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7)
2023(6154)
2022(5151)
2021(4476)
2020(3690)
2019(8055)
2018(7594)
2017(13934)
2016(7789)
2015(8225)
2014(7769)
2013(7579)
2012(6757)
2011(6076)
2010(5803)
2009(5222)
2008(5056)
2007(4301)
2006(3679)
2005(2924)
作者
(25667)
(21512)
(21479)
(19998)
(13428)
(10557)
(9512)
(8512)
(8179)
(7380)
(7333)
(7176)
(7027)
(6933)
(6697)
(6598)
(6480)
(6459)
(6230)
(6140)
(5654)
(5214)
(5019)
(4908)
(4750)
(4691)
(4654)
(4628)
(4476)
(4340)
学科
(28542)
经济(28509)
管理(21356)
(21320)
(16316)
企业(16316)
方法(14683)
数学(13431)
数学方法(13325)
(8647)
(7934)
(7724)
(7224)
贸易(7224)
(7062)
中国(6803)
业经(6688)
农业(6150)
技术(5384)
环境(5301)
(4940)
财务(4938)
财务管理(4933)
企业财务(4725)
产业(4557)
(4395)
地方(4317)
(4276)
(4018)
银行(3970)
机构
大学(111846)
学院(111278)
(44047)
经济(43376)
管理(41247)
研究(39200)
理学(37388)
理学院(36925)
管理学(36146)
管理学院(35970)
(31075)
科学(28775)
中国(27188)
农业(25238)
业大(25106)
(22472)
(21248)
研究所(20178)
中心(17437)
农业大学(17414)
(17411)
(15358)
财经(14952)
(14008)
(13826)
经济学(13702)
(13564)
(13275)
北京(13163)
(12878)
基金
项目(86585)
科学(67231)
基金(64379)
(60550)
国家(60069)
研究(53338)
科学基金(50066)
自然(35548)
社会(35398)
基金项目(34875)
自然科(34772)
自然科学(34757)
(34356)
自然科学基金(34199)
社会科(33738)
社会科学(33727)
(29703)
资助(25166)
教育(24197)
重点(20114)
计划(19489)
(18676)
编号(18547)
(18223)
(18157)
科研(17814)
科技(17687)
创新(17556)
(17132)
国家社会(15493)
期刊
(39422)
经济(39422)
学报(29392)
(26705)
研究(25207)
科学(23433)
大学(20821)
学学(20335)
农业(18214)
中国(18085)
管理(12846)
(12512)
(10023)
业大(9253)
农业大学(7942)
经济研究(7615)
(7531)
业经(7150)
财经(7045)
科技(6921)
技术(6854)
(6791)
金融(6791)
教育(6555)
(6024)
林业(5983)
中国农业(5586)
问题(5569)
商业(5487)
自然(5213)
共检索到144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志军  胡兆农  时春喜  吴文君  李恩才  
 测定了0.2%苦皮藤素乳油对各类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性杀虫剂对雌雄鹌鹑72h的LD50分别为2885.64和2880.79mg/kg,对鱼类和蝌蚪96h的LC50分别为171.13和68.10mg/L,对家蚕24h的触杀LC50为3277.33mg/L,对蜜蜂24h的触杀和胃毒LC50分别为9213.06和1659.96mg/L,对瓢虫24h的触杀和胃毒LC50分别为1948.65和1893.24mg/L,对蚯蚓3d时的LC50为1680.55mg/kg土,对麦田和稻田土壤微生物15d内的呼吸抑制率分别为7.99%和-3.21%。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杀虫剂对供试非靶标生物均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志军  姬志勤  秦宝福  吴文君  
 测定了0.2%苦皮藤素乳油在土壤中的吸附、淋溶与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苦皮藤素在土壤中能被较好的吸附;在小麦地、蔬菜地和水稻田土壤中的生物半衰期依次为199.75,167.43和165.43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继文  姬志勤  吴文君  
 根据天然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 分子结构含有C6-OH的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酯、酮及醚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确认。采用叶碟饲虫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粘虫(Mythimnasepirata)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酯、醚衍生物的LD50值依次为197.86,156.43和17.86μg/g,酮衍生物没有杀虫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伟  郭建夫  袁红旭  李玥仁  刘月廉  黄永相  蒋世河  
【目的】评价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靶标真菌病害的抗性和稻田非靶标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过表达水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RAC22)和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基因(RCH10)及转化苜蓿β-1,3-葡聚糖酶基因(β-Glu)和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B-RIP)的四价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品系E122-1和E127-1以及对照非转基因亲本E32为材料,通过温室接种和田间调查开展E122-1和E127-1对稻瘟病、稻曲病和胡麻叶斑病等靶标真菌病害的抗性和对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非靶标病虫害的影响。【结果】E122-1和E127-1对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比对照明显提高,同时,E122-1和E12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杯状细胞与柱状细胞之间间隙增大。这表明苦皮藤素 破坏了中肠细胞的结构,使中肠肠壁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隙增大,导致毒物易于穿过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血淋巴,进而到达作用部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杨从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肌肉系统的影响。电镜观察发现,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成虫飞行肌和幼虫体壁肌均具有毒性;中毒试虫肌细胞,特别是质膜和内膜系统以及肌原纤维发生明显病变,表现为肌膜破坏、脱落,线粒体肿胀、崩解,内质网扩张,肌丝排列紊乱乃至消解;麻痹期间细胞内产生晶状包含体。结果表明,肌细胞可能是苦皮藤素 的又一作用部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雨芳  贺玲  汪琼  胡斯琴  刘文海  陈康贵  
