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0)
2023(10944)
2022(9771)
2021(9357)
2020(7963)
2019(18670)
2018(18754)
2017(36686)
2016(20106)
2015(22354)
2014(22335)
2013(22089)
2012(20196)
2011(17927)
2010(17887)
2009(16303)
2008(15864)
2007(13704)
2006(11788)
2005(10141)
作者
(58469)
(48368)
(48168)
(45774)
(30895)
(23338)
(21968)
(19293)
(18435)
(17360)
(16665)
(16215)
(15442)
(15311)
(14922)
(14812)
(14655)
(14524)
(13822)
(13726)
(12076)
(11899)
(11831)
(10993)
(10967)
(10780)
(10645)
(10622)
(9828)
(9598)
学科
(81587)
经济(81509)
管理(57268)
(53809)
(46318)
企业(46318)
方法(43152)
数学(38060)
数学方法(37437)
(19032)
(18813)
(18806)
中国(18795)
业经(16594)
地方(15875)
理论(14270)
(13364)
贸易(13358)
(13095)
(12878)
(12778)
(12625)
财务(12555)
财务管理(12533)
农业(12464)
技术(12230)
环境(11961)
企业财务(11885)
(10902)
(10417)
机构
大学(283055)
学院(280929)
管理(114509)
(106542)
经济(104153)
理学(100810)
理学院(99635)
管理学(97390)
管理学院(96903)
研究(91424)
中国(65396)
科学(60503)
(60429)
(46519)
(46364)
(45916)
业大(44823)
研究所(42828)
中心(40710)
(39013)
财经(38430)
北京(38081)
(36804)
师范(36399)
农业(36278)
(34946)
(33492)
(32550)
经济学(31024)
技术(30409)
基金
项目(199887)
科学(156517)
基金(144783)
研究(141904)
(126937)
国家(125913)
科学基金(108329)
社会(87162)
社会科(82595)
社会科学(82573)
(78878)
基金项目(77249)
自然(73550)
自然科(71882)
自然科学(71866)
自然科学基金(70523)
(66308)
教育(65808)
资助(61565)
编号(57239)
成果(45617)
重点(44662)
(43378)
(41484)
(41146)
课题(39517)
科研(38826)
创新(38303)
大学(37097)
计划(37061)
期刊
(110207)
经济(110207)
研究(77515)
学报(48000)
中国(47604)
科学(43336)
管理(41387)
(40092)
大学(35546)
(33965)
学学(33604)
教育(30331)
农业(28407)
技术(25642)
(18786)
金融(18786)
业经(17894)
财经(17830)
经济研究(17800)
图书(15443)
(15065)
(14703)
科技(14456)
技术经济(14404)
问题(14194)
统计(14095)
理论(13886)
(12989)
实践(12925)
(12925)
共检索到390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六军  何静  陈素文  邹志平  
为了研究龙涎香型香料分子结构与香气特征的关系及其生产利用价值 ,作者在总结分子结构与香气关系的基础上 ,以香紫苏醇为原料合成了降龙涎醚 ,总得率约 2 0 % ;以月桂烯为原料 ,经柑青醛合成了具有龙涎香气的 1,1 二甲基八氢萘呋喃衍生物 ,总得率约 30 % ;以二萜二环或三环衍生物为原料 ,通过光解、光敏氧化获得龙涎香气香料 ,总得率约 16 % .此三条合成路线虽原料不同 ,优势各异 ,但产物均为 1,1 二甲基十氢萘 (八氢萘 )衍生物 ,符合龙涎香型香料分子结构规律 .结果表明 :走月桂烯路线更有实用价值 ,而二萜衍生物进行光化学反应合成龙涎香料也有广阔发展前途 ;林产化学工业可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铭钦  韩富根  邵惠芳  王豹祥  
 采用GC/MS技术对香料烟浸膏的香气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出的21种香气成分中,分别有脂肪酸类8种,酯类5种,醛类2种,氮硫杂环类2种,烃类、醇类、酮类、内酯类各1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成分是糠醛、β-甲基戊酸、十六碳酸、烟碱、新植二烯,其次是乙酰丙酸乙酯、异戊酸、苯乙酸乙酯、羟基丁二酸二乙酯等。同时,对3种提取工艺条件下香料烟浸膏的香气成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水为萃取剂的一次蒸馏法提取效果最好,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较高;其次是水和乙醇用量各半的二次萃取蒸馏法;传统的以乙醇作萃取剂的二次蒸馏法提取出的浸膏质量最差,多数香气物质含量也最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苑兆和  尹燕雷  李自峰  张可群  朱丽琴  李云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青皮甜石榴整体果实、石榴皮和石榴籽汁的芳香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检测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整体果实中占总峰面积的78.32%和14.52%,在石榴皮中占89.88%和4.70%,在石榴籽汁中占82.15%和9.78%。石榴中共检测出77种香气组分,其中石榴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检测出42种、39种和43种。香气成分中共有的成分为18种,在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62%、95.59%和93.76%。2-己烯醛、己醛、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为石榴的主要香气成分,在果实、果皮和籽汁分别占78.2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詹军  刘冲  贺帆  张丰收  王涛  宫长荣  
以不同香型烤烟C3F烟叶为材料,采用GC/MS方法,分析比较了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物质。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形成的各种香气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中间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但是金合欢基丙酮A、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D、β-紫罗兰酮等物质在三者中均占有较高比例。对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物质与感官评吸质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清香型烤烟中二氢猕猴桃内酯与香韵呈显著正相关,芳樟醇、金合欢基丙酮和类胡萝卜素总量与香气量呈显著正相关;中间型烤烟中,浓度与芳樟醇、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浓香型烤烟中,多数物质与各评吸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正  沈颖鸣  孙吉红  罗晟尧  张剑波  
