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1)
2023(5053)
2022(4353)
2021(4019)
2020(3443)
2019(7491)
2018(7627)
2017(12380)
2016(7970)
2015(9090)
2014(9311)
2013(8622)
2012(8150)
2011(7503)
2010(7631)
2009(6812)
2008(6576)
2007(6015)
2006(5163)
2005(4659)
作者
(26872)
(22713)
(22341)
(21202)
(14164)
(10971)
(10152)
(8813)
(8799)
(8293)
(7743)
(7580)
(7554)
(7531)
(7321)
(7181)
(6999)
(6688)
(6665)
(6444)
(6108)
(5821)
(5808)
(5268)
(5211)
(5167)
(5059)
(4900)
(4886)
(4742)
学科
(19900)
经济(19863)
管理(15440)
(12376)
(9695)
(9355)
企业(9355)
中国(7824)
理论(7784)
(7476)
教育(6904)
教学(6417)
(6364)
地方(6237)
方法(6138)
(5595)
数学(4935)
(4913)
数学方法(4771)
业经(4649)
农业(4590)
学法(4417)
教学法(4417)
(4379)
银行(4311)
(4209)
(4204)
金融(4196)
学理(3917)
学理论(3917)
机构
学院(106940)
大学(104659)
研究(44751)
科学(34028)
(33517)
中国(30022)
(28959)
管理(28693)
经济(27875)
农业(26961)
(26129)
业大(24796)
(24375)
研究所(24315)
理学(23689)
理学院(23196)
管理学(22207)
管理学院(22043)
技术(19691)
(19298)
中心(19036)
(18356)
农业大学(17358)
(16989)
(16510)
(16031)
师范(15676)
实验(15020)
北京(14995)
(14935)
基金
项目(75441)
科学(54452)
研究(49634)
基金(48302)
(46443)
国家(46054)
科学基金(35509)
(33850)
(28833)
自然(25775)
教育(25557)
社会(25221)
基金项目(25220)
自然科(25101)
自然科学(25080)
自然科学基金(24570)
社会科(23478)
社会科学(23469)
编号(21018)
资助(20173)
重点(18917)
成果(18177)
计划(18113)
课题(17949)
科技(17892)
(16604)
(15823)
创新(14819)
科研(14692)
(14690)
期刊
(36151)
经济(36151)
学报(32725)
(31806)
中国(31013)
研究(28936)
科学(23335)
教育(23178)
大学(22648)
学学(21637)
农业(21263)
(11742)
(11456)
管理(11431)
技术(10883)
业大(10722)
农业大学(8948)
(8731)
职业(8423)
林业(7852)
(7562)
金融(7562)
科技(6921)
业经(6300)
自然(5994)
中国农业(5688)
图书(5527)
技术教育(5457)
职业技术(5457)
职业技术教育(5457)
共检索到170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鑫   韦兴迪   曾庆飞   李亚娇   丁磊磊   王小利  
为充分利用贵州岩溶山区牧草根际促生菌资源,以野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根际铁载体产生菌TSQA26-3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观察、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开展菌株促生特性研究,筛选适宜菌株合成铁载体的发酵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确定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促进菌株合成铁载体能力的提升。结果表明,菌株TSQA26-3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同时还具有溶解无机磷、产植物生长素(IAA)和固氮能力;优化后的培养基(MG培养基)配方为,甘露醇25.0 g·L~(-1), L-谷氨酰胺2.5 g·L~(-1), K_2HPO_4 1.0 g·L~(-1), MgSO_4·7H_2O 0.25 g·L~(-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0,摇床转速170 r·min~(-1),培养温度30℃,培养基装液量为每250 mL瓶中装70 mL。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晓蕾  李建宏  姚拓  梅丽娜  李琦  白洁  朱青青  赵晓倩  赵树栋  
功能特性和培养条件研究是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工业化潜力挖掘和开发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对菌株开发利用,选取前期研究中从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洽草(Koeleria glauc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及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获得的5株菌株为材料,测定菌株溶磷、固氮、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等特性,利用16S r RNA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菌株分类学地位;测定菌株生长特性、温度耐受性、p H耐受性、产气特性、产酸特性,确定菌株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1溶有机磷量最高,为170.37μg·mL~(-1),菌株Y3溶无机磷量最高,为308.50μg·mL~(-1);菌株Y1、Y3、Y5、M1、M6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24.23~164.74μg·mL~(-1)。菌株Y1和Y3具有固氮能力,固氮酶活性分别为175.30和255.55 nmol·(h·m L)-1(C2H4)。通过对菌株生长特性测定,5株菌株在40 h均已进入生长稳定期,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1℃,适宜的生长p H范围为6.50~7.50,在LB培养基中生长无产气现象,生长过程中p H稳定在6.23~7.52,具有作为工业化发酵菌种的潜力。16S r DNA鉴定确定菌株Y5与Y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为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M1为产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nxantha),M6为猴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imiae)。本研究为菌株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彭玲  杜秉海  丁延芹  杜志兵  于素芳  陈强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地区铁载体产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为筛选高效铁载体产生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OXAIR-PCR、16S rRNA PCR-RFLP和16SrDNA全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新疆地区棉花根际土壤的铁载体产生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在BOXAIR-PCR分析中,68株供试菌分为11个遗传群;在16SrRNAPCR-RFLP分析中,68株供试菌分10个遗传群;代表菌株的16S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分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产碱杆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宏鹏  张河山  杜冬冬  赵赛  闫红飞  孟庆芳  张娜  杨文香  刘大群  
