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3)
2023(3983)
2022(3506)
2021(3241)
2020(2860)
2019(6340)
2018(6295)
2017(11189)
2016(6898)
2015(7798)
2014(7758)
2013(7801)
2012(7863)
2011(7296)
2010(7452)
2009(6877)
2008(7247)
2007(6499)
2006(5861)
2005(5413)
作者
(27301)
(22941)
(22846)
(21486)
(15027)
(11356)
(10179)
(9016)
(8939)
(8430)
(8196)
(7948)
(7890)
(7792)
(7566)
(7190)
(7143)
(6918)
(6834)
(6793)
(6271)
(6035)
(5960)
(5439)
(5435)
(5213)
(5213)
(5090)
(5053)
(5029)
学科
(23730)
经济(23686)
管理(14008)
(13429)
(12595)
(10641)
企业(10641)
方法(10557)
数学(8676)
数学方法(8482)
(6443)
中国(6002)
(5507)
(5188)
贸易(5186)
(5035)
业经(4838)
(4711)
理论(4640)
(4347)
金融(4342)
农业(4336)
地方(4246)
(4205)
及其(3984)
(3918)
银行(3850)
水产(3761)
(3717)
环境(3505)
机构
大学(112438)
学院(107885)
研究(49864)
科学(38482)
(37391)
(35135)
经济(34284)
中国(33292)
(30584)
农业(30565)
管理(30279)
研究所(28619)
(26446)
业大(26265)
理学(25940)
理学院(25407)
管理学(24415)
管理学院(24268)
中心(20262)
农业大学(19524)
(18913)
(18203)
(18083)
实验(17355)
(17313)
(17270)
科学院(16968)
实验室(16787)
北京(16484)
(16206)
基金
项目(76940)
科学(56969)
基金(54868)
(54126)
国家(53739)
研究(44082)
科学基金(41483)
自然(31965)
自然科(31204)
自然科学(31183)
(30650)
自然科学基金(30617)
基金项目(28251)
(27948)
社会(24418)
资助(23995)
社会科(22818)
社会科学(22808)
教育(20549)
计划(20019)
科技(19322)
重点(19227)
(16776)
(16096)
科研(16028)
(15557)
专项(15546)
(15506)
(15058)
编号(15006)
期刊
(39262)
经济(39262)
学报(36694)
(34270)
研究(29057)
科学(27896)
大学(24749)
学学(23805)
中国(23729)
农业(23370)
(13026)
业大(12139)
(11529)
管理(11517)
教育(10943)
农业大学(10370)
(9206)
(7934)
金融(7934)
林业(7324)
中国农业(7028)
自然(6996)
科技(6554)
技术(6456)
财经(6380)
经济研究(6256)
自然科(6022)
自然科学(6022)
国际(5603)
世界(5576)
共检索到164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城移  郝心怡  林沛霖  黄海辰  刘昆  吴小平  傅俊生  
[目的]对1株野外采集的蝉虫草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比较其发酵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及多糖的组成。[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比较供试菌株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以及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较分析2种多糖的成分及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供试菌株为蝉虫草Cordyceps cicadae;其胞内和胞外多糖均可极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性(P250.0 ku)分布占比明显高于胞外多糖。[结论]野生蝉虫草菌株发酵所产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较胞内多糖强,二者在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姣  冯武  黄文  边银丙  陈加平  申莉莉  
从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BYB-08液体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并纯化,测定蛹虫草胞外多糖粗品(exopolysaccharides,EPS)和纯化品(EPS-1)清除DPPH、·OH、O2-·以及螯合Fe2+的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EPS和EPS-1对DPPH、·OH、O2-·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以及螯合Fe2+的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且其抗氧化效果与多糖质量浓度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0mg/mL时,EPS和EPS-1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96.07%、95.51%,对·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74.00%、68.39%,对O2-·的清除率分别达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在兴  刘凌云  陈华  翁伯琦  林占熺  刘朋虎  
【目的】研究菌草灵芝多糖肽(GL-PP)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GL-PP应用于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低(50μg/mL)、中(100μg/mL)、高(200μg/mL)3种不同浓度的GL-PP处理肝癌细胞Huh7,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GL-PP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培养基添加GL-PP后肝癌细胞Huh7活力降低,且GL-PP添加浓度越高活力降低越多,但是差异均不显著(P>0.05);GL-PP的浓度为10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无明显影响,当浓度为20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50μg/mL)和中浓度(100μg/mL)的GL-PP对肝癌细胞Huh7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高浓度(200μg/mL)的GL-PP能够明显(P<0.05)诱导肝癌细胞Huh7的凋亡。【结论】GL-PP对肝癌细胞Huh7细胞活性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的GL-PP可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也可诱导其凋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丹钊  黄为一  
