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
- 2023(77)
- 2022(65)
- 2021(81)
- 2020(85)
- 2019(130)
- 2018(121)
- 2017(156)
- 2016(141)
- 2015(156)
- 2014(123)
- 2013(141)
- 2012(128)
- 2011(124)
- 2010(126)
- 2009(62)
- 2008(77)
- 2007(73)
- 2006(55)
- 2005(40)
- 学科
- 学(275)
- 水产(155)
- 济(144)
- 经济(144)
- 动物(141)
- 动物学(137)
- 数学(110)
- 理论(110)
- 方法(107)
- 数学方法(103)
- 物(97)
- 植(90)
- 基因(89)
- 植物(89)
- 工程(83)
- 基因工程(81)
- 教学(80)
- 管理(71)
- 学理(69)
- 学理论(69)
- 学法(68)
- 教学法(68)
- 业(60)
- 中国(60)
- 虫(58)
- 传(54)
- 农(54)
- 麦(54)
- 害(52)
- 生物(48)
- 机构
- 学院(1668)
- 大学(1563)
- 农(1088)
- 农业(928)
- 科学(897)
- 研究(881)
- 室(727)
- 实验(722)
- 实验室(706)
- 重点(680)
- 业大(673)
- 所(611)
- 研究所(605)
- 业(563)
- 技术(562)
- 农业大学(559)
- 中国(496)
- 省(449)
- 生物(424)
- 科学院(399)
- 中心(396)
- 部(388)
- 家(378)
- 京(370)
- 国家(350)
- 江(313)
- 工程(301)
- 科技(300)
- 农业科学(283)
- 技术学院(276)
共检索到226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海丽
自2019年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教育部分批次遴选了300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在推进职业院校试点工作中具有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拓展第三方评价等新的角色定位。基于教育部公示的名单统计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民营企业表现突出;区域分布不均衡;行业面向对接产业重点领域;行业协会作用明显。针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组织资质方面,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监督管理;在证书标准方面,推动龙头企业建立证书标准的开发范式;在教材资源方面,丰富职业院校"课证融通"的学习资源;在教师队伍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专业能力;在社会需求方面,回应区域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提升培训评价组织的公信力和证书"含金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寿冰 高艳芳 满冬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简称"培训评价组织")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在1+X证书制度试点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对培训评价组织的特征和定位做出具体描述基础上,从试点院校的视角论述了培训评价组织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职责: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建设、证书管理体系建设等;并从健全培训评价组织遴选机制、加强培训评价组织监督管理、营造支持培训评价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加强培训评价组织的培育与监管进行研究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红 李钦 谭旭
1+X证书制度对于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从区域分布、产业布点、组织类型、专业分布、院校参与五方面,对前四批发布的447个1+X证书进行统计分析。针对试点中出现的专业布局差异大、证书含金量不高、区域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分类遴选管理、提高证书的市场认可度、建立国家为主区域相辅证书制度,稳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绍梅 王启合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具有职业导向作用,有助于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衔接。当前实施1+X证书制度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包括1+X证书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基础、产教双向对接渠道不顺畅、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缺乏国家层面的认证标准体系、现有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三教"基础较为薄弱等。为了做好制度的试点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发展,学校层面要积极建立1+X证书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办学形态,开发面向"X"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政府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大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建立1+X证书的协作认证体系,尽快完善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夯实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添妙 杨虹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创新,培训评价组织是职业教育新生事物,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主体者、职业技能评价考核者、职业教育培训实施者、职业教育资源聚合者和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优化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教育公益性与企业盈利性、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资格证书并行关系、保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公信力与维持自身竞争力,是培训评价组织面临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培训评价组织最大效能,需要顶层设计的制度保障、国家资历框架的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走质量发展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刚
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制度创新,对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深化"三教"改革、构建标准评价体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虽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面临着学历教育传统教学体系对"X"证书存在排异性、"书证融合"还有一定距离、"双师型"师资不足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与困难。鉴于此,建议构建职业院校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体系及更加成熟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水平,健全培训评价组织和证书的管理评价办法,跟进出台支持1+X证书制度配套政策,以实现1+X证书制度全国全面实施。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试点情况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婷婷 沈勤