旨在探索小麦叶锈菌寄主体外萌发的适宜载体及温度,并为小麦叶锈菌的孢子萌发阶段RNA转录组分析提供优良的试验材料。采用高湿度黑暗培养法,以新鲜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FHJT的夏孢子为供试材料,测试不同载体对小麦叶锈菌夏孢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在所测最适温度20℃下,以6种不同材料为培养载体,小麦叶锈菌夏孢子的芽管生长率和芽管生长长度均有显著差异,在无纺布上的夏孢子的芽管长度最长达到465.85μm,微孔滤膜上的夏孢子芽管伸长速度最快,而在这6种材料上夏孢子12 h的萌发率基本相同。微孔滤膜更利于萌发孢子的收集,因此,微孔滤膜是最适宜的萌发载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君  饶惠玲  冯清玉  黄伟  吴承祯  李键  
[目的]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下根际土壤存在低钾胁迫环境,通过筛选、鉴定、优化培养高效解钾菌株,能够丰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为林木解钾工程菌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与数据支持。[方法]从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9株解钾菌,并根据其形态、生长特征选取20株优势菌株,通过测定发酵液可溶性钾含量及解钾率筛选出1株最优解钾菌株,经16S rDNA鉴定确定菌属,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1)初筛获得的20株测试菌株中,共13株菌株解钾率为正值,即有效分解钾长石的解钾菌占65%。(2)经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ltitudinis)的JK13为最优解钾菌,其发酵液可溶性钾含量为81.06μg·mL~(-1),解钾率为60.49%,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 <0.05)。[结论]属于芽孢杆菌属的JK13具有高效解钾能力,优化后以0.5%甘露醇、1.5%酵母粉为最适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在弱碱、高温下能够显著提高菌株生长量,研究结果能够为改善林木钾素利用提供菌种资源与生物工程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邦平  陈俊愉  张启翔  郭良栋  陈瑞丹  蔡超  
从北京、武汉、南京、重庆、昆明五个梅园和野梅主要分布区的云南嵩明、四川木里、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梅圃中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采集梅花根际土壤300份。以梅花根际土壤和蛭石体积为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种植三叶草,培养4个月后,应用染色镜检法测定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三叶草根系的状况。结果表明:所有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都有丛枝菌根侵染;野生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的丛枝菌根侵染率高于人工梅园;四季的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丛枝菌根侵染在季节间无明显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芳  张平  李倩  廖柏寒  彭佩钦  李靖  梅金星  
【目的】探讨两株产铁载体/解磷真菌对镉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迁移积累镉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染菌株ZR1、rL1和不感染菌株(CK)的黑麦草种子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镉溶液(0、1、5、10 mg·L-1)对黑麦草种子进行胁迫萌发试验,分析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植株体内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胁迫质量浓度的升高,无论是发芽率、株高、根长、生物量均呈下降的趋势,根系、茎叶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当胁迫质量浓度为0~10 mg·L-1时,在同一胁迫水平下,接种ZR1菌株的黑麦草发芽率与CK无显著差异(P> 0.05),而rL1菌株处理的发芽率、干质量则比CK低;ZR1处理、rL1处理均对株高无显著性影响(P> 0.05),但使根长分别提高了40.00%~125.34%、55.74%~143.62%,根系鲜质量分别增加了6.78%~59.26%、33.33%~238.98%,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3.81%~114.29%、17.14%~169.72%,根系和茎叶镉含量分别提高了5.91%~28.52%和12.64%~22.66%、92.14%~202.78%和117.16%~226.07%,两者均能促进镉从根系转运至茎叶,使转运系数分别提高了7.69%~104.00%、9.52%~56.00%。【结论】接种ZR1、rL1菌株有效促进了黑麦草根系的生长,提高了黑麦草对重金属镉的积累,促进重金属镉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表现出促进植物提取溶液镉的应用潜力。可见,菌株ZR1、rL1都具有一定的促生性,且能够活化镉,可与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其中,在植物全发育期,建议施用ZR1菌株;在植物苗期,建议施用rL1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小玉  付登强  贾效成  陈良秋  
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株溶磷细菌,根据透明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菌株4-Y-06溶磷活性最强。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初步鉴定菌株4-Y-06为嗜气芽孢杆菌。同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C/N、p H、以及温度等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4-Y-06溶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磷菌4-Y-06在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硫酸铵、C/N为40:1、p H 7.0~7.5、30℃条件下解磷效果最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锦锋  陈欣  唐建军  
