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3)
2023(5962)
2022(5024)
2021(4534)
2020(3912)
2019(8645)
2018(8505)
2017(15893)
2016(8933)
2015(10107)
2014(10006)
2013(9866)
2012(9312)
2011(8478)
2010(8545)
2009(8234)
2008(8178)
2007(7526)
2006(6749)
2005(6473)
作者
(28826)
(24221)
(24169)
(22997)
(15388)
(11742)
(10888)
(9374)
(9321)
(8802)
(8408)
(8172)
(8162)
(8142)
(7833)
(7558)
(7280)
(7229)
(7189)
(7039)
(6233)
(6100)
(6039)
(5653)
(5617)
(5516)
(5454)
(5392)
(5083)
(4886)
学科
(31389)
经济(31313)
管理(30930)
(26343)
(23164)
企业(23164)
(12698)
(12453)
方法(11930)
数学(9970)
数学方法(9831)
中国(8785)
(8778)
(8590)
(8549)
业经(8189)
体制(7516)
(7278)
财务(7260)
财务管理(7237)
企业财务(6891)
(6722)
银行(6692)
(6415)
金融(6413)
(6390)
(6048)
贸易(6045)
(5928)
环境(5818)
机构
大学(133822)
学院(131186)
(52286)
经济(51067)
研究(50546)
管理(45363)
理学(38435)
理学院(37948)
中国(37492)
管理学(37206)
管理学院(36972)
科学(31850)
(29123)
(29074)
(28208)
(27401)
研究所(24704)
农业(23179)
业大(22424)
中心(22145)
(21842)
财经(21082)
(19062)
(18260)
(18202)
北京(18125)
经济学(16549)
(16282)
财经大学(15686)
(15251)
基金
项目(87819)
科学(68159)
基金(64213)
研究(59718)
(58453)
国家(57993)
科学基金(48142)
社会(37882)
社会科(35813)
社会科学(35804)
(34344)
基金项目(33192)
自然(32565)
自然科(31802)
自然科学(31784)
自然科学基金(31249)
(29781)
教育(27646)
资助(26654)
编号(22267)
(20964)
重点(20804)
(19811)
成果(19433)
(18603)
(18393)
计划(17837)
创新(17647)
科研(17349)
课题(16993)
期刊
(61248)
经济(61248)
研究(40620)
中国(31987)
学报(28352)
(27260)
(23786)
科学(23498)
大学(20925)
学学(19982)
管理(19380)
农业(17896)
(13360)
金融(13360)
教育(13350)
财经(11492)
技术(9934)
(9838)
经济研究(9584)
(9166)
业经(8633)
业大(8152)
(7906)
问题(7760)
农业大学(7114)
(6922)
科技(6694)
国际(6411)
世界(6096)
会计(5796)
共检索到20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惠伟  牛瑞雪  宋要强  李德英  
【目的】探讨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可能的机理,为梨的黑皮病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砀山酥梨为材料,在果实冷藏(2±0.5℃)前,分别采用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浸泡1min和0.5μL.L-1的l-MCP气体处理12h,定期对果实部分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在贮藏末期对其黑皮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和0.5μL.L-11-MCP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总酚、MDA的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并极其显著地抑制了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改妮  饶景萍  张举印  董晓庆  王慎谦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Dangshansu pear)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未成熟,为当地大量采收期;采收期Ⅱ:当地适宜采收期)的砀山酥梨果实,用1.0μg/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及常温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并观察统计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结果】采收期Ⅰ的对照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均较高;同一采收期,1.0μg/L1-MCP处理能推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梅  关军锋  何近刚  
以南水梨果实为试材,分别研究了1-MCP处理对市售白袋和绿袋包装果实的冷藏期和货架期贮藏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以及果心褐变、果实腐烂和果柄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对南水梨的硬度和酸含量有一定的保持作用,抑制果肉细胞膜透性升高,抑制了TSS升高,有利于果柄保鲜,抑制了果心褐变,但对腐烂无明显作用。白袋的保鲜效果优于绿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衡伟  程秀云  贾兵  刘普  刘莉  叶振风  朱立武  
【目的】研究‘砀山酥梨’褐皮芽变形成机理。【方法】以‘砀山酥梨’及其褐皮芽变‘锈酥’花后110 d幼果果皮为试材,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基于Gene Ontology方法、采用Blast2Go软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合real-time RT-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花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筛选出的63条目的片段中,60条质量较高、3条质量较低;差异表达基因包含α-微管蛋白、甲基转移酶、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液泡膜焦磷酸酶和泛素等数十个基因。花后90—150 d,α-微管蛋白基因在‘锈酥’中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特别是在花后90和110 d,其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颢光  张朝红  王跃进  
为优化‘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的生根条件,解决梨试管苗生根的难题,以‘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培养方式、不同的间苯三酚(PG)浓度、不同的IBA浓度和暗培养时间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生根法,试管苗在附加80 mg/L PG和20 mg/L IBA的ASH基本培养基上暗培养7d后转入附加80 mg/L PG的ASH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生根率达到91.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兵  朱立武  张绍铃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保花保果剂(PBO)、多效唑(PP333)、氟硅唑(Flusilazole),研究生长调节剂对‘砀山酥梨’脱萼果率、果实品质和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PBO、PP333虽能提高‘砀山酥梨’脱萼果率、果实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有机酸含量,但使果实石细胞明显增多、硬度增加、果点增大。2 500 mg.L-1 PP333、2 000 mg.L-1 PBO处理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1.52%和1.47%;果肉硬度分别为6.34和6.36 kg.cm-2;果点直径分别为1.97和1.87 mm,均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对照。PBO和Flusilazol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莉  孙虹丽  程召阳  贾兵  刘普  叶振风  朱立武  衡伟  
