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9)
2023(8905)
2022(7625)
2021(6582)
2020(5579)
2019(12379)
2018(12068)
2017(23632)
2016(12825)
2015(14192)
2014(13895)
2013(13865)
2012(13086)
2011(11920)
2010(11871)
2009(11117)
2008(11137)
2007(9951)
2006(8726)
2005(8007)
作者
(37235)
(31742)
(31724)
(30162)
(20527)
(15415)
(14062)
(12084)
(12003)
(11585)
(11094)
(10691)
(10327)
(10315)
(10241)
(9826)
(9383)
(9215)
(9177)
(9161)
(7812)
(7779)
(7765)
(7295)
(7214)
(7144)
(7131)
(6730)
(6606)
(6208)
学科
(59713)
经济(59612)
管理(46053)
(41125)
(34742)
企业(34742)
方法(30346)
数学(27758)
数学方法(27608)
(19738)
(15488)
中国(14152)
(14083)
业经(12202)
(11993)
财务(11973)
财务管理(11944)
企业财务(11500)
(10797)
环境(10704)
(10598)
金融(10595)
(10396)
银行(10372)
(10354)
贸易(10348)
(10078)
(9854)
(9313)
(9255)
机构
大学(192196)
学院(189447)
(86289)
经济(84871)
管理(73446)
理学(64060)
理学院(63462)
研究(63154)
管理学(62623)
管理学院(62257)
中国(47618)
(44494)
(38359)
科学(35230)
财经(35217)
(33342)
(32165)
(31297)
经济学(29430)
(28996)
中心(28964)
业大(28763)
研究所(28075)
经济学院(26887)
财经大学(26517)
农业(26432)
北京(23343)
(22480)
(21735)
商学(21586)
基金
项目(130349)
科学(104418)
基金(99429)
研究(92164)
(87284)
国家(86656)
科学基金(75159)
社会(63802)
社会科(60886)
社会科学(60876)
基金项目(52137)
(50031)
自然(47882)
自然科(46871)
自然科学(46862)
自然科学基金(46110)
教育(42678)
(41896)
资助(40887)
编号(33307)
(30829)
(30163)
重点(29698)
国家社会(28260)
(27932)
成果(27163)
教育部(27145)
(27013)
创新(26349)
人文(25805)
期刊
(89287)
经济(89287)
研究(57427)
(35951)
中国(35628)
学报(32301)
(30494)
管理(28226)
科学(27895)
大学(25042)
学学(24123)
(21116)
金融(21116)
农业(20264)
财经(19215)
(16392)
经济研究(15217)
技术(14471)
教育(13546)
业经(13066)
问题(12215)
(10850)
(10614)
技术经济(9474)
统计(9157)
(9123)
理论(8744)
(8624)
国际(8388)
业大(8316)
共检索到279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菁  林拥军  
HJ-37是日本晴(供体)/珍汕97(受体)通过连续回交所构建的重叠导入系中的一个家系,该家系在其导入片段的区域内部存在一个与绿苗分化率相关的QTL。以HJ-37与珍汕97B杂交后的F2代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SSR分子标记筛选重组单株与绿苗分化率检测相结合的办法来对此QTL进行效应验证并缩短该QTL的距离。最终,10号株系绿苗分化率平均值为53.13%,t值为4.897 6,此数据表明该株系的绿苗分化率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同时该QTL在遗传图谱上的距离缩小到了RM3289-RM6295区段内。该研究为最终分离克隆提高绿苗分化率的相关基因打下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林  李青  王立博  张祖新  李建生  严建兵  
【目的】尝试利用分子标记和QTL定位技术直接定位影响重组频率的QTL,探索物种遗传变异难易的分子基础。【方法】分别借助3张玉米和3张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以所有染色体上标记的交换次数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定位了7个和11个影响玉米和水稻重组频率的QTL。以玉米和水稻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IBM302和Genetic98每条染色体上标记的交换次数为性状,分别在玉米和水稻上定位了12个和57个QTL。【结论】影响重组频率的基因真实存在。培育高重组频率材料将有助于加速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比较图位克隆基因和遗传育种进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鹏  林海艳  罗美中  
为克隆1个水稻产量QTL,对遗传作图亲本珍汕97和明恢63物理图谱上与该QTL相对应的区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关闭了2个物理图谱在该区段的物理缺口,对该区段珍汕97和明恢63 BAC末端序列分别与日本晴参考序列之间的预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检验,发现大部分预测SNP序列正确,而有一部分预测SNP为BAC末端测序错误。验证了的SNP将是基因和QTL克隆的重要分子标记。同时对代表性的推测水稻中花11基因组特有重复序列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立峰  穆平  张洪亮  王毅  李自超  
【目的】验证水稻和旱稻千粒重、单株产量QTL定位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其表型效应。【方法】(1)利用水、旱稻杂交、回交所产生的BC1、F23个分离群体对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定位到的千粒重、单株产量的QTL效应进行选择验证。(2)依据千粒重、单株产量QTL两侧的分子标记按双标记、单标记进行选择验证。【结果】(1)千粒重、单株产量QTL在不同群体、不同的遗传背景中的遗传稳定,表型效应明显。旱田种植条件下,2个回交群体和自交育种群体携带有千粒重QTLtgw6.1有利等位基因的个体与没有携带tgw6.1有利等位基因个体的均值差为3.18~3.62g,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型效应为13.94%~18.1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应德  应杰政  石媛媛  肖层林  张海清  
