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2)
2023(11282)
2022(9775)
2021(9346)
2020(7582)
2019(17629)
2018(17577)
2017(33544)
2016(18556)
2015(20908)
2014(20799)
2013(20381)
2012(18668)
2011(16819)
2010(16657)
2009(15029)
2008(14518)
2007(12491)
2006(10820)
2005(9223)
作者
(54499)
(45372)
(45092)
(42705)
(28906)
(21707)
(20324)
(17910)
(17343)
(16123)
(15682)
(15296)
(14367)
(14157)
(13967)
(13885)
(13743)
(13405)
(12964)
(12903)
(11403)
(11161)
(10954)
(10359)
(10150)
(10131)
(10059)
(9980)
(9115)
(9043)
学科
(69108)
经济(69030)
管理(50437)
(47527)
(39606)
企业(39606)
方法(32716)
数学(27927)
数学方法(27556)
(19497)
(18641)
中国(17594)
业经(16290)
(15999)
地方(14503)
农业(13259)
理论(12858)
(12090)
(12010)
贸易(12005)
(11616)
环境(11544)
(11389)
技术(11175)
教育(10613)
(10337)
财务(10276)
财务管理(10258)
(9959)
企业财务(9721)
机构
大学(262729)
学院(260961)
管理(103260)
(94527)
经济(92306)
理学(90380)
理学院(89304)
研究(87870)
管理学(87580)
管理学院(87128)
中国(61821)
科学(59351)
(56199)
(45725)
(44932)
业大(42894)
(41934)
研究所(41725)
中心(38630)
(36953)
(36287)
农业(36178)
师范(35887)
北京(35188)
财经(34547)
(32221)
(31399)
(30423)
技术(29230)
师范大学(29155)
基金
项目(187671)
科学(146316)
研究(135782)
基金(134451)
(118494)
国家(117500)
科学基金(99684)
社会(82104)
社会科(77561)
社会科学(77538)
(74349)
基金项目(72290)
自然(66726)
自然科(65112)
自然科学(65093)
自然科学基金(63885)
(63371)
教育(62287)
编号(56074)
资助(54684)
成果(45743)
重点(42332)
(40306)
(40161)
(39130)
课题(38905)
创新(36421)
科研(36170)
计划(35191)
项目编号(34582)
期刊
(101706)
经济(101706)
研究(72773)
学报(47076)
中国(45211)
科学(42123)
(42019)
管理(36041)
大学(34509)
学学(32523)
教育(31464)
农业(29819)
(29361)
技术(21774)
(17898)
金融(17898)
业经(17468)
财经(15556)
经济研究(15406)
图书(15142)
(14463)
科技(13954)
(13297)
理论(13207)
问题(13174)
(13050)
业大(12806)
实践(12397)
(12397)
资源(11896)
共检索到363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晓晓  刘越  孙洪波  张琳霞  李华  马徐  唐丽  
酮是一种特殊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是藏药中含量最高、生物活性较强、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丰富的一类有效成分。目前认为,3-羟基苯甲酸辅酶A连接酶、二苯甲酮合成酶和酮合成酶是酮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酶。文章对酮的结构类型、功能及其在植物中的分布,以及酮的生物合成路径与关键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明兵  汤定钦  
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赤霉素(GA)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高等植物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前体的形成及各种赤霉素的衍变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GA生物合成过程中古巴焦磷酸合酶、内根 贝壳杉合成酶、内根 贝壳杉烯氧化酶、GA20 氧化酶、GA3β 羟化酶等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目前GA20 氧化酶、GA3β 羟化酶在赤霉素生物合成中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图1参29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珅  林爱真  杨媛  沈亚芳  饶盈  羊健  刘云辉  王洋  周伟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由于丹参药用原材料需求量大,其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丹参酮为丹参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如何利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以提高丹参药材的品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论文围绕丹参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诱导子促进丹参酮代谢合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最新研究展开综述;同时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对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后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全面阐明丹参酮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后续研究应首先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宇  赵洪源  陆兆新  
surfactin具有强有力的表面活性、广谱抗菌性,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分析了surfactin的产生菌株和生物合成基因簇,以及包括前体供应、转录驱动和调控、外排和抗性3个单元的surfactin合成调控网络,综述了其启动子改造、增强分泌外排、修饰调控转录基因等生产和分子改造手段的研究进展,并对surfactin在农业生产及食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涛  高丽萍  
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儿茶素是主要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其含量占茶树鲜叶干重的12%~25%。作为茶叶的主要风味物质,儿茶素还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能。本文从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化学定位、合成调控措施等方面,综述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广宇  刘波  谢骏  戈贤平  
