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
2023(2081)
2022(1818)
2021(1719)
2020(1527)
2019(3437)
2018(3271)
2017(5625)
2016(3605)
2015(3961)
2014(3886)
2013(3969)
2012(3861)
2011(3573)
2010(3508)
2009(3112)
2008(3198)
2007(2947)
2006(2593)
2005(2295)
作者
(15406)
(13019)
(12937)
(12411)
(8359)
(6631)
(5570)
(5121)
(5115)
(4916)
(4820)
(4597)
(4563)
(4545)
(4315)
(4169)
(3984)
(3936)
(3909)
(3814)
(3655)
(3510)
(3389)
(3069)
(3033)
(2995)
(2981)
(2948)
(2917)
(2914)
学科
(8662)
经济(8655)
(8133)
(5129)
管理(4580)
(3994)
(3635)
森林(3635)
方法(3601)
(3552)
(3239)
企业(3239)
数学(3120)
数学方法(3017)
生态(2873)
地方(2839)
农业(2782)
(2479)
环境(2168)
中国(2056)
(2044)
植物(2029)
生态学(2011)
(1993)
土壤(1988)
业经(1954)
(1883)
水产(1881)
及其(1862)
(1728)
机构
大学(52110)
学院(51943)
研究(26259)
(23750)
科学(23273)
农业(18785)
业大(18320)
中国(17092)
(16900)
研究所(16140)
(13575)
(13103)
管理(13041)
(12723)
农业大学(12578)
(12522)
经济(12346)
实验(12141)
实验室(11560)
林业(11055)
重点(11004)
理学(10907)
中心(10729)
理学院(10648)
(10469)
管理学(10010)
管理学院(9938)
(9712)
(9639)
科学院(9136)
基金
项目(42366)
(30135)
国家(29975)
科学(29101)
基金(28020)
科学基金(21859)
研究(20334)
自然(18588)
(18537)
自然科(18059)
自然科学(18046)
自然科学基金(17713)
(15783)
基金项目(14972)
科技(14165)
计划(12849)
资助(12622)
重点(11170)
专项(10331)
(9489)
科研(9457)
社会(9278)
(9094)
教育(8859)
社会科(8557)
社会科学(8550)
(7814)
(7632)
技术(7527)
(7319)
期刊
学报(24733)
(20731)
科学(17374)
大学(17094)
学学(16878)
(14937)
经济(14937)
农业(13738)
林业(11185)
中国(10763)
研究(9989)
业大(8749)
(7610)
农业大学(6346)
(5644)
科技(5249)
自然(5078)
科技大(4413)
科技大学(4413)
自然科(4210)
自然科学(4210)
资源(4198)
中国农业(3893)
管理(3882)
(3769)
农林(3749)
(3749)
(3729)
(3692)
业经(3341)
共检索到78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效东  乔玉娜  周国逸  肖崟  张德强  
研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处于演替前期的马尾松针叶林(PF)、处于演替中期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MF)和处于演替顶极阶段的季风常绿阔叶林(MEBF)3种群落的凋落物及其不同分解层的现存量、持水量、持水速率和持水率。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PF(21.96 t·hm-2)>MF(14.59 t·hm-2)>MEBF(10.40 t·hm-2),顶极群落MEBF凋落物现存量最小;3种群落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3.68~50.10 t·hm-2,持水深表现为PF(5.0mm)>MF(2.8 mm)>MEBF(1.4 mm);PF凋落物已分解层持水量占凋落物持水总量比重大(44.3%),而MEBF已分解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峥峰  王伯荪  张军丽  李鸣光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方法对木荷、锥栗、厚壳桂在广东省鼎湖山 3个不同群落 :针叶林群落 ,针阔叶混交林群落 ,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中木荷和锥栗样品分别在上述 3个群落中采集到 ,总样品数都为 4 8个 ;厚壳桂样品只在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和常绿阔叶林群落中采集到 ,总样品数为 4 0个。研究中把各物种同一群落中的所有个体视为一亚种群。木荷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 ,4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 2 4、2 7、4 0和 2 7条带 ,其中分别有 1 5、2 3、2 3和 1 6条是多态性带 ,其 3个亚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35 3、0 336、0 30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生  张卓文  韩兰  张志永  袁玉万  朱传忠  崔鸿侠  陆顺教  
对三峡库区的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林分林下凋落物数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数量针阔混交林> 柏木林> 马尾松林> 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柏木林> 针叶混交林> 灌木林> 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马尾松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马尾松林> 针阔混交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在该区中柏木林的林下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最大,其余依次是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在只有凋落物覆盖的情况下,不出现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水量及最大降水强度各种林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施昀希  陈奇伯  黎建强  
【目的】为了解滇中高原磨盘山典型森林凋落物在不同分解阶段的化学计量特征,揭示滇中高原森林不同分解阶段凋落物的质量特征,为更好地促进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系统的凋落物分解进程和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滇中高原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林、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林、常绿阔叶林5种林地为试验区,人为地将自然状态下的森林凋落物分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用以模拟凋落物的不同分解阶段,对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碳氮磷(C、N、P)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元素释放率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剧,5种森林凋落物的C含量不断减少,P、N含量大体呈增加趋势,其中云南松林及华山松林的N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常绿阔叶林P含量为先减少后增加,且C、N、P含量在同一分解层中不同森林之间差异显著;2)5种森林凋落物的C∶N、C∶P随着凋落物分解程度的不断降低,云南松林的二者比值最高,N∶P在云南松林、华山松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先升高后降低,在高山栎林中先降低后升高,在滇油杉林中逐渐降低,且滇中高原森林凋落物C∶P和N∶P均显著小于全球平均水平;3)森林凋落物中C、N、P的总释放率均为滇油杉林>华山松林>高山栎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前期元素释放效率快,后期减弱,华山松林和云南松林则相反,滇中磨盘山5种森林凋落物的化学元素易富集难释放。【结论】根据碳、氮、磷的化学计量特征表明,森林种间差异及不同的分解阶段会显著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碳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释放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友  马爱丽  王学飞  马瑞杰  张桥蓉  袁俊杰  