为研究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机理,用柱头外露率低的粳稻品种糯5号与柱头外露率高的籼稻品种优ⅠB构建包含190株的F2群体.在长沙对各单株进行柱头外露率调查,并用均匀覆盖水稻整个基因组的92个SSR标记构建连锁遗传图谱,进行控制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柱头外露率的3个QTL为qPES-2、qPES-5、qSPES-8,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的RM1285~RM12595、第5染色体的RM17952~RM18114、第8染色体的RM8020~RM7080,QTL的LOD峰值分别为3.54、4.79、3.85,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0.1%、11.1%、9.0%,增效基因皆来源于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智伟  陈铭学  牟仁祥  曹赵云  张卫星  林晓燕  
水稻具有吸附镉的特性,使得镉成为稻米产品的主要污染物,影响粮食供给安全和食品安全。本文从水稻吸收积累镉的3个环节,即根系对镉的活化和吸收、木质部的装载和运输、经节间韧皮部富集到水稻籽粒中,综合评述了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代谢规律,运转蛋白和关键基因的控制机制,环境和投入品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以及水稻镉控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农业可持续生产、控制稻米安全角度,辨证地探讨水稻镉控制的研究方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郝国成  李芯瑶  肖文历  马睿  金亚睿  杨文  
设计了基于串联等效电路法与单片机控制的"趋肤效应"集成验证仪。该设备主要包括基于STM32单片机的DDS信号发生器、趋肤效应发生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人机交互界面等,实现了测试、处理和显示的自适应集成,系统集成度高、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演示和检测内容全面、数据精度和分辨率高,可便捷地进行频率调整、图像显示等,能直观、形象地显示趋肤效应的波形,也可满足不同待测金属的趋肤效应验证与对比实验需求,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趋肤效应机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秀娟  解慧芳  曹红瑞  杨桂英  谢长荣  梁康迳  孙新立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粳两个亚种,程氏形态指数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籼粳分类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但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还多不清楚.本研究以典型粳稻牡丹江8号和典型籼稻明恢63的杂交F2群体为材料,构建遗传连锁图,检测到了11个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稃毛长、粒长、粒宽、倒一节间长和抽穗期)的QTL.同时定位了13个与这些性状高度相关的株高、穗长和护颖长的QTL.结果表明,检测到5个控制稃毛长的QTL,最大贡献率为25.57%;4个控制穗长的QTL,总贡献率为47.13%;4个控制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第7染色体上;控制粒长和控制粒长的QTL各检测到1个,贡献率分别为38.03%、20.56%.本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斌   李小慧  
为探究氨基酸转运蛋白(AAT)的功能和可能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建立隐马尔可夫新模型对水稻AAT家族成员进行鉴定,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水稻与拟南芥AAT成员之间的进化关系;其次,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水稻多胺转运蛋白基因1(OsPUT1)的启动子、蛋白结构和功能结构域进行了分析;再次,构建了OsPUT1-GFP载体在水稻原生质体中表达以确定其亚细胞定位,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OsPUT1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最后,采用水稻OsPUT1基因过表达(OE)、日本晴(Nip)和RNA干扰(RNAi)株系初步研究了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在水稻中含有96个OsAAT蛋白家族成员,分为13个亚家族;PUT亚家族含有6个OsPUT成员,其中OsPUT1和AtPUT3遗传距离最近且分布在同一个分支;OsPUT1基因启动子中含有涉及生长发育、光调节、植物激素和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OsPUT1蛋白含有多胺转运蛋白结构域PotE,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其位于细胞膜上;在叶片中OsPUT1基因表达量相对较高,在花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基因表达受JA、甘露醇和ABA抑制;低温胁迫下,基因表达先下降后恢复正常;在SA、亚精胺和百草枯处理下,基因表达先上升后降低;在氯化钠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先上升,在1 h达到最高,之后下降,在12 h达到最低,在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OE株系显著降低了对0.2μmol/L百草枯的抗性,而RNAi株系则显著增强了对0.2μmol/L百草枯的抗性。综上说明,OsPUT1蛋白可能具有运输多胺和参与胁迫响应的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娇  圣聪  李涛  喻唅晞  李绚  赵弘巍  
