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6)
2023(10669)
2022(9390)
2021(8865)
2020(7344)
2019(17025)
2018(17057)
2017(32856)
2016(17997)
2015(20246)
2014(20199)
2013(20138)
2012(18560)
2011(16607)
2010(16361)
2009(14862)
2008(14258)
2007(12436)
2006(10774)
2005(9227)
作者
(54103)
(44943)
(44588)
(42376)
(28642)
(21723)
(20146)
(17716)
(17226)
(16091)
(15520)
(15162)
(14265)
(14233)
(13785)
(13777)
(13582)
(13217)
(12844)
(12817)
(11314)
(11010)
(10842)
(10107)
(10039)
(9965)
(9929)
(9862)
(9154)
(8933)
学科
(68378)
经济(68310)
管理(50161)
(47143)
(39585)
企业(39585)
方法(32789)
数学(28041)
数学方法(27676)
(18559)
(18548)
中国(17045)
(15863)
业经(15385)
地方(15102)
环境(13247)
农业(12335)
(12240)
理论(11978)
(11932)
贸易(11923)
(11542)
(11344)
技术(11220)
(10918)
(10218)
财务(10157)
财务管理(10139)
(9819)
银行(9756)
机构
大学(253162)
学院(251104)
管理(101544)
(93727)
经济(91545)
理学(88481)
研究(87529)
理学院(87464)
管理学(85755)
管理学院(85323)
中国(62736)
科学(58282)
(55074)
(45708)
(45249)
业大(43863)
研究所(41880)
(40419)
中心(39350)
(36055)
农业(35768)
北京(35186)
(33407)
师范(33101)
财经(32979)
(32910)
(30027)
(29332)
技术(27619)
(26945)
基金
项目(181736)
科学(140479)
基金(130067)
研究(128621)
(115643)
国家(114715)
科学基金(97033)
社会(77660)
社会科(73390)
社会科学(73363)
(72045)
基金项目(70319)
自然(66085)
自然科(64459)
自然科学(64442)
自然科学基金(63262)
(60469)
教育(57868)
资助(53899)
编号(51974)
成果(41439)
重点(40837)
(38480)
(38316)
(37322)
课题(35879)
科研(35467)
创新(34817)
计划(34551)
大学(32870)
期刊
(100789)
经济(100789)
研究(70499)
学报(47183)
中国(44052)
科学(41830)
(40691)
管理(36138)
大学(35109)
学学(33252)
农业(28541)
(28500)
教育(27099)
技术(20998)
(18772)
金融(18772)
业经(17297)
林业(15661)
经济研究(15231)
财经(14826)
图书(14657)
(14531)
科技(14473)
业大(13248)
理论(13079)
问题(13062)
(12594)
(12409)
实践(12304)
(12304)
共检索到35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旷远文  温达志  周国逸  刘世忠  张德强  
探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层次优势植物热值一般规律 ,可为该群落能量特征和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 0 0 2年用PARR 12 81型氧弹热值仪测定了该群落不同层次 2 1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部位 )热值 .结果表明 ,季风常绿阔叶林各优势种的平均干重热值在 15 92~ 19 6 6kJ g间 ,乔木 1层干重热值以厚壳桂最高 ,乌榄最低 ;乔木 2层华润楠最高 ,云南银柴最低 ;层间藤本植物白背瓜馥木和杖枝省藤分别为 19 73和 18 19kJ g ;灌木层干重热值最高仍为厚壳桂 ,最低为云南银柴 ;草本层植物干重热值在 15 92~ 17 5 2kJ g...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美琴  叶功富  游水生  陈增鸿  白永会  尤龙辉  高伟  
采用XRY-1A数显氧弹式热量计测定该群落不同层次共18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的热值.东山岛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的平均干重热值介于14.95-18.76 kJ·g-1之间,乔木层植物干重热值以潺稿树最高(18.76 kJ·g-1),朴最低(17.53kJ·g-1);灌木层植物以豺皮樟最高(16.42 kJ·g-1),露兜树最低(15.16 kJ·g-1);草本层植物干重热值在14.29-14.78kJ·g-1之间;层间植物以帘子藤最高,雀梅藤最低.各层优势植物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表现为:乔木层>层间植物>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器官间去灰分热值存在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表现为叶>干或枝>根,草本层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俊华  周国逸  黄忠良  
运用Penman蒸散力公式和理论上导出的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公式 ,对亚热带地带性群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蒸散力和蒸散逐日进行计算 ,其结果表明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力年平均为987 5mm ,占同期降雨量的 4 7%。蒸散力最大的月份是 7月 ,最小的月份是 2月 ,这基本上与近地面层的气温变化规律相一致 ,而与同期的降雨量有所延迟。林外自由水面蒸发年平均为 1 1 94 5mm ,干季林内蒸散力明显小于林外自由水面的蒸发 ,而湿季两者又十分接近 ,因此 ,两者相比可用来作为该地区划分干湿季的一个参考指标。理论公式法所计算出该系统的蒸散年平均为 951 9mm ,与蒸散力相当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德强  徐庆  张蓓蓓  陈婕  刘世荣  
【目的】分析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水的水分来源、不同强度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时空运移过程及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为研究降水格局变化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及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氘同位素技术,比较不同降水条件下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水δD与潜在水源(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δD,阐明土壤水的水分来源和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计算不同强度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结果】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土壤水δD介于大气降水δD和浅层地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英杰  刘佩伶  刘效东  张倩媚  蔡雁行  刘菊秀  周庆  张卫强  
[目的]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是林地环境特征的重要方面,探究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长期动态及其影响机制对认知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森林立地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鼎湖山国家级保护区内严格保护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标准化的观测规范,对森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长期观测(2005—2018年),探究该地带性顶极森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长期动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结果]鼎湖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 975.6 mm,年均蒸发量1 117.3 mm,降雨丰富,热量输入稳定,雨热同期特征显著。地带性顶极森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枯落物层现存量的多年均值为126.0g·m~(-2),干季期间现存量(130.3 g·m~(-2))略高于湿季(121.6 g·m~(-2));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多年均值为89.5%,湿季(103.2%)显著高于干季(75.8%),且湿季期间枯落物层含水量的变异系数(19.6%)显著低于干季(35.9%)。此外,相较于同期表层土壤(0~15 cm)的变化,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变异系数(30.1%)显著高于土壤水分的相应变异(11.6%),表明枯落物层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具敏感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降雨量、空气相对湿度、蒸发量、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水分条件均显著影响着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变化,尤其是湿季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干季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变化表现出主导作用。[结论]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枯落物层具有重要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环境以及指示森林立地环境变化等的水文生态功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国平  巩合德  郑征  张一平  刘玉洪  鲁志云  
