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7)
- 2023(8660)
- 2022(7431)
- 2021(6902)
- 2020(6102)
- 2019(13939)
- 2018(13573)
- 2017(26197)
- 2016(14507)
- 2015(16364)
- 2014(16558)
- 2013(16419)
- 2012(15637)
- 2011(14269)
- 2010(14361)
- 2009(13628)
- 2008(13615)
- 2007(12344)
- 2006(10598)
- 2005(9727)
- 学科
- 济(64252)
- 经济(64165)
- 管理(39228)
- 业(36508)
- 方法(30032)
- 企(28461)
- 企业(28461)
- 数学(26961)
- 数学方法(26691)
- 农(17864)
- 财(16087)
- 学(15608)
- 中国(15418)
- 制(12976)
- 贸(12550)
- 贸易(12549)
- 易(12203)
- 业经(11789)
- 农业(11392)
- 地方(11351)
- 土地(9788)
- 银(9648)
- 银行(9620)
- 融(9585)
- 金融(9583)
- 行(9188)
- 务(9111)
- 财务(9086)
- 财务管理(9056)
- 和(8944)
- 机构
- 大学(215941)
- 学院(214101)
- 济(88945)
- 经济(87054)
- 管理(79192)
- 研究(74216)
- 理学(68193)
- 理学院(67371)
- 管理学(66086)
- 管理学院(65686)
- 中国(56050)
- 科学(46859)
- 京(45791)
- 农(41998)
- 财(41726)
- 所(38819)
- 研究所(35415)
- 业大(35071)
- 中心(34857)
- 农业(33559)
- 财经(33398)
- 江(32714)
- 经(30278)
- 北京(28653)
- 经济学(28566)
- 范(28217)
- 师范(27915)
- 院(26552)
- 经济学院(26104)
- 州(25473)
- 基金
- 项目(142647)
- 科学(111154)
- 基金(103742)
- 研究(101143)
- 家(91812)
- 国家(91092)
- 科学基金(76444)
- 社会(64214)
- 社会科(60743)
- 社会科学(60721)
- 省(55438)
- 基金项目(55014)
- 自然(49904)
- 自然科(48698)
- 自然科学(48680)
- 自然科学基金(47819)
- 划(47498)
- 教育(46652)
- 资助(42443)
- 编号(40805)
- 成果(32990)
- 重点(32704)
- 部(32180)
- 发(30529)
- 创(29096)
- 课题(28256)
- 科研(27998)
- 创新(27376)
- 教育部(26999)
- 计划(26896)
共检索到314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钟星 袁春
研究目的:基于鹤峰县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的景观指数类型及景观水平的粒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结果:在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随粒度的变粗,景观指数可归为单调下降、不规则变化和基本无变化3类;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斑块密度;裸地和水田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土地覆盖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粒度效应不明显,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粒度响应最强烈,丰富度指数则最弱。研究结论:粒度效应与所选粒度的变化范围、数据聚合方式、分析景观类型的多少、比例尺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加全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通过对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再转化为栅格Grid图,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分别以25 m和100 m为步长在25~500 m和100~2 000 m的粒度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对比2个不同范围粒度域上景观指数呈现的异样性,并尝试性地提出理论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9种景观指数有4种不同的变化规律,2个不同步长不同粒度域的景观指数有2类变化规律,且理论景观指数的提出对一些指数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一个地方用不同分辨率所计算出的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把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上来。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粒度效应 黄龙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 甄霖 谢高地 陈操操
本文以泾河流域1∶10万比例尺下的景观类型图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了7个景观指数,并对其粒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根据各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关系,可以将上述7个景观指数分为四类。第一类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具有比较明确的粒度效应关系,这类指数主要有平均形状指数和聚集度指数;第二类指数随粒度增加也呈下降趋势,但在下降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明显的尺度转折点,这类指数主要有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第三类指数随粒度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尺度转折点,这类指数在本研究中只有最...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景观指数 粒度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雪姣 沈强 聂超甲 胡青青 叶回春 张世文
[目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省域尺度下不同时序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选取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适宜粒度范围并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土地覆被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安徽省土地覆被的转移数量与方向进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栅格大小研究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选取合适的粒度范围;基于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结果](1) 2000—2010年安徽省的土地覆被始终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与人工表面;人工表面的增加是建立在耕地面积减少基础之上的,在10年间共有超过3 200km2的耕地转化为人工表面;(2)景观指数存在粒度效应,粒度变化会对景观指数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省域尺度下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合适粒度范围为100~125m;(3)研究安徽省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有4个,分别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结论]计算安徽省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0~125m,安徽省的代表性景观指数集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为进一步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琳 宋戈 张远景 王盼盼
适宜的分析粒度是保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准确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应用遥感、GIS手段及景观指数法,探讨景观指数随分析粒度变化效应,综合面积精度损失评价,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从景观要素空间组成、空间形态、空间关系及空间构型4个方面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部分景观指数与粒度可拟合为数学函数关系,并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为100m;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为旱地和林地,旱地景观优势明显,是基质景观;水域空间形态最复杂,林地、旱地等农业用地景观形状较不规则,建设用地和园地形状最简单;旱地、建设用地分布很均匀,水田、其他用地分布较合理,各乡镇间林地、草地及水域分布差异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冀亚哲 张小林 吴江国 李红波
研究目的:对因空间粒度变化导致的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差异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概率矩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结果:采用中心属性原则所得到的4种空间粒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势景观类型对空间粒度变化不敏感;空间粒度增加的过程中,各景观类型主要流向为耕地,显示耕地景观的基质特性,其他景观类型则镶嵌其中;景观水平上,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的空间连接性上升,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不均衡,优势斑块类型的比例上升,其他斑块类型的优势度下降,斑块分布更为分散;中心值原则保证各景观类型组分与现状图保持基本一致。在类型水平上,景观基质(耕地)面积上呈增大、空间上呈连片的趋势;景观廊道表现为连通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雅如 肖文发 滕明君 冯源
