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1)
- 2023(9032)
- 2022(8190)
- 2021(7827)
- 2020(6582)
- 2019(15247)
- 2018(15250)
- 2017(29212)
- 2016(16287)
- 2015(18312)
- 2014(18272)
- 2013(18105)
- 2012(16477)
- 2011(14716)
- 2010(14432)
- 2009(13001)
- 2008(12373)
- 2007(10494)
- 2006(8939)
- 2005(7500)
- 学科
- 济(58921)
- 经济(58857)
- 管理(44315)
- 业(41904)
- 企(35596)
- 企业(35596)
- 方法(29822)
- 数学(25790)
- 数学方法(25487)
- 学(15864)
- 农(15239)
- 财(14296)
- 中国(14278)
- 业经(13169)
- 地方(12198)
- 贸(10719)
- 贸易(10715)
- 理论(10635)
- 易(10400)
- 和(10373)
- 农业(10210)
- 环境(9822)
- 技术(9782)
- 务(9598)
- 财务(9540)
- 财务管理(9526)
- 制(9183)
- 企业财务(9019)
- 教育(8668)
- 划(8500)
- 机构
- 大学(226705)
- 学院(224752)
- 管理(90330)
- 济(80273)
- 理学(79575)
- 理学院(78605)
- 经济(78360)
- 管理学(77082)
- 管理学院(76709)
- 研究(74898)
- 科学(52111)
- 中国(52012)
- 京(48353)
- 农(43049)
- 业大(39878)
- 所(38770)
- 研究所(36109)
- 财(35020)
- 农业(34266)
- 中心(33377)
- 江(30946)
- 北京(30064)
- 范(29199)
- 财经(28995)
- 师范(28832)
- 院(27081)
- 经(26439)
- 技术(25840)
- 州(25652)
- 师范大学(23358)
- 基金
- 项目(165396)
- 科学(128011)
- 基金(118878)
- 研究(115702)
- 家(105420)
- 国家(104557)
- 科学基金(88883)
- 社会(69267)
- 省(66229)
- 社会科(65453)
- 社会科学(65433)
- 基金项目(64497)
- 自然(61544)
- 自然科(60098)
- 自然科学(60079)
- 自然科学基金(58963)
- 划(55907)
- 教育(52774)
- 资助(48818)
- 编号(47096)
- 成果(37510)
- 重点(37055)
- 部(35034)
- 创(34720)
- 发(34715)
- 计划(32554)
- 科研(32421)
- 创新(32363)
- 课题(32297)
- 大学(30356)
共检索到30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昱 蔡天明
从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溴苯腈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命名为XBJ。对菌株XBJ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的初始pH、温度、NaCl浓度、通气量情况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的初始pH、温度、初始溴苯腈浓度、接种量情况下对溴苯腈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经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XBJ初步鉴定为Ochrobactrum sp.。菌株XBJ在30℃、pH 7.0的LB培养基中生长最佳。菌株XBJ降解溴苯腈的最适条件为:30℃、pH 7.0。当溴苯腈质量浓度为100 mg·L-1,接种量为5%时,72 h降解率达到91....
关键词:
溴苯腈 降解菌 分离鉴定 生物降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志俊 刘永涛 徐春娟 丁浩 余琳雪 艾晓辉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紫薇 谭济才 谭琳 曾维爱 李宏光 蒋瑒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湖南省郴州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可降解二甲四氯的细菌SE08,经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SE08对二甲四氯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SE08能有效降解质量浓度为150~1 000 mg/L的二甲四氯,在30℃条件下,24 h内对500 mg/L二甲四氯的降解率达到45.21%。菌株SE08降解二甲四氯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30℃。
关键词:
二甲四氯 降解 肠杆菌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丽娟 张彤晴 杨柳燕 肖琳 潘建林 尹大强
从污染鱼塘底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能有效降解低浓度呋喃唑酮的细菌F5,经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30℃静置避光培养30 d后,该菌株对0.75、1.0和2.5 mg/L呋喃唑酮的降解率分别为58.8%、64.1%和38.2%。温度为20~25℃更有利于该菌株的降解作用,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均能达85%。碳源和氮源浓度的提高均能促进该菌株的生长和对呋喃唑酮的降解。在0.5 mg/L低磷浓度下,该菌株生长受抑制但降解活性增加,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达71.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彩虹 王志强
[目的]分离阿维菌素降解菌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长期受阿维菌素污染的某制药厂沉淀池底泥中分离出了3株能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了土壤模拟降解试验。[结果]经鉴定,3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6.0和35℃,在装样量80 m L、细菌接种量0.1%(体积分数)、底物含量100 mg·L-1条件下降解速率最佳,添加0.2%的蔗糖和酵母浸液可促进阿维菌素的降解;黏质沙雷氏菌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6.0...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细菌 土壤 降解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岳龙 朱凤晓 王军玲 呼世斌 秦宝福 张磊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为环境中联苯菊酯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从湖南某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以联苯菊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高效菌株,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降解的最佳温度、pH、接种量和联苯菊酯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好氧杆状菌,经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tsuruhatensis),命名为HLB-1。在pH7.0、30℃、接种量100mL/L、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5d,菌株HLB-1对200mg/L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可达74.5%。获得的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其...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戴尔福特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芳 宋晓磊 季静 刘峰 慕卫
【目的】筛选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解决土壤环境中存在的灭线磷残留问题。【方法】从长期施用灭线磷的土壤中采集土样,通过富集培养方法分离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灭线磷的含量。【结果】获得一株能以灭线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DS-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生长特性和灭线磷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灭线磷浓度为10mg·L-1时降解率最高为77.1%,50mg·L-1的相对降解量最高为26.8mg·L-1;DS-1在温度为30℃时对灭线磷的降解率为51.6%,显著高于4℃、25℃以及40℃的降解率。【结论】DS-1...