测定了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植物各器官的热值、养分和灰分。结果表明: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灰分因种而异,且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热值存在明显差异。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范围是:叶19.01~23.41kJ·g-1,枝19.22~21.47kJ·g-1,皮18.22~21.24kJ·g-1,干19.32~21.27kJ·g-1,根18.89~20.90kJ·g-1;6种植物平均干质量热值大小顺序为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南洋木荷Schima noronhae>黄心树Machilus bombycina>景东冬青Ilex gintu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帅锋  刘万德  苏建荣  张志钧  刘庆云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恢复15年及30年群落的野外调查及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探讨其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中共有1667粒种子萌发,分属30科65属76种;恢复15年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每m2达(361±69.87)粒,原始林次之,为(142.5±27.5)粒,恢复30年群落最低,为(108.33±30.01)粒;恢复30年群落土壤种子库多样性最高。种子生存策略与群落结构是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3种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生活型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恢复15年群落中1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密度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群落。恢复15年与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思玉  郑世群  
Hegyi's competition index model for individual tree was introduced to study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dominant population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Bijia Mountain of Longyan, Fuji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in intraspecies than in inter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万德  苏建荣  张志钧  李帅锋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皆伐后人工和天然恢复15 a及30 a群落的调查,并以原始林群落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恢复方式和恢复时间对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方式对科、属、物种、乔木、灌木、藤本等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情况无显著影响,而恢复时间则具有显著的影响。科、属、物种、乔木及灌木物种丰富度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所有群落物种丰富度均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增加而呈现倒"J"型分布,多度则随径级增加呈现偏峰曲线,而随高度级的增加呈现倒"J"型分布。恢复方式和恢复时间与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恢复时间与多数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张志钧  刘庆云  李忠文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附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分布和相似性关系,并探讨附生维管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0.81 hm2的调查样地中,共发现附生维管植物3 116株(分属9科20属22种);(2)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7种)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7种)和15年(5种)群落;(3)原始林与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有显著不同,恢复15年群落中的附生植物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兰科植物是原始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物种组成,有些物种仅出现在原始林中,可以作为季风常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辉  周红敏  王宏翔  张弓乔  
[目的]对木荷(Schima superba)天然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旨在阐明木荷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凤阳山保护区木荷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结果]木荷种群的年龄结构近似于倒“J”形,龄级Ⅰ和龄级Ⅱ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比例较大。木荷种群趋于Deevey-Ⅱ型,其死亡率和消失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经历2、4、6、8个龄级后,种群个体数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木荷种群为增长型种群。种群动态指数和受外界干扰时的动态指数均为正值,但对外界干扰敏感指数较高,暗示种群仍面临较大的外界干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黄小波  张志钧  
【目的】探索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组分随物种和植物器官的变化特征,了解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碳代谢特征及生长对策。【方法】在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选取20个重要物种,采集植物叶片、枝条、树干及树根,测定其可溶性糖类(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浓度,分析其NSC各组分随物种和植物器官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植物器官间NSC存在显著差异,叶片中蔗糖、果糖、葡萄糖浓度最高,树干中浓度最低,而根中淀粉浓度最高,叶片中浓度最低。不同物种之间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物种可溶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挺  汤孟平  
采用相邻网格法调查获取数据,应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3个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占总株数的71.6%,占总胸高断面积的44.6%。利用Hegyi简单竞争指数研究优势种群竞争的方法,分析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竞争状况。结果表明:100 m×100 m样地内,胸径在5 cm以上的优势种群间存在较剧烈竞争,常绿阔叶优势种群>非常绿阔叶优势种群。常绿阔叶优势种群的竞争更为显著,其种内竞争强度大小为: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国景  汤孟平  章雪莲  
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八邻域边缘校正法校正,并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以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样地平均混交度为0.505 1,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483 6,非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582 3。研究认为,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保持了较高的树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堤利夫  李昌华  岩坪五郎  李文华  玉井重信  千叶乔三  片桐成夫  
常绿阔叶林是中国南方的主要原生植被资源,有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和木材生产价值。中日双方研究人员共同选择以栲类林为主的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该文为这项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常绿阔叶林在小流域中的分布,种群组成和林分结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干生长量,养分元素在树体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中的含有率和积累量,以及土壤的特性,并与日本和泰国的一些常绿阔叶林作了对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