以磷细菌菌株巨大芽孢杆菌为对象,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各种理化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适宜的pH值为5 5~9 5,最适pH范围为8 5~9 0。②在100mL三角瓶中,其最适装量为15~20mL;在装量大于25mL时,菌体生长明显受抑制。③菌体最大生长量时的温度为30℃左右。④作为菌体生长的碳源,葡萄糖最佳,半乳糖和甘露糖次之;单糖对于菌体生长的促进优于二糖,多糖最差。⑤Mg2+,Mn2+,Ca2+可以明显提高磷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初始生长量,Fe2+,Al3+等离子特别是Fe2+却对菌体的初始生长量有明显抑制作用。K+,Zn2+对于菌体初始生长影响不明显。图4表3参1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晶晶  潘鲁青  张国桃  陈元靖  
本研究筛选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铁载体高产菌株,并探究了饲料中添加铁载体高产菌株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功效。结果显示,从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筛选出1株铁载体产量高达74.87%的菌株SDVGH3,经鉴定属于泛菌属(Pantoea sp.),产生的铁载体属于异羟肟酸型,该菌株无溶血性,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优化了该菌株铁载体产量的培养条件:最适温度为28℃,pH为7.5,盐度为0,装液量为10 mL,Fe~(3+)浓度为0.01 mmol/L;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了菌株抑制病原菌的特性,能够抑制5种凡纳滨对虾致病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SDVGH3菌液,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明显升高,血细胞数量、吞噬率和血浆酚氧化酶、抗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攻毒后,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 CFU/g实验组的死亡率最低为61.4%;添加10~(7) CFU/g SDVGH3菌液处理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提高,弧菌属(Vibrio sp.)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铁载体高产菌株SDVGH3能明显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防御能力,增强肠道菌群健康,具有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多根硬皮马勃9215、彩色豆马勃9216及西澳粘滑菇E4070菌株是广东地区应用较多、效果也较好的菌根真菌,为摸清其培养条件,分别进行了适温范围、最适pH以及C源、N源需求的测定。其结果表明:菌株9216适温范围最广,为10~38C,菌株E4070适温范围最窄,为15~30C;最适pH范围以9215菌株最广,为3~7,菌株E4070最窄,仅为5~7;除菌株9216不能利用有机N源中的牛肉膏及酵母浸膏外,其它8种N源均有不同程度的利用,9215菌株对有机N利用较好,而9216菌株对氨态N利用较好;除9215菌株对果糖的利用较差外,其它C源差异不大,菌株9216对麦芽糖及葡萄糖利用较好,而E40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琦  李文涛  张沛东  张秀梅  
为了解鳗草(Zostera marina)根际微生物的共生固氮功能,并分离得到对海草有潜在促生效果的功能微生物,以山东荣城天鹅湖鳗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固氮培养基从其根际分离得到了两株具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3A和4G),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和固氮基因nifH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探讨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并获得了菌株典型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菌株3A为海旋菌(Thalassospira),革兰氏阳性菌,菌落圆形桔黄色,可利用的碳源:D-甘露糖,D-松三糖,L-鼠李糖等,最佳培养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高瑾  张艳  李乔仙  梁倩  
测定了白三叶草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相的黄酮含量为12.98 mg/g(12.98%),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3.89 mg/g(13.89%),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7.4 mg/g(7.4%),水相的黄酮含量为1.5 mg/g(1.5%);石油醚相对5种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相对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良英  王福军  刘彦培  蔡明  罗富成  钟声  牟兰  黄必志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栽培技术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趋减”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经过生成期、转折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白三叶栽培技术的研究主题逐步从牧草资源开发和生态适应性向果园生草转移,其主要研究趋势为提高牧草产量和发展草业是白三叶的研究基础,新西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果园生草”及“果园碳氮循环”是未来白三叶牧草栽培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杰  罗海玲  张英俊  王海  朱虹  孟慧  岳度兵  闫乐艳  
为测定10种国内常见白三叶牧草材料在盛花期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体外产气与活体外消化率法对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白三叶材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质量分数为40.59%~31.39%,酸性洗涤纤维(ADF)质量分数为19.75%~14.31%;不同材料(居群)的白三叶粗蛋白质(CP)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吉林临江白三叶的CP含量最高,为17.96%(质量分数,下同),比CP含量最低的泸定(9.66%)高出1.86倍。不同材料(居群)白三叶,干物质活体外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南山NDF活体外消化率(NDFD)最高(63.75%),吉林临江的最低(57.74%);各材料(居群)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