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5)
2023(9074)
2022(8226)
2021(7842)
2020(6573)
2019(15373)
2018(15349)
2017(29569)
2016(16260)
2015(18423)
2014(18338)
2013(18164)
2012(16572)
2011(14849)
2010(14467)
2009(12976)
2008(12411)
2007(10517)
2006(9046)
2005(7653)
作者
(47945)
(39719)
(39456)
(37588)
(25343)
(19113)
(17837)
(15825)
(15170)
(14043)
(13754)
(13254)
(12705)
(12446)
(12345)
(12018)
(12016)
(11817)
(11401)
(11229)
(10001)
(9559)
(9492)
(9012)
(8890)
(8856)
(8830)
(8718)
(7991)
(7868)
学科
(61362)
经济(61296)
管理(44691)
(42184)
(35185)
企业(35185)
方法(30028)
数学(25937)
数学方法(25644)
(16458)
(16070)
中国(14584)
地方(14505)
(14023)
业经(13465)
(11079)
贸易(11072)
农业(11035)
(10785)
(10720)
理论(10638)
环境(10473)
技术(9992)
(9279)
(9248)
财务(9189)
财务管理(9175)
(8865)
教育(8730)
企业财务(8687)
机构
大学(226860)
学院(225116)
管理(92396)
(82618)
理学(81032)
经济(80666)
理学院(80128)
管理学(78686)
管理学院(78302)
研究(75576)
中国(52953)
科学(51121)
(48534)
(40090)
(38513)
业大(38076)
研究所(35753)
(35340)
中心(33611)
农业(31848)
(31416)
北京(30427)
(29930)
师范(29559)
财经(29304)
(27993)
(26648)
(26007)
技术(24885)
师范大学(24079)
基金
项目(164915)
科学(127875)
基金(118275)
研究(117688)
(104537)
国家(103694)
科学基金(88083)
社会(70958)
社会科(67105)
社会科学(67087)
(64959)
基金项目(64382)
自然(60033)
自然科(58539)
自然科学(58519)
自然科学基金(57425)
(55429)
教育(52973)
资助(48678)
编号(48340)
成果(38261)
重点(36872)
(35246)
(34938)
(34238)
课题(32801)
科研(31980)
创新(31885)
计划(31395)
大学(30164)
期刊
(86504)
经济(86504)
研究(62234)
学报(40437)
中国(38064)
科学(36029)
(35597)
管理(32000)
大学(29241)
学学(27642)
农业(25543)
(24605)
教育(24287)
技术(18744)
业经(14661)
(14565)
金融(14565)
图书(13273)
经济研究(12989)
财经(12977)
(12909)
科技(12318)
理论(11855)
问题(11449)
实践(11240)
(11240)
资源(11064)
业大(10942)
(10831)
(10658)
共检索到311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的浅水区吊养面积约0.7 hm2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研究龙须菜对网箱养殖区水质的修复效果。通过对实验区及其内外两侧的定点监测,以及对与潮流方向一致和垂直的2个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低于非修复区,由此可见,通过海水交换,龙须菜可以吸收流经修复区的IN、IP,并提高流出修复区的海水的DO水平。这有利于改善网箱养殖区的海水水质,提高网箱养鱼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促进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2007,14(3):488-49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焦念志  游秀萍  陈敏儿  沈东煜  林亚森  林泗彬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赵先庭  刘云凌  张继辉  曲克明  马德林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分别采用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磷营养盐培养液和直接利用养鱼废水培养龙须菜,研究高浓度氮、磷营养盐条件下龙须菜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溶解无机氮浓度10~75μmol/L和溶解无机磷浓度1~15μmol/L范围内,龙须菜的生长状况良好;当溶解无机氮浓度超过100μmol/L或溶解无机磷浓度超过20μmol/L时,龙须菜的生长受到抑制。养殖废水培养龙须菜的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在工厂化养殖废水可以维持较好的生长状况。龙须菜可用作大规模养殖废水的净化材料。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晓梅  张忠山  周俊波  潘伟成  孙斯麒  徐年军  
红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海藻,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等。近年来,龙须菜在食品、化工、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龙须菜中丰富的多糖成分是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近20年来龙须菜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龙须菜多糖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也为龙须菜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肖雪艳  刘毅  牛鹏丽  陈欣  冯志华  王晓敏  江涛  
于2015年秋季在桑沟湾开展围隔实验,研究了60 h内高容量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养殖对水体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浮游植物群落)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龙须菜在60 h内能够显著改变水体中的溶解氧(DO)和溶解态无机氮(DIN)浓度,同时能够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种群丰度和组成特征。从各实验组来看,12 h后虾夷扇贝和龙须菜实验组浮游植物丰度显著低于空白实验组。虾夷扇贝对水体中4种硅藻优势种[包括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双菱藻(Surirella sp.)、菱形藻(Nitzschia spp.)、针杆藻(Synedra spp.)]的滤除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性,即对柔弱拟菱形藻和双菱形藻有较大的滤除效应,但菱形藻和针杆藻却影响不大。基于水体中光合色素变化特征也揭示了虾夷扇贝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摄食效应,即虾夷扇贝能够显著滤除水体中的岩藻黄素(fucoxanthin, 硅藻特征色素)、别藻黄素(alloxanthin, 隐藻特征色素)。与此相反,青绿藻素(prasinoxanthin, 微微型藻类的特征色素)在48 h后,虾夷扇贝实验组显著高于空白实验组和大型藻实验组,说明龙须菜养殖对微微型青绿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汉华  梁超愉  吴进锋  郭根喜  张湛才  贾晓平  
