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899)
- 2022(8893)
- 2021(8452)
- 2020(7189)
- 2019(16627)
- 2018(16763)
- 2017(32349)
- 2016(17780)
- 2015(20247)
- 2014(20241)
- 2013(19909)
- 2012(18388)
- 2011(16512)
- 2010(16429)
- 2009(14943)
- 2008(14604)
- 2007(12470)
- 2006(10920)
- 2005(9392)
- 学科
- 济(68293)
- 经济(68212)
- 管理(50041)
- 业(46843)
- 企(39634)
- 企业(39634)
- 方法(34522)
- 数学(29596)
- 数学方法(29108)
- 学(18070)
- 农(17439)
- 财(16385)
- 中国(16344)
- 业经(14848)
- 地方(13506)
- 理论(12713)
- 和(11981)
- 农业(11723)
- 贸(11637)
- 贸易(11630)
- 制(11265)
- 易(11252)
- 环境(11023)
- 技术(10846)
- 务(10831)
- 财务(10767)
- 财务管理(10741)
- 企业财务(10168)
- 教育(9826)
- 划(9775)
- 机构
- 大学(256650)
- 学院(252803)
- 管理(102600)
- 济(93009)
- 经济(90792)
- 理学(89693)
- 理学院(88646)
- 管理学(86815)
- 管理学院(86381)
- 研究(84136)
- 中国(60629)
- 科学(56194)
- 京(55491)
- 所(43123)
- 农(42511)
- 财(41500)
- 业大(40855)
- 研究所(39858)
- 中心(37457)
- 江(35802)
- 北京(34973)
- 范(34652)
- 师范(34336)
- 财经(34193)
- 农业(33590)
- 经(31050)
- 院(30726)
- 州(29490)
- 师范大学(28045)
- 技术(26924)
- 基金
- 项目(180169)
- 科学(140751)
- 基金(130420)
- 研究(129063)
- 家(114524)
- 国家(113612)
- 科学基金(97031)
- 社会(78465)
- 社会科(74212)
- 社会科学(74188)
- 省(70034)
- 基金项目(69957)
- 自然(65724)
- 自然科(64172)
- 自然科学(64152)
- 自然科学基金(62963)
- 划(59907)
- 教育(59084)
- 资助(54441)
- 编号(52714)
- 成果(42957)
- 重点(40075)
- 部(39255)
- 发(37298)
- 创(36892)
- 课题(36161)
- 科研(34867)
- 创新(34384)
- 计划(33485)
- 大学(33171)
共检索到35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宏利 卜书海 韩崇选 杨学军 王明春 杨清娥 吕宁
总结了我国害鼠的主要种类,鼠类对农业、林业、牧草业和其他行业在近几年所造成的危害,分析了鼠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认为鼠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和不育剂的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认为植物源灭鼠药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其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关键词:
鼠害 危害范围 危害规律 防治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永淡 张卫阳 张容德
浙江省浦江县被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styani.)剥皮危害的树种有51种,面积达2.7万hm~2,占全县山林面积的45%。采用集中投饵灭鼠效果优于散点投饵,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见效快。
关键词:
赤腹松鼠 有害动物 防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艳玲,王世平
鼠是人类一大有害动物,它不仅能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一、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1.鼠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据估计全世界因鼠害减产的粮食每年达5000万吨之多,相当于吃掉25个贫困国家国民生产的总值,价值170亿美元。每年因鼠害糟踏的粮食可养活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建文 鞠洪波 特木钦 宋钢 赵胜国
利用 1999年和 2 0 0 2年两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TM遥感图像 ,进行大沙鼠鼠害防治前后梭梭林受害程度调查。对比分析了防治区与对照区植被生长状况 ,分析了健康和受害植被的光谱特征、其背景的纹理特征。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统计分类的方法 ,得出了受害植被的生长状况、健康植被面积增长量及对照区植被生长情况的相关数据。与实地害鼠密度的变化验证比较 ,为鼠害防治管理和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栋 江世宏 张国安
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入侵红火蚁加强植物检疫的概况,详述了入侵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
入侵红火蚁 植物检疫 防治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素萍 李开本 翁启勇 陈庆河
生物防治作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它的抑制效果决定于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有害生物高密度区,生防因子最有效。同时,生物防治又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长效性等特点,在今后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一、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程建军 王玉山 王勇 吴晓 雷佳