烟用香精香料是烟草生产企业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多年研究,天然植物性香料在增强香烟香韵、提升香烟品质以及丰富香烟种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烟用天然植物性香料可分为精油、浸膏、净油和酊剂四类。文章列举了四类烟用天然植物性香料的常见品种,并从提取分离技术、主要成分、添加效果等方面,对天然烟用植物性香料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乜兰春  孙建设  陈华君  邹祥旺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苹果果实的香气成分。【方法】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CT-GC-MS)分别测定了苹果不同品种未成熟无香气和成熟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不同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成熟苹果无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己醛、2-己烯醛等为主;成熟苹果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酯类和某些醇类物质为主。富士苹果果实主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1-丁醇、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丙酯、乙酸乙酯、1-丙醇、1-丁醇、2-甲基丁醇和2-甲基丁酸乙酯为新红星苹果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乔纳金苹果主要香气物质有1-丙醇、乙酸丙酯、乙酸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涛  曹秋娥  刘润昌  何雪峰  温光和  
以铁观音清香型茶、铁观音浓香型茶、黄金桂清香型茶、黄金桂浓香型茶4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香型安溪乌龙茶为研究对象,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将其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以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GC-MS法对不同香型安溪乌龙茶提取物进行分析,比较各香型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和致香成分的差异。同时将其应用于卷烟丝束当中,评价卷烟抽吸品质,探讨其在卷烟滤棒中应用时的增香效果。结果表明,黄金桂清香型茶超临界萃取物中致香成分最为丰富,特征成分含量较高,同时与卷烟烟气的谐调性较好,能显著改善卷烟的抽吸品质,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长宾  陈菁  刘胜辉  孙光明  臧小平  
通过田间叶面喷施氨基酸钙、腐植酸钙和硫酸钾肥料,研究其对菠萝成熟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类、内酯类、呋喃类、含硫化合物是主要的香气类型。与对照相比,3个处理香气成分明显多,并且氨基酸钙处理香气含量最高。3-甲硫基丙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是3个处理中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2-甲基丁酸甲酯、α-古巴醇和辛酸甲酯是对照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喷施氨基酸处理更有利于菠萝的香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迪  黄锦霞  唐湘如  段美洋  田华  钟克友  黎国喜  
以香稻品种桂香占、品14和品15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基施氯化镧100 mg.kg-1土壤处理对水稻糙米香气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及其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镧处理显著提高3个香稻品种糙米的香气含量和籽粒脯氨酸氧化酶的活性,而降低3个香稻品种籽粒脯氨酸含量;氯化镧处理提高品14和品15的剑叶脯氨酸含量而降低桂香占剑叶的脯氨酸含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聚英  王军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为探讨香椿特征香气的组成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香椿香气成分,气相色谱--嗅闻法(GC--O)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GC--O--MS)辨识出在43个化合物中有2个化合物A和B具有香椿特征香气,又经GC--FPD检测器确定了A和B属于含硫化合物。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香椿在0、5及20℃下,特征香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下,化合物A和B含量基本维持恒定;5℃下A和B在前3d无明显变化,第6天A降低44.2%,B降低62.6%,第12天A和B分别降低了93.6%和97.4%;20℃下香椿特征香气迅速减少,第6天A和B分别降至3.2%和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美洋  黎国喜  田华  钟克友  唐湘如  
以非香稻品种华粳籼74为对照,对4个不同基因型香稻的香气及香气合成相关氨基酸和酶进行了比较生理学研究.研究发现:所有参试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含量均高于对照;香稻品种籽粒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以及桂香占和培杂软香籽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华粳籼74.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游离脯氨酸、脯氨酸氧化酶和总游离氨基酸是香稻香气合成的主要因子,而鸟氨酸转氨酶与香稻香气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显灵  郑富钢  哈君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庞天河  陈红丽  刘艳芳  于建军  夏林  伍仁军  李霞  
为了探究攀西烤烟烟叶中性致香成分与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定量关系,并为客观准确评价烟叶质量提供新方法,该文采用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中性致香成分。结果表明,对香气量、香气质正面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对香气质量的影响较小;而负面直接影响较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类烯柏烷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及个别醛类上,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个别成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卷烟配方中,首先要考虑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然后再综合考虑其它中性致香成分的协调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罗龙  杨芬  陶永宏  韦永贵  罗天刚  卢光辉  
本研究选用来自不同地方的5个香型软米水稻和自育稳定的6个香型软米保持系作材料,对其11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差异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来源香型软米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对杂种F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型软米遗传基础丰富,不同品种的香型软米间遗传差异显著,地方香型软米资源比保持系间的遗传差异显著,11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是穗粒数和穗实粒数,第二主成分是全生育期,第三主成分是千粒重,累计贡献率达82.06%;通过聚类分析,所有保持系资源和部分地方品种资源归为第一类,八宝谷和豪木允分别归为第二类和第三类;地方资源与保持系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F1产量优势相关不密切;品种间各亲本产量及其亲本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狄化炤  胡增旬  丁远学  杨建材  狄咏梅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影响茶叶香型明显。名茶清爽嫩香化合物有(顺)—3—已烯醇、(顺)—3—已酸已烯酯、芳樟醇、反—3—戊烯—2—酮、吲哚和正已醛、正庚醛、反—2—戊烯醛等;花香化功香化合物有吡嗪类、香叶醇、β—紫罗酮十(顺)—茉莉酮、苯乙腈、橙花叔醇、苯甲醇、芳樟醇氧化物、2—苯乙醇等。两香型成分含量同香气总量的比率,是影响名茶香气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