[目的]水稻乙醇酸氧化酶1(OsGLO1)是光呼吸中的关键酶,能调控植物免疫信号分子过氧化氢(H_(2)O_(2))的产生。本研究旨在分析OsGLO1在稻瘟病抗性中的功能,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稻瘟病菌株Guy11分别侵染水稻野生型和OsGLO1基因过表达(OsGLO1-OE)以及沉默(cas9-glo1)的转基因水稻,观察抗病性表型,确定OsGLO1对抗病性的影响。使用稻瘟病菌GZ1(GFP标记)侵染水稻,比较菌丝扩增差异,明确OsGLO1抑制稻瘟病菌侵染后扩展的能力。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试验观察和分析H_(2)O_(2)的积累位点和积累量,研究OsGLO1在PTI途径中的作用;通过RT-PCR检测SA和JA信号通路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水平,探明OsGLO1对激素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受Guy11侵染的OsGLO1-OE水稻病斑更小,相对真菌生长量显著降低,附着胞以及侵染菌丝周围的活性氧积累增多,叶片中H_(2)O_(2)含量显著升高;而cas9-glo1在病斑面积和真菌生物量等方面明显高于野生型,被侵染叶片表面附着胞周围活性氧积累无显著变化,侵染菌丝周围的活性氧积累减少,叶片中H_(2)O_(2)含量显著降低。GZ1侵染48 h后,荧光显微观察显示,OsGLO1-OE水稻叶鞘中的稻瘟病菌侵染程度比野生型明显减弱,而cas9-glo1叶鞘中的稻瘟病菌侵染程度比野生型明显增强。OsGLO1过表达能显著提高SA信号途径的防卫基因如OsPR1a和OsEDS1的表达水平,但是对JA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OsGLO1可以通过激活SA信号通路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芳  赵凌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水稻低氮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对研究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培养耐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缺氮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利用一套以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日本晴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对低氮胁迫下水稻苗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定位到高氮和低氮下株高、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及其相对性状的44个QTLs,其中2种氮水平下检测到28个QTLs,低氮与高氮相对性状检测到16个QTLs。检测到2个QTL热点区,聚集了不同氮水平及其相对性状的多个QTLs,通过搜索预测基因,发现这2个区域包含氮代谢的关键基因,说明极有可能是氮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控制了这些QTLs的表达。以上结果将为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静  张云辉  陈海元  朱晓妹  张所兵  汪迎节  方先文  
水稻耐盐遗传位点的发掘可为耐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以云南地方籼稻品种扎西玛与江苏著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亲本构建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鉴定了各株系的苗期耐盐性,结合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对控制水稻苗期耐盐性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个QTLs:qSST-1、qSST-3、qSST-5和qSST-11,分别位于第1,3,5,11号染色体上。4个QTLs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亲本南粳46。经比较发现有3个QTLs与已克隆水稻耐盐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区间,说明为新的耐盐基因候选位点。结果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水稻耐盐QTL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王军  王洲飞  张红生  
利用韭菜青×IR26杂交后代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及相应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在2007和2008年进行Cd2+(5 mg.kg-1)胁迫下水稻幼苗耐Cd2+胁迫的QTL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检测到3个与幼苗耐Cd2+胁迫有关的QTLs,包括1个控制相对苗高的位点qRSH-7和2个控制单株相对干重的位点qRDW-11a和qRDW-11b,分别位于第7和第11染色体;2008年检测到6个与幼苗耐Cd2+胁迫相关的QTLs,包括3个控制单株相对干重的位点qRDW-1、qRDW-2和qRDW-7,1个控制相对苗高的位点qRSH-2,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树坤  张喜娟  姜辉  孙世臣  洛育  白良明  徐正进  张凤鸣  
利用2011年夏初(5月30日至6月3日)的低温天气,对粳稻Nipponbare、籼稻Kasalath及其杂交后回交衍生的98个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苗期自然低温处理。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包含24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与苗期抗冷能力的关系,共检测到控制苗期抗冷的2个主效QTL和1个微效QTL,主效QTL分别是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qCTS1和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CTS3;微效QTL是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qCTS8。其中,两个主效QTL的抗冷等位基因来自于粳型亲本日本晴,而微效QTL的抗冷等位基因来自于籼型亲本Kasalath。三者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0.8%、22.7%和10.3%。这些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马巍  陈温福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混插其中杂草稻的生长状况。在两种杂草稻密度下,相对于分蘖中等、直立穗型沈农265,分蘖力强、大冠层、弯曲穗型辽盐16都能显著降低移栽稻田中杂草稻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植株干物重。在12株/m2杂草稻干扰下,齐穗期沈农265的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干物重明显下降,这些最终会导致其产量的下降,而辽盐16的穗数、干物重等因子下降并不明显。在两种株型中,辽盐16对杂草稻竞争力强,这对农业生产中杂草稻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