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3)
2023(11168)
2022(9230)
2021(8379)
2020(6644)
2019(14758)
2018(14121)
2017(25988)
2016(14429)
2015(15663)
2014(15334)
2013(14670)
2012(13358)
2011(12027)
2010(11861)
2009(10571)
2008(10266)
2007(9285)
2006(8088)
2005(7124)
作者
(44619)
(37002)
(36960)
(34891)
(23489)
(18068)
(16440)
(14506)
(14082)
(13112)
(12663)
(12423)
(11956)
(11699)
(11698)
(11553)
(11315)
(10910)
(10862)
(10741)
(9542)
(9078)
(8801)
(8580)
(8568)
(8312)
(8300)
(8086)
(7576)
(7527)
学科
(51862)
经济(51792)
管理(40377)
(37402)
(29518)
企业(29518)
方法(22532)
数学(19676)
数学方法(19451)
(16736)
(15332)
中国(15030)
(13620)
业经(13009)
(11728)
贸易(11723)
农业(11539)
(11417)
(10908)
地方(9823)
环境(9294)
(9235)
财务(9210)
财务管理(9176)
技术(8831)
(8767)
银行(8707)
企业财务(8693)
理论(8574)
(8220)
机构
学院(201120)
大学(199437)
(76945)
经济(75252)
管理(71145)
研究(70635)
理学(61857)
理学院(61104)
管理学(59872)
管理学院(59546)
中国(52109)
科学(48044)
(45122)
(41834)
(37426)
业大(36869)
农业(36086)
(35182)
研究所(34463)
中心(32340)
(31380)
财经(28245)
(26245)
(25814)
北京(25795)
(25487)
师范(24988)
(24564)
(24383)
经济学(23970)
基金
项目(142650)
科学(110339)
基金(102419)
研究(97009)
(94166)
国家(93331)
科学基金(77633)
社会(61066)
社会科(57834)
社会科学(57817)
(57009)
基金项目(54225)
自然(52715)
自然科(51504)
自然科学(51488)
自然科学基金(50589)
(48780)
教育(44689)
资助(40799)
编号(37744)
重点(33147)
(31056)
(30430)
(29984)
计划(29050)
成果(28982)
创新(28385)
科研(28318)
课题(27229)
(25908)
期刊
(81701)
经济(81701)
研究(54766)
学报(43413)
中国(40749)
(40474)
科学(35583)
大学(31327)
学学(29766)
(27407)
农业(27094)
管理(25090)
教育(22424)
(16953)
金融(16953)
技术(15947)
业经(15039)
(14515)
经济研究(14232)
财经(13375)
业大(12142)
(12067)
(11586)
问题(10804)
科技(10630)
农业大学(10109)
商业(9572)
(9199)
图书(9185)
林业(8931)
共检索到292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铭  鲁春霞  马聪  欧洁3  
龙门水库和安各庄水库同属于白洋淀流域,且地理位置上相邻。按水库库容划分,都属于大(二)型水库,并且设计之初的水库功能都是以防洪为主,同时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本文运用1961年-2008年的水库径流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两个水库上游来水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虽然两个水库地理位置靠近,但是安各庄水库运行正常,而龙门水库近年来却几乎处在彻底干涸的处境。为了解释这种差异性,本文首先通过DEM提取了两个水库的集水区,然后从水库上游集水区的气候要素、地形要素、植被要素以及人类活动要素等影响因子着手,分析了这两个水库现状迥异的深层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是造成两个水库不同径流效应的主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聪  鲁春霞  李亦秋  孙艳芝  
利用1970~2010年水文数据,分析了安康水库下游安康水文站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并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探讨了径流变化趋势和突变年份;在此基础之上,以安康水库蓄水运行时间为界线,通过绘制径流-降水双累积曲线,剥离降水和安康水库以上流域人类活动对其下游径流的影响,得到安康水库运行等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影响程度,从而为揭示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影响提供定量化参考。研究表明:近40a来,安康水库下游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且水库的建设运行等人类活动使径流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使径流年际间变化趋于平缓,其对径流的直接影响程度高达83.8%,是径流减少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怀清  彭静  赵志强  孔萍  
柘林水库的面积和库容较大,但集水区面积相对较小,水资源亏缺是其主要制约因子,研究近50a来水库集水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于水库的运行调度、效益发挥以及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基于江西柘林水库集水区内3个常规气象站1958~2007年的逐日降水、气温等要素观测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指数),以衡量集水区干湿情况;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参考蒸散量;以年降水量与年参考蒸散量的差值近似代表最大径流深度。采用线性趋势拟合、滑动平均等分析方法,对水库集水区的旱涝、参考蒸散量、最大径流深度等的时间分布状况、季节变化、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岳永杰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树种的平均混交度为0.158,说明刺槐林的树种空间配置简单,林分中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林分中优势、亚优势和中庸状态分布的个体比例相差不大,乔木层树种稳定性大;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个别等级林木分布频度变化幅度较大,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在对密云地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刺槐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刺槐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研究了北京密云地区刺槐人工林刺槐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刺槐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刺槐种群动态,在刺槐种群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刺槐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茂  马履一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的重大问题 ,该文评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缺水地区水库的存在、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各方面的发展 ,因而对水库集水区进行规划设计并制定出可持续发展方案是事关水库能否永久持续地为缺水地区提供水资源的关键措施 .首先对集水区进行各项资源的调查 ,然后在掌握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 ,作出评价与分析 ,设计出管理信息系统 ,对集水区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调控以达到水库的永续利用 ,同时使集水区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毕彪  杨建英  钱云楷  史常青  艾宪锋  