葡糖杆菌属菌株JS1(Gluconobactersp.)所产胞外多糖(EPS)经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精制多糖。该多糖呈现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0.2g·L-1的添加量就可显著抑制饱和脂质的氧化,至第9天抑制率可达93.7%,效果优于柠檬酸对照处理(87.7%);对·OH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效果与维生素C对照相当,1.0g·L-1的添加量对·OH的清除率可达87.12%。通过柱层析法对精制多糖进一步分离得到P1、P2两个单一组分,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定,P1由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三者的含量比为1.8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陈书存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为蛹虫草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蛹虫草粗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CMPs),再以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DEAE cellulose 52,DEAE-52)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其总糖含量;测定蛹虫草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和DPPH·的清除作用;建立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进一步研究CMPs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纯化后的蛹虫草多糖总糖含量为82.57%;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蛹虫草多糖(CMPs)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和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_(50))分别达到1.912,2.153,1.612和2.058 mg/mL。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MPs能够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T-SOD、CAT和GSH-Px活力,同时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并且呈现良好的质量浓度依存关系,尤其是在高剂量时可以使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相关抗氧化指标恢复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极显著降低机体的MDA含量。[结论]蛹虫草多糖(CMPs)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的潜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琰章  吕静南  陈豪  郝吉  黄密  杨洁  戴晨曦  杨新洲  林亲雄  
从矮坨坨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菌,经形态与分子生物学18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运用中压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1 HNMR、13 CNMR以及LC-MS从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4-氨基-2-羟基嘧啶(1),4,5-二氢-3H-吡唑-3-羧酸甲酯(2),4-羟基-7-(2-羟基-丁基)-3-甲基-氧杂环庚烷-2-酮(3),2-氨基-3-甲基戊酸(4),2,5-二氨基戊酸(5),2-氨基-3-甲基丁酸(6)4-羟基苯甲酸(7),脱氢镰刀菌酸(8),镰刀菌酸(9),其中化合物8对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23.9和29.1μg/mL,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未显示细胞毒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丽萍  丁炜东  张柳  Galina Jeney  徐跑  殷国俊  
为了探讨香菇和黄芪多糖对鲤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作用,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等技术,对鲤的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并离体培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香菇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体外暴露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后,采用MTT法测定它们对鲤外周血白细胞增殖的影响;NBT还原法和Griess试剂显色法测定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1β诱导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和香菇多糖作用头肾巨噬细胞24h后,香菇多糖浓度为1,10,100μg·mL-1时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的氧爆发活性,黄芪多糖则没有显著的诱导...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思建  徐婵  杨洁  黄蕴  文琰章  宋萍  林亲雄  王强  杨新洲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种藏药材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_(50)值均小于150μg/mL,其中马兜铃、蓝翠雀花、甘青青兰、掌叶橐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_(50)值均小于50μg/mL,但马兜铃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正常肝细胞L-02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在进一步的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帮星  康冀川  何劲  何维  文庭池  
【目的】探寻粉被虫草无性型粉被玛利娅霉cp菌株产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静置培养实验方法,测定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产量。【结果】: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蔗糖、蛋白胨和K_2HPO_4;最佳的氨基酸添加物为谷氨酸,最佳初始pH为7.0,最佳装液量50%,最佳接种量2.5%,26℃下最佳静置培养时间为40 d。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晓云  张学成  朱清华  谭金山  
为进行经济海藻枝管藻细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的超微定位,本文以钌红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制备枝管藻透射电镜样品。结果表明,钌红染色方法不仅比常规电镜制样方法能够更完整地显示海藻细胞壁的超微结构,而且使枝管藻多糖在细胞壁内、外的分布在透射电镜下直观可见:细胞壁内的多糖物质主要呈多层紧密排列的微纤维状,细胞表面的多糖物质则呈松散的网状。本结果为研究海藻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和海藻吸附重金属的作用部位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云  曾玲  熊文  张玲  张清  王德云  刘家国  
