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
- 2023(1369)
- 2022(1228)
- 2021(1177)
- 2020(1077)
- 2019(2391)
- 2018(2219)
- 2017(3503)
- 2016(2522)
- 2015(2854)
- 2014(2739)
- 2013(2962)
- 2012(2965)
- 2011(2667)
- 2010(2753)
- 2009(2491)
- 2008(2557)
- 2007(2293)
- 2006(1936)
- 2005(1774)
- 学科
- 济(5435)
- 经济(5417)
- 学(5272)
- 教育(4331)
- 管理(4125)
- 生(3971)
- 业(3885)
- 研究(3708)
- 研究生(3485)
- 企(3458)
- 企业(3458)
- 制(2855)
- 方法(2677)
- 水产(2345)
- 度(2331)
- 制度(2327)
- 数学(2246)
- 数学方法(2212)
- 害(2161)
- 疗(2151)
- 医疗(2148)
- 服务(2051)
- 虫(1945)
- 财(1930)
- 动物(1869)
- 农(1726)
- 虫害(1714)
- 生物(1617)
- 动物学(1616)
- 病虫(1588)
- 机构
- 大学(38816)
- 学院(36343)
- 研究(18813)
- 农(16383)
- 科学(14812)
- 农业(13383)
- 所(11542)
- 业大(10737)
- 研究所(10732)
- 中国(10582)
- 室(9210)
- 省(8995)
- 京(8768)
- 管理(8618)
- 济(8589)
- 农业大学(8433)
- 实验(8247)
- 经济(8049)
- 实验室(8011)
- 业(7574)
- 重点(7548)
- 江(7161)
- 理学(7125)
- 院(7093)
- 中心(7073)
- 理学院(6916)
- 技术(6740)
- 管理学(6602)
- 管理学院(6551)
- 部(6345)
共检索到58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小亮 陈昌福 高宇 贺中华 田甜 刘振兴
从正常养殖的黄颡鱼肠道中分离得到218株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拮抗作用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1株益生菌HS140菌株。通过测定HS140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并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部分序列分析,对HS140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S140菌株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能够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和鳗弧菌的生长。HS140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异恶唑、先锋霉素VI等3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另外13种抗生素均敏感或中度敏感。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浓度为1.0×108cfu/mL的HS140菌悬液对黄颡鱼没有致病性。HS140...
关键词:
黄颡鱼 地衣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瑞锋 王印庚 梁友 高淳仁 张正 李彬 翟介明 曲江波
从健康的大菱鲆肠道内分离细菌,以大菱鲆致病菌鲨鱼弧菌Vibrio 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为指示菌,根据拮抗作用原则,分离得到一株菌TYTG-1。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分离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该株菌在4~42℃均能生长,属广温性。经过28d的投喂添加浓度为107和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大菱鲆生长正常,未产生不良反应。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对引起大菱鲆腹水病和肠炎病的两株致病弧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具有较大潜力作为肠道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海平 曾占壮 林煜 钟全福 余培建 翁祖桐
从正常养殖的鳗鲡肠道中分离得到477株细菌,通过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试验和产酶能力测试筛选出47株细菌。通过对鳗鲡饲料培养基的利用能力从中筛选出19株细菌,鉴定分类后选择7株可能的益生菌进行鱼粉分解试验,筛选得到2株细菌,即A40209CDC4和A31009NA。最后测定这2株细菌对欧洲鳗鲡的毒力和对鳗鲡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剂量的细菌对欧洲鳗鲡无毒力,且能有效地提高对饲料的利用率,表明筛选出的2株肠道益生菌A40209CDC4和A31009NA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养殖鳗鲡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筛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但言 马跃岗 朱杰 陈元坤 曾东 谭占坤
从健康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肠道菌群分离得到25株细菌,通过对菌株胞外酶活力及对鱼类常见病原菌抑制作用进行筛选,从中筛选出一株益生菌DQHY-7菌株。对DQHY-7菌株安全性进行检测,并结合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对DQHY-7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DQHY-7菌株具有较强的分泌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能够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生长。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浓度为1.0×108CFU/mL的DQHY-7菌悬液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窦春萌 左志晗 刘逸尘 张亦陈 耿绪云 孙金生
为获得具有消化酶活性且安全的益生菌,从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初步分离得到576株细菌,对菌株进行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的定性及定量测试,筛选出产酶种类多且产酶能力强的菌株11株。对筛选出的11株菌进行了幼虾浸浴实验、药敏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将11株菌的菌悬液添加到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养殖水体中进行浸浴实验,浸浴结束后用鳗弧菌进行刺激,测定不同浸浴组幼虾相关免疫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确定其对幼虾的保护效果。综合消化酶活性、菌株对幼虾的保护效果及生物安全性,筛选得到4株效果较好的菌株。菌株的16S r 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细菌1号、2号和4号分别与芽孢杆菌(BAcilluS Sp...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肠道 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中华 陈昌福 高宇 孟小亮 田甜
对分离自健康黄鳝肠道118株菌进行点种法病原菌拮抗试验,结合产酶能力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对病原菌拮抗作用显著和产酶能力较强的拟选菌株HY-136。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应用API 50 CHB鉴定盒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属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相似;进一步利用PCR技术对该菌株16S rRNA序列作测定与分析,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并用Mage4.0软件与芽孢杆菌属的其它菌种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序列(登录号为EU346662)具有99.8%的同源性,且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确定菌株H...