为进一步了解森林凋落物的阴燃特性,为科学地防控森林火灾提供理论依据,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床对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藏柏Cupressustorulosa、黑荆Acacia mearnsii这3种年凋落物积累量大的树木的凋落物进行了阴燃试验,对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进行了实时采集.通过分析凋落物的物理性质、可燃物床特性及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研究了3种凋落物阴燃的引燃特性、持火力和蔓延特性.结果表明:3种凋落物的阴燃特性差别较大,但都具有难以引燃、蔓延速度较慢、高温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朽木具有保存火种作用.根据凋落物的阴燃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效东   褚国伟   焦正利   张卫强   张倩媚   刘菊秀  
【目的】探究森林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及其动态变化,为区域环境变化应对及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鼎湖山国家级保护区东沟完整流域为对象,依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森林水环境监测规范,对鼎湖山森林流域流动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水质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结果】研究期间(2005—2018年),鼎湖山流域大气降水整体呈现为弱酸性(pH值为5.85±1.10);相较于同期大气降水,森林流域流动地表水显著酸化(pH值为4.76±0.58,P<0.01),而流域下游浅层地下水则有一定程度的酸度改善。整体上,大气降水的矿化度较低,且无论干、湿季,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均极显著高于大气降水和流动地表水(P<0.01);对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指标的长期测定结果均表明鼎湖山森林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受人为污染的程度低,水质优。通过对水体中主要离子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流域下游浅层地下水水体阳离子Na~+、K~+、Ca~(2+)、Mg~(2+)和阴离子SO_4~(2-)、Cl-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流动地表水(尤其是Ca~(2+)和K~+增幅剧烈),而NO_3~-在地下水中含量却显著低于流动地表水(P<0.05);除浅层地下水中SO_4~(2-)含量存在干、湿季间的显著性差异(P=0.03)外,其余离子的季节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严格保护下的鼎湖山森林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较优,可以作为该区域水环境治理的本底参考。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高德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关于鼎湖山森林水文模型建立、降水量和地表径流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前人用传统水文学方法做了较好地研究,但对鼎湖山典型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还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认识,林中优势植物水分来源、水分利用率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定量研究较少;而在研究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中,已存在于水分子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很好的示踪剂。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过程研究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森林生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  崔迎春  赵文君  舒德远  杨文斌  丁访军  
以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叶室)连接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研究了2种群落类型添加和去除凋落物对其土壤呼吸速率以及5 cm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凋落物输入对2种群落类型5 cm深度土壤温度产生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为:添加凋落物>对照>去除凋落物。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添加凋落物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98和3.31μmol/(m2·s),分别比对照的年均增加了32.21%和26.20%;去除凋落物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07和2.1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倩  闫文德  梁小翠  王姣龙  宁晨  赵亮生  
对亚热带地区枫香林、樟树林、马尾松林及樟树+马尾松林这4种典型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年凋落量大小顺序为:樟树+马尾松林(6.09 t/hm2)>枫香林(5.98t/hm2)>马尾松林(5.89 t/hm2)>樟树(3.871 t/hm2)。(2)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持水量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持水量为:樟树+马尾松林(19.15 t/hm2)>枫香林(16.20 t/hm2)>樟树林(15.04 t/hm2)>马尾松林(13.84 t/hm2),最大持水率为樟树林(516.5%)>樟树+马尾松林(408.6%)>枫香林(314.4%)>马尾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蔚阿龙   温慧   丛日春   侯美娟   李瀚之  
【目的】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可以为该区域植被的恢复、经营以及水土保持提供依据。【方法】在张家口市和平林场内选择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林(杨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白桦林(落桦混交林) 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测定凋落物层的各项生态水文指标。【结果】(1)不同森林凋落物层厚度在32.0~62.0 mm内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林、杨桦混交林、白桦林。(2)白桦林和杨桦混交林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率大于落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其中白桦林最大,分别为231.15%、207.60%和172.94%;华北落叶松林最小,分别为208.92%、170.29%和138.95%。(3)4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为8.27~23.33 t·hm-2,最大持水量为18.96~49.71 t·hm-2,最大拦蓄量为16.73~39.05 t·hm-2,有效拦蓄量为13.90~31.56 t·hm-2,基本规律为华北落叶松林>落桦混交林>杨桦混交林>白桦林。(4)4种森林凋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长符合对数函数关系(R2>0.94);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长符合幂函数关系(R2>0.92)。【结论】华北落叶松林单位质量下的凋落物层吸持水性能低于白桦林,但综合考虑凋落物生物量后,其持水和拦蓄水总量显著高于后者,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强。图5表3参3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秀华  徐程扬  
