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7)
- 2023(4843)
- 2022(4136)
- 2021(3889)
- 2020(3197)
- 2019(7211)
- 2018(7538)
- 2017(12504)
- 2016(7918)
- 2015(9368)
- 2014(10020)
- 2013(9035)
- 2012(8399)
- 2011(7636)
- 2010(7912)
- 2009(6963)
- 2008(7008)
- 2007(6768)
- 2006(5815)
- 2005(5221)
- 学科
- 济(19242)
- 经济(19202)
- 管理(19142)
- 业(15190)
- 企(12445)
- 企业(12445)
- 理论(8993)
- 学(8506)
- 教育(8223)
- 中国(8150)
- 教学(7964)
- 农(7891)
- 制(7500)
- 财(6717)
- 体(6237)
- 方法(5422)
- 学法(5381)
- 教学法(5381)
- 业经(5231)
- 银(5135)
- 银行(5105)
- 地方(4950)
- 行(4888)
- 农业(4756)
- 学理(4622)
- 学理论(4622)
- 融(4449)
- 金融(4442)
- 和(4003)
- 务(3963)
- 机构
- 学院(106110)
- 大学(102060)
- 研究(38731)
- 管理(30157)
- 济(29384)
- 中国(28605)
- 经济(28171)
- 科学(27309)
- 农(24682)
- 理学(23990)
- 理学院(23628)
- 京(23436)
- 管理学(22828)
- 管理学院(22651)
- 所(22012)
- 江(20555)
- 研究所(19817)
- 农业(19505)
- 技术(19074)
- 业大(18660)
- 中心(17425)
- 财(16981)
- 范(16717)
- 师范(16370)
- 省(16330)
- 州(16317)
- 职业(15110)
- 院(14916)
- 北京(14890)
- 教育(12960)
- 基金
- 项目(64838)
- 研究(49137)
- 科学(46577)
- 基金(39355)
- 家(35969)
- 国家(35574)
- 省(29709)
- 科学基金(27572)
- 教育(25647)
- 划(24347)
- 社会(24233)
- 编号(23150)
- 社会科(22453)
- 社会科学(22448)
- 成果(20583)
- 基金项目(19988)
- 课题(18848)
- 自然(18251)
- 自然科(17752)
- 自然科学(17742)
- 自然科学基金(17346)
- 资助(17126)
- 年(15865)
- 重点(15768)
- 发(14168)
- 创(13504)
- 项目编号(13342)
- 性(13275)
- 计划(13109)
- 体(12978)
共检索到177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兴宇 梁洲瑞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刘坤
为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培养条件,设置了光照度、温度、盐度3个影响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及氮磷营养盐水平实验。研究表明,温度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显著(P<0.05),25℃时幼孢子体比生长速率(SGR)获得最大值,为10.78%,随着温度的降低SGR逐渐降低;盐度对幼孢子体的SGR影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洲瑞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以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幼孢子体为材料,研究了Cu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对微量Cu2+都是敏感的。对于早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5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2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基本停止生长。对于后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10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1μg/L浓度的Cu2+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增长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鼠尾藻幼孢子体的假根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对Cu2+的敏感程度不大,Cu2+处理初期依然表现...
关键词:
鼠尾藻 Cu2+ 孢子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洲瑞 孙修涛 王飞久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刘坤
以成熟的鼠尾藻生殖托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3~23℃)、光照度(3000~12000lx)和光照周期(15L∶9D,12L∶12D,9L∶16D)对鼠尾藻排卵及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在20~23℃范围,有利于鼠尾藻卵子的排放;在3000~12000lx范围内,光照度越高,越有利于鼠尾藻卵子的排放;光周期不是影响卵子排放的主要因素,光照度是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重要因子;温度是制约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关键因子,水温低于16℃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快速生长。
关键词:
鼠尾藻 卵子 孢子体 温度 光 排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涛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刘福利 丁昌玲 梁洲瑞 刘坤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以光系统Ⅱ最大荧光产量(Fv/Fm)为指标,结合形态显微观察,研究了GeO2在海带幼孢子体培育过程中菱形藻污染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菱形藻,当GeO2浓度在5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15mg/L时菱形藻趋于死亡。2)对于海带幼孢子体,GeO2浓度在20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30mg/L时其趋于死亡。3)对于受到菱形藻污染的海带幼孢子体,GeO2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20mg/L时其趋于死亡。综合来看,当GeO2浓度为5~15mg/L时,菱形藻光合作用受到较强的抑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素芬 李海娟 孙会强 李健鹏 李国荣
通过离体组织培养,观察了灰叶马尾藻(Sargassumcinereum)有性生殖特征,探讨了光照强度20、40、60、80、120、160μmol/(m2.s)对其有性生殖与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叶马尾藻每窝一般排卵4~6个,单核,核分裂产生2~8核卵。受精卵依次经过2次横分裂、2次纵分裂,再经多次分裂形成梨形幼孢子体。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卵及受精卵大小、分裂速度影响不显著,80~120μmol/(m2.s)时合子分裂较快。光照强度极显著影响灰叶马尾藻幼孢子体假根数量及其长度。培养第9天幼孢子体产生分枝,叶状部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适宜光强范围为40~120μmol/(m2.s...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李锋
重点研究了鼠尾藻的有性繁殖特性和规律,系统观察了鼠尾藻的成熟季节,雌、雄生殖托的成熟、排卵、排精、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假根的形成、幼孢子体的构建和生长特征。并在实验室进行采苗和苗种培育试验,获得理想结果,该培育技术可以应用到生产中。
关键词:
鼠尾藻 有性繁殖 幼苗培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婧 严兴洪 章守宇
通过室内培养,观察了铜藻受精卵的发生与幼孢子体发育,研究了幼孢子体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全人工育苗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铜藻雌性生殖托的基部和中部首先集中排卵,卵子粘附于生殖托表面完成受精和早期发生。刚释放的卵子具有8个核,受精后,8个核迅速融合成1个大核,开始细胞分裂。前二次的细胞分裂均为横裂,在萌发体的一端产生一个很小的"假根原细胞",后者最终发育成假根,萌发体的其它细胞发育成苗体。受精后约48 h,受精卵发育成具有假根芽的幼孢子体,开始脱落附着;培养15 d,发育成具有2个叶片、体长超过3 mm的幼孢子体。在幼苗的早期培育阶段,较高的温度和长光照时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增加,适宜培养条件为...