【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主要非靶标害虫的田间影响。【方法】以转cry1Ac/sck双基因抗虫水稻株系MSA、MSB、MSA4及其杂交稻21S/MSB、II-32A/MSB与KF6-304为材料,2002年在福建沙县、2003至2004在湖南湘潭县系统地开展了转基因水稻对稻田主要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叶蝉及稻瘿蚊的田间影响评价研究。【结果】秧苗期,MSA、MSB、21S/MSB、II-32A/MSB对稻飞虱产卵没有明显影响,稻飞虱在MSA4与KF6-304秧苗上的产卵量显著低于其对照,但所取样本上的产卵量都非常低。水稻移栽后,转基因水稻株系对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润亚  祁志军  吴文君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衍生物苦皮藤素 -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了定性鉴定,结果均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根据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载体在240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出2种人工抗原中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11.6和10.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吴文君  姬志勤  刘安西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杀虫植物苦皮藤中的麻醉成分苦皮藤素 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 对果蝇3龄幼虫腹纵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和自发电位(SP)的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可使自发电位发放频率明显降低,而苦皮藤素 可使发放频率先增加,后降低,并且在某些标本中记录到明显的重复簇状发放;苦皮藤素 和 对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的影响表现为逐渐抑制、最后阻断,其阻断时间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浓度下短时间内就能被阻断,而低浓度下则需较长时间才能被阻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浩强  李鸿筠  冉春  胡军华  姚廷山  岳健苏  李晓娇  
测定25%JS7119乳油对不同虫态桔全爪螨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JS7119乳油对桔全爪螨成虫的玻片浸渍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15.921 7 mg/kg,大于对照药剂5%唑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的致死中浓度;叶片浸渍法的LC50值为0.639 4 mg/kg,大于15%哒螨灵乳油的LC50,小于5%唑螨酯悬浮剂的LC50。25%JS7119乳油对桔全爪螨若虫和卵的叶片浸渍法的LC50值分别为4.478 3和644.391 7 mg/kg,均大于5%唑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的LC50。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25%JS7119乳油625倍液对桔全爪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润亚  祁志军  吴文君  
 研究了苦皮藤素 (CA)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的苦皮藤素 人工抗原CA-BSA1,CA-BSA2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人工抗原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家兔产生抗苦皮藤素 的特异性抗体,但产生的抗体浓度较低,用琼脂双扩散法不能检测到产生的抗体,而ELISA法可检测到苦皮藤素 的特异性抗体,且检测结果表明,随免疫次数的增加,家兔体内抗苦皮藤素 特异性抗体浓度也随之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为指数增长方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柏连阳  周小毛  任新国  黄小清  梁建文  
为了更好地发挥毒死蜱和三唑磷在水稻二化螟防治中的作用 ,提高防治效益 ,研制开发了 2 5 %毒·唑磷乳油产品 ,介绍了配方理论依据 ,并进行了配方筛选、主要经济指标的确定和贮存稳定性试验 .经湖南、河南两省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施药 187.5~ 2 6 2 .5 g/ hm2 ,药后 7d对二化螟的防效在 90 %以上 ,药后 2 0 d保苗效果在 95 %以上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有明  尤民生  庞雄飞  梁广文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状态空间方程和作用因子添加分析法 ,模拟了 1 %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其控制机理主要表现为对成虫的忌避作用 ,尤其在种群发展初期 ,其显著的忌避作用降低了田间成虫数量和卵量 ,使种群数量明显降低 ,从而有效控制其为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合洪  罗顺意  陈灿  
为了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稀释 40 0 ,6 0 0和 80 0倍 7%的黄柠乳油液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稀释的黄柠乳油对株高、茎围、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单叶重、上中等烟比率和均价的增加均有影响 .经新复极差法验证 ,6 0 0倍液处理的烟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烟叶产值存在极显著差异 .综合各项指标 ,以 6 0 0倍液处理的效应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