【目的】群落分类结构是群落内物种组成的一种直观反映形式,群落分类结构指标与零假设模型的差异能够反映出局域生态学过程(环境过滤和种间竞争等)对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基于长白山地区3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阔叶红松林样地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长白山典型群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类结构特征,并利用群落随机零模型计算标准化差异值(SES)判断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分类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随着尺度的增大,属种比和科种比呈现下降趋势。幂函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3块样地的属-种关系和科-种关系。通过比较实际群落与随机群落分类结构的差异,我们发现在局域尺度上,次生针阔混交林和椴树红松林的属种比和科种比均显著低于随机群落(SES为负值),次生杨桦林群落属种比的SES值则在绝大多数尺度上为正值。【结论】环境过滤和扩散的限制作用对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椴树红松林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要强于种间竞争,而在次生杨桦林中,竞争作用始终占据主导作用。群落的分类结构受到多种生态学过程的综合影响,它们的相对作用强度会随尺度和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艳云  程积民  万惠娥  胡相明  
Water holding capacity,absorption rate and saturated water stock of a different forest's floor were studied in Liu Pan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dipping in water,the absorption rate was high,and then it leveled off with the time going on.Un-decomposed litter and half-deco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小娥  苏世平  
为探讨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人工灌丛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本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主要灌丛类型[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凋落物的累积量和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丛凋落物总蓄积量在0.44~48.51 t·hm~(-2),表现为红花锦鸡儿>千头柏>柽柳>红砂。除红花锦鸡儿灌丛外,其他灌丛未分解层累积量所占比例高于半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75.20%~323.73%,柽柳最大,红花锦鸡儿最小,未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率小于半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在0.85~84.81 t·hm~(-2),表现为红花锦鸡儿>千头柏>柽柳>红砂,红花锦鸡儿和千头柏灌丛凋落物持水量表现为未分解层小于半分解层,而柽柳灌丛相反。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在浸水0~1 h直线下降,1 h后吸水速率下降幅度逐渐减小,未分解层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小于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在0.70~54.49 t·hm~(-2),表现为红花锦鸡儿>千头柏>柽柳>红砂。因此,红花锦鸡儿灌丛在兰州市北山有较好的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勇  吴明作  樊巍  高喜荣  
为了解太行山地区针、阔叶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以刺槐和侧柏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凋落物养分归还和营养元素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柏和刺槐林年凋落总量分别为7 494.71和5 372.34 kg/hm2;凋落物中落叶比重最大。为减少养分流失,阔叶林树刺槐的N、P养分回流现象明显,其中N回流率约为34%~53%,P回流率约为28%~56%;而针叶树侧柏的养分回流现象不明显。森林凋落物3种元素含量以Ca最高,其次是N,含量最低的是P;阔叶林凋落物中N、P含量明显高于针叶林。凋落物N、P迁移符合富集-释放模式;Ca为直接释放类型。刺槐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快于侧柏,其完全分解时间分别为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英杰  刘佩伶  刘效东  张倩媚  蔡雁行  刘菊秀  周庆  张卫强  
[目的]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是林地环境特征的重要方面,探究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长期动态及其影响机制对认知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森林立地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鼎湖山国家级保护区内严格保护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标准化的观测规范,对森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长期观测(2005—2018年),探究该地带性顶极森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长期动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结果]鼎湖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 975.6 mm,年均蒸发量1 117.3 mm,降雨丰富,热量输入稳定,雨热同期特征显著。地带性顶极森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枯落物层现存量的多年均值为126.0g·m~(-2),干季期间现存量(130.3 g·m~(-2))略高于湿季(121.6 g·m~(-2));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多年均值为89.5%,湿季(103.2%)显著高于干季(75.8%),且湿季期间枯落物层含水量的变异系数(19.6%)显著低于干季(35.9%)。此外,相较于同期表层土壤(0~15 cm)的变化,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变异系数(30.1%)显著高于土壤水分的相应变异(11.6%),表明枯落物层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具敏感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降雨量、空气相对湿度、蒸发量、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水分条件均显著影响着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变化,尤其是湿季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干季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变化表现出主导作用。[结论]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枯落物层具有重要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环境以及指示森林立地环境变化等的水文生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