1992—2012年,受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剧烈变化,论文选取工程建设重要时点1992、2002、2006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探讨景观格局指数在30~1 0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所选取的27个景观指数中,有14个对空间粒度变化高度敏感、3个中度敏感、7个低敏感、3个不敏感;不同类型景观(除裸地外)粒度效应规律相似。2)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粗呈5种变化规律:单调下降、单调上升、阶梯状上升、无明显变化、先增大后迅速下降。形状指数粒度效应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明显,聚集度指数、面积-边缘指数、多样性指数随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不受粒度粗细影响。因此,景观格局分析最适宜粒度范围为30~60 m。3)1992—2012年三峡库区整体景观异质性增大、优势度降低、呈小斑块密集格局;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破碎化加剧,林地面积稳步提升,连通性提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杨林 董斌 位慧敏 徐文瑞 杨斐 彭亮 方磊 王裕婷
【目的】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结果】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预测性强,但景观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Simps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指数对空间粒度响应不敏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可分为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无变化、复杂变化4种类型;景观指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70和200 m;在景观水平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拟合后的函数主要为幂函数,且拟合程度高。【结论】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适宜粒度为100~110 m,最佳粒度为100 m。图3表1参27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鹏 董玉祥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尺度相关性,从不同的尺度类型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尺度变化规律。当前的研究尺度多依据行政级别来进行选择,研究单元空间异质性得不到体现,因此,引入景观生态学空间粒度的概念可以更好地揭示尺度问题。本文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选取自然、经济、社会和区位等方面共28个因子,对广州市8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10个空间粒度上的分析。研究构建不同粒度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逐步回归模型,探讨了广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粒度差异以及模型相关系数随粒度变化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要素因子相对经济社会要素因子对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 空间粒度 广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佳 张磊
文章基于RRcgis10.0和FRagstats3.4软件,以长春市1984年、2014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主数据,采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等2个方向分析了该研究区近30年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以耕地为景观基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了复杂的双向变化,林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2)不同的景观指数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效应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最敏感的指数有斑块面积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其次是斑块个数和平均形状指数,最不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散布与并列指数;(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佳 王志泰
基于贵州省湄潭县2010年航拍遥感影像与2007年的TM(thematic mapper)图像,利用ArcGIS 9.3软件、Fragstats 3.3和SPSS软件,选择了15个景观指数,分析了湄潭县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表现出来的粒度效应,并对景观指数的曲线拟合函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选取的粒度范围内,随着粒度大小的变化,大多数景观指数都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说明景观指数对粒度具有尺度依赖性。选取的15个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可以分为总体上升、平稳降低后稳定、波动降低、波动降低后稳定和不规则变化5种情况。另外,数据源分辨率的大小对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也有一定影响。部分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响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红
利用阳泉市2001~2005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阳泉市土地利用的景观指数进行分析。
关键词:
阳泉市 土地利用 景观指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玉祥 简陆芽 全洪 张青年 刘光勇
研究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总结了广东省南海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论证了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的技术路 线、工作流程以及技术特点,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成果。研究结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具有高精度、快 速、信息化以及应用性强等鲜明特点,大比例尺更新调查技术与方法应是近期中国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技术与 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民 周成虎 李宝林 张俊 黄满湘
基于SPOT 52 5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该文探讨了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张北县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张北县土地总面积为424425 36hm2,共包括37种土地利用类型,总图斑数是57193个。其中,旱地、天然草地和有林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 77%、26 31%和7 76%,是该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同期1∶5万土地利用调查相比,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得到了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苇地等在1∶5万土地利用调查中所不能表达的零碎图斑,说明与以往调查相比,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管理决策和...
关键词:
张北县 大比例尺 土地利用调查 遥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小彤
文章以西安市2013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源数据,基于arcgis10.0与Fragstats3.4软件,运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等2个水平上分析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景观空间格局粒度效应。结果表明:(1)粒度效应敏感的指数有斑块密度、斑块个数、分离度指数、邻近度指数,粒度效应比较敏感的指数有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粒度效应最不敏感的指数有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及结合度指数。(2)大致可将上述9种景观指数分为3类:第一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第二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第三类,随着尺度的增大,具有显著的尺度转折,可预测性差。(3)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