关键词:
铜藻 受精卵 幼孢子体 发育 人工培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汪文俊 孙修涛 王飞久 王翔宇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光质(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假根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在为期56d的培养期内,蓝光始终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平均叶片大小为9530±125μm长/1350±49μm宽,是对照白光组的4倍之多(2200±56μm长/356±20μm宽);而红光下,藻体生长极为缓慢,叶片大小仅为580±63μm长/135±11μm宽。但是三光质下,藻体假根生长差异较小;假根长/叶片长为红光下最大,蓝光下最小,三光质下该比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于海带的主要捕光色素之一岩藻黄素的吸收峰位于蓝光区,因此加大环境中蓝光的辐射可有效提高...
关键词:
海带 孢子体 假根 光质 蓝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铁芳 徐巾媛
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针对学校教育价值整合缺失与青少年成长中的价值虚空问题,我们以“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为核心理念,以“做自信豪迈的中国少年”为主导目标,以培养有根、有魂、有能的中国人为具体目标,建构中国少年培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从体育与健康到创造性生活实践,建构中国少年培育“六大”学校课程路径体系;以融合理念为基础,建构中国少年培育课程的实践体系;以兴发理念为中心,提出中国少年培育课程的实践策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丽梅 李世国 柴雨 高杉 宋广军
为了优化鼠尾藻幼苗生长与同步生殖的室内培养条件,实验以长度为5 cm左右的鼠尾藻幼苗为材料,在培养箱中给予不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营养盐配比[KNO3(mg)∶KH2PO4(mg)]等生长条件,通过跟踪测量生长情况,观察记录幼苗形态变化、生殖器官形成及生殖特点,寻找有利于幼苗室内生长和繁殖的适宜组合条件,实现生殖托提前发育和受精作用的同步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鼠尾藻幼苗长度增长率的影响为温度>营养盐配比>光照强度;对质量增长率的影响为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配比。培养温度越低气囊出现时间越早。侧枝的生成与营养盐配比具有一定的关系,总体上营养盐中KH2PO4所占比例越高侧枝出现时间越晚。生殖托...
关键词:
鼠尾藻 有性生殖 幼苗培育 同步受精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修涛 王飞久 刘桂珍
在2004年冬季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温度、盐度、氮肥(硝酸钠)浓度和光照强度4个因子的不同水平下对鼠尾藻Sargassu mthunbergii2~4cm新生枝条生存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枝条能够在室内适宜条件下存活并生长,优化的条件组合是:水温16℃、盐度20、氮肥15mg/L和光照4000lx。光照在最高试验水平下得到高值,预示着更高强度的光照会更有利于生长。温度对鼠尾藻有显著影响,22℃即不能正常存活。极差(R)排列顺序为:温度>光照>误差>盐度>氮肥,据此可以判定在试验取值范围内温度和光照影响较大,而盐度和氮肥的影响小于误差,为次要因素。
关键词:
鼠尾藻 新生枝条 生长 正交试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国梁 汪文俊 李宝贤 梁洲瑞 鲁晓萍 李晓捷
温度是影响藻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了6~22℃下,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小孢子体的生长情况及抗氧化生理特性,以探明其适温机制,为多肋藻海区栽培提供支撑。结果发现,培养初期(5 d内),多肋藻小孢子体在18℃下具有最大的相对生长速率(RGR),22℃下藻体梢部严重穿孔溃烂;随着培养时间延长(10d),10℃下藻体RGR最高。实验周期内,不同温度组间F_v/F_m无显著差异, 6~14℃下藻体均具有较高的总光合速率(Pt)和最大表观光合速率(P_(nmax)), P_(nmax)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10℃下最高。培养3 d时, 6℃下呼吸速率(R_d)最高; 22℃下,藻体R_d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显著上升,表明增强呼吸作用是多肋藻小孢子体对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共同响应。22℃高温胁迫下,胡萝卜素(Car)和岩藻黄素(Fucox)、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升高; 6℃时, SOD酶活高于其他温度组。在6~18℃范围内,灰分、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积累与温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综上,多肋藻小孢子体可在6~18℃生长,其中以10℃左右为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项建斌 林洁 李苏燕
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机制,能够提升学生工作实效,提高办学质量,对保证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应以项目认同感培育、指导教师培育、保障体系培育为重点,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培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精品项目 培育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