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6)
- 2023(5313)
- 2022(4745)
- 2021(4309)
- 2020(3993)
- 2019(9466)
- 2018(9363)
- 2017(18270)
- 2016(10391)
- 2015(12094)
- 2014(12466)
- 2013(12730)
- 2012(12428)
- 2011(11420)
- 2010(11910)
- 2009(11804)
- 2008(10957)
- 2007(9878)
- 2006(8348)
- 2005(7385)
- 学科
- 济(44719)
- 经济(44679)
- 业(26518)
- 管理(26299)
- 方法(23869)
- 数学(21453)
- 数学方法(21284)
- 企(20288)
- 企业(20288)
- 农(12900)
- 学(12784)
- 财(11261)
- 中国(9950)
- 贸(8824)
- 贸易(8824)
- 易(8565)
- 农业(8440)
- 地方(8393)
- 制(7723)
- 业经(7690)
- 融(7118)
- 金融(7116)
- 务(7103)
- 财务(7086)
- 财务管理(7065)
- 和(7000)
- 银(6669)
- 企业财务(6650)
- 银行(6630)
- 环境(6293)
- 机构
- 大学(162086)
- 学院(160975)
- 济(63209)
- 经济(61801)
- 研究(57967)
- 管理(57902)
- 理学(49721)
- 理学院(49109)
- 管理学(48067)
- 管理学院(47786)
- 中国(42743)
- 科学(39928)
- 农(38470)
- 京(34724)
- 所(32157)
- 农业(31091)
- 业大(30615)
- 研究所(29663)
- 财(28179)
- 中心(26687)
- 江(24934)
- 财经(22668)
- 北京(21646)
- 范(20789)
- 农业大学(20488)
- 师范(20457)
- 经(20408)
- 院(20121)
- 经济学(19711)
- 州(19554)
- 基金
- 项目(107259)
- 科学(81124)
- 基金(76061)
- 研究(72339)
- 家(68717)
- 国家(68211)
- 科学基金(55560)
- 社会(43105)
- 省(42554)
- 基金项目(40767)
- 社会科(40676)
- 社会科学(40659)
- 自然(38279)
- 自然科(37247)
- 自然科学(37227)
- 划(36662)
- 自然科学基金(36543)
- 教育(33373)
- 资助(32138)
- 编号(29111)
- 重点(24985)
- 成果(23910)
- 部(23769)
- 发(23217)
- 计划(22514)
- 科研(21584)
- 创(21396)
- 科技(20675)
- 课题(20431)
- 创新(20193)
共检索到230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生 欧阳芳 戈峰 袁哲明
利用中国畜牧业统计资料,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采用生态能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中国草地鼠害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评估了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危害损失。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草地鼠害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呈上升趋势;11年间全国由于鼠害造成草地生物量的损失年均约1.181 54×107 t,年份间鼠害差异大,2006年草地生物量损失最大,为2.537 23×107 t;区域草地鼠害损失大小排序为西南、西北、华北、东北,西藏自治区鼠害最严重,年均草地生物
关键词:
鼠害 草地生物量 生态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艳玲,王世平
鼠是人类一大有害动物,它不仅能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一、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1.鼠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据估计全世界因鼠害减产的粮食每年达5000万吨之多,相当于吃掉25个贫困国家国民生产的总值,价值170亿美元。每年因鼠害糟踏的粮食可养活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宝玉 刘忠艳 万学攀 霍星华 郭玺 王建军 刘忠艳 孙莉莎 史志诚
西部草原是中国西部地区居民的主要生活生产资料来源。多年来,受超载过牧、滥垦、滥挖、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草场大面积沙化和毒草化,使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制约了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毒草的迅速蔓延是造成草地生态失衡的重要生态学问题之一,是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在对文献资料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就中国西部草地近几十年的毒草灾害状况,毒草种类与分布,毒草综合防治及合理利用做以综述。
关键词:
西部草地 毒草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秦锡祥 陈德钧 陈维培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人工接种与模拟危害的方法,观察了在不同卵槽数和虫孔数时,对沙兰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有卵槽50个以下的2年生树表现出有促进生长作用;对连续3年钻孔1~9个的3年生树,至5年生时,3年累积生长量与对照相比,胸径增加22%~49%,树高降低5%~25%。通过对16年生大官杨和泰青杨的解剖,因虫孔的原因可使89%的木材变为三等材,降低价值约46%。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杨树 损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爱静 刘宏光 邓克蓉
纳曼干脊虎天牛是中亚亚区的特有种 ,国内仅分布于新疆 ,在克拉玛依市严重危害多种阔叶树 ,造成树木生长衰弱 ,严重者干枯死亡 ,在该虫对克市园林事业发展和已改善的市内生态环境构成很大威胁时 ,我们立项对该天牛危害损失进行研究 ,主要方法是在该市街道绿化林带内选择 4 5 0株标准树 ,其树龄为 1 5年 ,定期和不定期观察其危害情况 ,并于成虫羽化末期将树干分段调查羽化孔数 ,同时测量树高和胸经 ,用西北地区榆、桦二元材积表中材积经验方程求出每株材积生长量 ,将树干上羽化孔分 8组 ,统计其与材积、树高和胸径的关系。经研究该虫危害对树木生长发育和材积生长量影响很大 ,胸经降幅 -1 1 2 ...