鱼类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用作代谢能源,然而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低。在糖代谢过程中,鱼体内糖代谢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糖代谢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酶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对部分糖代谢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存在影响,但是一些研究还不明确,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应武  娄恺  李春  
ε-聚赖氨酸(ε-PL)是由赖氨酸的α-氨基与ε-羧基通过肽键结合成的同型聚合物,在高温与酸碱环境中很稳定,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已经进入工业化发酵生产阶段。ε-PL产生菌通常在细胞膜上具有ε-PL降解酶,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ε-PL的微生物合成机理尚不清楚。本文从ε-PL的理化性质、抑菌活性、菌株分离筛选、生物合成与分子遗传学、发酵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ε-PL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动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健民  李豪圣  戴双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针对目前有关淀粉理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小麦籽粒淀粉需要的几种关键酶:ADP-葡萄糖、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脱分支酶,其次对国内外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星华  李哲  
本文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与经济特性,提出三点建议:大力加强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建立国家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基地;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维;在生物安全、伦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静  师亮  任昂  刘锐  赵明文  
灵芝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食药用真菌,灵芝三萜是灵芝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也是衡量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虽然灵芝三萜的主要合成途径已清晰,但是其分子调控机制并不清晰。基于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发展和遗传研究手段的进步,本文综述了灵芝三萜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基因、信号分子(如活性氧、一氧化氮、钙离子等)和环境因子(如高温、营养、化学物质等)对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重要作用,表明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调控的,为高品质灵芝栽培提供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提高我国食药真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涛  高丽萍  刘亚军  王云生  刘莉  赵磊  蒋晓岚  钱玉梅  
茶树酯型儿茶素对于茶叶加工产品品质的影响及人类健康的药理功效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合成及水解途径及分子调控机理,既是长期困扰茶业界的重点难题,也是富含原花青素(PAs)或缩合单宁(CAs)植物如葡萄、柿子的未解科学问题之一。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及水解途径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化过程与水解单宁合成具有相似性;没食子酰基葡糖糖(βG)是它们合成的酰基供体,与葡萄糖基转移酶(UGGT)和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等有关;在茶树中酯型儿茶素很容易被水解酶(GCH)水解为没食子酸和非酯型儿茶素。此外,还综述了国际上有关flavan-3-ols的合成、聚合、糖苷化和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洪强  接玉玲  
介绍了近年来高等植物体脱落酸 (ABA)生物合成缺陷型及反应敏感性突变体、逆境胁迫下ABA的合成、ABA生物合成途径以及ABA信号的细胞识别与转导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响明  何晓青  
微生物用来代谢木聚糖的酶系是研究自然界中第 2种最丰富的多聚糖 (木聚糖 )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 ,国际上对微生物分解木聚糖系统的研究日益关注 ,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木聚糖酶的诱导产生和调节机制 ,酶的提纯、鉴定 ,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表达 ,以及木聚糖酶在加工工业上 ,尤其是纸浆漂白方面的应用 .该文综述了木聚糖复杂的结构 ,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物合成、固定化、固态发酵、酶的协同作用、基因的分子克隆以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并简要综述了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物漂白机制、选择标准以及木聚糖酶技术的应用前景 .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春辉  李健康  
要高效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需要国家制定宏观政策 ,健全法律机制 ,综合利用IA、搜索引擎、词表导航、Web信息挖掘、XML、Push、网格等相关学科最新技术。在网络资源整合和细化的过程中 ,资源的个性化提供是开发利用的方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磊  吴家胜  廖亮  
喜树碱是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发现的单萜类吲哚生物碱,已经成为继紫杉醇之后广泛使用的植物性抗癌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对于了解喜树碱的合成机制,提高次生代谢工程喜树碱的产量,解决目前资源紧缺造成的供求矛盾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查阅、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将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以异胡豆苷为分界线,分为上游途径和下游途径;并对各种中间产物合成、关键酶和关键基因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喜树碱合成的可能方法,并提出了喜树碱合成研究未来的研究重点。图3表1参2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