为研制抗1型鸭肝炎病毒(DHV-1)新药成分,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山豆根多糖(BSRPS),并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其硫酸化产物山豆根多糖硫酸酯(sBSRPS),然后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比较研究BSRPS和sBSRPS抗DHV-1感染鸭胚肝细胞的作用。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比较分析BSRPS和sBSRPS对DHV-1吸附肝细胞作用的差异,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分析了最有效药物浓度的BSRPS和sBSRPS对DHV-1在鸭胚肝细胞上的复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BSRPS和sBSRPS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DHV-1的作用,sBSRPS的效果优于BSRPS。sBSRPS能有效抑制DHV-1的体外复制和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彬  王小龙  
将不同质量浓度 (0 3、 0 5、 0 6、 0 8、 1 0、 1 2、 1 5和 2 0 μg·mL-1)的亚硒酸钠加入大鼠的肝癌细胞 (RH 35 )和正常肝细胞 (BRL)的体外培养液中 ,分别在不同时间 (2 4、 4 8、 72和 96h ;2 4、 5 6和 96h)检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生长曲线等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浓度和时间增加 ,亚硒酸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随时间的延长 ,亚硒酸钠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浓度变化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玲  吴达  霍生东  
【目的】探讨红景天甙(Salidroside)体外诱导人肝癌QGY-770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QGY-770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红景天甙对QGY-77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荧光双染、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红景天甙对QGY-77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探讨红景天甙诱导QGY-7703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MTT比色法试验结果表明,0.01,0.1,1,10和100μg/mL红景天甙对QGY-7703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荣华  张文雅  张玉茹  杨丽萍  王俊丽  孟晓林  聂国兴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能够参与机体多种生理过程。实验探讨了草鱼肝细胞外泌体的分离鉴定方法,并初步研究外泌体对草鱼肝细胞中miRNAs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以草鱼肝细胞L8824为材料,通过超速离心获得外泌体,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纳米颗粒示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术检测外泌体粒径和数量,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其标志蛋白CD63的表达,最后用正常肝细胞和油酸诱导的脂肪肝细胞源外泌体孵育草鱼肝细胞,通过Real-time qPCR技术检测两种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对草鱼肝细胞中miR-122/33及免疫相关基因(TNF-α,NF-κB,IL-1β,IL-6和IL-10)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肝细胞外泌体为30~150 nm的不均匀囊泡,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的膜结构;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呈阳性表达;NTA技术检测显示外泌体囊泡占所有囊泡的50%以上;脂肪肝细胞源外泌体显著提高了肝细胞中miR-122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转录水平。研究表明,通过超速离心法可成功分离草鱼肝细胞外泌体,且脂肪肝细胞源外泌体在草鱼肝细胞免疫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军厂  蔡忠良  陈永艳  常绪路  刘慧芬  赵燕静  张建新  
为研究乳酸乳球菌Q-9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coccus lactis Q-9, EPS-9)对鲤免疫应答、抗氧化活性以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性能的影响,本实验将提取并纯化的EPS-9 (250、500和1 000 μg/mL)与鲤头肾细胞体外共培养,检测头肾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吞噬活性,以及孵育液中一氧化氮(NO)和细胞因子的合成量。将300尾健康鲤[(47.66±0.43) 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阴性和阳性)灌喂无菌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处理组分别灌喂不同浓度的EPS-9 (250、500和1 000 μg/mL),1次/天,连续处理7 d后取血液和肝胰腺组织。随后,阳性组和处理组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阴性组用无菌PBS处理,感染24 h后取血液和肝胰腺组织。分别检测血清中NO和细胞因子的合成量,及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肝胰腺组织中的抗氧化(T-AOC、T-SOD、CAT、GSH、GSH-Px和MDA)指标。体外结果显示,EPS-9能显著增强鲤头肾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吞噬活性,并提高NO、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合成量。体内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S-9灌喂处理能显著上调血清中NO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量,LZM和AKP活性,以及肝胰腺的抗氧化水平。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NO、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量及LZM、AKP的活性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但无论感染与否,EPS-9处理组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的合成量均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EPS-9在体内和体外均具备提高鲤的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活性和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添加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