22427)
(20792)
(18270)
(17731)
(16652)
(15887)
(15737)
(14822)
(14722)
(14371)
(14223)
(13949)
(13791)
(13170)
(13148)
(11700)
(11371)
(11302)
(10496)
(10423)
(10392)
(10282)
(10086)
(9561)
(9238)
学科
(69879)
经济(69768)
管理(52487)
(48855)
(41334)
企业(41334)
方法(34009)
数学(29207)
数学方法(28775)
(18832)
(18598)
中国(17731)
(17366)
业经(15434)
地方(13835)
(13820)
理论(12839)
农业(12248)
(12006)
(11716)
贸易(11709)
(11354)
技术(11196)
环境(10826)
(10669)
财务(10590)
财务管理(10569)
教育(10230)
(10109)
(10055)
机构
大学(267574)
学院(263047)
管理(104958)
(97379)
经济(95082)
理学(91423)
理学院(90388)
研究(90051)
管理学(88634)
管理学院(88164)
中国(64271)
科学(59933)
(57856)
(46741)
(46607)
(44842)
业大(43972)
研究所(43075)
中心(39787)
(37830)
北京(36745)
农业(36516)
财经(36113)
(35252)
师范(34902)
(33341)
(32794)
(30908)
技术(28581)
师范大学(28468)
基金
项目(187637)
科学(145084)
基金(134794)
研究(133535)
(119600)
国家(118632)
科学基金(100062)
社会(81102)
社会科(76585)
社会科学(76567)
(73543)
基金项目(72259)
自然(67592)
自然科(65961)
自然科学(65941)
自然科学基金(64717)
(62506)
教育(60849)
资助(56069)
编号(54046)
成果(44311)
重点(41876)
(40635)
(38802)
(38651)
课题(37422)
科研(36475)
创新(36015)
计划(35306)
大学(34421)
期刊
(105097)
经济(105097)
研究(75638)
学报(48847)
中国(48645)
科学(43730)
(41959)
管理(38107)
大学(36114)
学学(34038)
(32636)
教育(30157)
农业(29085)
技术(21974)
(19106)
金融(19106)
财经(17169)
业经(16969)
经济研究(15685)
图书(15236)
(14967)
(14426)
科技(14308)
林业(14121)
问题(13852)
理论(13616)
(13152)
业大(13048)
实践(12732)
(12732)
共检索到377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湘渝  王瑞玲  佟永昌  黄东森  
对保定5年生杨树无性系测定林和7年生育种资源保存林10个杂交无性系木材密度,纤维长、宽度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杂种组合、个体间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均有很大变异。木材密度与速生特性之间呈微弱的负相关;纤维长度与生长性状相关不显著。②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可以独立选择,从而选出密度较高,纤维较长和速生优质的杨树杂交新个体。③幼龄与中、成龄的木材密度相关显著,从而说明了在杨树材性育种中早期选择的可行性。研究证明,对华北地区来说,69杨为母本,欧亚黑杨及其种内杂种为父本是选育速生优质杨树新品种的优良组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昌端  沈辛作  陈天霞  童再康  范义荣  
从全国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的浙江省开化、建德和临安3个试验点中取1485株样木,分析其胸高木材密度。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在种源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种源内株间变异丰富;种源的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呈纬向渐变,且同1月均温相关,表现为从北到南木材密度呈下降的趋势。依木材密度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个试点均参试的49个种源划分为南、中、北3大类群;木材密度呈中等程度的遗传,单地点的种源遗传力为0.3103~0.3789,多点的种源遗传力达0.5833,且同胸径生长量有较高的遗传相关;依各种源的木材密度值的大小,为浙江省杉木造林区选出了福建南平和广西那坡2个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童再康  刘力  毛迎春  韩一凡  
测定了黑龙江绥化杨树品种试验林14个无性系12龄的树高H_t、胸径D_t和材积V_t。由胸径处钻取木芯,按2a一段分6个生长轮,研究了生长轮直径D_r、容重S_g、纤维长L_f、纤维宽W_f、长宽比L_w、纤维(双)壁厚T_f、腔径D_f和壁腔比T_d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以年龄、无性系综合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在无性系间都有显著差异,最好的比最差的高出106%~20%。D_t、L_f和L_w对年龄直线回归,S_g和W_f对年龄曲线回归。基于小区平均值估算的性状重复力(R_c):H_t、D_t和V_t分别为0.85、0.62和0.64;基于无性系平均值估算的重复力(R_c):S_g、W_...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建中  Roger Arnold  项东云  谢耀坚  陈健波  
以广西桂林和柳州的邓恩桉种源/家系(6个种源53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8.5年生胸径以及10.5年生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年生时,邓恩桉在桂林和柳州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18、0.189 m3,平均木材密度分别为521.0、483.7 kg.m-3,树皮厚度分别为1.15、1.26 cm;10.5年生材积性状和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10),10.5年生木材密度在家系间差异显著(P0.10)。除8.5年生胸径外,其他性状的试验地点与种源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1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新婷  张志毅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气干密度的无性系间和株内径向、纵向的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无性系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 0 .44 4,0 .42 8和 0 .5 11g/cm3.气干密度在无性系间和年轮间存在显著差异 ;株内径向变异随树龄增加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 ;株内纵向变异趋势在取样范围内不一致 .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89,0 .92和 0 .86 ,说明木材气干密度受到强度遗传控制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婉  张志毅  续九如  