【目的】探讨不同自然降雨雨型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方法】根据降雨数量特征及雨峰集中时间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自然降雨进行二级分类,分别探究不同雨型及过程雨型下的径流特征。【结果】(1)根据降雨量(P)、降雨历时(t)、最大30 min雨强(I_(30))可将研究区降雨划分为3类:P_2t_3I_2雨型(中雨量、长历时、中雨强)、P_1t_2I_1雨型(小雨量、中历时、小雨强)、P_3t_1I_3雨型(大雨量、短历时、大雨强),其中,P_1t_2I_1雨型在研究区发生频次最高,占比81.01%。4种过程雨型的发生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均匀型、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2)不同雨型下的径流特征差异明显,从单次降雨看,P_3t_1I_3雨型单次产流能力最强,P_2t_3I_2雨型在研究区的径流贡献率最大。(3)不同过程雨型对径流特征影响较大,降雨量集中在降雨前期最容易产流。(4)降雨量对径流深的影响最大,I_(30)对径流深、径流系数及径流深峰值的影响均比较大,且对径流深峰值的影响要大于对径流深的影响。【结论】坡面径流特征对降雨雨型及过程雨型敏感性很高,采用合理的雨型划分方法研究雨型—径流关系可提高水力侵蚀研究精度。图4表5参2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世海  余新晓  于志民  
对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板栗林水化学性质研究表明 :在研究期间 ,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以加权平均值之和来计 ,6月份化学元素含量最高 ,观测时段内所测定元素加权平均值之和为 12 0 0 11mg L ,各元素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 >N >K >Mg >Na >P >Fe>Zn >Cu >Mn ;大气降水经过林层后 ,林内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大多数元素含量增加 ,林内穿透降水化学元素含量之和为 17 110 5mg L ,树干茎流为 35 5 0 74mg L ,比大气降水分别高出 5 10 94mg L和 2 3 5 0 6 3mg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茂  马履一  王小平  
该文收集了有关数据,对密云水库集水区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该区域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分别为:生态环境系统0.794、社会发展系统0.863、经济发展系统0.879、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820.预测采取相关对策后,该区域各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将分别达到:生态环境系统0.935、社会发展系统0.943、经济发展系统0.956.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将达到0.94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何俊仕  陈杨  梁凯  
入库径流同时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为了更好的调控径流,更加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采用1959~2011年53a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及降水资料,借助Mann-Kendall法、有序聚类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规律,探讨降水及人类活动对入库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53a来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年径流、汛期径流、非汛期径流均呈不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6a和28a的丰枯交替现象和阶段性特征;入库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最大月入库径流可占年入库径流的67%以上。降水对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的影响逐渐变小,而人类活动对入库径流的影响呈递增趋势,1959~1975年和1976~2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学艳  全勇  龚声信  岳银  余勇  马鹏  唐玉凤  沈燕琼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地表径流和渗漏水的土壤表层氮、磷随降雨流失的情况。【方法】在渔洞水库流域的大田里设计了4种典型的作物种植类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氮、磷浓度。【结果】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质量浓度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之后逐步下降的趋势,土壤渗透水相中氮素流失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磷素流失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水相中磷素流失平均浓度较高的为苹果(0.71、0.99 mg/L)和青花(0.24、0.27 mg/L)。【结论】该试验设计合理,能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的氮磷流失量和吸收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河流附近环境保护区的种植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国宾  刘轶  邹响林  邹振华  蔡涛  
随着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汉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白河、皇庄和仙桃3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3站1955~2006年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汉江中下游年、汛期、非汛期、月及日径流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运行对其下游的年径流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汛期、非汛期、日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有显著的影响,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均匀化,中小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增加,大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减少,但影响随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庆艳  余新晓  胡淑萍  肖洋  
该文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半城子水库流域的径流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并重点探讨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生态响应的影响。对半城子水库流域1990—1999年期间年、月径流进行模拟,以月径流模拟的效率系数、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3个指标为标准,对模型的敏感参数进行率定,并对2000—2006年的月径流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半城子水库流域的径流模拟,且精度较高。然后基于SWAT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半城子水库流域在1990、1995、2000和2005年的径流分布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文响应影响的贡献。结果表明,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仕军  李锐  谢新民  刘作新  
根据太子河流域降水和产汇流特点 ,利用流域试点区观音阁水库枯季入库径流量、上游汛期降水量、汛末入库径流量和枯季降水量等实测系列资料 ,对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检验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枯季径流BP预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并且具备较高的精度 ,可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红兵  王庆礼  
以三峡库区小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定量研究了其中不同子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1)平均径流系数是裸地 >草地 >菜地 >柏木林 >桔园 ;(2 )年养分流失量是裸地>桔园 >菜地 >草地 >柏木林 ,桔园和菜地的径流系数较小 ,但其径流中养分含量较高 ,导致其输出养分总量较大 ;(3)菜地和桔园由于输出果菜 ,导致系统N、P循环效率的降低 ;(4)各子系统中P的流失较厉害 ,而柏木林在防止该地区养分流失特别是P的流失上是要优于草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