为探索砀山酥梨褐皮芽变果皮褐色形成机理,试验以褐皮芽变果皮为材料,克隆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PAL2、4CL1、CAD1、PPO1、POD4等5个酶基因3'端序列,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花后25,50,75,100,125,150,175 d等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基因相对表达量各取样时期,锈酥果皮中PAL2、4CL1、CAD1和POD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砀山酥梨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仅与POD4酶基因表达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而锈酥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与PAL2、4CL1、CAD1和POD4酶基因表达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AL2、4CL1、CAD1和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蕊  王晓翠  林雪飞  邹运鼎  毕守东  付文锋  陶金昌  赵鹏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等分析方法对梨网蝽与其几种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梨网蝽数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为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锥腹肖蛸、八斑球腹蛛、中华草蛉和三突花蟹蛛;与梨网蝽发生时间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为锥腹肖蛸、三突花蟹蛛、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中华草蛉和八斑球腹蛛;与梨网蝽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为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蟹蛛、八斑球腹蛛、中华草蛉和锥腹肖蛸。综合排序结果表明:梨网蝽的主要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锥腹肖蛸和三突花蟹蛛。当梨网蝽种群密度为每株32.1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全军  邓家林  张绍铃  李文贵  黄文江  
以丰水梨(Hosu 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MCP(1-M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施肥方式丰水梨的影响,室温条件下1-MCP处理12 h后,室温贮藏。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明显延缓果实硬度、果实失水率的下降,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并阻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增加速率,延缓丰水梨在常温下的后熟衰老进程,从而较好地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精确定量施肥和常规施肥1-MCP处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成都平原采用精确定量施肥法能延长丰水梨果实货架期9~12 d,果实贮藏品质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阳  高付永  孙炜  芮伟康  Khanizadeh Shahrokh  张绍铃  陶书田  
[目的]通过克隆‘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果实中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阐释了其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途径的作用,以期为今后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来改变果实中石细胞含量从而改善梨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年生‘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根据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关于植物木质化的ccOaOMt基因序列与梨基因组数据库调取的序列比对,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基因PbccOaOMt,genbank登录号为kJ57754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伊兴凯  张金云  高正辉  潘海发  徐义流  陈加红  
【目的】探讨地面覆盖对砀山酥梨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砀山县某砀山酥梨园中,设置覆盖地膜、人工生草(人工种植毛叶苕子)、覆盖稻草与清耕(对照)4种处理,分别于试验进行的第3年和第5年,采集0~15cm和15~45cm土层土样及成熟后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的内、外品质,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覆盖第5年与第3年相比,土壤养分大部分指标有所提高;试验第5年,在15~45cm土层,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3.51%和65.52%。试验第5年,覆盖地膜处理的果点密度比对照降低了6.29%,石细胞总含量降低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兴旺  
砀山酥梨原产安徽省砀山县,是全国著名的梨优良品种之一。引入云南栽培已有36年历史,在其适宜地区生长发育良好,早果、丰产、优质,被定为云南省发展的主栽品种。对气候环境要求较严,如休眠期低温时数不足,则不能顺利通过休眠,导致生理紊乱,次春不能按时发叶开花或发叶开花不整齐,中下部的叶芽和花芽多不萌动,5月下旬、鳞片松开脱落,变成死芽,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通过研究砀山梨在不同生态环境里的表现,摸清了它需要的环境气象条件,为发展砀山酥梨选择园地避免盲目性,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伊兴凯  徐义流  张金云  高正辉  潘海发  齐永杰  雷波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的生理需冷量,探索气候变化对砀山酥梨适宜栽培区域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定期采集砀山酥梨自然越冬条件下着生花芽和叶芽的休眠枝条,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清水插枝法培养3周,统计花芽和叶芽的萌芽率,确定满足砀山酥梨花芽和叶芽休眠的日期,依据温度记录数据,计算砀山酥梨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下的需冷量。【结果】砀山酥梨花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 051h,7.2℃模型为2 070h,犹他模型为788CU;砀山酥梨叶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 126h,7.2℃模型为2 198h,犹他模型为857CU。【结论】结合黄河故道地区冬季温度变化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阳  高付永  孙炜  芮伟康  Khanizadeh Shahrokh  张绍铃  陶书田  
[目的]通过克隆‘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果实中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阐释了其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途径的作用,以期为今后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来改变果实中石细胞含量从而改善梨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年生‘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根据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关于植物木质化的CCoAOMT基因序列与梨基因组数据库调取的序列比对,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基因PbCCoAOMT,GenBank登录号为KJ57754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德  高超  孙义  杨健  范孝玲  王胜  
【目的】建立砀山酥梨果实的气候品质评价模型,为科学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气象认证和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1996-2015年安徽省砀山县气象站逐日气象监测资料和砀山酥梨品质因素测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法和逐步回归法等统计方法,建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V)和3个采摘时期(09-10,09-20,09-30)的梨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将砀山酥梨气候品质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V)可以由8个品质要素(一级果率、二级果率、三级果率、等外果率、果实含糖率、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降维成4个加权求和组成,权重系数为4个主分量所对应的特征值占原变量总方差的比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4个等级"特优"、"优"、"良好"、"一般"所对应的V的阈值分别为V>0.75,0.4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