关键词:
纳曼干脊虎天牛 危害损失 钻天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欣 李玉娥 何霄嘉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损失与危害 内涵 应对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蒙显标 黄桂茹 黄香玲 刘英凤 邓劲生 黄振兴 藤日峰 梁日雄
1994~1995年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蔗田杂草两个主要优势种鼠曲和马唐的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两种草杂的种群密度(X)与甘蔗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关系呈双曲线关系。鼠曲的危害损失估计模型为y=防治指标模型为.马唐的危害损失估计模型为;防治指标模型为。在目前前条件下,鼠曲和马唐的防治指标分别为每平方米有杂草25株和27株。
关键词:
蔗田杂草,危害损失,防治指标,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黄竞芳 杞杰 刘志柏 刘曾三
1987年在山东费县祊河林场大滩分区栽植了3片感光肩星天牛的小美旱杨试验林,其立地条件一致,分别为天然接虫区、人工接虫区和对照区,整个试验区与外界虫源地之间由祊河自然隔离.1988年开始人工接虫,并逐年记录虫口密度和树木生长量.当光肩星天牛危害7年生以下的小美旱杨,且每株4年的累积刻槽数为9.4个,或排粪孔数为5.7个时:①与对照区相比较,人工接虫区小美旱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下降14.06%、21.15%和37.49%;生物量下降37.75%;②光肩星天牛在侵害胸径约为7.0cm以下的小美旱杨幼林时,喜选择在径级较粗的树上刻槽和产卵.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小美旱杨 生长量 危害损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少英 冉江洪 林强 赵定全
通过多年对四川省和重庆市人工林害鼠对林木危害的研究分析 ,林鼠对林木危害有 3个原因。(1)是对其栖息地干扰的一种反应 ;(2 )缺食、缺水和寻找越冬场所 ;(3)是鼠类在繁殖季节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一种行为
关键词:
鼠害 人工林 危害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源昌 魏远竹
在查阅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松毛虫危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松毛虫危害所引发的生态与经济损失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论证,包括林产品、景观价值、农业、畜牧业、渔业、人类健康、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11个方面的损失;接着构建了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共包括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和26个四级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凤仙 张忠山 张匀华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河南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情指数每增加1%.产量损失率约增加0.5%;病穗率每增加1.3%.病粒率约增加0.5%.根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制定出亩产300kg、350kg、400kg不同产量水平麦田的赤霉病防治指标.即病情指数(%)分别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别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防治指标可适当降低.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危害损失 防治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辉 刘万才 何忠全 刘宇 龚一飞 姚琳 卢代华 陈宇 陈伦开 张能福
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综合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0年在四川的纳溪区、盐亭县、金堂县3个不同的生态稻区,采取7个不同防控病虫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及运用不同方法测算各处理水稻产量损失。结果表明:①从对纳溪区、盐亭县、金堂县小区和大田普查结果来看,不同生态区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及严重度是不同的。但是,水稻螟虫和纹枯病是常发的。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不是常发性的。②从完全不防治区的结果来看,常年水稻病虫发生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仅对3个县损失测定来看,一般为117.6~157.0 kg,平均损失在135 kg左右;③农民习惯防治区的损失病虫发生为害也较重,其产量损失率在6.16%~11.34%,...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综合危害 产量损失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霄嘉 马欣 李玉娥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宝林 江世高 张春萍 李旭东 特木其勒图 庄光辉 赵建 牛得草
本研究分析了干旱区贺兰山西坡山前草地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了潜在退化状态下土壤碳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逐渐增加,表现为山地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而土壤无机碳、全碳含量和密度随海拔增加先逐渐增加随后有所降低。偏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显著相关,而影响土壤无机碳含量的因素因土层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壤无机碳与土壤容重显著相关,且受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因子的共同影响。土壤碳密度受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大于土壤容重。另外,当各高海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学军 韩崇选 张宏利 卜书海 王明春 杨清娥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对陕北及关中林区的草兔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陕北和关中林区遭受草兔危害的面积约为12.61万hm2,平均被害株率6.71%,危害的主要树种有山杏、沙棘、刺槐、侧柏、油松等;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的受害程度不同,同一地区不同树种的受害程度也不相同。应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调查地区的兔害分成4类,即麟游、耀县、富县为1类,旬邑和千阳为1类,吴旗、安塞和延安为1类,永寿、韩城和潼关为1类;在同一类内,草兔对林木的危害率近似;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调查的9个树种分为3类,即苹果、油松和沙棘为1类,刺槐和仁用杏为1类,侧柏、豆科等为1类。在陕北和关中地区,草兔对林木的危害季节一般...
关键词:
陕北和关中林区 草兔危害 发生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