关键词:
灭线磷 生物降解 分离 鉴定 降解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颖曦 柏连阳 曾爱平 周小毛 宋杰辉 王彦辉 刘二明
从湖南瑞泽农药厂污水池中筛选到1株吡嘧磺隆降解菌DF1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该菌在100 mL三角瓶中摇瓶体积70 mL、接种量2.0%(OD600=0.80)、pH7.0条件下对吡嘧磺隆降解率可达74.78%。
关键词:
吡嘧磺隆 假单胞菌属 降解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萍 石贤爱
从烟草种植土壤中分离可降解尼古丁的菌株并分析其降解特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最适发酵条件和降解率,并利用色谱分离技术检测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最后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分析尼古丁降解的关键基因。筛选到1株具有尼古丁稳定降解能力的细菌,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命名为AH2016菌株。该菌株在最适生长条件(尼古丁质量浓度2 g·L~(-1),温度30℃,pH 6.0)下培养16 h即可降解90%的尼古丁(初始尼古丁的质量浓度为2 g·L~(-1)),表现出较强的尼古丁降解活性。且AH2016菌株的中间代谢产物在310 nm处未出现吡咯途径特有的6-羟基-3琥珀酰吡啶吸收峰,与假单胞菌属的降解途径不同。最后筛选出一个具有降解尼古丁能力的阳性克隆子AH2016-Y,并初步推测出尼古丁降解的相关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涛 刘婕 高云飞 张建英 钟国华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通气、pH 7.0、温度30℃、1%接种量、摇速180r/min、50 mL LB培养基条件下共培养5 d,该菌株对200 mg/L硝磺草酮的降解率达到10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能高度耐受并快速降解硝磺草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曼 杨蕾蕾 周宇光
为获得可用于石油、农药污染生物修复的高效烃降解菌,以高黏度的超稠油为唯一碳源,从大庆油井采出液中分离和筛选烃降解菌,并通过残油族组分及全烃组分的分析,拟阐明这些菌株的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11和W14对黏度为普通稠油30倍的超稠油有良好的乳化分散能力,经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这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接种这2菌株后,培养液中稠油的饱和烃相对含量均降低20%以上,其中接种菌株H11后,沥青质的相对含量也降低5%;同时,H11和W14对长链烃类的降解范围较广,分别最高可作用至C26和C28碳链长度的化合物,并对烃组分有代谢利用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晗 刘鹏 崔铁军 白雪芳 杜昱光
对从野外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可降解黄原胶的兼性厌氧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幼龄时期为杆菌,大小约为(0.4~0.6)μm×(1.0~2.0)μm,呈直杆形或稍弯曲杆形,但在1周以上的培养物中,只存在大小约为0.5μm×0.5μm的类球状细胞;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能利用多种糖类基质。初步鉴定该菌为鞘氨醇单胞菌(Sph ing om ona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雯 先锋 李长影 王家昕 李晓华
以烟碱为唯一碳源,从湖北省襄樊烟草种植地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命名为DBA5。经常规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烟碱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nicotianae)。当烟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93.32%,生长旺盛。当烟碱质量浓度为5.0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65.10%。当烟碱质量浓度高于6.0 g/L时,DBA5菌株生长和烟碱降解均呈下降趋势,烟碱降解率低于7.5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清明
为了减轻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山东某农药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X3。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BX3为微嗜酸寡氧单胞菌。同时对菌株BX3的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氟磺胺草醚的最适条件为:氟磺胺草醚质量浓度为100 mg/L,培养温度为30℃,pH值6~7。在最适条件下,菌株BX3具有较强的降解氟磺胺草醚的能力,培养5 d后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达到80%以上。可为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琪 刘瑞 徐刚 曹颖 胡尚连 赵博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细菌,为水稻秸秆降解提供菌种资源,进而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四川绵阳水稻田中的腐烂秸秆与土壤混合物以及羌王竹海中的腐烂竹节与土壤混合物为研究对象,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细菌,经刚果红和苯胺蓝染色法以及滤纸条崩解试验筛选水稻秸秆降解菌,并检测其酶活性,综合水稻秸秆降解率和降解产物表征分析对其降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腐烂水稻秸秆与土壤混合物及腐烂竹节与土壤混合物中分离得到63株细菌,且有4株细菌出现刚果红和苯胺蓝脱色圈,其中菌株QZ67脱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最大,且滤纸崩解最彻底。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Z67为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在30℃、p H 8条件下发酵8 d,菌株QZ67的滤纸酶、木聚糖酶、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4 455.87,2 742.53,1 239.60和10 824.18 U/L,漆酶活性在发酵第10天达到最高,为2 160.49U/L。菌株QZ67在30℃、p H 8、160 r/min条件下处理水稻秸秆30 d,相对降解率可达28.9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菌株QZ67作用下,水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降解。X光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菌处理相比,菌株QZ67处理30 d后水稻秸秆的结晶度明显降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QZ67处理30 d后,水稻秸秆受到严重破坏,原本成束的维管束组织破裂成蜂窝状,基本组织变得松散细碎,水稻秸秆表面的蜡质-硅化层基本脱落。【结论】筛选获得1株具有较强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QZ67,该菌株能有效降解水稻秸秆,有利于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