大鹏湾位于南海北部,属半封闭海湾,目前有各种类型网箱60多个。本试验于大鹏湾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投放试验挂板,以测定污损生物的附着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试验周期为1年。共记录污损生物53种,月平均附着生物量为277.37g/m2,最高在9月份;季度平均生物量为4497.18g/m2,最高在冬季;垂直分布方面,最高生物量在1~2m水层。全年各月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优势种是网纹藤壶,其次是多室草苔虫、翡翠贻贝和变化短齿蛤。种类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以春季为最高,冬季最低;种类丰度(d)则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优势度(I)则以冬季最大,春季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瑶  毛玉泽  周毅  蒋增杰  王东哲  颜婷茹  方建光  
采用碘量法和碱度法,通过测定密闭容器中溶解氧和无机碳浓度的变化,从产氧和固碳两个方面研究添加氮、磷对龙须菜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设置为加氮(ADDN,10μmol/LNH4Cl)、加磷(ADDP,1.0μmol/LKH2PO4)、同时加氮磷(ADDNP,10μmol/LNH4Cl+1.0μmol/LKH2PO4)、不加氮磷(NONP)4个处理,不加龙须菜的海水作为对照。根据实验前后光合作用瓶内各参数的变化,计算了龙须菜光合产氧速率(RO,mg/gDW.h),固碳速率(RDIC,μmol/gDW.h),HCO3-吸收速率(RHCO-3,μmol/gDW.h)、CO2吸收速率(RCO2,μmo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连杰  沈照鹏  穆惠敏  崔欣  江晓路  
为探究微波提取法在龙须菜琼胶提取中的提取条件以及对琼胶理化性质的影响,实验以山东威海地区养殖的龙须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微波提取法进行龙须菜琼胶的提取,重点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160、480和800 W)和微波时间(2、4、6、8和10 min)对龙须菜出胶率、琼胶凝胶强度、硫酸基含量、3,6-内醚-L-半乳糖含量、凝固温度和熔化温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法提取琼胶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0(W/V),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出胶率为16.20%,凝胶强度为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肖君  孙慧玲  谭杰  高菲  燕敬平  陈爱华  
2010年5~7月在山东威海乳山杜家岛基地,采用陆基围隔生态学实验方法和正交设计法,在不投饵模式下进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混养实验。刺参密度分别为15、20、25ind/m2,龙须菜初始密度分别为0、180、360g/m2,比较了不同处理下幼参和龙须菜的生长存活情况,并定期检测环境营养盐的变化。结果表明,刺参平均日增重率(Md-wg)、特定生长率(SGR)受刺参密度的影响显著,受龙须菜密度的影响不显著,受刺参与龙须菜之间交互效应影响不显著;刺参密度为15ind/m2、龙须菜密度为360g/m2时刺参平均日增重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康亚妮  陆俊  徐晓婷  孙雪  徐年军  赵小东  
为了探讨龙须菜多糖(PGL)对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形态学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PGL分别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24、48、72 h,采用CCK-8和台盼兰拒染法检测PGL对细胞增殖能力及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死亡细胞数及存活率;相差显微镜和DAPI染色观察PGL对肺癌细胞的形态学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GL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显示,随PGL作用浓度及时间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及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50μg/m L作用72 h最为显著。细胞形态发生不规则改变,接触生长状态减少,数量减少,细胞核受到损伤,细胞发生凋亡,72 h后上述改变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葛长字  方建光  关长涛  王巍  蒋增杰  
2004年4~12月对爱伦湾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养殖花鲈(Lateolabrax japonieus)的现存量、生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7~9月是研究爱伦湾鱼类养殖水域养殖容量的关键季节。夏季鱼类的摄食最活跃,鲈鱼的摄食率为1.4%~4.4%,8月最大。残饵率在11.0%~28.0%之间,7~9月最高。1个养殖周期内,约有38.6tDO被养殖鲈鱼消耗,7~9月进入耗氧高峰期。养殖鱼类在网箱养殖区域的营养盐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花鲈4~12月向爱伦湾输出0.8t氨氮,1.0~1.6tN。在面积(2.0×105)m2的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养殖鱼类因排泄而再循环的N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广文  李长江  胡盛新  陈仁贵  陈细华  危起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水法  贺宝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龑伟  张继红  吴文广  
2012年夏季在爱莲湾,对采用碳酸氢铵防除养殖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aformis)上的污损生物多棘麦秆虫(Caprella acanthogaster)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碳酸氢铵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多棘麦秆虫脱落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实验的3个处理时间分别为5、10、15 min,碳酸氢铵浓度分别为0.5、0.6、0.7、0.8、0.9、1.0、2.0、3.0、4.0、5.0 g/L。结果表明,碳酸氢铵浓度、处理时间对多棘麦杆虫脱落率或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浓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多棘麦杆虫脱落率及死亡率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多棘麦杆虫脱落率(D)或死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