南疆沙漠边缘的绿洲农区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棉花苗期和果树花果期,风沙造成幼苗死亡、茎倒枝折、落花落果,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开展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域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回顾农田的风沙流结构特征,梳理了风沙对农作物的2种危害形式,概述了农作物风沙防护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农作物风沙危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南疆的农作物类型及风沙环境特征,提出了未来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重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勇 郭聪 李波 武正军 陈安国
通过洞庭湖稻区水稻田的害鼠群落和害鼠对水稻损失量的调查,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水稻损失量和害鼠密度的关系模型:Y=0.0674X1+0.0307X2-0.1627,并计算当地水稻经济允许损失水平L=0.1317%,据此可确定稻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并算出单种害鼠的防治指标(夹夜捕获率):东方田鼠为4.37%,黑线姬鼠为9.5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玲玉 孟祥红 刘成圣 田世平
对壳聚糖的抑菌性及其在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综述。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抑菌性,能够抑制真菌孢子产生、萌发、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其抑制效果与壳聚糖的分子量、脱乙酰度、基团修饰等分子特征直接相关并受溶液浓度、pH和溶剂类型的影响,其抑菌机理与其对细胞的直接损伤或作为信号物质直接或间接干扰细胞代谢过程相关。壳聚糖对多种果实采后病害具有防治效果,通过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果实抗性和延缓果实衰老等途径发挥作用。外源物质配合或采前采后应用技术的综合使用能提高壳聚糖对病害防治的效果。本文还对壳聚糖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壳聚糖 抑菌 诱导抗病性 果实 病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雪岩 李红宝 王海光 王凤涛 曹世勤
为保障小麦高产丰收和种子、环境安全,在小麦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达到化学农药减施目的很有必要。在小麦的安全生产中,抗病品种应用、药剂种子处理、发挥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以及使用农药增效助剂等减药措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最为关键。本文对这些技术措施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及小麦高产丰收中发挥的减药增效作用进行了综述。这对于进一步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推广应用绿色减药技术,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实现小麦安全生产和高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麦 农药减量 技术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士英 赵彦民 齐志广
经调查,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6种: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但以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6月10日前后);柿真棉蚧在柿果膨大前后(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6月下旬);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3月上旬)。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仍应以化防为主,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在94%以上,辅之以久效磷涂梢,防效可达100%。
关键词:
柿树蚧虫,柿真棉蚧,柿绒蚧,防治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莹莹 毛淑波 屠康
采用生防菌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过去20年内,国内外研究者在生防菌的筛选、作用机制、提高生防效果的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几种商业化生防产品。尽管如此,未来仍需要筛选效力高的生防菌,深入研究其生防机制以及生防菌、病原菌、寄主之间的互作模式,使生物防治成为能真正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提高生防效果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蔬 采后病害 生物防治 生防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培夫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为害使谷物减产20%~30%,仅病害使全球农业每年总产减少12%。为挽回由此造成的损失,近40年来世界范围内杀虫剂的用量增加了10倍,但虫害所造成的作物减产损失反而增加了1倍。据环保部门调查,真正作用于农业害虫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玉芹 杨阳 刘云 董畔 宋炳彦
无土基质栽培作为土壤栽培的一种替代方式,已成为设施园艺中常见的栽培形式,作物生长除了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外,对基质的特性要求也比较多。概述了生产上常用基质栽培材料的理化性状以及不同基质配方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就当前土壤栽培中存在的土传病害问题,阐述了利用基质材料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及抑菌机理。
关键词:
基质栽培 配方 作物生长 病害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