在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改革中,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占据重要位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院校三大制度主体之间可以应用协同学的方法,遵循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内涵—要素—机制"的理论框架,形成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运行的协同机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监督、评估工作,培训评价组织全面负责"X"证书制度的建设,职业院校做好校内"1"和"X"的有机衔接,以此共同推进我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妮 阮宜扬
从政策设置的初衷出发,解析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过程中的异化行为及其组织行动逻辑。研究发现,试点培训评价组织在市场逻辑下,存在重准入轻过程、重收益轻质量、做大市场而非赋能教育的现象;而试点院校在科层逻辑下,体现为强调申报忽略证书筛选、考虑成本设卡申报数量、应付考证缺乏融通的选择性执行行为。最终,1+X证书制度的校企双方合作目标双重异化,合作结构权力失衡,合作关系合而未“和”。提出三方面优化策略:建立“规范”,利用合法性机制扩散范例;平衡权力,通过差异性资源互赖促进协同;奖优驱劣,设计经济激励机制纠偏提质。
关键词:
1+X证书 试点 组织理性 组织行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炜杰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新的职业学业证书制度,为双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供给不足提供突破可能,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从"同一型"向"多元型"转变、课程结构从"单进程"向"多进程"转变、课程内容从"单向度"向"多向度"转变、课程实施从"基于教"向"基于学"转变和管理机制从"刚性化"向"弹性化"转变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舒通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文章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竞争力、提升职业院校的整体办学能力三个方面说明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的诉求,从招募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培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教师、完善制度的配套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六个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详细解析,从过分重视"X"而忽视"1"的地位和价值、过分注重证书的数量而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容易导致教育的应试化和功利化三个方面指明了在实际操作中的误区以及防范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昆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高"创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了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更为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研究探索一条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堆元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从"1+X证书"制度中"X证书"技术技能证书具有种类多、考核标准新等特点的视角出发,阐述职业教育"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厘清"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制订工作方案,明确"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有效实施必须做到下面几方面:建立"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动态制定培训评价组织"X证书"考核通过率;随机选配监考老师;动态遴选培训评价组织。
关键词:
1+X证书 X证书制度 国家考核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沈家乐
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呼唤着职业教育“自我”的制度安排与执行逻辑。“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非异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转轴。归属于“整合—系络”政策执行研究范式的“模糊—冲突”理论为“1+X”证书制度的执行研究提供了理论视窗。该理论提出有效政策执行模式的构建取决于政策特性,即模糊性与冲突性,不同水平的交叉组合对应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因而,通过构建“1+X”证书制度“模糊—冲突”识别的六维分析框架,并结合内容分析法窥探该制度暗伏的模糊性与冲突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探索“1+X”证书制度执行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X”证书制度模糊性较高,冲突性较低,呈现为试验性执行模式,其执行的支配性因素为情境,具体指向政策所关乎的内在资源、地方政府规划引领水平以及末端执行者的参与积极性与行动能力。据此,以支配性因素为切入点,联动多元政策主体,从“资源驱动”、“规范引导”和“功能进阶”三维构建“1+X”证书制度执行的理论模型,以期制定好、执行好、发挥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彬
近年来,以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衍生出来的"大职教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大职教观"的思想内涵包括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职业教育的终身性、能力形成的复合性、受教育者发展的全面性。从"大职教观"视角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蕴含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目标、深化书证融通是主线、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是方向、促进终身学习是要点四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因此,现阶段我国实施推进1+X证书制度宜采取如下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健全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重构教学体系,以育训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建立学分银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大职教观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堆元
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二者各自证明的内容不同,各自承当证明学生素养的不同方面。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首先应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突出体现,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所证明的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其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标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X证书"开发前,应厘清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否互认、"X证书"范围、"X证书"种类和"X证书"等级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1+X证书 双证书制度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