关键词:
黄鳝 枯草芽孢杆菌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敏 吴志新 曾令兵 王树云 毕鹏 陈孝煊
对黄颡鱼肠道及所处水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各肠段中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5.27±0.74、6.26±0.36、7.56±0.61。厌氧菌数量远大于好氧和兼性厌氧菌,相差约2~3个数量级,双歧杆菌为厌氧菌的优势菌。养殖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为4.80±0.73,表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不高。黄颡鱼肠道与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基本相同,均为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此外,对患细菌性出血病的黄颡鱼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鱼肠道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气单胞菌相比健康黄颡鱼增加18.3%~33.6%,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表明气单胞菌等重要条件致病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达...
关键词:
黄颡鱼 肠道 水体 菌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启欢 叶应旺 胡王 江河 陆剑锋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 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尚碧娇 左志晗 窦春萌 李文悦 孙金生
为分析荚膜红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本实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30 d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高通量测序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的16S rDNA V4区,来分析不同益生菌饲喂后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和攻毒后累计死亡率的宏观指标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空白组(CK)、荚膜红细菌组(Rc)和蜡样芽孢杆菌组(Bc)样品OTU范围为374~506,其中CK组对虾肠道菌群OTU数量最低,饲喂益生菌后的2组对虾肠道菌群中OTU数量相对较高;(2)在门分类水平上,3组的变形菌门数均为最多,CK组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少量拟杆菌门,Bc组主要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无壁细菌门、厚壁细菌门和假单胞菌,Rc组主要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放线细菌、梭杆菌门和蓝细菌;(3)稀释曲线和Shannon指数结果可见,CK组样品物种丰度和复杂度最低,且Bc组样品丰度和复杂度相对较高;(4)PCA分析发现,Rc组和CK组样品微生物组成较为接近,结合宏观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和攻毒后累计死亡率的结果分析,可见相较于荚膜红细菌,蜡样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影响更显著,且益生效果更佳。研究表明,饲喂益生菌可以扩增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度,并能抑制弧菌属等有害菌群的生长,提高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并降低死亡率,从而达到益生效果,其中以饲喂蜡样芽孢杆菌菌株效果更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多年来,课题组一直从事益生菌资源保护及在食品和人体肠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经过课题组所有成员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和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利用传统纯培养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方法,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区103个不同地区,采集的563份自然发酵的酸菜、豆酱、辣白菜、锦州小菜、玉米发酵面团、酸马奶、酱腌菜中,分离、鉴定并保藏了1128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益生菌 人体肠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桂英 宋晓玲 孙艳 麦康森 谢国驷 黄倢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Bacillus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配制3种免疫饲料。每组3个重复,对个体质量为(3.2±0.2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每5 d取样,以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新云 刘又嘉 邓艳玲 郭抗萧 谭周进
为研制新型微生态制剂,从试验小鼠中分离出1株肠道酵母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菌落呈白色、圆形,在显微镜下细胞呈椭圆形,出芽生殖;该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和D–甘露醇,能够同化蛋白胨和硝酸钾,不能耐受高浓度乙醇,脲酶试验结果为阴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18SrDNA(登录号为KC534843)与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18SrDNA(登录号为Ab013567)的同源性达99%,26SrDNA(登录号为KC534842)与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26SrDNA(登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娜 商志伟 赵敏
选用50头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断奶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全程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4组在试验第1天到第28天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质量比为1∶1∶1、1∶2∶1、2∶1∶2、1∶1∶2)的混合益生菌制剂,在第29天到第42天饲喂基础日粮。饲喂28 d后计算各组仔猪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1、3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仔猪的日增重又稍高于试验3组;试验1、3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1组仔猪的料重比又稍低于试验3组;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圣鄂 任风鸣 王晗 卓维 亓俊朋 杨希萌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助于指导畜禽的科学养殖。【方法】以三黄鸡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处理,试验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8%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12%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测定比较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结果】饲粮中添加4%~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后会显著增加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AST、TG、LDL-C含量(P<0.05);显著提高三黄鸡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提高三黄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5)。添加8%~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组合显著提升三黄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隐比,并且显著提高三黄鸡盲肠菌群的Observed_species和Chao 1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P<0.05)。添加4%~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组合的三黄鸡盲肠菌群中有害菌群Actin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益生菌群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能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增加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脂代谢水平和肝脏健康状况,促进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发育,促进了肠道中益生菌的繁殖,抑制了有害菌的增殖,丰富盲肠微生物区系,更好地保持三黄鸡健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冠楠 夏雪娟 SENDEGEYA Parfait 何石宝 郭东东 朱勇
【目的】筛选对家蚕(Bombyx mori)具有益生作用的芽孢杆菌,改善家蚕肠道微环境,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方法】采用高温选育法对家蚕肠道内的芽孢杆菌进行初筛;以产胞外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及能在肠道定殖为基础,结合溶血试验、抗生素药敏试验和产消化酶能力大小等对芽孢杆菌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再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检测其在家蚕肠道内定殖情况及其对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共从57株细菌中筛选出两株能同时产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且不产生溶血现象的芽孢杆菌SWL-17和SWL-19。14种抗生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