Wood basic densityies of about 100 Populus tomentosa Carr. clones grown in 4 clone testing plantations located in Hebei, Henan, Shandong and Gansu were tested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among clones and si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wood basic density of the stu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王豁然  方玉霖  王维辉  
在福建省长泰县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桉和尾叶桉共45个种源232株5年生桉树试材,进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桉树种间和种源间均有一定差异;巨桉、柳桉、赤桉和尾叶桉的基本密度变幅分别为“0.407~0.462、0.427~0.475、0.498~0.541和0.471~0.558g/cm~3;纤维长度变幅分别为799.3~904.5、859.0~937.8、841.4~924.8和847.9~945.5μm。尾叶桉具有最快的生长速度、最大的木材基本密度和较大的纤维长度。种源间,巨桉种源(昆士兰)14431、(巴西)14860、(南非)13365;柳桉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笑梅  骆秀琴  殷亚方  刘昭息  
本文对浙江省长乐林场的湿地松 (Pinuselliottii) 18个种源的木材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 ;管胞长度与宽度、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而管胞壁厚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管胞长、宽和壁厚的差异均显著且高于种源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种源水平上 ,进行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和管胞形态的种源选择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种源内个体管胞形态 (管胞长、宽和壁厚 )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 ,表明湿地松种源材质改良如在种源选择基础上进行个体改良会取得更好的增益。 18个种源木材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培  傅大立  李芳东  傅建敏  田敏  梁臣  
以华仁杏6个杂交组合为实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亲本与杂种扩增谱带的多态性,以甄别真假杂种。筛选出在亲本和杂种之间存在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6对,除2个杂种无法鉴别外,其余品种均可鉴别为真杂种。另外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组合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不大,但当父本选择X1时,母本选择H1或H3杂交后代差异比较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吴婷婷  王涛  
应用RAPD技术检测了一个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和湘湖、美国和沙市三个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在20个引物中筛选到12个引物,它们的扩增产物显示了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在群体内或群体间存在遗传差异。OPZ06、POZ10、OPZ12和OPZ19四个引物都有一个扩增片段(大小分别是900、1500、1700和730bp)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以作为鉴别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分子遗传标记。群体内遗传相似性指数(S)表明,湘湖、美国和沙市三群体尼罗罗非鱼都保留了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S分别为0.798、0.795和0.824),而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内遗传变异最小(S=0.950)。显示尼罗罗非鱼具备选育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王笑山  齐力旺  王万义  陈宝丰  
对辽宁大孤家12个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混合授粉及单系授粉杂交组合及4个相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扦插生根变异及其测定林3~5年生长变异的分析,研究父母本对组合间生根和生长性状变异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选出高生长量及生根力的杂交组合。研究表明:无论是生根性状还是幼林生长性状,日×长杂种组合间均存在着显著遗传变异,父、母本效应明显,组合间具有很大的选择潜力;生根性状间、生长性状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但生根与幼林生长性状之间相关不紧密,可以开展生根与生长性状的独立选择;利用隶属函数法选出了生根最优、生长与生根兼优的杂交组合(或家系),选出的4个生根与生长兼优的家系5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和保存率分别比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胜  卞学瑜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以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生长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6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木材密度、树高、胸径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长和材质性状受中等更强度的遗传控制.6个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81.9%,73.3%,70.52%。64.3%.68.8%,70.54%.胸径和树高之间、纤维长度与纤维长宽比、胸径之间、木材密度与胸径之间都呈现出较高的遗传正相关.宜接选择效果优于间接选择,指数选择优于直接选择。由4性状树高、胸径、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配合的选择指数对本实验群体比较合适。利用选择指数评选出4个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朱映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